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需要最新试卷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学海无涯甜作舟,或者加樊老师微信shen88168007 免费送!公益无私!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加方老师微信给你免费给你找学习资料(xue881688007)网【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加方老师微信给你免费给你找学习资料(xue881688007)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猴子下山教案),希望帮助到您。【篇一】教学目标: 1、知道故事内容,能复述这个故事。2、能理解“掰、摘、抱
2、”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4、能续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教学重点:能用“走到看见”的句式复述故事。知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教学过程:一、激趣引题1、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2、听过有关猴子的故事吗?谁能看图,猜出这个故事名。猴子捞月,狐狸和猴子3、今天,这两个故事我们都不讲,讲一个比这个更有趣的故事。看老师补充题目:小猴子下山4、自己把课题读一读。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2、示图玉米地、桃树下、瓜地、树林3、能不
3、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它来到了()来到了()来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5、理解思路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6、理解动词的特点(1)质疑不会读的字。(2)谁能用上动作,来读一读(3)指生演一演“掰”的动作。(4)师生合作边演边读。7、练习:看老师做动作,你们来说动作,看谁厉害。三、研读重点段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2、你看见了什么?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小猴子心里很高兴。小猴子就掰了一个。小猴子扛着往前走。3、谁得把这四
4、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赶快来读一读吧。4、练习:把四句话合并在一句话。丁丁按时起床。丁丁洗脸刷牙。丁丁吃完早餐。丁丁高高兴兴去上学。谁也能把这四句话合并为一句话。出示句子:丁丁按时起床,洗脸刷牙,吃完早餐,高高兴兴去上学。学生读。5、师生合作读:刚才我们看见了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6、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块桃树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7、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
5、,看见(),就()。”8、(出示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见(),就()。)9、(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们填的对不对呢?学生读。10、(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着个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吗?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结果?(出示句子,学生读:兔子跑进森林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四、提升主题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结果呢?(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见义思迁)2、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我觉得我们得跟
6、小猴子说几句话,不然,它又两手空空回来了。你怎么跟他说?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篇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读为主线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4、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教学重点:1、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同时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动作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难点:1、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
7、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2、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喜欢猜谜语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吧?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打一动物)(猴子)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没错,就是小猴子,一起来叫叫它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叫小猴子下山,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说明要求。1、第一遍大声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第二遍,读给你的同桌听。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划出来,小猴子看见了什么,用“”划出来。3、读完课文,接下来,咱玩个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好东西,想请小朋友来选一选,哪些是小猴子下山的时
8、候看到的好东西,如果这个好东西有,请把两只手向上举,如果这个好东西没有,请小朋友举个,会吗?(出示多种植物,让学生选择小猴子所见到的好东西)4、(出示各段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得好的进行表扬,读的不够好的进行纠正。三、学习课文1、课文的主角就是猴子,(出示西瓜,猴子,兔子,玉米)这些就是猴子下山看到的好东西。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再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呢?再次读一读课文,回答问题。2、指名回答问题玉米地一棵桃树底下一片瓜地跑进树林里3、四段分四个组读课文4、小组合作讨论:这些东西都长得怎么样呢?从哪些词语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确实是好东西?找出词语。反馈: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猴子下山 小学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猴子 下山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