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5.1 认识环境管理 新人教版选修6.ppt





《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5.1 认识环境管理 新人教版选修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5.1 认识环境管理 新人教版选修6.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认识环境管理第五章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案案 例例 公产的悲剧公产的悲剧 假设有一片草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于段提高牧草产量,可以假设有一片草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于段提高牧草产量,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每头奶牛产奶头,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如果增加升。如果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现有三户牧民在上面放升。现有三户牧民在上面放牧,牧民甲养牧,牧民甲养10头奶牛,牧民乙养头奶牛,牧民乙养20头奶牛,牧民丙养头奶牛,牧民丙养10头奶牛,头奶牛,这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这
2、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牧民甲:牧民甲:10头头x 1000升头升头10000升升 牧民乙:牧民乙:20头头x 1000升头升头20000升升 牧民丙:牧民丙:10头头x 1000升头升头10000升升 总计:总计:40000升。升。前提:前提: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头,每头奶牛产奶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升。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升。假定牧民丙多放养假定牧民丙多放养假定牧民丙多放养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 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为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为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为
3、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为4141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头,这时每头奶牛都不能获得足够的草料,致使平均产奶量将下降。此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奶量将下降。此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奶量将下降。此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奶量将下降。此时,三个牧民的收益分别是多少呢?牧民甲:牧民甲:10头头x 970升头升头9700升升 牧民乙:牧民乙:20头头x 970升头升头19400升升 牧民丙:牧民丙:11头头x 970升头升头10670升升 总计:总计:3
4、9 770升。升。探究问题:探究问题: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了奶牛数量后,三个农民的收益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为什么每个牧民都可以自由地增加奶牛数量?3、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为什么草场不能保证每个牧民都实现利益最大化?4、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当三个牧民意识到上述问题后,为了增加奶牛数量发生争执时,应如何解决如何解决?5、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滥用现象的发生、怎样能够做到在环境退化之前就能够避免资源滥用现象的发生?探究结果:
5、1、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会减少。、如果三个牧民都增加奶牛数量,三个农民的收益都会减少。2、3、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由于大气、水、河流、地下水、森林等公共物品没有明确的产权,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费用效益决策原则使用环境资源,并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而排放废物,势必造成滥用资源的倾向。而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如如果果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会有一天,这片草场这片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无限制地增加,最终会有一天,
6、这片草场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完全退化,再也无法在此放牧。4、理性的方法是协商解决,并减少奶牛数量。、理性的方法是协商解决,并减少奶牛数量。5、可以给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并在牧民中广泛宣传,自觉执行;必要、可以给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并在牧民中广泛宣传,自觉执行;必要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环境管理环境管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
7、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1、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的局限性 2、环境管理有助于在环境保护中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环境管理有助于在环境保护中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关系 3、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环境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或重要保证或重要保证)。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环境管理概念:环境管理概念:狭义:狭义:环境管理就
8、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即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方式)施加影响(即控制污染行为的各种方式)广义:广义:环境管理是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经济、法环境管理是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手段,限制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律、技术、行政和教育手段,限制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达到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达到既能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的目的容许极限的目的二、环境管理的
9、对象和执行主体 1环境管理的对象:环境管理的对象: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个人、企业、政府个人、企业、政府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 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1.中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构架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我国的环境保护三大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简称3232字方针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全面规划,合
10、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我国现行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中已经纳入法律体系中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度、“三同时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处理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任制、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处理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我国最早施实的是国最早施实的是“三同时三同时”制度。制度。中国的环境管理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是
11、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在在19831983年年1212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行动方案国家行动方案 规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规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1996-20001996-2000年)确定年)确定了了15911591个项目,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个项目,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控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巢湖、滇池)、两控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北京市)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宪法宪
12、法是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和指导原则。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对环境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做出规定和调整 的综合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仅次于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又是制定环境保护单行法的基本依据。环保单行法环保单行法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国际条约、国际公约(有关保护环境资源方面)三、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管理的主要手段主要手段: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中国公民违反法律,中国公民违反法律,引起犯罪的原因引起犯罪的原因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利益的驱动不懂环境法律不懂环境法律其他手段: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环境管理的主
13、要手段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环境管理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只有综合地运用行政、法律、技环境管理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作,只有综合地运用行政、法律、技术、宣传教育等有力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宣传教育等有力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是指在国家法律监督之下,各级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运用国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是指在国家法律监督之下,各级环保行政管理机构运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授予的行政权限开展环境管理的手段。家和地方政府授予的行政权限开展环境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行政手段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权威性、强制性、具体性、无
14、偿性权威性、强制性、具体性、无偿性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法律手段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是指管理者代表国家和政府,依据国家环境法律、法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是指管理者代表国家和政府,依据国家环境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管理以保规所赋予的,并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管理以保护环境的手段。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的护环境的手段。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个最基本的手段,是其它手段个最基本的手段,是其它手段的保障和支撑,通常亦称为的保障和支撑,通常亦称为“最终手段最终手段”。法律手段具有几下几方面主要特征:法律手段具有几下几方面主要特征:强制性、权
15、威性、规范性、共同性、持续性强制性、权威性、规范性、共同性、持续性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手段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运用价格、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是指管理者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运用价格、成本、利润、信贷、利息、税收、保险、收费和罚款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成本、利润、信贷、利息、税收、保险、收费和罚款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宏观经济行为,培育环保市场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济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宏观经济行为,培育环保市场以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手段。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可分为宏观经济手段和微观
16、经济手段两种。的手段。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可分为宏观经济手段和微观经济手段两种。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核心作用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将对环境有害活动的外部影响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核心作用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将对环境有害活动的外部影响综合到经济核算中去。把企业的局部利益同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到经济核算中去。把企业的局部利益同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经济手段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经济手段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利益性、间接性、有偿性利益性、间接性、有偿性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技术手段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所采取的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的技术手段是指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5.1 认识环境管理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五 环境管理 公众 参与 认识 新人 选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