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ocx





《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论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1职业倦怠的概述41.1职业倦怠的概念41.2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41.3国内外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52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现状研究设计62.1研究对象62.2研究方法62.3研究工具73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调查结果分析73.1不同性别的员工职业倦怠差异比较73.2不同婚姻状况的员工职业倦怠差异比较73.3不同年龄的员工职业倦怠差异比较83.4不同工作年限的员工职业倦怠差异比较93.5不同教育程度的员工职业倦怠差异比较114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115降低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的对策分析125.1完善绩效管理135.2员工积极关注自身心理健
2、康情况135.3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荷145.4合理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14结 论16致 谢17参考文献18附录20本科论文摘 要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国内外职业倦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为研究对象,了解该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的近况、剖析可能使该保险公司员工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根据其可能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情绪衰竭维度高于整体职业倦怠水平,且去人格化和成就感低落两个维度都低于该维度,说明该保险公司员工的职业倦怠情况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去人格化维度高于整体倦怠水平和低成就感维度,低于情绪耗竭维度,说明该保险公司员工可能因为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而对自己所从事
3、的工作产生了怀疑或长期从事同样工作的情况下对自身价值感产生了动摇,进而对工作产生了厌烦情绪;低成就感维度低于整体职业倦怠水平,且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这三个维度上最低,说明这类工作在整体上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根据问卷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保险公司职业倦怠总体水平较高,从分析不同的变量因素可知,性别、年龄、工作时间、婚姻状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了改善该保险公司的现状,使该保险公司持续长久发展,提出完善公司绩效管理制度、员工积极关注改善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荷和为员工合理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建议。关键词:保险公司; 员工; 职业倦怠AbstractOn the b
4、asis of analyz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relevant theories of job burnout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takes the employees of an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mployeesjob burnout, to analyze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 employeesjob b
5、urnout, and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ossible cau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motional exhaustion is higher than the overall level of job burnout, and depersonalization and low sense of achievement are both lower than this dimen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b burnout of th
6、e employees of the insurance company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dimension, the depersonalization dimension is higher than the overall burnout level and the low sense of achievement dimension, and lower than the emotional exhaustion dimension, stating that employees of the Insur
7、ance Company may have doubts about their job because they cant realize their value, or may have doubts about their sense of value if they have been doing the same job for a long time, then, the feeling of being bored at work, low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emotional exhaustion, dehumanization and low
8、sense of accomplishment are the lowest three dimensions, this kind of work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easy to master on the whole.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we can see that the insurance companys overall level of job burnout higher, from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var
9、iables, gender, age, working time, marital status and other aspect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correl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surance Company and make the Insurance Company develop continuously and permanent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10、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ompany, how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staff, how to reduce the unnecessary work load and how to make a reasonable career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staff.Keywords: the insurance company; employees; job burnout引 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职场生涯中,由于工作压力、
11、兴趣爱好、组织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企业员工常常表现出消极怠工、工作态度低劣、对企业忠诚度不够等消极行为。职业倦怠在较早时间被Freudenberger(1974)定义为由工作的失落感而引起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因为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而产生低落情绪1。心理健康状况及职业倦怠状况与其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失2。所以,研究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根据其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预防或减少此现象的产生,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员工个人工作价值、企业形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后,金融业也在追赶时代潮流,飞速发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营销模式逐渐被取缔,迎来了“互联
12、网”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保险的各项产品、服务工作等不断和“互联网”相融合,客户对产品内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各大保险公司利用电话营销简单便捷的服务方式提升客户满意度。在金融保险行业中,工作人员需要直接面向客户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需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还要维持公司的良好形象。因此,无论是从客户角度,还是对于企业来说,都对他们有着极大的期望,但同时这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相应的压力,产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也在增加。随着现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客户常常希望获得更多更加优质的服务,对于理赔事项、理赔速度、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等也更
13、为关注,因此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他们的工作的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员工行为,服务行业成为公众维权的对象,这对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企业员工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综上所述,在多方面的影响下,保险公司员工发生职业倦怠的可能性不断增加,人员流动性也在逐渐加速,而代表公司形象的企业员工,其职业倦怠问题的产生必将会影响客户满意度,进而对公司形象以及经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职业倦怠在当今社会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名词,目前国内各大企业也开始重视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国内早期的很多工作都是包分配制的,个体长久的在相同工作岗位奋斗数年直至退休是很普遍的现象,也是被
14、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所以即便是长期重复性的劳动,即使会产生倦怠感,但也不会为很多人所觉察,原因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年代,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大多数人还只停留在第一层的生理需求,基本的温饱问题可能都无法满足。但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升、高等教育的普及,工作早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包分配制,而各类产业的兴起,也增添了很多新兴形式的职业,人们的选择性越来越多,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当低层次的需求逐一地被满足时,人们便开始有尊重需求,并且想要达到自我实现,当发现自己的工作不能满足这两个层次,但又不用过于担心基本的温饱问题时,便会产生职业倦怠。对于保险公司员工这个职业来说,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15、他们需要每天、每月甚至每年都做着相同的工作,不厌其烦的给不同客户打电话,直至他们答应买保险或这份名单从库存里消失。久而久之,多数员工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本次课题调查是以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在该保险公司工作与员工的接触,笔者发现保险公司销售员工这一职业中确实存在着职业倦怠的现象。因此,进行本次课题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的现状,从而分析保险公司员工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且根据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提出应对策略。此次调查研究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了解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的现状和成因,进一步了解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现象,有助于及时预防和发现保险公司员工在工作中发生的职业倦怠,
16、当员工出现职业倦怠时,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其次,目前职业倦怠现象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但自职业倦怠理论提出以来,教师、护士、警察等助人行业仍是目前职业倦怠的主要研究对象3。从查阅相关文献的情况可以看出,很少有以保险公司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改善措施的。研究保险公司员工的职业倦怠现象可以作为研究其他行业职业倦怠现象时的参考,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针对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的课题研究,也可以丰富对保险公司员工这一行业的研究。由此来看,从更深层次探讨保险公司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根本原因,对于拓宽职业倦怠领域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另外,本次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
17、完善和发展金融保险行业。销售人员作为金融保险行业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了解其发生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消除职业倦怠,对金融保险行业的完善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员工的工作压力正在不断的增加,服务性行业、才智耗竭的职业、体制僵化的工作都是职业倦怠的高发地带4。而保险电话销售是集服务行业和体制僵化的工作为一体的工作。以保险公司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职业倦怠形成的根本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缓解和降低职业倦怠现象的办法,有助于建立健全、完善发展、推动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再者,研究本次课题,对员工自身的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大多数员工出现职业倦怠情况后,由于没有正确的应对
18、策略,导致其职业发展乃至整个职业生涯都受到干扰,因此,通过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职业倦怠问题,有助于员工在该岗位继续发展下去,以取得工作成就,实现自我价值。1职业倦怠的概述1.1职业倦怠的概念1974年,费登伯格(Freuden Berger)提出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耗竭的症状,最容易出现在助人行业中。随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勒诗(Maslach)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5。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领域中的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和非人性化的症状6。”是被引用最频繁的对职业倦怠定义,该定义是由国外学者Maslac
19、h和Jackson提出的。为更好的进行现状调查研究,本次研究拟采用该定义。1.2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美国心理学家法贝(Farber)的观点是:职业倦怠的行为表现在不同个体上是不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精疲力竭型、狂热型和低挑战型,而这三种类型也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以混合交叉形式存在的7。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整理和工作中的观察积累,可以梳理出保险公司员工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为下列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精疲力竭型的保险公司员工,从事保险工作的员工大多都要在工作中投入较多的时间与耐心,同时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在长期的压力作用下,精疲力竭型的保险公司员工往往会选择自暴自弃,通过减少努力的方式来减弱精力的投入
20、,以此来平衡内心。保险公司员工在刚接触这份工作时都是朝气蓬勃且富有精气神的,他们会立志在岗位中努力奋斗下去,但是久而久之,在日积月累的压力的影响下,他们也会逐渐产生职业倦怠,开始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不再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只是希望工作不出差错即可。其次是狂热型,狂热型的保险公司员工在进入公司前对该行业有着过高的期待和强烈的成功信念。但保险公司员工的工作不仅仅需要热情,更需要超强的耐心与抗压能力。长久以来,狂热型的保险公司员工很容易会产生心理落差,发现行业与工作境况中的不足,热情难以维持下去,职业倦怠感便油然而生。最后是低挑战型,这一类型的保险公司员工本身对于工作的热情就不高,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他
21、们带来成就感,他们没有职业目标,也不愿意接受挑战。而对于保险公司这样的业绩单位来说需要的就是不断地打破纪录,提高竞争力,冲刺更高的目标。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个挑战,对于这种低挑战型的保险公司员工来说,处在时刻充满挑战的环境里,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长久如此,保险公司员工会出现疲惫状态,开始对工作出现敷衍的态度,也可能会考虑换其他工作。1.3国内外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在没有成为系统研究的焦点之前“职业倦怠”便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广泛深入研究及探索是从“职业倦怠”这个概念的提出逐渐起步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职业倦怠的研究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心理学
22、家马勒诗(Maslach)编制出成型的职业倦怠量表后,随即心理学家对职业倦怠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的方向大多为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以及相关的测量工具。国外有比较多的关于职业倦怠成型的测量工具,大多为量表形式。主要包括:BM倦怠量表、罗马职业倦怠问卷、MBI职业倦怠量表、厌倦倦怠量表等,曾经有学者做过关于职业倦怠量表的使用情况调查,在他们搜集到与职业倦怠相关并已经登刊的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MBI,多用于医护人员或教师等助人行业中,使用率在90%以上。1.3.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的职业倦怠研究是基于国外丰富而成熟的理论基础上提炼而来,职业倦怠问题或许早己出现在各个服务型行业内,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