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ACM 1374.83-2021 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T_CACM 1374.83-2021 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ACM 1374.83-2021 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20CCS C 05团 体 标 准T/CACM 1374.832021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Code of practice for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Ganoderma Lucidum2021- 10- 15发布2021- 10- 15实施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布T/CACM 1374.832021目 次前言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流程 25 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技术 45.1 基地要求 45.2 菌种45.3 段木栽培技术 55.4 代料栽培技术 75
2、.5 病虫害防治 95.6 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95.7 品质要求 115.8 包装、放行和储运 12附录A(资料性) 灵芝常见杂菌和虫害的防治方法 13附录 B (规范性) 禁限用农药名单 15附录C (资料性) 灵芝子实体及灵芝孢子粉品质特征 16参考文献 19IT/CACM 1374.832021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3、、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寿仙谷植物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安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种业有限公司、 霍山县天下泽雨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昌昊金煌(贵州)中药有限公司、上海上药 华宇药业有限公司、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兰进、李晔、何伯伟、陈向东、王继永、李振皓、邓乔华、吴长辉、杨涛、 张薇薇、吴伟杰、谢宝贵、宋嫌、徐靖、戚进宝、魏建和、王文全、王秋玲、杨小玉、辛元尧、王苗 苗。IIT/CACM 1374.832021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确立了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流程,规定了灵芝(赤芝)的生产基地要求、菌种
4、、段木 栽培技术、代料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产地初加工、品质要求、包装、放行和储运等阶段的 操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灵芝(赤芝)的规范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84 旱作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GB 15618 土壤环
5、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菌种生产)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生产场地环境卫生及其他条件)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菌种质量)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 5099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T/CACM 1374.1202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通则植物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术语和定义GB/T 12728、T/CACM 1374.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规范化生产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T/CACM
6、1374.832021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 的要求,实施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优质安全的生产过程。3.2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为实现中药材生产顺利、有序进行,保证中药材生产质量,对中药材生产的基地选址,种子种苗, 种植或野生抚育,采收与产地初加工,以及包装、放行与储运等,所做的技术规定和要求,是实施中 药材规范生产的核心技术要求和实施指南。3.3灵芝 Ganoderma sp.广义的灵芝泛指灵芝科灵芝属的真菌,包括赤芝、紫芝、松杉灵芝、树舌灵芝等不同种类。药典收录可作为中药材的仅有赤芝和紫芝,生产中也以赤芝生产为主。狭义的灵芝通常特指赤芝。注:若无特
7、别说明,本文件中涉及的灵芝均指代赤芝。3.4段木栽培 cut-log cultivation将原木砍或锯成一定长度木段作为培养基质栽培灵芝的方式。3.5代料栽培 substitute cultivation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和下脚料作为培养基质栽培灵芝的方式。4 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流程灵芝(赤芝)的规范化生产流程见图1。2T/CACM 1374.8320213规范化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点及技术参数:生产基地选址环境监测及评价菌种选择、鉴定与检测母种生产原种生产代料、段木菌段生产湿度排场管理温度出芝管理光照疏芝采收病虫害防治产地初加工包装立放行贮藏工运输通风水分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道地产区,如福
8、建,浙江,江苏, 山东,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河北, 吉林等地,应选择通风良好、水源清洁、排灌方便的区域培养室宜选择洁净、通风、控温、遮光的场所出芝场地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清洁方便的栽培场地选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品种,应从具有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供种单位引进菌种母种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121, 0.5 h,2528 下 避光培养8天10天高压蒸汽灭菌121 ,灭菌2 h3 h,常压灭菌95 100灭菌18 h24 h菌丝避光培养,代料菌袋发菌时间为35天45天,段木 发菌时间80天100天,培养室温度2025代料菌袋采用立体栽培出芝或覆土出芝段木菌段待土温
9、达到15以上,选择晴天下地排放,覆 土厚度3 cm4 cm, 覆土后浇透水出芝场地温度保持在23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80%90%之间;及时通风,控制空气中 CO浓度低于 0.1%病虫害以预防为主,农业绿色综合防治菌盖不再增大,白色生长圈消失时采收子实体;大部分灵 芝基本停止弹射孢子后采收孢子粉子实体晒干或烘干,烘干时温度5060,干燥至含 水量17%以下,禁止硫熏包装材料须符合相应的食品包装材料国家卫生标准贮藏中禁止硫磺、磷化铝等有毒有害物质熏蒸图 1 灵 芝 ( 赤 芝 ) 规 范 化 生 产 流 程 图T/CACM 1374.8320215 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技术5.1 基地要求5
10、.1.1 产地选择宜选择生态条件良好道地产区,灵芝主产区位于大别山区、武夷山区、长白山区和鲁西地区。其 中,大别山产区主要包括安徽省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湖北省罗田县、麻城县;河南省商城县等 地。武夷山产区主要包括福建省武夷山市、浦城县;浙江省龙泉市、武义县、云和县、景宁县、江山 市等地。长白山产区主要包括吉林省靖宇县、抚松县、通化县。鲁西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聊城市、菏 泽市等地。生产区域环境空气应符合 GB 3095 规定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规定的旱作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GB15618 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远离禽畜场、垃圾场等污染源。 不应在非适宜
11、区种植。5.1.2 生产基地宜选择通风良好、水源清洁、排灌方便的区域。生产区布局合理,应与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严格分开,制段加工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应各自独立、方便操作。培养室宜选择洁净、通风、控温、遮光的场所。出芝场地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清洁方便的栽培 场地;采用荫棚、钢架大棚,大棚编号,实施灵芝生产信息建设体系建设,生产全过程推行“二维码” 追溯管理。培养室和出芝场地使用前应认真清理,严格消毒和杀虫。5.1.3 初加工基地灵芝初加工的厂址、环境卫生和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及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 等应符合相关规定。5.2 菌种5.2.1 菌种质量要求使用多孔菌科真菌赤
12、芝 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 经过品种审定或鉴定确认。根据用途选用多孢型或少孢型,并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扩繁用菌种应 来自具有相应资质的菌种生产单位,其生产场地环境卫生及其他条件应按照NY/T 1731的要求,菌种 生产参照NY/T 528 的要求,菌种质量按照NY/T 1742 规定的要求。5.2.2 原辅料要求原辅料质量安全要求按照NY 5099 和 NY/T 1935 的要求。5.2.3 接种要求接种室宜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0.5 h 以上;接菌箱宜用专用气雾消毒剂消毒0.5 h 以上;超净工作台宜用紫外线灯消毒不
13、少于0.5 h。接种用具、接种者双手用75%酒精擦洗消毒。5.2.4 母种的生产4T/CACM 1374.8320215.2.4.1 可供选择的母种培养基以下培养基可用于生产母种:a) 去皮马铃薯200 g (切块煮沸20 min取汁),葡萄糖20 g,KHPO3g,MgSO7HO1.5 g, 维生素B110 mg20 mg, 琼脂15 g18 g, 水1000 mL,pH 自然;b) 麦麸100g, 葡萄糖20 g,KHPO3g,MgSO7HO1.5g, 维生素B110mg20 mg, 琼脂15 g18 g, 水1000 mL,pH 自然。5.2.4.2 母种的制作采用上述配方配制培养基,装
14、入试管,高压121灭菌30min, 摆好斜面,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 接种灵芝母种。 一般钩取黄豆大小菌块放入斜面培养基中央即可。接种后,将试管置25恒温箱或培 养室中(2328)避光培养8天10天。5.2.5 原种的生产5.2.5.1 可供选择的原种培养基可供选择的原种培养基如下:a) 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石膏1%,蔗糖1%;b) 麦粒99%,石膏1%;c) 阔叶树木屑78%,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蔗糖1%;d) 阔叶树木屑40%,玉米芯40%,麸皮16%,豆饼粉2%,石膏1%,蔗糖1%。5.2.5.2 原种的制作按照上述培养基准备各种原辅料,加水搅拌,充分混合,含水量在
15、65%左右,pH值6.07.0。装 入菌种瓶(袋)中,稍压平,高压121灭菌1.5 h, 冷凉后,接入母种,室温2325,避光培养 35天40天。5.3 段木栽培技术5.3.1 栽培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制段接种,4月5月排场,6月7月出芝,采收子实体的灵芝在8 月9月采收;采收子实体及孢子粉的灵芝在7月8月套筒,9月10月采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 理安排栽培时间。5.3.2 菌段制作5.3.2.1 树种选择主要是阔叶树,松、杉、樟、桉等含油脂、芳香刺激性气味及有毒树种不能用。以壳斗科为主, 常用的树种有青冈树、栓皮栎、蒙古栎、水曲柳、榛树、橡树、栗树、枫树、桦树、榉等。应就地取
16、 材,结合树种差别、树皮厚薄、材质软硬、树径大小等综合考虑。5.3.2.2 段木准备5T/CACM 1374.832021段木准备工作如下:a) 伐木:伐木时间宜在10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的树木休眠期至春季萌芽前为好,砍伐树木应比 段木接种时间提早1个月。木段直径6 cm30 cm均可使用,但以6 cm15 cm为宜,直径超过 20 cm的,可从中间劈开使用;b) 截段:树木砍伐15天30天后,含水量40%左右时截成长度10 cm25 cm长的段木。5.3.3 段木菌段的制作把截好的段木剔去尖角和毛刺,用塑料绳或竹茨捆扎成捆,装入长度60cm80 cm、直径30 cm 35 cm, 厚度0.0
17、6 mm0.08 mm的耐高压聚乙烯筒袋或者常压聚乙烯筒袋,筒袋应符合GB 4806.7的要 求。袋口一端扎紧,装入后可在段木上铺一薄层木屑,扎紧。高压蒸汽灭菌,121维持2 h3 h, 常压蒸汽灭菌,100保持18 h24 h。5.3.4 接种与培养接种与培养的要求:a) 接种:待段木袋降温到30以下,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菌种菌龄应在35天40天之间;b) 培养:培养室(或棚)要求洁净、通风、控温、遮光。将接种后的段木菌袋移入培养室(或 棚)中,在2025温度下叠层培养80天100天,培养期间适时通风;c) 成熟菌袋特征:白色菌丝长满整个段木段,指压菌木略有弹性,菌丝体紧密粘结。5.3.5 排
18、场管理5.3.5.1 整畦栽培场地于晴天翻土深30 cm, 去除杂草石块,日光暴晒数日后作畦。畦宽通常1.2 m2 m, 畦高 15 cm25 cm,畦长不限。畦沟宽35 cm50 cm。5.3.5.2 栽培棚搭建栽培棚有如下两种:a) 外棚(遮阴棚):在选定的栽培场所,搭建单体棚或钢架连栋大棚,单体棚高2.5m3.0m, 棚顶覆盖遮阴网等遮阴材料,棚架四周用遮阴材料围严,构建相对独立栽培场所;b) 内拱棚:每畦两旁插入毛竹片,形成拱形架,架中间离畦面50cm70 cm高,架上盖塑料薄膜, 将整个畦地罩住。注:日光温室或者塑料大棚经改造也可以使用。5.3.5.3 排场排场应注意的问题:a) 下
19、地时节:根据气候,当土温达到15 以上,选择晴天下地排放;b) 排放方法:棚内通风5天10天后,将菌袋脱掉,根据畦宽每畦横排3段6段菌木,按菌木间 距约10cm和行距约20 cm排放,在菌段间填满泥土,并覆盖菌木不外露,覆土厚度3cm4 cm。覆土后浇透水。6T/CACM 1374.8320215.3.6 催蕾出芝场地温度保持在25 28 ,尽量减小昼夜温差;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至85%90%;给予 一定强度的散射光(300 Lx500 Lx); 适当加强通风。5天7天后可形成白色原基。5.3.7 出芝管理5.3.7.1 疏芝疏芝原则为去密留疏、去弱留强。同一菌段形成的过多原基,用锋利小刀从基部割
20、去, 一般每个 菌段只保留1个2个原基。5.3.7.2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包括空气与土壤的湿度管理:a) 空气相对湿度:原基形成至开伞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子实体开伞完全,菌 盖边缘稍有黄色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孢子散发期,空气 相对湿度保持75%80%;b) 土壤湿度:在原基形成和幼芝生长期,应适当喷水,但畦内泥土不应过湿,喷水应细缓,防 止地表泥土溅到芝体上。5.3.7.3 通风管理灵芝原基未出土前,要求空气中CO浓度低于0.3%。原基出土后,加强通风换气,要求空气中CO 浓度在0.03%0.1%。灵芝子实体完全开伞,增大通风量,空气中CO浓度应低
21、于0.05%。5.3.7.4 温度调节用遮阳、喷水、掀盖膜等方法控制温度,保持温度在23 30 之间,灵芝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5.3.7.5 光照调节灵芝原基形成期,光照强度为300 Lx500 Lx; 子实体开片时的光照强度为400 Lx600 Lx; 子 实体趋于成熟至散发孢子期的光照强度为500 Lx800 Lx。5.3.8 采后管理灵芝采收后正值夏季高温,及时清理栽培场;地面灌水,增加遮阳度,保湿降温,有条件的可以 出第二次,管理同上。秋末、冬季灵芝不生长时,栽培灵芝的畦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可在畦面覆盖一 层稻草或麦草,土壤含水量要求14%16%左右。在海拔高的地区,可在畦面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_CACM 1374.83-2021 灵芝赤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1374.83 2021 灵芝 赤芝 规范化 生产技术 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