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69-2018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 中医健康体检服务规范.docx
《T∕CACM 1069-2018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 中医健康体检服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ACM 1069-2018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 中医健康体检服务规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11.120C 05团T本 标 准T/CACM 10692018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中医健康体检服务规范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treating weibing in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specifications for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examination2018-09- 17发布2018-11-15 实施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布T/CACM10692018前 言本规范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2、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山 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吴剑坤、宋海姣、张国英、郭昕、徐春军、程海英、林嫌钊、袁尚华、 张晋、张铁峰、王洪、刘文华。3T/CACM 10692018引 言中医健康体检服务是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中医理论体系,通过望、闻、问、 切的四诊方法,结合体质辨识、中医经络检测、四诊仪等方法,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分析,系统 维护和提升个体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健康状态风险。本规范包括7个部分,是一部规范中医健康 体检服务行
3、业的文件。本规范的编写和颁布,旨在疏理中医健康体检服务的路径选择,促进和完善中 医客观检查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 体检服务体系的建设。4T/CACM10692018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 中医健康体检服务规范1 范围本规范明确了开展中医健康体检服务的条件、要求、内容、流程和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应急 预案。本规范适用于开展中医健康体检服务的医疗及健康体检机构。本规范推荐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治未病科)、健康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在中医 学科研、教学中也可实施本规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4、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9号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卫医政发200977号 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国中医药函2009138号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国中医药医政发20143号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ZYYXH/T 1572009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中医健康体检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examination是用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辅以中医现代的检验、检查方法,诊断
5、被检者的体质状况 及近期身体健康状态。3.2中医体质辨识 Constitution of TCM identification基于中医体质学理论,运用中医辨证方法,结合现代医学体检,综合判断受检者的体质状态和易 患疾病。3.3中医经络检测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ridian detection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理论,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利用传感器测定人体经络穴位的电能量值,分析 评估人体健康状况。3.4红外成像检测 Infrared imaging detection是指用红外成像仪通过光学电子系统将人体辐射的远红外光波经滤波聚集、调制及光电转换后变 为电
6、信号,并转换为数字量,经多媒体图像技术处理,以热图形式显示人体的温度场,同时,采用专 门软件对获取的温差进行分析,并以图像的形式表现的检测方式。4 服务条件4.1 具有相对独立的健康体检环境及候检场所,各科室区域布局合理。4.2 专职医护人员满足开展中医健康体检测评的要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治未病科)中医类别 人员不低于70%,至少应有1名具备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执业医师。4.3 具有满足中医健康体检需要的信息采集、录入、导检服务等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4 具有符合开展中医健康体检要求的仪器设备。5T/CACM 10692018建议配置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类设备:体质辨识系统
7、、四诊仪、中医经络检测仪、红外热成像仪等。5 服务要求5.1 提供中医健康体检服务时,各医疗及健康体检机构应用医疗技术进行中医健康体检,应遵守医 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规定,应用的医疗技术应与其医疗服务能力相适应。5.2 提供中医健康体检服务时,各医疗及健康体检机构应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医疗技 术规范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医健康体检的质量。5.3 提供中医健康体检服务时,各医疗及健康体检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受检者在中医健康体检 中的医疗安全。5.4 各医护人员应熟知本岗位的服务项目、服务流程、质量标准、岗位责任和规范要求。5.5 负责中医健康信息采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的专业
8、技术人员,应经过系统培训及考核后方可 上岗。5.6 负责中医健康状态评估及解读的中医医师应具备中医内科或全科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7 负责签署中医健康体检报告的中医医师应当具有内科或全科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5.8 提供中医健康体检服务的各医疗及健康体检机构开展中医健康体检应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对受检 者相应的告知义务。5.9 提供中医健康体检服务的各医疗及健康体检机构应对完成中医健康体检的受检者出具中医健康 体检报告。报告内容应使用规范的中医术语,健康指导方案通俗易懂,报告的版面设计可突出中医文 化特色。5.10 提供中医健康体检服务的各医疗及健康体检机构应制定合理的
9、中医健康体检流程,严格执行有 关医疗规范,做好医院感染防控和医疗安全管理。5.11 提供中医健康体检服务的各医疗及健康体检机构应加强中医健康体检中的信息管理,确保信息 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未经受检者同意,不得擅自散布、泄露受检者的个人信息。5.12 受检者的健康体检信息管理参照医疗机构门诊病历管理有关规定执行。5.13 医护服务人员仪容仪表要求参照医疗机构执行。5.14 医护服务人员应使用文明接待用语。6 服务内容6.1 健康信息采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行为习惯信息等,可采用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 业委员会推荐使用的健康风险评估调查问卷,见附录A。6.1.1 个人基本信息采
10、集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业、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6.1.2 个人健康状况和行为习惯信息近3个月个人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饮食、运动习惯、精神状态和睡眠情况等。6.2 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医师对体检者“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可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及诊断辅助设备的 检查结果,对受检者进行健康状态辨识。6.2.1 中医体质辨识6.2.1.1 中医体质辨识信息采集指标近一年的不适症状、体验和感觉。6.2.1.2 问卷采集过程规范6.2.1.2.1 按照标准认真如实填写问诊量表。676.2.1.2.26.2.1.2.3正确把握症状出现的时间段及严重程度。问诊
11、量表及判定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ZYYXH/TT/CACM106920181572009 附录 B。6.2.2 中医经络检测6.2.2.1 中医经络检测信息采集指标十二经络的导电性能(经络电阻)。6.2.2.2 中医经络检测采集过程规范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均参照各厂家、各型号仪器要求执行。6.2.3 舌象仪检测可拍摄数字舌图,对舌质舌苔的颜色、舌苔面积、舌苔厚度进行定量与半定量的描述与分析。6.2.3.1 舌诊信息采集指标舌象、舌色、舌形、苔色、苔质。6.2.3.2 舌象采集过程规范舌象采集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受检者舌象采集应为空腹或餐后2小时进行。采前漱口,以避免食 物染苔。具体采集操作过
12、程和注意事项按照各厂家、各型号仪器要求执行。6.2.4 脉象仪检测可采集脉图,确定脉名,同时通过分析脉搏波的各项参数,对脉象进行评估。6.2.4.1 脉诊信息采集指标脉象典型特征:浮、沉、迟、数、促、结、代、疾、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花、革、牢、濡、弱、散、细、伏、动、平脉。6.2.4.2 脉象采集过程规范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 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局部气血畅通,便于诊察脉象。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按 照各厂家、各型号仪器要求执行。6.2.5 四诊仪检测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问诊整合,可提供中
13、医诊断信息客观采集与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的健康状态辨识、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疗效评估、慢病管理等技术服务。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按 照各厂家、各型号仪器要求执行。6.2.6 红外成像检测利用红外成像检测得到人体表面温度图像,依据中医有关脏腑一体表对应关系的理论,对图像热 源的分布、形状进行分析和评估。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按照各厂家、各型号仪器操作要求执行。6.2.6.1 红外成像信息采集指标上身正位、上身背位、上身右位、上身左位、下身正位、下身背位、下身右位、下身左位、头面 正位、头部左右位、双足底体位,共拍摄12个采图体位的红外热图。6.2.6.2 红外成像采集过程规范6.2.6.2.1 红
14、外成像检测采图环境要求:温度2024,湿度50%60%,无风、无强光干扰,检 测室制热或制冷源远离受检者。 一般多采用封闭的仓体式检测室。6.2.6.2.2 对受检者的要求,检测前一天宜饮食清淡、禁辛辣、寒凉之品,不能饮酒;检测前应清 洗脸上化妆品或身体涂抹的药物,摘掉饰物;束起头发,暴露前后发际,脱光衣服,全身放松,进入 安静状态。6.2.6.2.3 请受检者到指定位置做相应拍摄体位姿势。调整摄像头位置,使受检者处于检测正中位 置,以摄影网格为主,进行摄影。6.2.6.2.4 完成一位受检者拍摄,保存拍摄信息,出具红外成像检测报告。T/CACM 106920186.3 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综合个
15、体基本信息、四诊信息、体质类型、风险问卷调查、经络检测、红外成像检测等情况,辨 识受检者健康状态和变化趋势,并据此评估个体健康状态的种类和风险。6.4 中医健康体检报告解读综合受检者的中医健康体检信息和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结果,对中医健康体检报告从个人生活习 惯、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诸多方面作个体化、前瞻性的解释说明和分析。7 服务流程图中 医 健 康 状 态 评 估红外成像检测四诊仪检测脉象仪检测舌象仪检测中医经络检测中医体质辨识接 待 登 记咨 询 预 约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望、闻、问、切中医健康体检报告解读 中医健康体检报告出具健康信息采集8T/CACM10692018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健康
16、风险评估调查问卷尊敬的受检者:您好!欢迎加入健康风险评估调查问卷。本项服务的目的是:通过体检及采集相关信息对您 的健康进行综合评估,以了解您的健康状况,评价健康风险,进而指导您维护和促进健康。我们充分 尊重个人信息隐私权,任何个人或机构未经您的许可或授权,均不能获得您的任何个人信息。请如实 回答每一个问题,在与您相符的选项上划“ ”,谢谢合作!填表说明:1. 本问卷仅作为了解您健康状况的档案资料。为保证调查质量,方便随访,请填写真实姓名, 并留下联系电话。2. 填写调查表一律使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请不要使用铅笔或红色笔。3. 书写尽量工整,字迹清晰,避免潦草模糊。4. 有选择项的,请在
17、相应位置上打“ ”;有横线的地方,请在横线上填写文字或数字。对于调 查表各题的选项中未列出的情况,请填写在“其他 ”项的横线上。5. 除特殊标明的问题外,均为单一答案的选择题。6. 如果有选项错误,应使用双横线将原选项划去,重新勾出正确选项,不要将原选项涂黑或使 用其他涂改方法。7. 填写调查表时,应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完成后,确认所有应填写的内容没有遗漏。健康风险评估调查问卷(标准版)01基本信息姓 名出生日期年 月 日性 别男女单位名称:职业:婚姻状况未婚已婚其他家庭住址:联系电话:邮箱地址:文化程度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及本科研究生以上02个人疾病史疾病名称是否患病病史(年)及是否接受
18、治疗1型糖尿病是;否年是;否2型糖尿病是;否年是;否高血压病是;否年是;否高脂血症是;否年是;否9T/CACM 10692018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是;否年是;否脑卒中(脑梗死脑梗死、脑出血)是;否年是;否哮喘是;否年是;否慢支/肺气肿/肺心病(COPD)是;否年是;否恶性肿瘤(肿瘤名称)是;否年是;否其他慢性疾病(疾病名称)年是;否03疾病家族史您的亲属是否患有下列疾病?(多选)1.父亲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梗死/ 脑出血肿瘤2.母亲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梗死/ 脑出血肿瘤3.兄弟姐妹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梗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CACM 1069-2018 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 中医健康体检服务规范 CACM 1069 2018 医治 服务 规范 中医 健康 体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