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昆明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八次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
2、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均可产生ATPB. 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的水中的氢,全部来自葡萄糖和参加反应的水C. 几丁质是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是由多个单体连接成的多糖D. 内质网是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答案】A【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
3、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 , CO2被C5固定形成C3, 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NAD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详解】A、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ATP,叶绿体光反应产生ATP,场所为类囊体薄膜,A错误;B
4、、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NAD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因此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的水中的氢,全部来自葡萄糖和参加反应的水,B正确;C、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是由多个N-乙酰葡萄糖氨脱水缩合而成的多糖,又称壳多糖,C正确;D、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一种膜性管道系统,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D正确。故选A。2. 科研人员将某种植物的花瓣细胞分别浸泡在一定浓度的乙二醇溶液和蔗糖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检测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结果如图。下
5、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溶液乙二醇溶液,C点时溶质分子开始进入花瓣细胞,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 甲溶液中花瓣细胞在0秒和240秒时细胞液浓度相等C. B点后处于乙溶液中的花瓣细胞已经死亡D. 60秒内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升高【答案】D【解析】【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
6、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C点前乙二醇分子就开始进入花瓣细胞,A错误;B、甲溶液中花瓣细胞在第0秒时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第240秒时细胞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两个时间点细胞液浓度不相等,B错误;C、B点后乙溶液中的花瓣细胞原生质体相对体积最小且不再改变说明失水量达到最大,但不一定是失水过多而死亡,如果将花瓣细胞放在清水中有可能复原,C错误;D、质壁分离过程中,由于细胞失水,细胞液渗透压升高,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升高,D正确。故选D。3.
7、赤霉素由前体物质转化而来,转化过程需由多种基因控制合成的一系列酶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赤霉素产生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B. 赤霉素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C. 野生型植株需有多种基因突变才能出现赤霉素缺失突变体D. 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答案】C【解析】【分析】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详解】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A正确;B、赤霉素是植物激素,是能调节植物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只有
8、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代谢,B正确;C、合成赤霉素的过程需由多种基因控制合成的一系列酶催化,有一种基因突变,不能合成一种酶就有可能出现赤霉素缺失突变体,C错误;D、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D正确。故选C。4. 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稳定性强调的是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B. 生态平衡是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的,包括结构平衡、功能平衡、收支平衡C. 百姓在河流中洗菜洗衣,河水仍能保持清澈,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 遭受蝗虫采食后,草原植物会
9、增强再生能力以减缓种群数量下降,体现了草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答案】D【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2、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强调的是维持生态平衡的
10、能力,A正确;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平衡是由负反馈机制实现的,包括结构平衡、功能平衡、收支平衡,B正确;C、百姓在河流中洗菜洗衣,河水仍能保持清澈,说明河流受到了干扰,但仍保持原状,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D、遭受蝗虫采食即草原受到了干扰,但草原植物增强再生能力以减缓种群数量下降,这保持了草原的原状,体现了草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D。5. 哺乳动物的雌性在胚胎发育早期,不同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之一独立且随机地失去活性,失活的X染色体称为巴氏小体。某种猫的猫毛黑色对黄色为显性,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合体
11、由于存在巴氏小体而成为黑黄相间的玳瑁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观察巴氏小体的有无可初步判断哺乳动物的性别B. 若出现玳瑁公猫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C. 玳瑁母猫与黑猫或黄猫杂交都可能生出玳瑁猫D. 黑猫与黄猫杂交子代都是玳瑁猫【答案】D【解析】【分析】假定黑色基因为A,黄色基因为a,则玳瑁母猫基因型为XAXa、黑猫为XAXA、XAY,黄猫为XaXa、XaY。【详解】A、一般情况下,雌性个体中才会存在巴氏小体,因此观察巴氏小体是种初步判断哺乳动物性别的简易方法,A正确; B、公猫的染色体组成为XY型,理论上不会出现玳瑁猫,但若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可表现为玳瑁猫
12、,B正确; C、假定黑色基因为A,黄色基因为a,则玳瑁母猫(XAXa)与黑猫(XAY)或黄猫(XaY)都可能生出基因型为XAXa的玳瑁猫,C正确; D、黑猫(XAXA)与黄猫(XaY)杂交子代也有黑猫(XAY),D错误。 故选A。6. 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菌种的一般步骤为:采集样品富集培养(使菌体数量增多)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如图a、b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纯化培养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B. 为获得纯种的目的菌种,需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灭菌C. 获得图a所示结果的接种过程中,接种环需灼烧灭菌3次D. 利用图b计算出样品中菌体浓度为585108
13、个/ml,则接种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107倍【答案】A【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与使用固体培养基相比,使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菌种时,菌体可以分布在整个培养基中,可充分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提高培养液中氧气含量,菌体数量增加的更快,A正确;B、需从采集的样品分离得到目的菌种,不能对样品进行灭菌,B错误;C、图a所示结果的接种
14、次数为3次,接种环需灭菌4次,C错误;D、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菌体浓度的方法为菌落数接种液体积稀释倍数,而用于计数的平板的菌落数应在30-300之间,因此58.5个0.1ml稀释倍数=5.85108个/ml,计算得出稀释倍数为106倍,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7. 细胞增殖是生物繁殖和生长发育的基础,是一个高度严格受控的细胞生命活动。有一系列检验点对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监控,三种常见检验点的功能如下表所示。检验点功能A评估细胞大小B评估DNA是否准确复制C评估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推测,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检验点A、B、C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检
15、验点C还可评估纺锤丝是否与着丝粒正确连接,正确连接能_,从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遗传的稳定性。(2)原癌基因能调节细胞周期,而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_,细胞癌变是由_(填“多个基因累积”或“单个基因”)突变导致的。(3)将家兔(2n=44)的一个精原细胞置于含3H-dNTP(DNA复制的原料)的培养液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甲)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乙)进行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未发生突变)。甲细胞中有_对同源染色体,共有_种形态。乙细胞中带有3H标记的Y染色体有_条。【答案】7. . B、A、C . 确保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分到细胞的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云南省 昆明市 第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27233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