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新人教版.ppt(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学习目标学习目标n1.1.了解孔子与了解孔子与论语论语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n2.2.要求能疏通文意,能流畅地朗读、完整地表要求能疏通文意,能流畅地朗读、完整地表达。达。n3.3.领悟领悟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的深刻含义,的深刻含义,掌握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n孔子孔子,名,名 ,字字 ,春,春秋末期鲁国秋末期鲁国 (今今山东曲阜山东曲阜市市)人。他被称为人。他被称为“孔圣人孔圣人”、“至圣至圣”,与,与“亚圣亚圣”孟子孟子合称合称 。他是我国古代
2、。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治家、_学派学派创始人。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二人。丘丘仲尼仲尼儒家儒家孔孟孔孟n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学”、“思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教育,几乎无所不包。n 孔子还孔子还创立了以创立了以“仁仁”为核心的道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
3、真诚、宽厚。n 孔子被尊称为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表”。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n(1 1)3030岁前,位卑而能岁前,位卑而能“鄙事鄙事”,有志于学。,有志于学。n(2 2)30503050岁,欲仕不能。岁,欲仕不能。n(3 3)50555055岁,在鲁从政。岁,在鲁从政。n(4 4)5568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n(5 5)6573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孔孔 府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庙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祭祀孔子的地方孔林孔林 孔子墓地
4、孔子墓地论语论语 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行的记录,共20篇。以篇。以 体体 和和 体体为主,为主,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列为“四书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v“四书四书”:v论语论语大学大学v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对话对话语录语录“五经五经”: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礼记礼记易经易经春秋春秋第一章第一章子子 曰:曰:“学学 而而 时时 习习 之之,不,不 亦亦
5、说说 乎?乎?有有朋朋自远方来,自远方来,不不 亦亦 乐乐 乎乎?人不?人不知知而不而不愠愠,不,不 亦亦 君君 子子 乎乎?”按一定的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间复习先生,指孔子先生,指孔子通通“悦悦”,愉,愉快快(生气,发怒)(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了解了解复习复习(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按时按时代词,代指学习的内容代词,代指学习的内容不也不也吗?表吗?表委婉语气委婉语气分析文义n子曰:子曰:“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说乎?有朋/自自远方来,不亦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乎?
6、(学而学而)n孔子说: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不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不也是很也是很愉快愉快吗吗?有有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从远方来,不不也是很快乐吗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人家不了解了解我,我却不我,我却不怨恨怨恨,不也是一个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吗?”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不亦不亦乎?乎?”译作译作“不也不也 吗?吗?”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内容解读内容解读 【本章大旨本章大旨】这一章主要讲了:这一章主要讲了:第一句讲:第一句讲: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第二句讲:第二句讲:学习的乐趣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第三句讲:个人修养个人修养“有朋自
7、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中的“朋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不亦乐乎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内容解读内容解读“朋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一种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第二章第二章曾子曰:曾子曰:“吾吾日日三三省省吾身:吾身:为为人人谋谋而而不不忠忠乎?与朋友交乎?与朋友交而
8、而不不信信乎?乎?传传不习乎不习乎?”(学而学而)(人称代词,我)(人称代词,我)每天。每天。名名词作状语词作状语(泛指多次泛指多次)自我检查自我检查反省反省wi真诚,诚实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传授的知识zng策划,考虑策划,考虑办事尽心竭力办事尽心竭力替替xngxng转折,却转折,却转折,却转折,却分析文义n曾子曰:曾子曰:“吾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而不忠忠乎?与朋友交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习乎?”(学而)(学而)n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我每天多次多次反省反省自己自己替人家办事替人家办事尽心竭力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往了吗?和朋友往来
9、是不是诚实呢?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不是按时复习了呢?按时复习了呢?”n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忠(尽心力)忠(尽心力)信(诚实)信(诚实)习(温习)习(温习)课文探究n本章强调治学的人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重视品德修养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三省吾身三省吾身第三章第三章子曰:子曰:“吾十吾十有有五五而而志于学,三十志于学,三十而而立立,四十,四十而而不不 惑惑,五十,五十而而知知 天命天命,六十六十而
10、而耳顺耳顺,七十,七十而而从心所欲,不从心所欲,不逾逾 矩矩。”(迷惑,疑惑)(迷惑,疑惑)越过,超过越过,超过上天的意旨上天的意旨 表顺承表顺承通通“又又”立身,指能立身,指能有所成就有所成就 规矩,法度规矩,法度分析文义分析文义子曰:子曰:“吾十有五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做学问,三十岁能,三十岁能自立于世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不为外物所迷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新人教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12 论语 十二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