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风险机理及监管研究—以支付宝为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方支付风险机理及监管研究—以支付宝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支付风险机理及监管研究—以支付宝为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论文摘 要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快,并且在各个方面持续的对传统支付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今,随着第三方支付的不断发展,在它们之间,支付宝和其他支付平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支付方式,其中当属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中对人们的影响最大。国内外已有学者研究和讨论了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本文将以第三方支付领域的领导者支付宝为例,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结合第三方支付发展报告,专门阐述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机理和相关监管措施,为将来的研究铺平道路。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支付宝,风险机理,监管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2、the third party payment has become faster and faster, and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raditional payment methods in all aspects.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among them, Alipay and other payment platforms have become the common way of payment in peoples daily life.Alipay ha
3、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people in the third party payment.Som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risks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pervision suggestions. This article take Alipay, the leader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field as an example, com
4、bine the research of the other students, and combine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development report, elaborate the risk mechanism and relevant supervision measures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and pave the way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Third-Party payment, Alipay, Risk mechanism, Supervision 目 录前 言
5、11 绪论2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31.2.1 国外研究现状31.2.2 国内研究现状31.3 研究思路及方法31.3.1 研究内容31.3.2 研究方法42 相关概念及理论52.1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52.2 理论基础52.2.1 金融脆弱理论52.2.2 金融监管理论52.2.3 平台经济理论52.2.4 长尾理论53 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其成因73.1 第三方支付风险的主要类型73.1.1 网络系统风险73.1.2 网络欺诈风险73.2 第三方支付风险的成因83.2.1 监管力度不够引发潜在风险83.2.2 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风险暴露83.2.3 内部控制不严密带
6、来安全隐患93.2.4 不法分子网络犯罪造成的风险94 支付宝公司案例研究以及风险分析104.1 支付宝公司简介104.1.1 支付宝的特色104.1.2 支付宝的优势104.1.3 支付宝的运作机理104.1.4 支付宝的发展现状114.2 支付宝风险分析114.2.1 用户层风险114.2.2 平台层风险115 针对第三方支付风险监管的建议135.1 技术风险监管135.1.1 规范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操作及技术管理135.1.2 加强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系统安全管理135.2 政策风险监管145.2.1 完善第三方支付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相关法律145.2.2 完善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法律法规145.
7、2.3 对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145.3 信用风险监管155.3.1 与央行征信系统实行对接155.3.2 建立互联网大数据征信系统155.3.3 实现征信数据共享155.4 监控风险监管155.4.1 市场准入和退出监管155.4.2 业务扩展管理165.4.3 日常检查16结 论17致 谢18参考文献19前 言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这种支付方式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方各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的高频率使用,都得益于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开发。但是发展过程中必定会伴有不法行为的出现。如果我们盲目地鼓励金融创新而忽视了对消费者
8、权益的保护,那么将会出现严重的风险问题。但是如果对所有方面过度监管,则会阻碍第三方支付的创新。因此,许多学者正在以找到合适的第三方支付监管方式为目的,进行相关的研究。本文以支付宝为例,通过分析我国第三方支付模型中的风险产生机理和风险类型,借鉴国内外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支付宝实际案例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如何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有效地控制第三方支付的风险,从而使其能够在标准化运营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为公众提供多样化,便捷的服务。目前,国内外多数文献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还未形成较规范的体系。同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导致研究成果及结论也不
9、完全一致。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已有成果,借鉴国内外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支付宝实际案例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结论从公司内部、相关行业、国家政策的角度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建议。从监管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建议,以此来完善我国的风险监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的健康发展。这对于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严格的电子商务监管基础上,第三方支付平台应不断建立并完善技术层面存在的风险评估体系,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完善与第三方支付有关的法律,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用户提供较强的安全
10、保障;最后,需要考虑信用风险监管和监控风险监管对第三方支付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1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三方支付系统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广的背景下,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并且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支付结算到现在的交通、医疗、建筑、餐饮、娱乐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许多非金融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市场,这些非金融机构与银行业不仅合作,而且竞争,从而不断完善市场。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中,到2019年底,支付宝以4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微信财付通以4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两大支付集团支付宝和微信共同占据了89的市场份额,
11、其他公司难以跟上。此外,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中,京东等246家公司仅占市场份额的11。随着支付宝和财付通不断的被推广和使用,其他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两家大公司几乎占据了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国内第三方支付的市场份额如下所示。图1.1 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占比情况(2019年底)本文希望通过系统地去分析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成因,并以支付宝公司为例,进而探究如何从监管角度解决第三方支付所存在的风险,这将为第三方支付机构预防和控制风险以及建立安全系统提供建设性的建议。还将为相关机构提供政策建议,以加强监管,为促进中国金融安全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从国外的
12、相关研究和监管措施可以看出:随着欧美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政府监管也相对完善。外国学者认为,政府对于金融业的监管非常必要。因此,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政府也需要受到监管。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Hirshleifer(1983)提出,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中,只有当整个行业处于相对安全的水平时,该行业才能全面实现更好的发展。Kristof(2012)则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在立法覆盖、监管分类、支付管理、提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Oliver Gajda(2014)提出,互联网技术延伸至金融业内是使金融市场与业务得以扩充的有效渠道。Meyer(
13、2014)重点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拓展路径,他阐明了研究第三方支付的理论知识,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下第三方支付的多种发展模型。然后他指出,要防范第三方支付风险,建立市场准入、退出、运营系统。1.2.2 国内研究现状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可以说给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既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产生了风险。我国相关学者认为,相关风险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徐刚(2006)提出的在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业务风险。他从管理,运营和道德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定义,并提出了政策层面的建议。相比之下,李颖和田敏(2013)提出了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和建立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的风险评估指标,以便实时监控动态操
14、作中的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王莹(2018)指出,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法律的缺失,行业内部缺乏自律以及对资金的严格监管等都是监管风险。结合我国现在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研究情况,暂且停留在理论方面,没有对此开展具体分析,总和现有结论虽不够全面,但也对于优化第三方支付上面却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3.1 研究内容在第三方支付大发展的今天,以支付宝为例,通过对我国第三方支付模式下风险产生机理与风险种类分析,借鉴国内外发展现状,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对它产生原因深入探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来完善我国的风险监管体系建设,促进第三方支付的健康发展。在章节内容中
15、首先概述了第三方支付风险产生机理和风险种类,以及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进行了哪些实践探索,最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做出的措施。文中最后总括了解决第三方支付风险的具体措施,得出结论。1.3.2 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主体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具体研究包括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运行机理、业内公司的现状,以及支付宝公司的具体运营模式、发展状况和未来方向。本文运用了案例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资料收集、与监管部门人员的沟通交流,获得相关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已知数据分析和测算,验证机理部分的分析结果。同时将此作为对未来趋势分析判断的依据。2 相关概念及理论2.1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16、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具有一定优势和声誉保证的独立机构,通过采用与主要银行签订合同的方法,并通过银行支付系统的界面促进双方之间的交易来促进双方之间的交易。葛景彦,王曦(2018)指出,当前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比较集中,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巨头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一半,其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初始付款到当前的医疗保健,付款,查询和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第三方付款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在这个阶段,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逐渐进入成熟阶段,然后一些公司将其细分,市场已经达到饱和。在新形势下,所有主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利用整合的资源并不断创新。2.2 理论基础2
17、.2.1 金融脆弱理论在196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它”会再次发生吗?中,由海曼明斯基(Hyman P. Minsky)提出,该论文假定信用贷款机构和商业银行的借款人的特征是金融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不稳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2.2.2 金融监管理论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研究和构建,政府参与经济活动,是因为市场垄断者已经精心设计并系统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外部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市场崩溃,政府干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金融市场的混乱变得更加明显,影响更加严重,因此对金融进行监管非常必要。2.2.3 平台经济理论平台经济理论自然是指通过交易成本计量和契约理
18、论,分析了不同平台的运作机理。该平台本质上是一种连接供需双方的交易媒介。此时,一个用户的收入受另一用户的规模影响,并具有双边市场的特征。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分配和分配功能以及信息传播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平台的需求增加。尽管平台不生产产品,但它可以提供服务,以使平台的客户能够完成交易,然后通过收取佣金和服务费来获取利润。第三方支付是典型的平台经济。2.2.4 长尾理论长尾理论表明,许多小市场可以融合或超过主流市场。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支付公司非常方便地获取客户信息并提供服务,并且与13亿人口相比,这些客户可以提供的收益远远超过传统银行业中的少数VIP客户。第三
19、方支付公司支持这种理论,并在市场末端捕获分散的客户,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用户资金的交易量很尽管小,但是通过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收取大量资金,已经获得了可观的利润。3 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其成因在第三方支付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发展过程的风险正在增加。同时,由于第三方付款的特殊性,风险所表现出的特征也有所不同。这些风险与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有关,这会影响该国的稳定以及社会和经济生活。因此,有必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风险机制。3.1 第三方支付风险的主要类型3.1.1 网络系统风险 (1)移动端风险 移动终端是当前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主攻方向,为了不断满足用户的体验,在2014年之前,所有主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将
20、其主要精力集中在PC终端的研究和创新上。在手机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移动支付的兴起已逐渐成为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的新方向。但是,由于移动支付端发展的时间短,所以相应的安全隐患更多,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无穷无尽。由此产生的支付风险威胁着第三方支付的运营和发展。尽管在这个阶段,第三方支付机构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风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例如,当用户单击相应的连接时,手机病毒将入侵手机并窃取个人信息,从而威胁到客户资金的安全。再举一个例子,有时犯罪分子会伪造一家物流公司,发送虚假信息和诈骗链接。(2)硬件系统缺陷风险 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依托在互联网环境之下的,因此硬件设备
21、是确保正常交易进行的基本前提。由于用户群巨大,使得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硬件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会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可以想象会多么大。例如,在一些特定假期中,电子商务公司将集中开展优惠活动。以“双十一”为例,许多商品从零点开始抢购,交易量在几秒之内就达到了非常大的数量。这时,这就要求相应的服务系统能够适应这种情况。井喷式的交易规模,否则,不仅会给广大用户造成损失,还会直接影响第三方支付的生存和发展。许多消费者用户反映说,在抢购期间无法正常进行交易。当恢复系统后,所需的产品却已经售罄了。第三方支付流程还具有一种称为“掉单”的风险,这种情况是由于交易过程中网络或客户端故障(尤其是在收款和付款链接中)而导致
22、的交易失败。3.1.2 网络欺诈风险 大多数网络欺骗都是利用那些对自己的安全信息保护意识不足的消费者。犯罪分子可能会向消费者发送相关的活动链接以诱使消费者进入,从而使各种特洛伊木马病毒入侵客户的客户进行窃取以获得相关信息,从而实现资金被盗;在线交易完成后,消费者收到第三方支付机构发送的伪造信息。当消费者单击该链接时,手机病毒可能会侵入手机并窃取个人信息,从而威胁到客户的资金。另一个例子是,犯罪分子有时会创建物流公司以向客户发送消息。内容为:您购买的商品尚未交易成功,该商品已退回。您可以单击该链接进行确认。最终手机病毒通过最后的链接侵入用户手机,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骗取到资金。事实是在线欺诈的
23、存在并不是由第三方支付机构违规引起的,但如果这种风险没有得到规范,便会导致风险暴露,最终将影响第三方支付的正常运行。3.2 第三方支付风险的成因 3.2.1 监管力度不够引发潜在风险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第三方支付也随之发展,虽然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督也取得了进展。但总体而言,监管跟不上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国相关部门在2010年发行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到目前为止,该办法权威定义了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性质。换句话说,我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属于非金融机构,其管理业务已被正式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范围。为进一步规范各种业务的具体运作,中国宣布了预付费卡,移动支付和其他服务的具体管理方法。20
24、13年6月,中国有关当局发布了支付机构客户储备金管理办法,并正式宣布了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标准化流程。近年来国家发布多种第三方支付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即使这些政策法规有助于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整体监管仍然不足。并且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利息收入和沉淀资金问题上实际的受益人仍然是第三方付款机构。3.2.2 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风险暴露虽然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出台将有助于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但第三方支付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在道德诚信和现代信用文化支持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记录、整合、应用和最终建立信用信息系统是主要手段,并采用了形成可靠激励机制所必需的法律和行政措施。并确保学科体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支付 风险 机理 监管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