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1焦耳的实验(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 ,它不从外界 ,也不向外界 。(2)代表性实验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 。通过电流的 给水加热。(3)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 无关。2功和内能(1)内能微观: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宏观:只依赖于热力学系统 的物理量。(2)功和内能: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即U=W。(3)U=W的适用条件是 过程。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功
2、,系统的内能 ;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 。3热和内能(1)热传递条件:物体的 不同。热传递:热量总是从 物体向 物体传递。(2)热和内能热量:它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 变化的量度。表达式: 。(3)热传递与做功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做功和热传递都能引起系统 的改变。做功时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 ;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 。4热力学第一定律(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与 。两者在改变系统内能方面是等价的。(2)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 与外界对它所 的和。(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U= 。5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守恒定律能
3、量既不会凭空 ,也不会凭空 ,它只能从一种形式 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2)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各种形式的能可以 。各种物理现象可以用 联系在一起。(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第一类永动机:人们把设想的不消耗 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由于违背了 ,所以不可能制成。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1)热传导的方向性: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 的。(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 物体传到 物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阐述的是传热的 。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4、(1)热机热机工作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燃烧燃料,把燃料中的 变成工作物质的 。第二个阶段是工作物质对外 ,把自己的内能变成 。热机的效率:热机输出的 与燃料产生的 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 ,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该表述阐述了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其他描述一切宏观自然过程的进行都具有 。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 的。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4)第二类永动机定义:只从 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虽然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 ,但大量的事实
5、证明,在任何情况下,热机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热库,热机要不断地把吸取的热量变为有用的功,就不可避免地将一部分热量传给低温热库。参考答案:1 能量 吸热 放热 上升 热效应 方式【详解】(1)123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2)45代表性实验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上升。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3)6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2 自身状态 绝热 增加 减少【详解】(1)1内能宏观:只依赖于热力学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3)2U=W的适用条件是绝热过程
6、。34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3 温度 高温 低温 内能 U=Q 内能 转化 转移【详解】(1)1热传递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23热传递: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2)4热量:它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5表达式:U=Q。(3)6做功和热传递都能引起系统内能的改变。78做功时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4 做功 热传递 热量 做的功 QW【详解】(1)1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与热传递。两者在改变系统内能方面是等价的。(2)34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
7、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3)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U= QW。5 产生 消失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相互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详解】(1)12345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6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7各种物理现象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联系在一起。(3)8第一类永动机:人们把设想的不消耗能量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9第一类永动机由于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能制成。6 不可逆 低温 高温 方向性【详解】(1)1热力学第二
8、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2)234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阐述的是传热的方向性。7 化学能 内能 做功 机械能 机械功 热量 完全变成功 方向性 不可逆 单一 能量守恒定律【详解】(1)1234热机工作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燃烧燃料,把燃料中的化学能变成工作物质的内能。第二个阶段是工作物质对外做功,把自己的内能变成机械能。56热机的效率:热机输出的机械功与燃料产生的热量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2)7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
9、响。(3)8一切宏观自然过程的进行都具有方向性。9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的。(4)10定义:只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11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虽然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任何情况下,热机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热库,热机要不断地把吸取的热量变为有用的功,就不可避免地将一部分热量传给低温热库。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知识点填空1黑体与黑体辐射(1)热辐射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 有关,所以叫热辐射。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 而有所不同。(2)黑体定义:某种物体能够 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
10、不发生 ,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 有关。(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 的方向移动。2能量子(1)定义: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 ,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 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 叫做能量子。(2)能量子大小:= ,其中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10-34 Js(一般取h=6.6310-34 Js)。(3)能量的量子化:微观粒子的能量是 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
11、 的。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 从表面逸出的现象。(2)光电子: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 。(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存在着 电流: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 。存在着遏止电压和 频率: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 (填“能”或“不”)发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具有 性:光电效应中产生电流的时间不超过10-9s。(4)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 值,用W0表示,不同金属的逸出功 。4光子说及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这些能量子被称为 ,频率为的光
12、的能量子为 ,其中h=6.6310-34Js。(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达式:h= 或Ek= 。物理意义: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 ,这些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 ,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 。5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本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表明光具有 性,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 性,即光具有 性。(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关系式关系式:= ,。意义:能量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 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和频率是描述物质的 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和揭示了光的 性和 性之间的密切关系。6粒子的波动性(1)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波:任何 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相
13、对应,这种波叫 ,又叫德布罗意波。物质波波长、频率的计算公式为,。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的动量太 ,德布罗意波长太 的缘故。(2)物质波的实验验证实验探究思路: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 或衍射现象。实验验证:年戴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 。说明人们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分子的 ,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和关系同样正确。7阴极射线(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 ,A是金属环制成的 ;把它们分别连接在感应圈的负极和正极上。(2)实验
14、现象:玻璃壁上出现淡淡的 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3)阴极射线: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 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 。8电子的发现(1)汤姆孙的探究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和磁场,根据 情况,证明它是带 (选填“正电”或“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它的比荷。换用 的阴极做实验,所得 的数值都相同,说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3)进一步研究新现象,不论是由于正离子的轰击、紫外光的照射、金属受热还是放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同样的 电子。由此可见,电子是原子的 ,是比原子更 的物质单元。(2)密立根“油滴实验”精确测定 。电荷是 的。9汤姆孙的原子模型(1)汤姆孙原
15、子模型: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 , 弥漫性地 在整个球体内,电子 其中,有人形象地把汤姆孙模型称为“西瓜模型”或“ 模型”,如图。(2)粒子散射实验: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 、 、 、荧光屏等几部分组成,实验时从粒子源到荧光屏这段路程应处于 中。实验现象a 的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 的方向前进;b 粒子发生了 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 ,它们几乎被“ ”。实验意义: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了 模型。10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核式结构模型: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 。它集中了全部的 和几乎全部的 , 在核外空间运动。1
16、1光谱(1)定义:用 或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按 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 的记录。(2)分类线状谱:光谱是一条条的 。连续谱:光谱是 的光带。(3)特征谱线: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 ,说明原子只发出几种 的光,不同原子的亮线位置 ,说明不同原子的 不一样,光谱中的亮线称为原子的 。(4)应用:利用原子的 ,可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 ,这种方法称为 ,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样本中一种元素的含量达到10-10 g时就可以被检测到。1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1)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 的一条重要途径。(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满足巴耳末公式:(n=3,4,5
17、)式中R为 常量,R=1.10107 m-1,n取整数。(3)巴耳末公式的意义: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 光谱,即辐射波长的 特征。13经典理论的困难(1)核式结构模型的成就:正确地指出了 的存在,很好地解释了 。(2)经典理论的困难: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 ,又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 。14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1)轨道量子化原子中的电子在 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 。电子运行轨道的半径不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电子的轨道是 的(填“连续变化”或“量子化”)。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是 的,不产生 。(2)定态当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不同的能量,即原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高考 物理 回归 课本 基础知识 填空 21.1 热力学 定律 知识点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