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卷类型:试卷类型:A A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历史2024.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 2B 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45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
2、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至春秋早期,各地青铜礼器组合非常相似。春秋中期则发生了以下变化(如表 1)。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表1地城青铜礼器组合秦地盘、篮、就、壶、垂为主,少见敦、铷楚地张、置、盖、浴击、盘为主,罕见颇中原地区敦、铷、盘、医为主,罕见理A.青铜技术的进步 B.区域发展不平衡C.等级制度的瓦解 D.政治秩序的变动2.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此后,巴渝舞流行于宫廷与民间。据此可知,西汉A.民族政策较为灵活
3、 B.华夏认同观念深人人心C.尚武之风备受推崇 D.宫廷生活追求奢靡享乐3.图 1 为唐朝、北宋、元朝及清朝新增孔子庙空间分布图。其中唐朝是4.据宋史食货志载,“琼管奏:海南收税,较船之丈尺谓之格纳贾物自泉福、两浙、湖广至者,皆金银物帛,值或至万余缗;自高、化至者,唯米包、瓦蕃、牛畜之类,值才百一。而概收以丈尺,故高、化商人不至,海南遂乏牛米。请自今用物贵贱多寡计税,官给文凭,听其具实报纳”。这表明当时A.政府重视规范民间贸易 B.税收方式影响百姓生计C.不同地域经济互补性强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5.1894 年,申报报道,“屈指轮船招商局开办已二十年矣,长江大海往来运货约计每年二百万,统
4、计中国之利少人洋船已四千万,其因有华轮船彼此跌价,华商便宜之数尚不在内。然则今之时势商务能不讲求欤?所盼以后利日益进、弊日益除,为中国立商务不隳之基,此为首务也”。这反映出部分国人认识到A.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B.求富强国的重要性C.制度变革的紧迫性 D.社会转型的艰巨性6.图 2 为 1919 年晨报“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的头题文章(节选)。该文章旨在图 2A.推动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进步 B.倡导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C.强调改造社会是生存的前提 D.动员民众参加国民大革命7.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首歌谣唱道,“一根扁担长又长,嫂嫂妹妹送公粮,去时顶星星,回来踏月光。为抗日出力量,姑嫂争取上红榜”。
5、该歌谣体现了晋察冀边区广大女性A.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B.摒弃了男尊女卑传统观念C.参政意识日益强烈 D.肩负起民族民主革命责任8.图 3 为新中国初期创作的漫画照样的阴谋。该漫画图 3A.抨击了美国孤立中国的霸权行径 B.旨在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C.坚定了民众保家卫国的必胜信念 D.说明美苏冷战重心转移到亚洲9.1996 年,国家实施“种子工程”,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出台种子法等多项配套法规,累计投资近 63 亿元,建成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39 个。我国种子生产能力由 640 万吨提高到 800 万吨。“种子工程”的实施反映了A.立法工作回应民生关切 B.种业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备C.市场经济体
6、制初步确立 D.国家粮食安全能力的提升10.图 4 为公元 2 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图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利斯一手握金刚杵,一手持拂尘,身着希腊式服装,以佛教护法的身份出现在释迦牟尼的身旁。该雕像人类在社会生活上有三大基本的权利。第一是生存权。第二是劳动权。第三是劳动全收权。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能够保障这三种的权利,才算是完全的社会。我们要得这三种的权利,非先改造完全的社会不可。图 4A.体现了佛教艺术西传的影响 B.反映了种姓制度浸染佛教艺术C.凸显了印度文明世俗化倾向 D.提供了东西方交流的一手史料11.有学者认为,中世纪的西欧具有三个历史性特质(如表 2)。该学者意在说明中世
7、纪西欧表 2否定性拒斥帝国形态,否定拜占庭为罗马帝国正朔与东正教为基督教正宗生成性生产自我系谱,基于地域族群共同体的表达排他性区隔其他族群,以方言打破了拉丁语“大一统”的格局A.集权程度相对有限 B.蕴含民族国家形成的要素C.传统文化逐渐消解 D.出现王权与教权并立格局12.1563 年,英国政府颁布劳工法令,对劳资关系进行家长式管控。19 世纪上半叶,政府鼓励劳资双方以自由契约来确定雇佣条件,以协商、谈判方式自行化解冲突,促进了调解与仲裁制的兴起。这一调整源于A.启蒙思想的影响 B.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C.劳资关系的改善 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13.一战后,对国联发送的有关为饥民呼吁、
8、鸦片禁运计划、盟约修改意见等函件,美国均未回复。然而,美国官方代表几乎每次列席国联有关军备、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会议。这说明A.国联具有普遍性与权威性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冲击C.集体安全机制进一步完善 D.美国外交带有利己主义色彩14.表 3 为苏联(俄)主要农产品的国家收购量。据此推知苏联(俄)表 3(单位:万吨)年份种类1918192219281937谷物18069010803190籽棉12779258制糖用甜莱3201809402140向日葵1720110110亚麻纤维0.00037.417.327.6土豆4220110700A.经济政策具有连续性 B.生产关系调整服务国家战略C.斯大
9、林体制积重难返 D.农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15.2012 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应对热带病的路线图,以解决疟疾、血吸虫病等给贫困地区造成的困境。世界银行等多个组织共同签署了被忽视的热带病伦敦宣言,并每年向世卫组织提供定向捐助资金。这些做法A.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体现了全球治理机制的互动C.缩小了南北之间的经济差距 D.旨在促进国际间协调与合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16 题 14 分,第 17 题 15 分,第 18 题 12 分,第 19题 14 分,共 55 分。16.(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康熙赈灾康熙赈灾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京师东部地区发生了一场特
10、大地震,给京畿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当日,康照谕大学士,“地震倾倒民居,朕心悯念,至于穷苦兵丁,出征在外,房屋毁坏,妻子露处,无力修茸,更堪悯恻。可敕该部、行令八旗都统、副都统、参领,亲行详察,毋致遗漏两邻十家户,有互相存恤之义,可协助修理。如官绅富民愿捐资为贫民修理房屋者,该管官酌量奖励。其令督察院五城御史遵行”。当日,康熙召集臣僚曰,“兹者地震之变盖由朕躬不德,敷治未均,用人行政,多未允符,内外臣工,不能精白乃心,恪尽职掌,或周上行私,或贪纵无忌,或因循推诿,或恣肆虑民,是非颜倒,措置乖方,大臣不法,小臣不廉,上干天和,召兹灾告。九月十三日,康熙谕礼部,“前以地震示警,朕恐惧修省,夙夜靡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山东省 潍坊市 下学 期二模 历史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