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小学部为例.docx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小学部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小学部为例.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论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1 读写结合法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概述31.1 读写结合法31.2 语文阅读教学41.3 读写结合法对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42 读写结合法在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中应用的现状调查62.1 调查目标及对象62.1.1 问卷调查法72.1.2 访谈调查法112.2 调查结果123 读写结合法在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33.1 读写结合法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133.1.1 忽视读写结合的训练133.1.2 学生读写缺少知识积累143.1.3 忽视读写习惯的培养143.2 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成因分析143.2.1 教师
2、思维落后 143.2.2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153.2.3 传统阅读方式的影响154 读写结合法在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改进策略164.1 强化读写结合与教学的联系164.1.1 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阅读写作兴趣164.1.2 培养读写意识,做到阅读-写作-阅读良性循环174.2 强化读写结合与教师的联系174.2.1 正确认识读写结合教学法在阅读中的价值184.2.2 努力丰富读写结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194.2.3 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好习惯20结 语21参考文献22附件124附件226附件328致 谢29本科论文摘 要语文阅读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呈举足轻重的趋势发展。学习小学
3、语文阅读课程,无论是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跟随教育趋势,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于是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本篇论文研究背景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展开论述,客观阐述读写结合教学法,剖析该教学方法重要性,根据剖析结果,综合研究该教学法在小学第三学段实际应用情况,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形式相结合,多维度深入语文教学内部,了解读写结合教学法应用现状。论文将从语文阅读以及读写结合法概念与应用意义出发,确定读写结合教学法对于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重要性。研究调查目前教学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情况。于其中找出存在的问题、
4、成因及改进方法,旨在教师能够更加明确认识到读写结合对阅读的价值,在实践中能够更好的运用,丰富读写结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AbstractChinese reading, in primary Chinese lesson, plays a decisive role. And it is vital to learn the primary Chinese reading, both on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writing. Following the educati
5、onal tre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ception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so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teaching method, known as a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starts to be widely used in the primary Chinese learning.According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objectively
6、elaborates what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s. Besides, it further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in learning. Based on these results, I hav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application of the high level of primary school. Using two research methods, which are questionnaires and i
7、nterviewing,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applying situ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with all aspects.Finally, this paper would begin from what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Chinese reading conception to make sure the teaching method, wh
8、ich is so important to the senior primary Chinese reading. Above that, it studies the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the class. During the reserching, I try to find the problems, the reasons and how to resolve them, aiming at helping the teach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the combination
9、of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helping them to use it better. And I hope this method would enrich the way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good habit of reading and wrting.Keywords: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high level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
10、aching strategy引 言语文课程是伴随着我们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学科,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是致力于提升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和阅读教学是紧密相连的,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阅读的要求也按学段不同划分了三个标准,并对每一标准有了细致的要求,由此可见在小学中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叶圣陶曾这样阐述读写关系:“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地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 叶圣陶.大师教语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6汪潮也曾在关于小学读与写的关系中谈到过“中国读写关系,经历了三种形态
11、,即读写结合、读写互动、读写一体化。” 汪潮.关于小学读与写的关系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版,2018(04):14-18由此可见,早在近现代以来学者对于读写结合已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了。读写结合教学法将阅读、写作这两方面在教学中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我写作的练笔中加深其对于阅读的理解,促使阅读知识的提升内化,反过来只有学生在阅读中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养成写作中准确的表达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读写结合教学法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但在其实践应用上,却状况频发,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读写结合的训练、忽视学生读写习惯的培养、对学生读写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屡屡出现,于是本
12、文重点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后续的改进策略,旨在从理论到实践都能为后续教师提供参考,真正能够落实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上来。本篇论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旨在发现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第三学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学生读写缺少知识积累、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读写结合的训练、忽视培养学生读写习惯、读写分离、读写结合落实不充分等问题。在分析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于实践调查的一线中寻找问题的改进方法,旨在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读写意识,形成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这一良性循环。最后希望本篇论文研究的某些方面能够为一线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借鉴参
13、考,让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所提高。1 读写结合法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概述读写结合法的产生与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的检验,在古代,读写结合最初始于写作。且历朝历代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来解释读与写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到了近现代,研究读写结合法的学者更是数不胜数,对于研究读写结合法的相关文献也越来越丰富。语文阅读长久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方面不断的改革创新,对于阅读课堂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已然成为大势所趋。1.1 读写结合法“读写结合,语文教学原则之一。阅读教学,主要通过阅读范文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吸收思想营养和写作
14、营养。写作教学,主要通过作文来联系表达思想感情,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在读写教学中,自觉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22这是教育大辞典中对于读写结合的解释。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读写结合普遍认同的定义即:所谓读写结合 是利用读与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在完成各自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读来促进写,通过写来促进读。阅读和写作两方面既是相互独立的,有它们各自独立的任务,而在某种形式上来看,二者又是统一且不可分割的,所以综合以上两点论述,本文将读写结合法定义为:以语文的文本为载体,
15、以阅读促进写作,写作带动阅读,二者融合一体,相辅相成的一种教学方法。 1.2 语文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语文教学要进行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主要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链接,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的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语文是一门广泛、深奥且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小学第三学段阅读要求主要为:“
16、根据学习需求,浏览知识点,有目的性搜集所需信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针对不同类型文章,辨析重点,明了文章表述思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扩展阅读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根据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立足于新课标要求,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1.3 读写结合法对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小学第三学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期,无论是对于其思维能力、语文素养、还是阅读、写作能力的培
17、养都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并且小学生是在第二学段才开始接触到书面表达的学习,读写能力十分薄弱,所以教师如果抓住第三学段这一最佳时期适时而教,一定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结论,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进行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即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实践性训练为主。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上述两点的统一,汇为语言,语言即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应当先清晰语言文字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章所讲述内容,最终明确语言文字的运用之法。
18、综上,读与写应当统一使用,既能使学生充分感受文章所表达思想感情,又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阅读课文后,发散思维进行课文续写,或者表达出对课文中人物、情节的触动点。以这种方式,将学生文章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延续下去,带入到写作当中,最后在写作中深化对于课文的理解。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课文阅读教学的同时完美践行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阅读输入信息,写作输出信息,二者联系密切,读作为写的基础,写则为读的升华。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感受文意、思想感情,更要学习其表达手法、合理运用修辞,提高自身在写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小学第三学段学生在接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无形的将阅读、写作二者结合,从而
19、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提升其语文素养。2 读写结合法在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中应用的现状调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本文立足于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小学部五六年级的学生以及授课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使用合适的调查方法,立足于目前教学课堂现状、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授课情况进行了读写结合法在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中应用的现状调查。 2.1 调查目标及对象此次调查本着了解当前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状况以及读写结合法在阅读中的应用情况,以一线教学课堂为主,对相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能够在调查中,归纳总结出目前小学第三学段语文阅读中运用读写结合法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能够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此次调查对象
20、主要是以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小学部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和学生为主。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创办于1956年,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虽是乡镇小学,但随着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提高,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近十年以来荣获“通化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义务培训基地”、“2010年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小学特色校本教研先进校”等荣誉,由此可见,本次调查以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小学部的部分师生为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对调查内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也是适用于其他小学的。2.1.1 问卷调查法此次问卷调查,主要面向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小学部五六年级师生,总计发放问卷80份,共收回问卷78份,面向学生群体,发放问
21、卷60份,全数收回;而针对教师群体,则发放问卷20份,收回18份,总计有效问卷75份。问卷设计参考了以往的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结合了义务教育(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自身研究方面的侧重、当地小学的学风学情进行了此问卷问题的设计撰写,切实保障了落地性和可研究性。 最终形成了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小学第三学段中读写结合法在语文阅读中应用的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用)、梅河口市第三中学小学第三学段中读写结合法在语文阅读中应用的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用)以上两个问卷。此次调查问卷内容点包含三大方面,一是了解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教师性别、教龄、职称;学生所处年级与性别。二是调查学生阅读和写作情况,学生阅读习惯、写
22、作习惯如何、学生读写结合习惯的调查等。三是教师对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读写训练的内容形式、对学生读写结合的培养指导等。首先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学生阅读与写作情况、读写结合认识、读写结合学习与学生读写习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得出数据如下:你认为阅读与写作关系大吗关系密切75%关系一般15%关系不密切10%你认为阅读课上应进行写作讲解吗应该讲解,让学生将阅读知识运用到写作中30%不应该,在写作课上讲解就可以49%随意,老师讲不讲都可以21%阅读讲解应注重哪方面分析课文体会情感65%词意表达方式 撰写文章35%在写作中能否运用到课文教学中讲解的有关知识能够运用,是有帮助的4
23、0%很难运用60%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吗会经常看20%偶尔会看30%没有这个习惯50%阅读时会写随笔吗经常会写10%有时会写15%不会写75%(学生调查问卷数据汇总)由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75%的学生都认识到了阅读和写作关系是密切的,但却只有30%的学生认为在阅读课中应该对写作进行讲解,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写作应是不分家的两部分。当问到阅读课应该把什么作为讲解重点时,有65%的学生认为应该把分析课文,了解文章思想感情作为重点,而只有35%的学生认为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词意,如何撰写文章作为重点。以上调查数据中,可以总结出大部分学生虽然明白阅读和写作具有关联性,但并没有真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