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现状调查——以沈阳某公司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现状调查——以沈阳某公司为例.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论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1文献综述41.1心理契约概念界定41.2心理契约的特点51.3心理契约国外研究现状71.4心理契约国内研究现状92研究方法102.1研究对象102.2调查工具112.3统计方法113结果与分析113.1描述统计113.2心理契约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123.3心理契约各维度在年龄上的差异133.4心理契约及各维度在学历上的差异143.5心理契约及各维度在工作时间上的差异144讨论与展望154.1讨论154.2不足与展望165提升企业员工心理契约水平的对策与建议175.1构建与完善不同年龄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175.2构建与完善不同教育水平组织成员
2、的心理契约185.3个性与共性并存185.4设置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185.5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19结论19参考文献21附录 员工心理契约问卷23致谢26本科论文摘 要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雇佣关系也在不断转变,现在的雇佣关系不仅仅局限于那一纸合同,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内心都对彼此有一个区别于纸质合同的“心理合同”心理契约,而这种契约在雇佣关系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企业想要发展必然离不开员工的付出与努力,而员工个人的发展也一定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培训,因此,组织与员工之间应该构建“利益共同体”。本文以沈阳某公司为例,在公司内部挑选270名员工进行心理契约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工作投入在年龄、学历
3、上呈显著性差异;组织承诺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职业进取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忠诚与责任在学历上呈显著性差异;组织责任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员工责任由公平与发展、工作与参与、外部保障三个维度构成。其中,外部保障在性别上呈显著性差异;员工责任在年龄与学历上呈显著性差异;总分在学历上呈显著性差异。根据调查结果,对企业内部如何提高心理契约的水平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让员工都能够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为公司作出贡献,以达到良好的心理契约水平。关键词:心理契约;组织;员工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employme
4、nt relationship is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current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hat paper contract. Both enterprises and employees have a psychological contract-psychological contrac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paper contract. This kind of contract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
5、ole in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If an enterprise wants to develop, it must rely on the efforts of its employees, and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its employees must depend on the support and training of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a community of interes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between organization
6、s and employees.Taking a company in Shenya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ses Rene Schalk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270 employees in the enterprise.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re as follows: organizational responsibility consists of four dimensions, including work input, org
7、anizational commitment, career advancement, loyalty and responsibility. Among them,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job involvemen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Career advancement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age. Loyalty an
8、d responsibility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Organizational respons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age and enterprise type. Employee responsibility consists of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fairness and development, work and participation,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Am
9、ong them, fairness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work and participation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nterprise type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external security. The employees respons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ag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he total score showed sign
10、ificant difference in academic qualifications.Finding of investigation, some ideas and views are put forward on how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within the enterprise, so that employees can seek out their own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and make contribut
11、ions to the company, so as to achieve a good level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Organization; Employee引 言近年来,“人”的问题逐渐在社会中成为热点,如何留住人才,人才在社会以及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才竞争现象也日益加重,如何能够在众多的企业中留住优秀的人才已然成为各大企业的重点,薪资已经不再是唯一衡量的标准,各大组织管理者也逐渐认识到并不是仅通过书面签署的雇佣合同就能留住优秀的人才,也并不是哪家企业给的钱多,就能够吸引人才,
12、现今企业更多靠的是无形之中给予的福利、晋升空间、未来发展等一系列对人才的激励行为,知识型员工在当今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依靠的就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一种隐形的契约,这种契约一般就是“心理契约”。从前期国外的研究开始,到后期中国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心理契约的研究从未间断过,早期心理契约理论的提出,在理论方面主要是针对心理契约的维度、结构、内容等方面,主要集中在单维、二维、三维以及多维结构,内容方面主要是为研究企业内部的雇佣关系,这也是早期心理契约研究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契约在改善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应对新经济环境下雇佣关系、探寻组织动力以及构建和
13、谐劳动关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oehling在1997年首次将心理契约应用于营销情境中,这不仅丰富了心理契约相关的学术研究,而且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将心理契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的同时,泛化心理契约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这不仅使心理契约的研究领域以及内容扩大了,对于心理契约契约来说,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这一概念,心理契约也逐渐开始了跨界。在组织活动中,心理契约与劳动合同一般重要,甚至比其更重要,心理契约产生的影响也比劳动合同来的更深切,违反劳动合同招致的可能就会是官司或是法律诉讼,但违反心理契约的后果就更加严重,轻则只是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企业的绩效以及工作效率等,重则
14、会为企业招致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在企业中,比起维持心理契约的平衡,如何建构良好的心理契约更为重要。心理契约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概念,但其涉及的领域也很广,不单是在心理学界中有重要的地位,在管理学中更是重中之重,涉及的理论也众多,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理论也是组成心理契约理论的几个部分,心理契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众多学科的互相支持,更离不开各位研究者不断深入探索的研究,在心理契约这片土地上有很多的人对其施肥浇水,不断夯实基础,才能让现如今心理契约快速发展,开花结果。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途径也是多种多样,在员工层面上,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因素,皆会对构建心理契约产生影响,企业应该如何
15、从员工层面提高心理契约的水平,在另一个角度,组织层面上,我们可以从组织的工作氛围、福利待遇、组织能为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等方面来提高心理契约的水平,本文主要从调查结果的各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本次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企业中心理契约的现状,并对企业如何建构良好的心理契约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文章将以沈阳某公司的组织成员为例,分析不同人口学变量对心理契约维度是否存在影响,给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法。1 文献综述1.1 心理契约概念界定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最早由Argyris用来描述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并在其著作中提出并加以使用,主要表现为:如果主管用积极的方式对下属进行管理,那么
16、下属会产生积极乐观的表现;如果主管尊重雇员的权利、确保雇员的基本利益与保障,那么雇员就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1。但Argyris只是形容了这种关系,没有对概念加以界定。1962年,Levinson发现了“心理契约”,并将其看成是一种没有成文的契约2。1965年,Schein认为,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在组织中工作所获得的报酬以及组织在这种合作中所得到收入;1973年,Kotter认为,心理契约是一个愿望,是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同一个愿望;1994年,Robinson等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共同期望。随着对心理契约不断深入的研究,不同领域中,关于心理契约的定义也是不同
17、的。 20世纪 80年代末,人们对心理契约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学派:“古典学派”以及“Rousseau 学派” 3。Rousseau学派的研究者认为,组织只是形成心理契约的过程,而并不是形成心理契约,这个过程是在组织中形成的抽象过程 4-6;古典学派认为心理契约是员工能够感受到组织对其的期待,并为组织做出相应的贡献,组织也能够感知员工的期望,并为员工实现其期望与对组织的期待。7。国内学者尤强林等人认为心理契约是组织与雇员构建对彼此期待的过程,是双方都无法解释的一种期待8。曹威麟等人认为,心理契约不是组织和员工的直接表现,心理契约在组织和员工之间的表达是晦涩的,是暗含在双方的意识之中,需要
18、彼此的互相理解与感知,使契约双方能够在工作中为满足对方而作出相应的举措,比如:员工帮助组织进步,为组织做出贡献,组织为员工实现其理想与抱负 9。李原和郭德俊提出,一旦违背了心理契约,其结果不但对组织的绩效和员工工作的满意度产生影响,还会对员工离职率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组织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心理契约承担的角色也非常重要,他不单单只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存在于两者之中,它更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重要纽带10,在员工与组织之中进行协调,使其最终能够达到让员工为组织贡献最大的力量,让组织为员工提供最好的工作环境。综上所述,虽然心理契约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以及不同的学者对其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究其根本心理契
19、约其实就是在对组织与员工进行研究,对二者的关系,在这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最终能够让双方都有满意的结果,即:组织心理契约和员工心理契约。1.2 心理契约的特点平时签署的劳动合同是固定的,是强制性的,并没有改动或是浮动的空间,心理契约在诸多的方面上不同于劳动合同,它具有灵活性、动态性和效能性等特点。(1)灵活性心理契约并没有通过书面协议而表现出来,也不是双方相互谈判而形成的。只是单纯的通过双方自我的理解以及期待构建起来的,因此,对于彼此的期待不同,对双方应履行的义务理解不同,构建的心理契约自然也就不同11。根据自己的理解,协议双方主观地履行心理契约,双方在不同的环境以及情境中,契约的内容也会发生
20、不同,这就使心理契约变得十分有灵活性以及主观性,其随人、事、物的变化而变化。(2)动态性心理契约并不像一般的雇佣合同,是随着时间以及条件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当底层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自然而然的上层的需求就会成为新的心理契约建构的标准,在没有传统的心理契约标准和模式的情况下,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组织与不同的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组织,他与不同的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也是不同的12。(3)效能性虽然心理契约与正式协议之间存在差异,但是违反心理契约的后果跟违反正式协议一样严重,甚至需要付出更重的代价,比如,员工对组织失去信任,导致员工满意
21、度下降、有离职倾向,更严重的情况,甚至员工还可能对组织进行打击报复13。1.3 心理契约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主要针对心理契约的量表以及维度的开发,主要内容如下:(1)单维结构说Macneil提出关系交易型联合体(relational-transactional)的概念14。其中交易型是一种明确的劳动关系,员工的任务是明确的,但是员工的使用寿命有限,对组织的投入较少;关系型指交易关系具有不确定定性,员工的任务并不明确,但是雇佣时间较长;在心理契约中其中一个成分占比越高,则意味着另一个成分占比越低15。(2)二维结构说Rousseau和Parks将交易维度以及关系维度作为心理契约的两个不同维度水
22、平。关系型主要追求社会情感满足,且员工工作内容不明确;交易型主要追求经济满足以及外在需求满足,且员工工作内容明确16。 Millward等人对地区、企业以及职业全都不同的 1200 名员工,使用以“交易关系”契约模式为基础编制的心理契约测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两个因子影响心理契约,分别是:交易因子和关系因子 17。 国内学者也对心理契约的内容以及结构维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陈加洲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的员工责任和组织责任均由现实责任、发展责任两个维度组成,其过程是用自己设计的问卷,对两家企业员工样本共 1088 名被试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契约结构维度进行探讨14。 (4)三维结构说Ro
23、usseau等人的实验表明,关系、交易和团队成员是影响心理契约的三大关键因素。关系是指员工关注自身在组织中未来的发展;组织关注员工能在组织中贡献的程度以及组织应为员工提供什么样的发展空间以及晋升渠道;交易指员工在组织工作中承担着属于自己的工作内容,而组织则为员工支付员工所做工作应有的报酬;团队成员指员工在组织中的人际社会关系,组织与员工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应该是良好且和谐的。Lee等人的研究表明关系维度、交易维度和团队成员是影响员工心理契约的因素。李原等人的研究结果分析得出,结合中国的企业背景以及文化背景来说,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更加适合中国的背景。李原等人通过运用开放性问卷以及访谈法等
24、调查方法,制定出心理契约调查问卷15。(5)多维结构理论Rene Schalk对之前提出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问卷向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发放,心理契约的调查由组织责任及员工责任构成。对于组织责任,主要包括一般、参与以及社会和公平三个维度;对于雇员义务,提炼出一个包括忠诚、工作参与、职责、关系、工作态度因素的维度 17。1.4 心理契约国内研究现状从21世纪开始,各方研究人员从本土社会环境文化出发,开展以下研究:(1)理论研究部分学者提出,心理契约是一种隐形于双方内部的主观约定,约定内容为在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中,组织应该给予的和组织所期望得到的,此约定体现在相互内隐的一种责任。陈加洲还探讨了心
25、理契约兴起的原因,并提出,心理契约可以调节组织的状况与效果14。李原等利用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扩大心理契约的期望范畴,认为期望只是其中一部分,心理契约的概念中还要包括责任与义务的承诺与执行,李原的研究指出员工相信并期待自己有资格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15。(2)应用研究对于一个理论的相关研究,其相关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这个理论并不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与工作中,那么这个理论终究是无用的,因此众多的学者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这些枯燥无味且看似晦涩难懂的理论应用到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管理中。肖缓在分析知识型员工行为基础之上,构建了知识型员工行为激励模式。(3)综述性研究李原
26、、郭俊德等人的研究,将心理契约的概念是如何引入与发展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这两个个阶段作为心理契约的发展过程,并在研究中指出现阶段我们呢应该着眼于什么地方以及在未来我们应该多关注在什么地方。魏峰、张文贤等人通过对心理契约概念方面的提出与发展对心理契约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国外的相关研究也进行了一些综述。国内研究者对于心理契约的贡献也并不局限于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也根据了本国的国情和发展方向对问卷进行编制比如:陈加洲等在2003年根据现实责任与发展责任两个维度编制的心理契约问卷;魏峰等在2006年也编制组织管理者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对在企业内部工作的员工的心理契约水
27、平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探求哪些因素对于心理契约的建构产生影响,找寻适合提高企业员工心理契约水平的方法与途径,以达到提高心理契约水平的目的。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本文调查研究的企业是沈阳某公司员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心理契约调查问卷,问卷匿名作答。问卷发放时间为2020年3月份,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85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90%。2.2 调查工具本文使用Rene Schalk的心理契约问卷,因为该问卷的内容较为全面,而且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根据标准的翻译反馈(translation-back)过程将条目翻译成中文,问卷共有37道题目。被试将根据自身在组
28、织中的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打分。评分使用六点法,都采用正向记分。本研究问卷信度为0.820,各维度的信度如下:表 1信度分析维度题数信度组织责任150.780员工责任170.844公平与发展80.926工作与参与50.840外部保障20.748忠诚与责任20.746工作投入70.829组织承诺40.885职业进取40.895由表可知各项信度良好。2.3 统计方法运用SPSS24.0来处理收集到的有关于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数据。3 结果与分析 3.1 描述统计表 2人口学统计分类样本数百分比(%)性别男10237.78%女16862.22%年龄20周岁以下207.41%21-25周岁13048.
29、15%26-30周岁3512.96%31-35周岁3011.11%36-40周岁3011.11%41-45周岁259.26%学历专科5420%本科19572.22%硕士/双学士155.56%博士62.22%工作时间1-5年以下21680%6-10年248.89%11-20年155.56%20年以上155.56%其中,男士占比37.78%,共102人,女士占比62.22%,共168人,;21-25周岁占比为48.15%,人数为130人, 26-30周岁人数也较多,占比为12.96%,人数为35人,;本科学历占比最多为72.22%,人数为195人;工作时间以1-5年最多,共216人,占比80%。3
30、.2 心理契约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表 3心理契约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男女t组织责任4.2591.2843.8911.1100.222员工责任5.6111.0175.2140.9131.913公平与发展4.2651.3803.8531.2161.480工作与参与4.3121.3053.8681.1871.667外部保障4.1051.5514.1001.2150.016*忠诚与责任4.971.2494.6351.1661.293工作投入4.8400.9934.4900.8971.726组织承诺7.7801.3287.2681.4501.674职业进取5.1101.0174.7201.0481.73
31、8总分4.5200.8584.1510.8282.022利用t检验研究组织责任,员工责任,心理契约各维度以及总分在性别上的差异性,从表6.4可以看出:外部保障维度在性别上呈显著性差异,男性在外部保障上的得分高于女性在外部保障上的得分(t=0.016, P0.05)。3.3 心理契约各维度在年龄上的差异表 4心理契约各维度在年龄上的差异年龄(MSD)F1.0(N=20)2.0(N=130)3.0(N=35)4.0(N=30)5.0(N=30)6.0(N=25)组织责任3.8301.0533.9401.1534.6671.3224.1671.9514.3830.8974.2001.3670.628
32、员工责任4.6361.0535.3920.8695.8150.7116.1470.6384.7211.5025.8141.0942.999*公平与发展3.7161.1543.9231.2714.5711.4414.3441.8754.6250.9634.0841.4930.660工作与参与3.9641.1023.9241.2664.8001.0583.9501.9284.2500.5004.2661.3060.694外部保障3.9551.1284.0451.2154.7151.7764.0002.4503.7501.7084.5001.6430.490忠诚与责任4.2751.0814.8201
33、.1585.2150.9515.2500.8663.7502.0214.9151.4971.332工作投入4.0640.8954.6090.9205.1630.6975.3930.6844.1071.1334.9761.0282.328*组织承诺6.3401.5667.5551.3767.9280.8268.3130.6256.7501.7807.9581.4092.381*职业进取4.1131.0454.8831.0175.1430.7055.7500.5004.2501.4865.5830.7852.928*总分3.8690.8724.2580.7874.7900.3504.7190.97
34、14.1801.0654.5881.0641.426注:1.0代表20周岁以下;2.0代表21-25周岁;3.0代表26-30周岁;4.0代表31-35周岁;5.0代表36-40周岁;6.0代表41-45周岁。利用F检验研究组织责任,员工责任,心理契约各维度以及总分在年龄上的差异性,从表可以得出:员工责任维度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F=2.999,P0.05);工作投入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F=2.328,P=0.050);组织承诺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F=2.381,P0.05);职业进取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F=2.928,P0.05)。3.4 心理契约及各维度在学历上的差异表 5心理契约各
35、维度在学历上的差异学历(MSD)F1.0(N=54)2.0(N=195)3.0(N=16)4.0(N=6)组织责任3.8671.2644.0671.1313.4401.3775.7670.3302.049员工责任5.6180.7285.3280.9534.3881.2946.6760.0423.667*公平与发展3.8261.3454.0401.2433.5501.6055.7500.3541.592工作与参与3.8561.3774.0801.1913.4401.1085.7000.4241.796外部保障4.0551.4134.1401.2733.0001.5416.00002.610忠诚与
36、责任5.1100.9014.6851.2334.0001.5006.00002.042*工作投入4.7390.8194.6210.9353.6861.0025.9290.1013.230*组织承诺7.9730.9157.3731.4416.1501.8519.00003.304职业进取5.0550.8894.8431.0464.0501.3856.00002.070总分4.3250.8024.2920.8203.5811.0375.7030.8543.207*注:1.0代表专科;2.0代表本科;3.0代表硕士/双学士;4.0代表博士。利用F检验研究组织责任,员工责任,心理契约各维度以及总分在学
37、历上的差异性,从表可以得出:员工责任在学历上呈显著性差异(F=3.667,P0.05);工作投入在学历上呈显著性差异(F=3.230,P0.05);忠诚与责任在学历上呈显著性差异(F=2.042,P0.05)。3.5 心理契约及各维度在工作时间上的差异表 6心理契约各维度在工作时间上的差异工作时间(MSD)F1.0(N=216)2.0(N=24)3.0(N=15)4.0(N=15)组织责任3.9331.1564.7830.6634.1071.7594.1331.5331.268员工责任5.2610.9635.6840.8255.9060.8145.8001.2231.449公平与发展3.910
38、1.2491.2470.6850.8211.9751.0131.6971.364工作与参与3.9481.2424.6500.6573.4401.1085.7000.4240.822外部保障4.0551.4134.1401.2734.2001.7034.1601.4310.893忠诚与责任3.9951.2914.7501.1344.3001.9564.4001.8170.632工作投入4.5270.9424.9270.8675.1710.7854.9431.1461.288组织承诺7.3451.4787.7200.9688.2000.7388.0001.5710.942职业进取4.7481.06
39、05.3450.6675.1501.2455.5500.8731.740总分4.1961.1484.8050.5904.8510.9654.5441.1901.637注:1.0代表1-5年;2.0代表6-10年;3.0代表11-20年;4.0代表20年以上利用F检验研究组织责任,员工责任,心理契约其他各维度以及总分在工作时间上的差异性,从表可以得出:这几个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4 讨论与展望4.1 讨论调查结果显示:外部保障在性别上呈显著性差异,由于男性在社会以及家庭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很多,因此男性对于自身的发展以及薪酬具有一定的要求;随着女性越来越独立,不再依靠男性的思想也越
40、来越普遍,例如像数据处理、与客户沟通这种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的工作,女性的优势很大,在组织中的重要程度也逐渐上升,因此女性在组织中的发展机会以及培训机会等也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工作投入与员工责任在学历上呈显著性差异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从前稀有的高中文凭,在当今已然是普及水平,本科的学历也已经是绝大部分都拥有的学历,高精尖人才一直都是各大优秀企业相互竞争的主要竞争力,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以及地位越来越高,学历越高,意味着眼界越开阔,对企业的贡献程度越大,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求越高,需求层次越高,有强烈的发展意愿,但是这类员工依靠的是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流动性很强。调查结果显示:
41、组织责任、员工责任、工作投入、组织承诺以及职业进取在年龄上呈显著性差异,由于人们是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小的时候的梦想与愿望与长大了之后的肯定会有那么些许的不一样,当人们处在20岁左右的阶段,正处于大学毕业,对职场生活有着无数的幻想,想要在职场中大展拳脚,实现自己伟大的理想与梦想的时候,因此对企业的要求也会较高,这个阶段希望企业能够给予自己较高的活动空间以及发展空间,当人们处于30岁左右的阶段,正处于建立家庭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社会压力增大,家庭压力也在增大,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的家人,因此对于薪酬有较高的要求。当处于40岁、50岁的时候,对于自己的职业抱负,薪酬
42、高低的需求已经降低,更多的希望自己职业能够稳定,薪酬能够稳定,企业能够稳定发展。4.2 不足与展望(1)扩大研究方向当前有关于心理契约的研究全都仅限于企业内部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笼统说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相互期望的关系,而对于员工与员工之间,甚至组织与组织之间,雇员与客户等社会关系之间的心理契约研究甚少。(2)扩大研究领域企业心理契约还在最初的提出阶段,应用范围较小,仅限于人力资源范畴,随着学科的不断的融入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心理契约的应用领域不应该局限于企业管理之中,应该融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商家和顾客之间,医患之间等等。5 提升企业员工心理契约水平的对策与建议由于组织责任、员工责任均在
43、年龄和学历上呈显著性差异,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以及对策来提高企业员工心理契约水平。5.1 构建与完善不同年龄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30岁以下的员工正处于事业的发展期,都是想为社会以及组织做贡献,施展自己伟大的抱负的年龄段,组织应为这个时期的员工提供培训与学习机会,满足其发展的需要;30-40岁的员工处于承担家庭的重责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物质利益占据上风,应为这个年龄段的员工提供完备的薪酬激励体系,以高绩效获得高收益;40岁以上的员工处于家庭稳定,子女稳定的时期,稳定的工作对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组织应为这个年龄段的员工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而不是流动性很强的工作环境。企业应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员工,对其施以不
44、同的激励方法与手段,让各个年龄段的员工,在企业中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每个员工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5.2 构建与完善不同教育水平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接受教育的程度不断增高,组织成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不断增高,对组织的期待也会变高,受教育水平很高的组织成员为组织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之后,也就期望能够得到相同的高回报。这个回报不单单包括金钱上的回报,还包括了职位的晋升、个人的发展等不是金钱的报酬。高学历的员工自我价值感也较高,比起金钱对于他们的激励来说,得到组织的认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较大的晋升机会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组织对高学历员工给予的不应该只有物质保障,更多的应该
45、是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让其能够在组织中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使其能够继续为组织贡献力量18。5.3 个性与共性并存每个员工都有属于自己特殊魅力与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当他们想要依照自己的个性进行自主创新的时候,往往会忘记了团队合作,然而自己的创新也需要团队的配合,要在自主创新与团队配合中找到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整个团队既创新又发展,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绩效19。5.4 设置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在签订心理契约时想要建构良好的心理契约,公司要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感兴趣,企业要关心并引导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然而这个发展需要组织与员工齐头并进,而并不是员工发展自己的,公司也发展自己的,员工的发展要与公司的发展相一致,这样既可以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20。但是很多时候,员工并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与企业相适应,是否适合公司的未来,这个时候组织就要对其职业生涯进行指导,修改不相符合的地方,使其既能符合员工自身状况又能与企业总体发展相符合。5.5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是当今新型的管理理念之一,以人文本的怀柔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