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docx
《89.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9.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信公众号:678高中初中资料库 资料正文内容开始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所示,一质点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和B是质点xt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3m/s2B47 m/s2C58 m/s2D2 m/s22(6分)如图所示,ab、ac、a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b沿竖直方向,ac为
2、圆的直径,baccad30每根杆上都套有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 出),三个小滑环分别从b、c、d点由静止释放,到达a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At1t2t3Bt1t3t2Ct1t2t3Dt1t3t23(6分)用一水平拉力使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拉力逐渐增大B在0t1时间内物体做曲线运动C在t1t2时间内拉力的功率不为零D在t1t2时间内合外力做功为12mv24(6分)ab为紧靠着的、且两边固定的两张相同薄纸,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距纸面高为60cm的地方自由下落,恰能穿破两张纸(即穿过后速度
3、为零)若将a纸的位置升高,b纸的位置不变,在相同条件下要使小球仍能穿破两张纸,则a纸距离b纸不超过()A15cmB20cmC30cmD60cm5(6分)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6(6分)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
4、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7(6分)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能求出的是()A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C前10 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D在15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8(6分)2012年6月18日,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顺利“牵手”对接前天宫一号进入高度约为343km的圆形对接轨道,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交会对接对接成功后,组合体以7.8km/s的速度绕地球飞行航天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神舟九
5、号飞船返回地面着陆场,天宫一号变轨至高度为370km的圆形自主飞行轨道长期运行则()A3位航天员从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天宫一号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天宫一号在对接轨道上的周期小于在自主飞行轨道上的周期C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分离后,要返回地面,必须点火加速D天宫一号在对接轨道上的机械能和在自主飞行轨道上的机械能相等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第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14第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4分)用螺旋测微器测一圆形工件的长度时读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cm如果使用主尺上最小刻度为mm、游标为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同一圆形工件的长度时,以上测量
6、的结果应记为 cm10(6分)图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小滑块与小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弹簧左端固定,右端顶住小滑块(滑块与弹簧不连接),开始时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O点是小滑块开始运动的初始位置某时刻释放小滑块,小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经过A处的光电门,最后停在B处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1)实验中,测得小滑块上遮光条的宽度为d及与光电门相连的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t,则小滑块经过A处时的速度 v (用题中的符号表示)(2)为了测量小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除了(1)中所测物理量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说明物理意义并用符号表示)(3)利用测量的量表示动摩擦因数 (用题中所测的物理量的符号表
7、示)11(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TOA、FTOB和FTOC,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A钩码个数N1N22,N34 B钩码个数N1N33,N24C钩码个数N1N2N34 D钩码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需要记录的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E、记录各条绳
8、上所挂钩码的个数(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2中 是正确的(填“甲”或“乙”)12(14分)某同学近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小铁块(可看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可在090之间任意调整的木板向上滑动,设它沿木板向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x,若木板倾角不同时对应的最大位移x与木板倾角的关系如图所示。g取10m/s2求(结果如果是根号,可以保留):(1)小铁块初速度的大小v0以及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2)当60时,小铁块达到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物体速度将变为多大?13(17分)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
9、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点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37=35,cos37=45)(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72R、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四、物理选
10、修题14(5分)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微元法、类比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xt,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思想法E抽水机工作时消耗水能,类似地,电灯发光时消耗电能,该方法运用了类比法15(10分
11、)一质量M4kg、倾角为30的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2kg的小球A、B,它们用轻质细绳连接。现对小球B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小球A、B及斜面体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细绳的拉力T;(2)水平拉力F的大小;(3)水平地面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12、(6分)如图所示,一质点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和B是质点xt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3m/s2B47 m/s2C58 m/s2D2 m/s2【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22:学科综合题;31:定性思想;43:推理法;512: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2at2+x0,带入AB点的坐标即可求解【解答】解: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2at2+x0,根据图象可知,当t3s时,x3m,则3=12a9+x0,当t4s时,x5m,则5=12a16+
13、x0,解得:a=47m/s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一定要考虑质点运动的初位置,知道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2at2+x0,难度适中2(6分)如图所示,ab、ac、a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b沿竖直方向,ac为圆的直径,baccad30每根杆上都套有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 出),三个小滑环分别从b、c、d点由静止释放,到达a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At1t2t3Bt1t3t2Ct1t2t3Dt1t3t2【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7:牛顿第二定律菁优网版权所有
14、【专题】522: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设直径为d,根据几何关系可求得三种情况下的位移,由受力分析及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可求得运动时间【解答】解:设圆的直径为d,ab的长度为dcos30下落的加速度为a1g,则有:dcos30=12gt12;解得:t1=3dg;物体沿ac运动时,加速度a2gsin60=3g2;则有d=12a2t22解得:t2=43d3g;物体沿ad运动时,运动长度为:dcos30=3d2;加速度a3gsin30=g2;则可得:32d=12g2t32解得:t3=23dg则有:t1t2t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要注意明确受力分析
15、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明确几何关系才能准确求解3(6分)用一水平拉力使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拉力逐渐增大B在0t1时间内物体做曲线运动C在t1t2时间内拉力的功率不为零D在t1t2时间内合外力做功为12mv2【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63: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2B:功的计算专题【分析】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即可【解答】解:A、0t1内,物体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故拉力不断减小,故A错误
16、;B、0t1内拉力朝前,位移向前,故物体做直线运动,故B错误;C、在t1t2时间内,物体匀速前进,拉力做正功,故拉力的功率不为零,故C正确;D、在t1t2时间内,物体匀速前进,合力为零,故合外力做功为零,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计算摩擦力时要注意分析AB间为相对滑动,故为滑动摩擦力;则应由滑动摩擦力的公式进行计算4(6分)ab为紧靠着的、且两边固定的两张相同薄纸,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距纸面高为60cm的地方自由下落,恰能穿破两张纸(即穿过后速度为零)若将a纸的位置升高,b纸的位置不变,在相同条件下要使小球仍能穿破两张纸,则a纸距离b纸不超过()A15cmB20cmC30cmD
17、60cm【考点】65:动能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2D: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下落的小球在重力做功下,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穿破两张纸后将动能转化为内能,要使小球仍能穿破两张纸,则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出a纸距离b纸间距【解答】解:当ab为紧靠着的、且两边固定的两张相同的薄纸,根据动能定理,则有:WG+Wf00。所以WfWG1100.6J6J,a纸的位置升高,b纸的位置不变,在相同条件下要使小球仍能穿破两张纸,则当小球的动能达到3J时,才能穿破纸张。设释放点距a纸距离为L,根据动能定理,则有:mgL3J,解得:L30cm。因此a纸距离b纸不超过30cm。故选:C。【点评】考查动能定理的应用,
18、并掌握过程的选取,及功的正负值,注意本题随着a纸张的越高则小球获得的动能越小,则穿过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只有动能大于或等于3J时,才可能穿过5(6分)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J:同步卫星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了解同步卫星的含义,即同步卫星的周期必须与星球的自转周期相同通过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通过已知量确定未知量【解答】解:地球的同
19、步卫星的周期为T124小时,轨道半径为r17R1,密度1。某行星的同步卫星周期为T2,轨道半径为r23.5R2,密度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有:Gm1143R13r12=m1(2T1)2r1 Gm2243R23r22=m2(2T2)2r2两式化简解得:T2=T12=12 小时。故选:B。【点评】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要比较一个物理量大小,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表示出来,在进行比较6(6分)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
20、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考点】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3C:共点力的平衡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31:定性思想;49:合成分解法;52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本题抓住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由a平衡可知,绳子拉力保持不变,再根据平衡条件由F的大小变化求得物块b所受各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C、由于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滑轮两侧连接a和b的绳子的夹角不变;物块a
21、只受重力以及绳子的拉力,由于物体a平衡,则连接a和b的绳子张力T保持不变;由于绳子的张力及夹角均不变,所以OO中的张力保持不变,故AC均错误;BD、b处于静止即平衡状态,对b受力分析有:力T与力F与x轴所成夹角均保持不变,由平衡条件可得:N+Fsin+Tsinmg0Fcos+fTcos0由此可得:NmgFsinTsin由于T的大小不变,可见当F大小发生变化时,支持力的大小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故B正确fTcosFcos由于T的大小不变,当F大小发生变化时,b静止可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分析求解,关键是
22、先由平衡条件求得绳中张力大小不变,再由此分析b的平衡。7(6分)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能求出的是()A前25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B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C前10 s内汽车所受的阻力D在1525 s内合外力对汽车所做的功【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37:牛顿第二定律;65:动能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32:定量思想;43:推理法;52B:功的计算专题【分析】首先利用速度时间图象知道物理意义,能求出位移、加速度和各时刻的速度,再利用物理规律判断选项即可【解答】解:A、据速度时间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再据平均速度公式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9.2017 学年 广东省 广州市 一中 学高三 月考 物理 试卷 10 月份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