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docx





《行唐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唐县“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行唐县 十四五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 务能力,增强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 水平,根据石家庄市“十四五” 区域卫生规划行唐县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行唐县位于省会石家庄北部,属太行山东麓浅山区,面积 966 平方公里,辖 4 个镇、11 个乡、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30 个行政村,2020 年常住人口 37.72 万人。 “十三五”期间,全 县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形
2、成比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为建设幸福行唐提供了重要保障。1.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截止 2020 年底,全县共有医疗卫生 机构 406 个;其中,县级公立医院 2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3 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36 个。实有床位数 1859 张;在职职工 3016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649 人,执业(助理)医师 1085 人、注 册护士 757 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 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从 2015 年的 3.02 张、1.53 人、1.14 人增长到 2020 年的 5.15 张、2.86 人、2.0
3、0 人。12.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县 中医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组建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主体 的 2 个县域医共体,基本形成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 和村卫生室组成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 体化管理改革工作圆满完成,全部 15 个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 的“十统一”管理。顺利通过“河北省中医药强县”验收,全县 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科并配备至少 1 名中级以上中医类别 医师,村级卫生室均配备 1 名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投 入逐年加大,传染病防治体系日臻完善,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人民同舟共济,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3.
4、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补助标准从 40 元提高到 74 元,服务内容从 12 项拓展到 31 项。 对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9 大类最易致贫重点疾病,探索 建立“预防、保健、诊疗、康复、救助”五位一体疾病防控长效 管控机制,得到省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全县 10 家医疗机构和 17 家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养老机构医疗服务 覆盖率达 100%。 “十三五”末,我县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孕产妇住院分娩比率分别达到 1.87 、4.48 、100%,孕产妇实现零死亡,传染病发病率将至 1.87。整体而言,“十三五”我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
5、建设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还存在的弱项和不足。全县千人口床位数、医师数、2护士数均低于石家庄市同期平均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存在 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匮乏,学历及专业技术资格普遍偏低,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的问题更为突出。资源布局还不够均衡合理,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薄弱,医疗卫生机构占地面积不足、空间狭窄;社会办医院总体办医层次低、规模小等。( 二)面临形势和机遇“十四五”时期是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县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发展建设将迎来重大机遇。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健康 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 医疗卫生服
6、务体系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持续 增长,对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随着京津冀协同 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行唐紧邻省会、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更加突 出,京雄石科技转化产业廊道形成,处于廊道沿线的行唐县具有 接受雄安新区和石家庄市创新辐射,为我县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提 升搭建更高更大的舞台。 “十四五”全县加快建设激情开放、跨 越赶超、美丽幸福新行唐的宏伟目标,为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人 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快、生育政策的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的常态化等,使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全民健康任务愈加艰巨和
7、紧迫;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入,全县“两区四廊多核心”城乡总体格局的构建,迫切要求3加快构建覆盖全民、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 五”我县大力构筑普惠型医疗健康人口服务体系的部署,需要进 一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县域健康服 务能力。全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差距仍 然存在、机构间缺乏有效衔接、专科建设相对滞后、县域内患者 趋向于县外就诊等,要求县域医疗卫生服体系发展建设要通盘考虑,整体提升质量和效益。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国家、省、市、县决策部署,以推进
8、“健康中国”建设为引领,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优化全县医疗卫生 资源布局与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 功能,健全县级急救体系,着重做强中心卫生院,提升北部山区 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鼓励发展特色非公立医院,强化人才队伍 建设,构筑普惠型医疗健康人口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 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 服务,为加快建设激情开放、跨越赶超、美丽幸福新行唐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公平可及。统筹县、 乡、村三级梯次配置,推进医疗卫生融合发展,实现服务体系综合绩效整体提高。加快4优质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主动承
9、接上级优质医疗资源,积极引 进名科、名医和名技,提高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基层为重点, 推动资源下沉,密切上下联动,着力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健康公平。坚持需求导向,平急结合。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合理确 定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突出 预防为主,在资源配置和投入上加大向公共卫生倾斜力度,建立 医防协同长效机制。立足平时需求和保障重大疫情防控需要,提高平急结合和快速转换能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突出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的组织领导等责任,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建设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法
10、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坚持改革创新,系统整合。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卫生健康 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注重医 疗卫生资源配置与财政、医保、人力资源等政策的系统集成,发 挥人才、科技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激励相容机制。(三)规划目标到 2025 年,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定位 相匹配,健全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医疗5卫生资源要素配置向边远山区和丘陵地区倾斜,乡镇卫生院服务 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医防一 体机制趋于完
11、善,全县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对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服务特色更加鲜明;以“一老一小”为 重点的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就近享 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指标在规划期内更趋于均衡。表 1 行唐县 “十四五”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指标领域序号主要指标2020 年2025 年 目标指标性质公共卫生1每千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人)0.420.55预期性2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发热筛 查门诊(发热诊室)的比例(%)100100预期性医疗服务3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5.158.76预期性医院床位数(张)3.777.16预期性
12、公立医院床位数(张)2.515.04预期性非公立医院床位数(张)1.622.12预期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1.381.63预期性4每千人口执业(助理) 医师数(人)2.864.57预期性5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2.003.68预期性6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0.290.54预期性7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3.004.00约束性8医护比(1:x)0.700.81预期性9床人(卫生人员) 比(1:x)1.491.60预期性中医药服务10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 医师数(人)0.590.67预期性11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张)0.840.99预期性1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
13、生院设置国医堂 的比例(%)100100预期性重点人群 健康服务13每千人口拥有 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0.114.51预期性6三、总体布局与资源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主要包括机构、床位、人员、设备、技术、信息与数据等。对标先进县市,结合“两区一带四基地”产业发展 布局和“一城一轴多节点”城乡空间发展格局,按照常住人口规 模和服务半径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 一)机构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 共卫生机构等为主体,以失能(含失智)老年人、婴幼儿等特殊 人群健康照护设施等新型服务机构为补充,面向全人群
14、,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服务。1.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非公立医院。县办医院。设置县办医院 4 个,包括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 院、县妇幼保健院、县计生医院。增设县中医医院新建白庙院区, 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县办医院是政府向县级区域内居民提供基 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主要承担县级区域内居民的常见 病、多发病诊疗、康复医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 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及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的医疗处置和紧急救援、 医疗支援等任务。非公立医院。现有非公立医院 10 个。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在 医疗资源薄弱区域,以及眼科、骨科、口腔、妇产
15、、儿科、肿瘤、精神、医疗美容等专科和中医、康复、护理、检验等领域,举办7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非公立医院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公立医 院形成有序竞争;可提供高端服务,满足非基本医疗需求;可提 供康复医疗、老年护理等紧缺医疗服务,对公立医院形成补充,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个体诊所、 门诊部和医务室等。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分为一般乡镇卫生院和中心卫生 院,全县共设有 15 个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其中,3 个中心卫生 院,包括南桥、上碑、 口头中心卫生院;12 个乡镇卫生院,包 括安香乡、北河乡、城寨乡、独羊岗乡、九口子乡、
16、上闫庄乡、 上方镇、龙州镇、翟营乡、只里乡、市同乡、玉亭乡卫生院。 口 头中心卫生院、上碑中心卫生院按二级医院标准建设。乡镇卫生 院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 康复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服务,承担辖区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 作,分别负责对村卫生室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培训 等。乡镇卫生院实行“ 乡村一体化”管理。中心乡镇卫生院除具 备一般乡镇卫生院功能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等,着重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周边区域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居民小区卫生站。居住人口大于 2000 人(含 2000 人)的居 住小区(网格)设置 1 所卫生站,居住人口不足 2000
17、人的居民 小区(网格),按照 “就近相邻、每 2000 人至少设置 1 所” 的原则,联合设置卫生站。小区卫生站以辖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824 小时全天候为居民提供服务,小区卫生站主要负责组织动员 小区居民,特别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最低生活保障 居民等重点人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参与小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等。村卫生室。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 1 所村卫生室(乡镇卫生 院所在地可不设村卫生室)。共设置 321 个村卫生室,规划期内 全部设置。村卫生室在乡镇卫生院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承担行 政村范围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康复等工作。诊所
18、和门诊部。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 门诊部及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实行准入管理。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全部为政府主办,主要提供传染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 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院前急教、采血、出生缺陷防治等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深化疾控体系改革,科学设置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合理界定功能职责。妇幼保健机构。设置妇幼保健中心 1 个。具有公共卫生性质、 防治结合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负责为妇女、儿童提供预防保健和 基本医疗及康复服务,并承担县域内妇幼健康服务业务管理和技 术支持工作;协助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展区域业务规划、科研培训、
19、技术推广及对下级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评价等工作;与县9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指导和双向转诊关系,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建立技术协作机制。急救中心(站)。整合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康德医院急 救资源,纳入县 120 调度指挥中心。规划期内设置急救站 1 个。 受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委托,负责指挥、调度本行政区域内急 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以及监护工 作。增加救护车数量,合理增设急救站点,持续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努力提升农村偏远地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4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独立设置机构和接续性服务机构。设置康复医疗中心 1 个,血液透析中心 1
20、 个。鼓励设置独立 的县域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血液透析 中心、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机构,与县域内二级 以上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县域资源 共享。鼓励发展疗养院、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 心等接续性服务机构,为疾病慢性期、恢复期患者以及老年患者 等提供老年护理服务、康复医疗服务等。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婴 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为家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 二)床位床位规模。扩大县办公立医院床位总体规模,适度放开高水平、高质量公立医院的床位限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在资源相对10边远山区、丘陵地
21、区设置院区。结合基层床位使用率合理确定床 位数量,新设置的县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 600-1000 张左右 为宜。承担区域医疗中心任务的,可根据医疗服务需求适当增加 床位规模。公立医院根据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合理设置科室和 病区数量,提高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因地制宜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到 2025 年,全县医疗机构床位达到 3154 张,每千人口医疗 卫生机构床位达到 8.76 张,其中医院床位 7.16 张,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 1.63 张。医院床位配置中,公立医院 5.04 张,非公立医院 2.12 张。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按照每千人口 0.99 张配置。床位结构和质量。到
22、 2025 年,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 数达到 0.99 张。全县设置传染病床位 80 张。根据医疗机构类别 和床位使用功能,实行床位分类管理制度,推动床位资源急慢分 开。优化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标准,合理确定床均使用面积。 鼓励县办医院成立住院服务中心,打破以科室为单位的资源管理 方式,对全院床位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筹调配。将预约诊疗等 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提高预约转诊比例,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控制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二级医院不高于 8 天。11表 2 各医疗卫生机构床位配置表 (单位:张)分类医疗卫生机构2020 年2025 年“十四五”期间编制床位实有床位规划床位增加床位公立医院行唐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唐县 十四 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