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程以环境问题的概念为导入,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内涵及其分类,进而深入学习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通过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此外,课程还介绍了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整体来说,本节内容贴近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
2、解环境问题的内涵及分类,掌握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了解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4. 核心素养:学生能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地理实践能力;通过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培养科学精神;通过了解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
3、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环境问题的概念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此外,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对环境问题有所关注,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有一定的认知。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较为关注,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在地理学科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风格方面,学生善于合作交流,喜欢通过讨论和探究来解决问题。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学生可能在分析问题时遇到困难。此外,学生对环
4、境问题的防治措施可能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引导和拓展。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学生的教材携带情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准备一
5、些关于环境问题防治措施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可行性。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无需准备实验器材。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环境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展示区,展示学生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 环境保护设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环保设施模型或实物,如垃圾分类箱、太阳能板等,让学生了解这些设施的工作原理和作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6. 环境问题案例库: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环
6、境问题的典型案例,形成一个案例库,供学生在课堂上参考。这些案例可以是国内外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7. 环保组织联系:教师可以联系一些环保组织,邀请他们来课堂上进行讲座或分享,让学生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8. 家长和社会资源:教师可以动员家长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增强实践能力。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1. 教师提前检查教材的携带情况,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2. 教师收集
7、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准备用于课堂展示。3.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二、课堂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2.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的思考。三、课堂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的相关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复杂性。2. 教师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可行性。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围绕一个环境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8、四、课堂实践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五、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2.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反思,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六、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 教师鼓励学生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增强实践能力。知识点梳理1. 环境问题的内涵及分类- 环境问题的定义- 环境问题的分类:污染问题、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人类 面临 主要 环境 问题 教学 设计 2023 2024 学年 人教版 2019 必修 第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28143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