T∕CACM 1318.25-2019 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 第25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层医生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CACM 1318.25-2019 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 第25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层医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ACM 1318.25-2019 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 第25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层医生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8TCACM 1318 . 25 2019前 言T/CACM1318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 1部分:复发性口腔溃荡(基层医生版); 第 2部分:复发性口腔溃荡(患者科普版); 第 3部分:胃食管反流病(基层医生版); 第 4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科普版); 第 5部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基层医生版); 第 6部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科普版); 第 7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基层医生版); 第 8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科普版); 第 9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基层医生版); 第 10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科普版); 第 11部分:消化性溃荡(基层医
2、生版); 第 12部分:消化性溃荡(患者科普版); 第 13部分:胃下垂(基层医生版); 第 14部分:胃下垂(患者科普版); 第 15部分:溃荡性结肠炎(基层医生版); 第 16部分:溃荡性结肠炎(患者科普版); 第 17部分:功能性腹胀(基层医生版); 第 18部分:功能性腹胀(患者科普版); 第 19部分:肠易激综合征(基层医生版); 第 20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科普版); 第 21部分:功能性腹泻(基层医生版); 第 22部分:功能性腹泻(患者科普版); 第 23部分:(急性、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基层医生版); 第 24部分:(急性、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科普版); 第 25
3、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层医生版); 第 26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科普版); 第 27部分:急性胰腺炎(基层医生版); 第 28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科普版); 第 29部分:慢性胰腺炎(基层医生版); 第 30部分:慢性胰腺炎(患者科普版)。本部分为 T/CACM1318的第 25部分。本部分按照 GB/T1 . 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 一 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西 宛医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季光、赵文霞、唐旭东、郑培永、邢练军、张讳、柳涛、王聶、魏华凤、王森、张莉、 吴涛、王情
4、蕾、喻晓、尤圣富、温艳东、王凤云、吕林。169TCACM 1318 . 25 2019引 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 以影像学或组织学检测出现肝脏 脂肪变性为特征,并且需排除酒精性肝病(alcoholicliverdisease,ALD)、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脏 疾病以及代谢性或遗传性肝病在内的其他可导致脂肪肝的慢性肝病。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每日酒精摄 入量男性超过 30g,女性超过20g,即可发生 ALD。 因此,诊断 NAFLD首先确定患者的酒精摄入量需 低于上述剂量。 NAFLD与肥胖、糖尿病、血脂紊乱以及高血压有关
5、,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 NAFLD包括两种预后不同的病理诊断:即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simplefattyliver, 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 通常情况下,NAFL被认为良 性、无进展,而 NASH则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epaticcellulercancer, HCC)。 NASH 明确 诊断依据肝活组织检查,其组织学特征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伴随肝细胞损伤(气球样变性)和炎症。 除了能量过度摄入外,内分泌疾病、严重营养不良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均可致 NAFLD。NAFL
6、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不仅可以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代谢综合征( MS) 、 2型糖尿病 (T2DM)、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NAFLD已经成为 一 个 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西医学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明了,也缺乏理想的药物。 中医 药被广泛选择应用于 NAFLD的治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在 2010年审定并通过了非酒精性 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近年来,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 一 些进展。 T/CACM1318的本部 分在此基础上收集文献,评价证据形成推荐建议,旨在帮助基层医生更加规范、合理的处理 NAFLD相 关临床问题,指南
7、的建议不是强制性的,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并与患者或其监护人协商而 制订合适的医疗决策。170TCACM 1318 . 25 2019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第25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层医生版)1 范围T/CACM1318的本部分规定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及特征、治疗、并发症 预防、预防调摄。本部分适用于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基层执业医师。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一部)
8、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 coholicliverdisease, ALD) 相 似,但 患 者 无 过 量 饮 酒 史,疾 病 谱 包 括 非 酒 精 性 单 纯 性 脂 肪 肝 (nonalcoholicsimplefatty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
9、)以 及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肥胖、血脂紊乱、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是其 肯定的危险因素。 临床诊断标准为存在肝细胞脂肪变的影像学或组织学依据,并能除外过量饮酒、药物 或遗传性疾病等可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病因。3.2过量饮酒 overconsumptionofalcohol每日酒精摄入量女性超过 20g,男性超过 30g即可发生 ALD。 有关过量饮酒的界定,意大利和美 国的标准为:平均饮用酒精,男性210g/周,女性140g/周,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标准为男性平均每 周饮用酒精140g,女性25kg/m2 及25kg/m2 BMI30kg/m2 人群中约 为 80%。
10、 NAFLD亦存在于 7%正常体质量的人群,年轻女性更常见,肝功能基本正常,但是肝脏疾病 可能 已 发 生 进 展。 根 据 转 氨 醇 的 升 高 和( 或)超 声 判 断 其 发 病 率 为 20/(1 000 人 年) 86/(1000人 年), 根据 H-MRS判断其发病率为 34/(1000人 年)。NAFLD患者的预期寿命缩短,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和肝外恶性肿瘤,NASH患者肝病死亡位居 第 3位。 即使有效控制 MS组分及其他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NAFLD患者冠心病发病率仍然显 著增加。 此外,NAFLD特别是 NASH 还与骨质疏松、慢性肾脏疾病、结直肠肿瘤、乳腺癌等慢性病
11、的 高发密切相关。5 诊断5 . 1 西医诊断5 . 1 . 1 诊断要点5 . 1 . 1 . 1 肝脏影像学或组织学出现肝脏脂肪变性为特征,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a) 无饮酒史或折合酒精摄入量男性140g/周,女性70g/周;b) 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1 -抗胰蛋白醇 缺乏症等可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5 . 1 . 1 . 2 不明原因的血清 ALT和(或)AST、GGT持续增高达半年以上,伴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在 减肥、改善IR后,脂肪肝影像学和肝醇异常改善或恢复正常者。符合上述 2项之一 即可明确诊断为 NAFLD。5 . 1 . 2
12、辅助检查5 . 1 . 2 . 1 血液检查血常规、肝生化、乙肝、丙肝抗体、自身抗体、血清蛋白电泳、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 岛素;必要时查血清铜、铜蓝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1 -AT浓度;血清 TSH、甲状腺激素;血浆 皮质醇、ACTH兴奋试验等。172TCACM 1318 . 25 20195 . 1 . 2 . 2 腹部超声(首选)1735 . 1 . 2 . 2 . 1 5 . 1 . 2 . 2 . 25 . 1 . 2 . 2 . 3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明亮肝),回声强于肾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具备 3项表现中的任意 2项者为弥漫性
13、脂肪肝。5 . 1 . 2 . 3 CTCT诊断脂肪肝的依据为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 CT比值 1 . 0。 其中,肝脾 CT比值 0 . 7者为轻度脂肪肝;0 . 7但 0 . 5者为中度脂肪肝;0 . 5者为重度脂肪肝。5 . 1 . 2 . 4 MRI肝脏超声检查结论不明确,尤其是不能除外恶性肿瘤者,行 CT和 MRI检查。 H-MRS是唯一 可以 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的无创手段,可用于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 但因其价格昂贵,尚不推荐用于日常 临床诊疗。5 . 1 . 2 . 5 瞬时弹性检测可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attenuationparameter,CAP) 能够诊断脂肪
14、变性,但不能区分组织学级 别,不能与 H-MRS相比较。 瞬时弹性检测的肝脏硬度与 NASH 患者的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但受 ALT升高、脂肪变性及腹部肥胖等因素的影响。5 . 1 . 2 . 6 肝脏组织学检查下列情况建议行肝活检:a) 常规检查和诊断性治疗未能明确诊断者;b) 进展性肝纤维化高危人群,但缺乏临床或影像学肝硬化证据;c) 入选药物临床试验和诊断试验者;d) 因其他目的(如胆囊切除术、胃捆扎术)行腹腔镜检查者;e) 强烈要求了解肝病性质和预后者。5 . 1 . 3 鉴别诊断5 . 1 . 3 . 1 酒精性肝病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 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 40g/d,女性 2
15、0g/d,或 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 折合酒精量 80g/d时,考虑 ALD,但需排除隐匿性的酗酒史,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 肥胖患者对酒精 引起的肝损害更敏感。 AST/ALT2, 一些分子标记物如缺糖转铁蛋白(CDT)、GGT,以及平均红细胞 容积(MCV)增高等支持 ALD诊断,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 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5 . 1 . 3 . 2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肝生化检查异常的常见原因,肝脂肪变在 HCV感染基因 3型患者中常见,相应病毒 检测可助诊断。 但对于慢性 HBV及非基因 3型 HCV感染的脂肪肝患者,如无过量饮酒史,则通常属 于 NAFLD而非病毒性脂肪肝。5
16、. 1 . 3 . 3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等检测,结合病史进行鉴别。TCACM 1318 . 25 20195 . 1 . 3 . 4 药物性肝损伤类固醇、布洛芬、甲氨蝶岭、NSAIDs及化疗药都可导致大泡性脂肪变;四环素、丙成酸、核昔及核昔 类似物等可导致小泡性脂肪变;胶碘丽、硝術地平、他莫昔芬等可能引起 NASH。 中药(包括中药饮片 及中成药)及保健品导致的肝损伤不可忽视。 RUCAM 因果关系评估量表可助于药物性肝损伤的 诊断。5 . 2 中医辨证5 . 2 . 1 辨证要点中医学典籍中无“脂肪性肝病”的记载,现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肝癬”“胁痛”“积聚”等范畴
17、。 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需要注意的是,本病患者不少经由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应从起病因 病机出发进行诊治。 多数医家认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禀赋不足是其主要病因。 饮食不节,劳逸失度,脾胃乃伤,或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气乘脾,或久病体虚,脾胃虚弱,均可致脾失健 运,湿浊内生;湿邪日久,郁而化热,而出现湿热内蕴;禀赋不足或久病及肾,肾精亏损,气化失司,痰浊不 化,痰浊内结,阻滞气机,气滞血淤,淤血阻络,终致痰淤互结。本病病位在脾,涉及肝、肾诸脏,其病理基础与痰、湿、浊、淤、热等有关,证属本虚标实,脾虚为本,痰 浊血淤为标。5 . 2 . 2 分型5 . 2 . 2
18、. 1 肝郁脾虚证右胁肋胀满或走窜作痛,每因烦恼郁怒诱发,腹胀便塘,腹痛欲泻,倦怠乏力,抑郁烦闷,时欲太息, 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或腻,脉弦或弦细。5 . 2 . 2 . 2 湿浊内停证右胁肋不适或胀闷,形体肥胖,周身困重,倦怠乏力,胸院瘩闷,头晕恶心,食欲不振,舌淡红,苔白 腻,脉弦滑。5 . 2 . 2 . 3 湿热蕴结证右胁肋胀痛,口貓或口干口苦,胸院瘩满,周身困重,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糯数或滑数。5 . 2 . 2 . 4 痰療互结证右胁下瘩块,右胁肋刺痛,纳呆厌油,胸院瘩闷,面色晦滞,舌淡點,边有淤斑,苔腻,脉弦滑或涩。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NAFLD患者复合
19、证型常见,可根据上述基本证型的辨证 要点进行判断。6 治疗6 . 1 治疗原则NAFLD通常与代谢紊乱如内脏肥胖、胰岛素抵抗、T2DM 和血脂异常有关。 因此,对于 NAFLD 的治疗,不仅限于肝脏疾病本身,还要治疗相关的代谢并发症及预防致病因素。174TCACM 1318 . 25 20196 . 2 行为疗法旨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同时改善代谢综合征,在 NAFLD中非常有效。 包括:减重、饮食改变、避 免久坐和体育锻炼。无论 NAFLD/NASH的严重性如何,我们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的治疗完成上述生活方式的改变,应 该被推荐为一线的治疗方案。所有的 NAFLD患者饮食强调减少碳水化合物和饱和脂
20、肪酸(如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的摄入,避免 使用果糖较多的软饮料,应增加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超重的个体及内脏肥胖的患者建议低热量的饮食,减重目标为每周 0 . 5kg。 推荐在临床营养师或 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应采用个体化的标准,鉴于大多数 NAFLD患者都不能完成推荐的体育锻炼,建议每个患 者都应计算每天的体育锻炼量,无论锻炼是否可以减重,但都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肝 醇异常。 推荐适当增加体育锻炼,避免久坐,但不推荐剧烈的锻炼,后者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紧密结合,常有更好的效果。 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宜进行中等量有氧运动(如骑 自行车、快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CACM 1318.25-2019 消化系统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 第25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层医生版 CACM 1318.25 2019 消化系统 常见病 中医 诊疗 指南 25 部分 酒精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192784.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