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高二下】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下】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成为舆论表达的新平台。网络舆论为公众更直接地参与社会事务、政府决策提供了可能性,是民主协商的重要渠道。然而,目前的网络舆论表达中存在着浓厚的宣泄色彩、语言暴力、网络谣言、极端观点等诸多表达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伤害了网络舆论环境,破坏了理性网络舆论的生成,更为严重的是或许会导致现实社会的舆论危机。当前针对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的管理主要是技术性底线管理,常采用删除、屏蔽、设置敏感词等管理办法对超越底线
2、的内容进行控制和封堵。技术性管理明确规定了网络舆论表达底线,为网络舆论表达设置了警戒线和雷区。然而,技术性底线管理并无力改变大多数的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现状。基于网络公共空间的特征,确立网络舆论的表达边界,是从根本上遏制网络舆论表达失范、形成有序和理性的虚拟公共空间的必由之路。要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现实公共空间的表达行为较大程度上受到舆论压力和道德评价的制约,表达主体对自身的表达行为有所规制,伦理与道德是规范表达主体表达行为的最主要因素。网络空间是虚拟公共空间,身体不在场的舆论表达主体很难感知舆论压力和直面的道德评价,伦理与道德很难起到原有的作用。一是现存的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律型的
3、舆论压力为主,匿名性的网络舆论表达使得个体摆脱了在场的舆论压力和道德说教,个人的自我约束会降低;二是网络空间的时空分离性使得表达者身体处于私人空间,交往与互动产生于公共空间,这种分离性模糊了表达者的公共意识,表达主体很容易将其理解为私人空间的私人表达而非公共空间的公共表达。网络公共空间的舆论表达行为仅仅依靠伦理与道德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依靠规则来规范网络舆论主体的表达行为,形成有序的空间。首先,制订网络舆论的表达规则。在保证网络舆论主体自由表达观点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不危害公共利益,遏制失范的表达行为,需要构建一种与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相对应的表达规则,保证网络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其次,建
4、立网络舆论表达道德评价规则与监督机制。运用相关的网络技术对网络舆论表达主体的表达行为进行道德监督和道德评价,促使网络舆论表达主体选择社会价值观所能接受的表达行为,增强网络舆论表达主体遵守规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后,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订完备的网络舆论表达法规体系,对严重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行为进行法律制裁。要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伦理秩序。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守的行为道德准则和行为秩序。伦理在网民的舆论表达行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伦理的规制作用在于内化的伦理边界的形成。伦理边界形成普遍的约束力,就会成为网络舆论表达秩序向好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中,传统的伦理的作用消失殆尽
5、,新的表达伦理尚未形成,网络公共空间就不可能是有序而理性的空间,网络舆论表达就沦为失范的表达。构建与网络空间相对应的网络伦理规范,形成伦理边界,才能保障网络公共空间的有序发展。首先,形成网络舆论表达伦理规范。根据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的现实境况,制订专项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规范,例如网络文明表达规范等等。其次,促进内化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的形成。要倡导并促进以“慎独”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机制的形成,以此来形成网络舆论表达主体的自律框架,形成自律意识,进而使公众理性地表达并自觉抵制失范的舆论表达行为。传统的公共空间也注重“慎独”的作用,但更为起作用的是社会的道德评价和舆论压力。网络空间的匿名性、时空分离性使得
6、直面的道德评价难以进行,使得在传统公共空间中居于次要位置的“慎独”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居于主导地位。以“慎独”为核心树立网络舆论表达主体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操,形成道德自律来维系网络空间的秩序和环境,使网络舆论表达主体在匿名表达和时空分离的无人监督情境下做到理性的表达。也要建立以“省己”“修己”为辅助的道德自律。在“省己”和“修己”的道德指引下,网络舆论表达主体能够不断地反省自我、修正自我。“省己”和“修己”对于网络舆论表达主体也具有普适性意义,对于不同程度的表达失范都具有规避意义。网络舆论表达在舆论表达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表达方式、社会效果和影响范围上都有重大的突破。网络舆论表达在公
7、众参与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失范的舆论表达使网络沦为失范的无序而没有理性的空间,消解了优势。当下需要尽快确立的是规则边界,即表达规则、道德评价规则与监督机制及相对应的法律机制,以此来形成有序的网络表达秩序。从长期来看更为重要的则是伦理边界的形成,即表达伦理与表达伦理规范的形成,以内化的边界来指引表达行为,将会使有序表达走向自觉。(摘编自秦雪冰规则与伦理:网络舆论的表达边界)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舆论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存在诸多表达失范现象;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可能会导致现实社会的舆论危机。B.技术性底线管理虽然能控制和封
8、堵超越底线的网络舆论表达内容,规定网络舆论表达底线,但仍不能改变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现状。C.伦理在网民舆论表达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形成内化的伦理边界产生普遍约束力,这也是网络舆论表达秩序向好的重要因素。D.当下需尽快确立规则边界,形成有序的网络表达秩序;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形成伦理边界,以指引表达行为从有序走向自觉。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特征和舆论表达主体身体不在场的特点,使伦理与道德很难在网络公共空间发挥原有的规范作用。B.一种能保证网络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网络舆论表达规则,要既能保证网络舆论主体自由表达观点,又不危害公共利益。C.制定网络舆论表
9、达道德评价规则、监督机制和完备的法规体系,可以对严重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行为进行法律制裁。D.即使失范的舆论表达使网络沦为无序而没有理性的空间,也不能否定网络舆论表达在舆论表达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心理学家帕特里夏华莱士曾言:“一旦人们相信自己的行为不会被追到个人头上,他们就会变得不那么受社会习俗和戒律的约束。”B.思想家洛克曾说:“真理不是靠法律教诲的,也不需要强力将它带入人们的心灵里。而谬误倒的确是借助于外力的支持和救助传播开来的。”C.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
10、头顶上灿烂的星空。”D.新闻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会积极参与受到赞同的观点,某一观点无人或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也会保持沉默。4.作者在论证“要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的观点时,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4分)5.网络舆论表达常出现“负面偏好”现象,表达主体不管事件真相,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负面评价乃至恶评,甚至作出无视法律法规的网络表达。网络舆论表达主体应如何规避这种现象?请结合文本提出合理建议。(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在莫扎特的故乡朱效来在维也纳看了斯特劳斯手拉着小提琴的金铜像后,我们来到了萨尔茨堡。阿尔卑斯
11、山脉多情、妩媚的风光与这座美丽的城市建筑艺术浑然一体,天才的莫扎特1756年诞生在这里。奥地利整个国家的地图,宛如一把金灿灿的小提琴,而萨尔茨堡就位于这把提琴四根弦线的上端部分。萨尔茨堡被美丽的萨尔萨河分成新、旧两个城区。我们来到了老城区,城中盖特莱德街9号是莫扎特的故居,这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四层小楼,一楼是门厅,沿着楼梯往上走,二楼至四楼是博物馆。一个非常纯朴、非常简洁的住宅,当年莫扎特与父母、姐姐都居住在此。接着我们眼前一亮,当年六岁的莫扎特用过的一把陈旧的小提琴跃入眼帘,他用这把小提琴演奏了不少乐曲,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到处巡演。在四楼的一个小角落,有一台小钢琴,莫扎特在这架琴上创作了魔笛等
12、许多著名乐曲。墙上挂着一幅莫扎特的画像,画中的莫扎特正聚精会神地构思着他的作品这所房子里也陈列着莫扎特的部分手稿和遗物,让观者不禁追物思人。背景音乐播放着他的土耳其进行曲,这首曲子,全球的钢琴大师们都曾经弹过,霍洛维茨、殷诚宗是稳健、从容;郎朗、李云迪是简洁、明快、流畅;日本的一个女钢琴家演绎的节奏特别慢,慢悠悠地诉说衷肠,性格急躁的可能没有耐心听下去。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珍珠般玲珑通透,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他一生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曲、27部钢琴协奏曲、6部小提琴协奏曲、105首小步舞曲、15首进行曲、172首舞曲、23首弦乐四重奏、4部清唱剧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3、。可惜天妒英才,莫扎特的人生只有短暂的35年,然而他的音乐却流芳百世,他作品的旋律传遍了全球每个角落。我们知道,上帝、音乐、台球、舞蹈是莫扎特生活的四大组成部分,而舞蹈是其快乐的源泉,他偏爱舞曲,他所有的歌曲、歌剧全部加起来,都不到他创作舞曲的一半。我们从他的故居出来,走了百米不到,抬眼一看,卡拉扬的故居在此,小小的一个街道竟然诞生了两位音乐巨匠。我们来到了卡皮特广场,广场上一个巨大的金球格外引人注目,金球上站着的雕塑据说是莫扎特。不知哪个好事者,把一个名牌包包挂在了莫扎特手上,这真叫人情何以堪!啼笑皆非,让几百年前的莫扎特为你代言,签约了吗?考虑了众多市民的感受了吗?拂晓时分,在下榻的酒店,
14、打开窗户,鸟儿在鸣啼,莫扎特的音乐响起,情景交融,萨尔茨堡春风沉醉的早晨,令人心动,心灵的耳朵与这珍珠般玲珑剔透的音符邂逅。如今,萨尔茨堡众多的街道、桥梁、建筑均以莫扎特的名字命名,人们不会忘记他的音乐。罗曼罗兰说:莫扎特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听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乃至激情,但绝不会令人不快。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中部和德国巴伐利亚州交界处,南面是高山连绵,北面一马平川,萨尔茨河在城中缓缓流
15、过。我在想,是什么土壤孕育了莫扎特这样一位旷世奇才?莫扎特作曲往往是一气呵成,手稿几乎没有改动,旋律全在他的脑海中,人们形容他是“上帝的抄谱员”。从1920年起,每年的夏天,萨尔茨堡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音乐节,全球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们都汇聚在此,萨尔茨堡的剧院、音乐厅、电影院、博物馆到处是欢乐的海洋。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在1967年创办的复活节音乐节也延续至今,而每年的1月27日前后是萨尔茨堡音乐周,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用音乐来纪念莫扎特的生辰。冬天圣洁的雪花在空中飞舞,乐团音乐家们演奏的美妙音乐环绕在整个城市上空,萨尔茨堡就是一个“冬天的童话”。春天的萨尔茨堡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许多年前,在我国上
16、映的电影音乐之声就是根据萨尔茨堡一个修女的真实故事改编拍摄的,实景全都取景于萨尔茨堡。影片主人公玛丽亚娴淑漂亮,酷爱音乐的她来到了失去母亲的七个孩子中间,和他们组成合唱团在奥地利全国巡回演出,配音歌曲哆来咪风靡全球,深受全球音乐爱好者的欢迎与喜爱。莫扎特的音乐会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世世代代的人们将从他的音乐中获得启迪和享受,从他的音乐中获得感召和力量!(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座落在老城区的纯朴而简洁的莫扎特故居并不起眼,里面陈列的小提琴、小钢琴以及手稿和遗物就足以证明。B.文章使用具体数字,详细列举了莫扎特创作的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突出表现了他作品之丰
17、富和音乐才华之高。C.离莫扎特故居不足百米的地方便是卡拉扬的故居,一个小小街道竟诞生了两位音乐巨匠,带给作者很大的震撼。D.萨尔茨堡在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影取材于该城市一个修女的真实故事,并在此取景。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写阿尔卑斯山多情、妩媚的风光与萨尔茨堡美丽的城市建筑艺术浑然一体,自然引出了对莫扎特及其故居的介绍。B.句子用“金灿灿的小提琴”比喻奥地利国家地图,突出了奥地利国家地图的外形特点,也照应了莫扎特音乐家的身份。C.句子写名牌包包被挂在莫扎特雕像的手上,想让莫扎特成为广告代言人,令人啼笑皆非,这间接写出艺术家的影响力。D.
18、句子运用环境描写,用飞舞的雪花和环绕城市上空的美妙音乐来营造童话般的氛围,意在烘托音乐家演奏水平的高超。8.文中引用罗曼罗兰的名言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莫扎特的音乐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冤。此事著于史籍,不能具道。至如齐、隋间谗谮事,略与公等言之。斛律明月,齐朝良将,威震敌国,周家每岁斫汾河冰,虑齐兵之西渡。及明月被祖孝征谗构伏诛,周人始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下 山东省 日照市 2022 2023 学年 学期 期末 校际 联合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