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与“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整合探索.docx
《“热学”与“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整合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学”与“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整合探索.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学”与“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整合探索 摘要文章分析了“热学”与“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初步的整合方案,以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关键词热学 热力学统计物理 课程整合 作者简介苏安,男,广西都安人,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4-3101509-0084-03 “热学”与“热力学统计物理”课程是物理学专业必修的两门主干课程,两者承前启后,存在着亲密关系。在高等教化改革不断推动的今日,怎样整合两门课程,优化设置,以达到高效的教与学的目的,是我们面临和必需考虑的问题。 一、整合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心关
2、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中强调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要注意增加学生的实践实力、创建实力和就业实力、创业实力”,这为我国高等教化人才培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也为高等教化改革与发展指明白方向。为不断深化高等教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化质量,2022年2月17日教化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看法又指出:“推动人才培育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力。要实行各种措施,通过推动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削减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学问面,增加学生学习爱好,完善学生的学问结构,促进学生特性发展。”
3、 理论物理学专业主要是培育学生驾驭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和实践技能,具备较高科学素养和创新实力,能够胜任物理学或相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等工作,也可以接着攻读本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可见,在新的社会市场需求和高等教化教学改革形势下的今日,原来的理论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各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等已凸显出其不合理性。部分课程的重复性建设比较严峻,有些课程内容相近或者基本相同,却分别在同一专业不同的课程中开设;不同院系、专业之间信息不够畅通,统筹规划比较少,各专业根据自己的须要开设课程,造成不同院系、专业之间课程的重复性建设。 因此,怎样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削
4、减课堂讲授时数、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实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高教改革的实际问题。在此形势下,作为物理学专业两门主干课程的“热学”与“热统”,既承前启后又相互渗透,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进行整合优化,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已势在必行。 二、整合的可能性“热学”与“热统”内容的重复性 目前,国内一般本科院校理论物理学专业“热学”和“热统”课程普遍运用的教材为:秦允豪编的一般物理学教程:热学教材是国家九五级重点教材,其结构基本上先是分子物理学,后是热力学,最终是物态与相变及统计物理的初步。汪志诚编的热力学统计物理教材内容包括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两个部分。其中热力学讲授的主要是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热力学
5、函数、相平衡与化学平衡等;统计物理部分主要讲授玻耳兹曼系统、玻色系统和费米系统,以及微正则分布、巨正则分布和正则分布等。据统计,“热统”课程中热力学部分和统计物理部分各占总内容的46%和54%。而“热学”课程中设计的热力学定律部分和“热统”课程中热力学的部分内容重复率达1/3。统计物理部分和“热统”课程中统计的部分内容重复率达1/4。其中设计的麦玻分布、气体分子运动论、输运现象、热力学定律与熵、匀称物质的热力学、复相平衡、玻耳兹曼分布等内容重复尤为明显。 可见,“热学”与“热统”课程之间存在着内容重复性建设的不足,这样不仅奢侈大量的时间去讲解相同的内容,而且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
6、习。同时,在这种课程内容设置下,学生的选修课时和实践教学课时将难于得到保障。在新的形势下,不但要求“热学”与“热统”课程课时的削减和很多非专业但适用性课程的开设,还要让学生全面而又系统地学习“热学”与“热统”的基本思想、探讨方法以及当今学科前沿技术。所以,通过对两课程重复内容的整合,节约出近1/3课时,是新时期下“热学”和“热统”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1.“热学”与“热统”整合后的体系必需保持原有学问结构的完整性。内容上要保证基础、承前启后、连接顺畅、由浅入深。课程从热力学、统计物理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引入热力学函数,探讨物质的热性质,并运用统计
7、方法,探讨不同系统所遵循不同的统计规律,用求系统平均值的方法来探讨详细系统的热力学性质。 2.“热学”与“热统”整合后的内容体系要符合教学规律。即教材内容编排必需遵循学生驾驭的理论基础学问、认知规律和老师教学便利性,合理地处理好各学问点的先后首次位置。按整合后的内容体系实施教学,既要体现教学的基本内容,又要使学生懂得解决热物理学问题的方法:透过一般物理的现象唯象理论,培育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懂得由宏观到微观世界的转变,即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统计物理理论的学习和训练,培育学生由理性到感性的思索问题的策略,即通过本质预料现象。这种由唯象到唯理,由宏观到微观的内容编排,也比较符合学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学 热力学 统计 物理 课程 整合 探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