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复习资料.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参考版参考版)第一章第一章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1 1、生产率水平低、生产率水平低 2 2、人均收入低、人均收入低 3 3、人口负担严重、人口负担严重 4 4 、高水平的失业和不充、高水平的失业和不充分就业分就业5 5、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的严重依赖、对农业生产和初级产品出口的严重依赖 6 6、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二元结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二元结构四、千年发展目标四、千年发展目标 1 1 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 2 2 普及初等教育普及初等教育 3 3 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4 4
2、 降低儿童死亡率降低儿童死亡率 5 5 改善母亲健康改善母亲健康 6 6 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7 7 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 8 8 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三、发展经济学的流派三、发展经济学的流派 (一)(一)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1.1.代表人物:罗森斯坦一罗丹、纳克斯、普列维什、辛格、缪尔达尔。活跃代表人物:罗森斯坦一罗丹、纳克斯、普列维什、辛格、缪尔达尔。活跃在在 5050 年代和年代和 6060 年代。年代。2.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是只适合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不适合商品经新古典经
3、济学的局限是只适合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不适合商品经济落后,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发展中国家。济落后,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发展中国家。理由: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是一个自动均衡的体系,是具有刚理由: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是一个自动均衡的体系,是具有刚性的不均衡结构性的不均衡结构3.3.结构主义的基本模型结构主义的基本模型 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建立在需求互补性概念基础上的平衡增长模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建立在需求互补性概念基础上的平衡增长模型,考查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结构缺陷。型,考查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结构缺陷。中心中心外围理论(普拉维什):考查外部结构缺陷对发展中国家的巨大负外围理论(普拉维什
4、):考查外部结构缺陷对发展中国家的巨大负面影响面影响 (二)新古典学派(二)新古典学派 1.1.代表人物:鲍尔、瓦伊纳、哈伯勒、舒尔茨、迈因特、乔根森、巴拉萨、代表人物:鲍尔、瓦伊纳、哈伯勒、舒尔茨、迈因特、乔根森、巴拉萨、纽金特等纽金特等2.2.基本观点基本观点: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就象自然界没有飞跃一样,社会经济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就象自然界没有飞跃一样,社会经济界也没有飞跃;界也没有飞跃;劳动与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劳动与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动力,从而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
5、机制;国际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国际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引擎(三)激进主义学派(三)激进主义学派1.1.代表人物:阿明、弗兰克、伊曼纽尔(代表人物:阿明、弗兰克、伊曼纽尔(A.A.EmmanuelEmmanuel)等;)等;2.2.基本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状态是由不公正的世界秩序造基本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状态是由不公正的世界秩序造成的成的第三章第三章(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1.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如 1 1 季度、季度、1
6、1 年、年、3 3 年、年、5 5 年、年、1010 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GNP)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NI)及其人均数)及其人均数值来表示值来表示2.2.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经济发展要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制造业、公用事业、贸经济发展要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制造业、公用事业、
7、贸易金融、建筑和政府管理机构的比重相应增加,伴随着结构的变化,必须带易金融、建筑和政府管理机构的比重相应增加,伴随着结构的变化,必须带来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教育程度、素质水平的提高,职业类型及来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教育程度、素质水平的提高,职业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的变化。其地理分布的变化。(二)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二)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1.1.增长是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增长是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是经
8、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2.2.增长不是发展的充分条件增长不是发展的充分条件(三)(三)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1 1 哈罗德哈罗德 多马模型多马模型 这一模式认为,要使经济得到增长,必须有增加的投资(抵补前一阶段损这一模式认为,要使经济得到增长,必须有增加的投资(抵补前一阶段损耗的余额)(体现为资本品的增加)。总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耗的余额)(体现为资本品的增加)。总资本存量的多少和 GDPGDP 的大小之间存的大小之间存在着由技术水平决定的某种直接经济关系,这一关系被称为资本在着由技术水平决
9、定的某种直接经济关系,这一关系被称为资本产出比例产出比例(capital-outputcapital-output ratioratio),它表示),它表示 1 1 货币单位的产出需要增加多少货币单位货币单位的产出需要增加多少货币单位资本的投入。资本的投入。基本假设:基本假设:a a 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用于消费又可以用于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用于消费又可以用于生产;生产;b.b.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两者比例固定不变(即两种要素之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两者比例固定不变(即两种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代);间不能相互替代);c.c.规模报酬不变(或称为规
10、模收益不变);规模报酬不变(或称为规模收益不变);d.d.不存在技术进步。不存在技术进步。内容哈多模型的表达内容哈多模型的表达: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储蓄倾向及资本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储蓄倾向及资本产出比所决定,即:产出比所决定,即:g=g=g g 表示经济增长率,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国民收入之比;表示经济增长率,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国民收入之比;s s 表示储蓄表示储蓄ks倾向,表明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倾向,表明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K K 表示资本表示资本产出比率,即投资系数或产出比率,即投资系数或加速系数,它是指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加速系数,它是指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结论结论:GNP
11、GNP 的增长率是由国民储蓄和国民资本的增长率是由国民储蓄和国民资本产出比例共同决定的。产出比例共同决定的。GNPGNP 的的增长与储蓄率成正比,一定水平的增长与储蓄率成正比,一定水平的 GNPGNP 中储蓄率越高,中储蓄率越高,GNPGNP 的增长率就越大。的增长率就越大。GNPGNP 的增长率与资本的增长率与资本产出比例成反比,资本产出比例成反比,资本产出比例越高,产出比例越高,GNPGNP 的增长率就的增长率就越低。越低。(注意:上述因果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各年的供求均衡注意:上述因果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各年的供求均衡)哈多模型的意义哈多模型的意义:a:a 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理论;模型发展
12、了凯恩斯理论;b b 模型强调了模型强调了“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在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用;c c 模型为强调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模型为强调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d d 模型更适合于模型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局限性局限性:a a 资本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是不合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之间可产出比不变的假设是不合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之间可以替代的这一客观现实;以替代的这一客观现实;b b 模型过分强调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技术进步、知识与教模型过分强调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技术进步、知识与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育、人力资本在经济
13、增长中作用;c c 技术进步的中性的假设也被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所批评;技术进步的中性的假设也被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所批评;d d 强调持久的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经济学的色彩,忽视了生产要强调持久的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经济学的色彩,忽视了生产要素的可调整性,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素的可调整性,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2 2 索洛索洛 斯旺模型斯旺模型索斯模型的假设索斯模型的假设:a a 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可以改变;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可以改变;b b 规模收益不变,并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规模收益不变,并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c
14、c 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着主要调节作用;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着主要调节作用;d d 技术进步是中性的,不改变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即产出的规模不变。技术进步是中性的,不改变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即产出的规模不变。索斯模型的内容索斯模型的内容(1 1)对于储蓄资源的分配对于储蓄资源的分配 Sf(k)=Sf(k)=knk)(s s =储蓄率,储蓄率,n n =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是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k k =K/LK/L =人人均(劳均)资本量,均(劳均)资本量,kk =K K 的增加量,的增加量,f f(k k)=Y/LY/L =y y =人均(劳均)产量
15、人均(劳均)产量(2 2)人均储蓄的去向:)人均储蓄的去向:1.1.人均资本人均资本 k k 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资本设备更多,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资本设备更多,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Capital-DeepeningCapital-Deepening)2.2.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和用于弥补固定资产损耗的资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和用于弥补固定资产损耗的资本(本(n n)k 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Capital-WideningCapital-Widening)(3 3)经济增长的稳态:要实现经济的稳态增长,即人
16、均资本达到均衡,并维经济增长的稳态:要实现经济的稳态增长,即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稳态中,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即经济增在稳态中,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即经济增长率长率 g gn n。如果。如果kk0 0,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所以稳态条件是:,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所以稳态条件是:knksf)()(如图如图 3 31 1 所示,所示,sf(k)sf(k)与与 f(k)f(k)的形状相似,但是在其下方资本广化直线的形状相似,但是在其下方资本广化直线(n(n)k)k 通过原点,斜率为
17、(通过原点,斜率为(n+n+)sf(k)sf(k)与与(n(n)k)k 的交点所对应的人均资的交点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本 k1k1,人均产量,人均产量 y1y1索斯模型的意义:索斯模型的意义:a a 假定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具有相互替代性;假定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具有相互替代性;b.b.强调市场机制(价格)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强调市场机制(价格)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c.c.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趋势;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趋势;d.d.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唯资本论唯资本论”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 A k1 k y
18、y1 0 图图 3 31 1 经经济济增增长长的的稳稳态态 sf(k)f(k)(n+)k“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最重要的贡献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最重要的贡献”的观点。的观点。索斯模型的缺陷索斯模型的缺陷:a a 模型中假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可以任意替代,以便模型中假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可以任意替代,以便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实现均衡增长,是不切实际的。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实现均衡增长,是不切实际的。b.b.模型中自由市场能够完全自动实现均衡的假定,多数早已为凯恩斯所否定,模型中自由市场能够完全自动实现均衡的假定,多数早已为凯恩斯所否定,并且也与现实情况不符。并且也与现实情况不符。(四四)新经济
19、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基本思想:基本思想:a a 不应仅考虑未来几十年的增长,而且更应该揭示经济长期增不应仅考虑未来几十年的增长,而且更应该揭示经济长期增长的机制和源泉;长的机制和源泉;b b 不应仅揭示某一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应研究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收入分不应仅揭示某一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应研究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配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c c 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d d 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的
20、引入,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的引入,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或递增,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在长期可能单调递增。或递增,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在长期可能单调递增。e e 新经济增长理论重新阐明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的跨国差异,而且新经济增长理论重新阐明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的跨国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这种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 a a 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b b 强调劳动分工制度的作用。强调劳动分工制度的作用。c c 对技术(或知识)内生
21、化的论述将经济科学和信息时代结合起来。对技术(或知识)内生化的论述将经济科学和信息时代结合起来。d d 对国际经济问题重新认识,解释了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对国际经济问题重新认识,解释了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资本反向流动资本反向流动”的的现象现象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仍无法解决总量生产函数的问题。仍无法解决总量生产函数的问题。并没有在生产理论上取得突破。并没有在生产理论上取得突破。强调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的同时,忽视制度要素。强调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的同时,忽视制度要素。数学技巧的运用过多,方程组过于复杂数学技巧的运用过多,方程组过于复杂(五五)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2、罗斯托的经济增长六阶段:传统社会阶段罗斯托的经济增长六阶段:传统社会阶段 起飞前期阶段起飞前期阶段 起飞阶段起飞阶段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 大规模高消费阶段大规模高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经济起飞的条件:科学思想条件经济起飞的条件:科学思想条件 社会条件社会条件 政治条件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经济条件 经济增长的原因:客观原因,即主导部门的依次更替经济增长的原因:客观原因,即主导部门的依次更替主观原因,即人类欲望的不断更替主观原因,即人类欲望的不断更替第五章第五章1 1 物质资本:物质资本:含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消费品和投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
23、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物品。品)的物品。物质资本的特点:物质资本的特点:a a 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物质资本是投资过程的结果;b b 物质资本代表本期生产能力,也代表未来生产能力;物质资本代表本期生产能力,也代表未来生产能力;c c 具有耐用性。具有耐用性。2 2 资本匮乏对经济发展的障碍资本匮乏对经济发展的障碍(1)(1)纳克斯的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理论主要观点主要观点:a:a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力量恶性循环力量”在作用。在作用。b b 资本稀缺是产生贫困
24、恶性循环的资本稀缺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根本原因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用,进入良性循环。政策含义政策含义:a a 在供给方面,资本的增加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在供给方面,资本的增加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生产能力的必要条件。在需求方面,只有促进资本形成、提高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必要条件。在需求方面,只有促进资本形成、提高生产能力、从而提高收入水平,才能扩大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从而提高收入水平,才能扩大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b b 促进资本
25、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产生相互需求,扩大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市场容量。(2)(2)莱宾斯坦的莱宾斯坦的“最小临界努力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理论 观点: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过低,资本形成不足,存在观点: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过低,资本形成不足,存在“贫困恶贫困恶性循环性循环”和和“低水平均衡陷阱低水平均衡陷阱”。摆脱陷阱必须有一个初始阶段的大规摆脱陷阱必须有一个初始阶段的大规模投资,形成一个最小临界努力,使模投资,形成一个最小临界努力,使“提高收入的力量提高收入的力量”大于大于“降低收降低收入的力量入的力量”,推动经济跳出陷阱。,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经济学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