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稿+邓妤+“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1.docx





《6稿+邓妤+“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稿+邓妤+“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20届毕业论文(设计)摘 要2020年3月3日,中办国办颁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 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环境治理现代化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作为环境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假设的的重要环节亟需在理论和实践中得以突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迎合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经济政策,加速了我国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延长了企业的生产链,拉动了我国与沿线周边国家的经济往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的同时,也给“一带一路”沿线的周边合作国家带来了环境风险。许多跨国企业为了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仍然以传统的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企业发展模式,不愿意主动肩
2、负起自身的环境法律责任。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世界的共识,跨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活动中除了谋取自身的经济发展外,更要兼顾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平衡好跨国企业经济收益和企业如何承担自身的环境法律责任两者的关系是跨国企业投资者需要解决的终极问题。本文将通过研究跨国企业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肩负起企业自身的环境法律责任而展开讨论。关键词: 一带一路,跨国企业,环境风险,可持续发展,海外投资,环境法律责任Environmental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Under T
3、he“Belt and Road”StrategyAbstract: On March 3,2020, China Central Office issued the “guida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 which puts forward new goal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 the
4、environmental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s an important link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ypothesis needs to be broken throug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roposal of “Belt and Road” caters to the economic policy of “going out” of Chi
5、nese enterprises, acceler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prolongs the production chain of enterprises, and stimulates the econom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lt and Road At the same time
6、, it also brings environmental risks to the neighboring cooperativ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 order to seek the greatest economic benefit, many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still take the tradition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model at the expense of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re
7、unwilling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houlder their own environmental legal responsibility. And taking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green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s the consensus of the whole world,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
8、t problems in carrying out overseas investment activities in addition to seeking their 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balanc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 and how to bear their own environmental legal liabi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9、the two is the ultimate problem tha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investors need to solv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ow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should shoulder their own environmental legal responsi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lt and Road”.Key Words: “Belt and Road” Strategy, Transnational Enterpr
10、ises, Environmental Risk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verseas Investment, Environmental Legal Liabilit目 录第1章 绪 论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1 研究的背景1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1.2 文献综述21.2.1 国内研究21.2.2 国外研究41.3 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61.3.1 研究方法61.3.2 研究内容6第2章 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与跨国企业的环境责任82.1 “一带一路”提出的战略背景82.2 “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82.3 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特点92.4 “
11、一带一路”战略下海外投资企业遭到的挑战9第3章 一带一路”下跨国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问题识别与分析123.1 跨国企业以及环境法律责任的概念123.2 环境法律责任产生的成因123.2.1 我国没有明确的海外环境保护法律及执行依据123.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法律制度与环境法律标准不同133.2.3 国际投资规则中缺乏有力的环境保护条款143.2.4 企业环境责任与东道国环境措施博弈15第4章“一带一路”下跨国企业应对环境法律责任的措施164.1 创新企业解决环境法律责任纠纷途径164.2 制定有关海外环境保护的法律164.3 因地制宜适用不同的环境标准184.4 完善国际双边和多边投
12、资协定的专门环保条款184.5 与东道国达成海外投资企业共管合作194.6 衡平投资者财产权和东道国环境权的设想20第5章 结语22参考文献23致谢28V第1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的背景2020年3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环境治理现代化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作为环境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假设的的重要环节亟需在理论和实践中得以突破。传统的跨国企业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收益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合时宜。然而,我国跨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发展时,由于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意识的淡薄,国内的对外环境投资法律不健全
13、、无法协调与东道国环境标准差异等种种问题,使得我国企业对东道国当地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根据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必须要建立健全企业的环境治理体系,推进企业绿色化生产。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加强企业全过程的绿色治理体系,减少企业对环境造成的负部性影响。提供节约资源的绿色化产品和服务,落实环境责任企业的责任制度等等。因此,我国在企业对外投资发展时,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新时代下的指导思想,深入落实党的发展精神,跨国投资企业更要肩负起自身的环境法律责任,绿色化生产,走绿色的“一带一路”。而本文就是通过研究如何解决跨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发展时面临的环境法
14、律问题,以及如何肩负起环境法律责任,更好的解决环境法律风险而提出的一项命题。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跨国投资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除了给东道国当地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危害问题。 更甚,在国际社会更被部分西方国家抹黑为“掠夺式发展”的骂名。本国企业引起环境法律风险的原因层出不穷,如企业自身的法律责任意识不足,我国关于跨国企业处理海外投资发展方面的法律不完善, 国内企业环境标准和东道国的环境准入标准不一,国际间协定没有明确可行的环境保护条款等等原因,导致一系列环境法律问题的频生,使部分东道国是否继续与我国中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合作问题产生疑虑,同时
15、也会阻碍构建绿色的“一带一路”, 使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偏离轨道。 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快“绿色丝绸之路”的进程,消除东道国与我国中资企业合作的疑虑,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构建绿色的“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推进可持续的进程,本文将通过研究此类法律上的空白,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解决跨国企业在面临海外投资发展时的环境法律责任问题, 使我国可以洗脱“掠夺式发展”的骂名,构建“绿色丝绸之路”。1.2 文献综述美国法学家哈罗德J伯尔曼(Harold J. Berman,1918-2007)在其著作中提出,法律的发展具有一种内在逻辑:即法律的变化并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对过去的重新解释,法律体系的概念,其活力取决于对
16、法律不断发展的信念。哈罗德J伯尔曼(Harold J. Berman,1918-2007)法律与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4):125 因此,我们每个人在研究法律问题时,每个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的不断研究,社会生活的不断的发展中产生的。我们在研究一项新的法律命题时,必须站在前人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前人所留下的法律漏洞和空白进行不断深入的钻研,才可以使法律生生不息。针对跨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要更好的解决跨国企业的环境法律问题,必须追随前人所经过的脚步,针对国内外学者提出过的关于如何解决跨国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不同观点进行反复钻研。1.2.1
17、 国内研究跨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问题分析方面:朱达俊(2020)提出,企业的天性是追逐利润,有些企业可能会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对在“走出去”时对生态环境带来负外部性影响。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处理其带来的环境危害,甚至通过寻求法律漏洞来逃避环境责任,这必然会给其他守法企业的积极性造成损害,使更多企业仿效,最终会导致企业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性影响不断扩大。 朱达俊.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的政企关系重塑J,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社会科学报),2020年第03-04期.王洪恺(2017)认为,中国在进行海外投资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国海外投资主动注重审批、漠视环境管理;二是对外签订的国际
18、投资规则种缺乏专门性的环境保护条款;三是针对外资企业设定的环境管理权形同虚设;四是缺乏统一的海外投资环境管理规则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跨国企业如何肩负起自身的环境法律责任,产生重大影响。 王洪凯.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海外投资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应对D.华侨大学,2017.韩秀丽(2013)认为,近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发展过程中给东道国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如墨西哥政府(见下文案例引用)和缅甸政府分别以环境为由叫停了“坎昆龙城”项目。企业自身不自动肩负起社会责任,进而使我国在国际社会引来了 “中国环境新殖民主义”的骂名。 韩秀丽. 中国海外投资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 国际问题研究,2013,05
19、:103-115.卢代富(2010)认为,民营企业的本质就是逐利,如果企业连追求利润的目的都没有达到,很难使跨国企业顾及环境方面的责任意识;再者是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低下,企业一心只顾销售产品,即使是针对环境不利的项目也投身去做。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谭畅(2015)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不注重与东道国当地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将在中国的企业管理经验直接照搬到当地国,以及通过所谓“打关系”的形式来与东道国政府随意处理环境法律问题。 谭畅.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J. 中国流通经济,2015,07:114-118.刘洪岩
20、(2016)认为,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收到质疑,如何平衡好跨国企业经济收益和成本与企业发展时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间的矛盾日益受到重视。 刘洪岩. 国际生态法视域下的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实践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本)2016,01:102-109.吴芳芳(2013)认为,中国还没有一部专门性的海外投资环保法,对海外企业的监督管理多分散于零星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和建议性的指南中,以至于当跨国企业面临相关的环境法律风险时,如何正确解决环境纠纷,出现了明显的法律漏洞。 吴芳芳. 国有中资企业在海外经营中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13.刘恩媛
21、(2015)则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东道国为了吸引外资而主动降低自己的环境准入标准, 使许多不合符环境标准的跨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发展,从而对当地生态造成重大影响,也是企业环境法律问题的重要成因。 刘恩媛.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构建J. 理论与现代化,2015,06:108-112.跨国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完善方面:谷亚晴(2017)提出,关于企业的社会法律责任我国法律上也有相关涉及。关于公司法规定,“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由此,我国法律为制定海外投资法律时关于跨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制奠定了法律基
22、础和依据。 谷亚晴,汪永福,郑和圆.企业社会责任他律:法律的介入与治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何芳(2016)提出,国际间越来越多的双边投资条约中开始出现了环境法律的条款。例如美国 2012 年 BIT 范本出现了以投资和环境为题的专门条款。我国在与国际间签订投资协定时应适当引入相关的环境法律方面专门性条款。 何芳,邓瑞平. 当代国际投资条约中的新型条款与我国未来取向J. 河北法学, 2016,03:77-87.邱煜(2014)认为,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发展时,应积极主动的走绿色发展道路,主动进行海外投资环境保护,肩负起大国的责任。 邱煜. 双边投资协定(BIT)中环境保护法
23、律问题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薛桂芳(2019)提出,应当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与东盟周边国家多年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构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法律体系,形成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的有效机制。 薛桂芳.“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东盟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的构建J.政法丛,2019(06):74-87.朱达俊(2020)提出,当跨国投资企业面临环境法律风险时,我国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他国协商设定环境标准、设立“一带一路”环境争端解决机制、帮助企业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为企业提供海外投资环境风控服务。 朱达俊.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的政企关系重塑J,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