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429(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429(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系列练习0429(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语言表达运用新题型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相濡以沫”这句话出于庄子,鲁迅先生常爱引用它,只是断章取义,与这句话的上下文不大有关系。单就这句话看,是一个悲壮动人的场面。一群鱼失了水,干得要死,大家吐出口沫来,彼此互相沾润,借此延长大家的生命。试想,吐出自己仅有的东西来,不但沾润自己,还要互相沾润,那“生的意志”的强固和“群的联系”的强固,不是够得上悲壮两个字的考语吗?鲁迅先生引用这句话,为的是他所处的环境正是一片干地,没有一滴水。他又见和他同在的人所处的是相同的环境,于是自然而然记起这句话。说它是口号,不如说它是信念。他奉行的信念,在一片干地上,所
2、吐的口沫非常之多。我想这么说:鲁迅先生的影响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奉行那“相濡以沫”的信念。62.试解释成语“断章取义”的意思,并分析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63.下列选项中,“不如”一词的用法与原文加点的“不如”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钟扬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精力做科普?他的学生认为,与其说科普,不如简单地说是他愿意教人。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D.翠翠同她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临松”是古地
3、名,_A_就是临近松树的地方。以此推断,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应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冰雪下面的幽谷,小河淙淙,塔松林立,悬崖的影子笼罩着万古不变的岑寂。黄昏或黎明,旱獭独立于西风,蓝马鸡悠闲散步,在它们的眼里,世界就是蓝天和雪山、野花和蝴蝶组成的风景,永远美丽、恬谧、安静。山谷中何时有了人烟,不得而知,或者说,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从未有过_B_的记载,就连所有的民间传说也云里雾里,也语焉不详。但事实是,在一个日子里,有一个胡人部落,从遥远的地方迁徙于此,这以后,临松山谷的河滩上便有了穹庐、祭坛、马匹和羊群,炊烟沿着山坡向四下里飘散,风中不时传来咿呀呼噜的游牧歌谣,如果在雾岚迷蒙的黄昏,还可以看到身
4、着狼皮袍子的匈奴兵卒,骑马射箭、挥刀逐鹿的身影_C_。后来,史书上就把这个部落称为卢水胡。6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65.下列句子中的“或”和文中加点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我们看不惯的事越来越多,或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B.朝花夕拾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C.敏锐的直觉和细腻的思维,使他们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D.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哪一种学问或事业。66.“树荫密匝,苔藓青碧,流水潺潺”这句描写句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处B.处C.处D.处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云南南部的广袤
5、山区,隐藏的古茶林A。古茶林既然称“林”,除了茶树高大连片,还和茶林混生有关,也就是茶林长在森林里从高处、远处看,很难分清是茶园还是森林。绿草织毯,大树华盖的茶林里,有古人的生态智慧:那时候没有农药,为了防病虫害,也为了抵御寒潮侵袭,古人利用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来保护茶树,森林中的花蜘蛛能吃掉茶树上的害虫,茶树与森林B。你信步走入一条林间小径,踩着绵软落叶,有时会被低垂的蛛丝拦住,有时会撞见一只松鼠。人在草木间,仿佛与草木融为一体。近年来,人们对自然生态的重视,这也让云南古树茶的价格C。要不然,单从茶树的产量和采摘便利来看,或许古茶园早被淘汰了。曾经有一段时间,大面积的古茶林被创造成台地式茶园,人
6、们弯腰就能采摘茶叶。古茶林景观的景迈山,反倒成了现代化茶园前茶树种植方式的代表。或许是群山连绵的偏远闭塞,让景迈山古茶林“因祸得福”,保存了这一片古意,现如今,这种“返古”的生态茶园已在云南推广,可谓生态和经济价值比翼双飞。6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68.文中第二段中画横线处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9.下列选项中,与文中加点的“你”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李刚对杜明说:“你快来!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大树洞。”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C.只有经历了痛苦和磨难,才会发现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7、D.在课堂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十分热闹。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铺纸,蘸墨,挥毫,寥寥数笔,花鸟便A。寂静的画室里,画者认真,观者亦入迷。画室之外,不见高楼大厦,未有车水马龙,只有阳光越过院墙,洒在冬日田野之上。举目远望,桃林片片,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与画室内的张张作品B。萧县是汉文化腹地,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众星璀璨。在明清时期,萧县就形成了“龙城画派”,现在更是涌现出一批艺术名家。如今,萧县民间习书作画C,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儿童,皆可泼墨作画,下笔成书。而提起萧县书画发展的高峰,不得不提刘套人萧龙士。他师从齐白石,擅长花鸟、兰、荷。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一边坚持创作,
8、一边积极传授画艺,力推“江淮大写意”。经过不懈努力,群众书画逐步走出本地,在各类展览中崭露头角,进而名声大噪。7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71.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加点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手机,就是给我,我也不要。B.你只要肯争气,你就能做到。C.他早上六点就到教室学习了。D.我就知道,他可以成功上岸。72.“农忙干农活,农闲写字画。”这句谚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处B.处C.处D.处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和夏似乎着意在色彩上铺陈,堆红叠绿,难免流于形式的浅。秋更多的时候是属于听觉的,那些声音,或清越或铿锵,从色彩深处突兀出来,有破静为动之
9、妙,凸显的是内核之美。()倚灯夜读时,常有唧唧虫声自院墙根下穿庭入户而来,惯来人们形容它的叫声是“唧唧,唧唧”,其实不是这样断句的。它的每一个句子里恐怕有十来个“唧”字,不紧不缓地连成一气,最后一个“唧”字尾音悠长,像两个省略号后面还接了一个破折号。()那虫声清亮,从墙根下传来,浸染着秋的夜气的潮凉和湿润,仿佛一粒粒的露珠,滚落在青石铺就的光滑路面上。()却原来,这蛐蛐儿是这样一路婉转轻吟着自己长长短短的句子,于幕后走向台前,去抚摸烟火尘民的听觉。蛐蛐的叫声是小美,细碎、悠扬、轻柔,像风过桂花落,覆盖授秋的夜枕。()万物的形色和声貌上,从来都附着生命个体的灵魂温度。秋天,总归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10、丰盈、华美、沉甸甸,穿过浮华的视觉盛宴,且去听听秋声吧。73.“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这几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A.处B.处C.处D.处7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体现了汉语用词灵活、重视形象的特点。请对此简要说明。7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好一个安塞腰鼓!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2024 高考 复习 语言表达 运用 题型 系列 练习 0429 六大 参考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