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高考Ⅱ卷01)-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docx
《语文(新高考Ⅱ卷01)-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高考Ⅱ卷01)-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新高考卷01)-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01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
2、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冰冻圈(cryosphere),是指地球表层连续分布且具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圈内的水体一般处于冻结状态。在陆地表层,冰冻圈分布于地面及地面以下数十米至数百米,包括冰川(含冰盖)、冻土(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积雪、河水、湖冰等,属于陆地冰冻圈。在海洋上,冰冻圈分布在水面上下数米至数百米,以及大陆架向下数百米范围内。如海冰、冰架、冰山和海底多年冻土等,属于海洋冰冻
3、圈。冰冻圈还存在于大气圈0线高度以上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内,如雪花、冰晶等冻结状水体,属于大气冰冻圈。水平方位上,地球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是冰冻圈发育的主要地带。在竖直方向上,冰冻圈覆盖了从海底以下数百米到对流层中高层。冰冻圈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对大气、水资源和水循环、生态系统、陆地和海洋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冰冻圈发育的地带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变化首先会影响到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中高纬地区的国家和经济体,对中纬度地区的影响亦不可低估,加上其变化对海洋的影响,使低纬地区和小岛国家也不可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波及全球。为全面研究冰冻圈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其他圈层和社会经济的影
4、响及适应对策,短时期内冰冻圈科学从初创到向体系化发展,正在形成以图层整体为核心,既综合了各要素的共同属性,又深入研究各要素相关过程的研究框架。冰冻圈科学研究内容涉及冰冻圈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以及气候和水文、生态和资源、工程灾害、人文地缘、地理与地质地貌等多个方面。时间尺度从第四纪到未来几百年,空间上则从地球向行星拓展。其总体目标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学科内涵,为人类建设健康地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国冰冻圈科学研究团队通过梳理国内外科学发展趋势,总结冰冻圈研究进展。解析冰冻圈科学内涵和外延,先后完成冰冻圈科学词汇冰冻圈科学辞典和冰冻圈科学概论(中、英文版)。同时,以机理、变化、
5、影响、适应为主线,编写了“冰冻圈科学系列”丛书,包括冰冻圈物理、化学、地理、气候、水文、生态、微生物、环境、第四纪、工程、灾害、人文、地缘、遥感和行星冰冻圈等15个方面,涵盖了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专门研究机构,在一些部门和高等院校也建立了若干与冰冻圈科学相关的研究实体,多所大学开设冰冻圈科学课程,甚至还设立了冰冻圈科学专业,服务于冰冻圈科学研究后备人才培养。“冰冻圈科学学会”也已筹建多年,该学会的学术年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壮大了冰冻圈科学研究队伍。扩大了冰冻圈科学的影响和普及。(摘编自秦大河等冰冻圈科学体
6、系的建立及其意义)材料二:“美丽冰冻圈”是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遵循冰冻圈自然变化规律、冰冻圈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冰冻圈保护规律,通过防范冰冻圈灾害风险,合理开发利用冰冻圈资源,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形成冰冻圈环境优美、冰冻圈文化传承、人与冰冻圈和谐、区域社会稳定及经济富裕的可持续发展格局。“美丽冰冻圈”概念源于美丽中国,是“美丽中国”概念在冰冻圈这一特殊自然环境要素的延伸与运用。美丽中国,顾名思义为中国美丽,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整体美丽,是生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谐发展。而“美丽冰冻圈”是一种“自然要素美丽”,既然是自然要素。其变化就必然存在利与害两方面的影响,利用有利的一面。防范有害的
7、一面,并化害为利,冰冻圈才更美丽,故冰冻圈美丽是利与害的辩证统一;其次,从社会经济属性上看,“美丽冰冻圈”与特定区域美丽密不可分,是自然环境要素与特定区域美丽的综合体,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它既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丽”内容,可以说,“美丽冰冻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美丽中国概念的内涵。“美丽冰冻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构成冰冻圈区域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在“美丽冰冻圈”生态文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关系链条上,“美丽冰冻圈”形象地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冰冻圈增值增效途径的现实需求。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化目标。从内在逻辑来看,由冰冻圈服务与灾害
8、风险组成的“美丽冰冻圈”系统和由社会、经济与生态组成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冰冻圈资源生态社会经济耦合系统。一方面,两大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同时,两大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反馈关系,冰冻圈系统是建设“美丽冰冻圈”之美丽区域的物质基础之一,支撑与约束着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又影响着“美丽冰冻圈”加速抑或减缓冰冻圈系统的变化。(摘编自杨建平等“美丽冰冻圈”融入区域发展的途径与模式)1(3分)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冰冻圈的相关问题,材料一从冰冻圈开发利用的角度论述,材料二则是从对冰冻圈进行科普的角度论述。B材料一围
9、绕冰冻圈的内涵、分布、影响和我国冰冻圈科研事业的发展展开,材料二围绕“美丽冰冻圈”的内涵及特点展开。C材料二阐释了“美丽冰冻圈”的概念及其由来,提出它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丽”内容。D材料二认为“美丽冰冻圈”属于自然要素美丽,是自然环境要素与特定区域美丽的综合体,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2(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冰冻圈发育具有鲜明的地带性。主要集中在地球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这决定了其变化首先影响该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体。B冰冻圈内的水体一般处于冻结状态,根据具体分布位置可把地球表层的冰冻圈分为陆地冰冻圈、海洋冰冻圈和大气冰冻圈三大
10、类。C全面研究冰冻圈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其他圈层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及适应对策,这既是冰冻圈科研的内容,也是它的总体目标。D“美丽冰冻圈”是“美丽中国”概念在冰冻圈中的延伸与运用,是社会经济复合命运共同体,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化目标。3(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的冰冻圈,它的变化影响涵盖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会波及全球,对各纬度地区都产生直接影响。B冰冻圈科学已向体系化发展,既综合各要素共同属性,又深入研究各要素相关过程,初步形成了以圈层整体为核心的研究框架。C冰冻圈资源生态社会经济耦合系统由“美丽冰冻圈”系统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D
11、“美丽冰冻圈”系统和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存在的反馈关系较为简单,区域经济社会系统只会加速冰冻圈系统的变化。4(3分)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丽冰冻圈”融入区域发展的一项是()A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通过政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大力加强了暖棚、人工草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经济应对高寒雪灾风险的能力。B塞罕坝两代植树人在鲜为人知的角落造起了一百多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阻止了风沙南侵,保护了天津和北京。C祁连山冰冻圈通过水源涵养、水量供给与径流调节功能为河西内陆绿洲社会经济发展与荒漠生态系统维持提供水资源,以保持自身生态稳定。D以冰雪吸引人。以真诚打动人,以文化感染人
12、,冰雪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热,把哈尔滨打造成了一座有内容、有温度、有人情味的“理想之城”。5(6分)结合两则材料,借鉴“美丽冰冻圈”融入区域发展的思路,简要概括如何推动“自然要素美丽”融入区域发展。(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死神又来敲门一边在创造着成就,一边在接受着磨难,这似乎成了你的宿命。1997年12月,你腹痛难忍,去医院复查,被告知肿瘤复发。你不相信这样的结果,趁寒假你又去昆明复诊,得到的是同样的答复。你拿着诊断书从医院出来,脸上挂满泪水,精神恍惚地走在昆明街头。诊断书也是一份死亡通知书。你忽然觉得活着好累好累。你想回到丈夫身边,跟他一起
13、躺在地下。你不是超人,不是伟人,你只是一个平凡的孤独的女人。你在这个世界上已无牵挂,你不想再坚持了。一个人不惧死亡,那是因为活着比死亡更艰难。回到丈夫身边去!这个想法忽然无比强烈。你擦干泪水,决定实现这个计划。对生存的妥协亦是一种抵抗。你看着车来车往的马路,闭着眼睛走向车流。一声刺耳的刹车声响彻街头,恍惚中,你心里想:死了吗?你忽然听到一个男人愤怒的咒骂:“你想死去跳滇池啊!你想怎么死都行,别来这里害人!你撞我的出租车,你死了我还要承担责任,我家还有老有小,哪个来养他们?”咒骂声和随之而来的围观,让你无地自容,落荒而逃。自己不要活了,怎么可以去害人呢?看来,选择死亡也涉及伦理道德。你蹒跚地走着
14、,回到住处,栽倒在床上,任泪水打湿枕头,一直躺到天黑。如台风掠过大海,你内心的狂风骤雨逐渐平息,忽然想找人倾诉,但那时并没有手机,你联系不到朋友。你从包里找出一个本子,摸出笔,开始疯狂地书写。从幼年、少年、青年,到遇到丈夫,到拥有的那些幸福日子,到丈夫丢下你让你孤独地生活,到你全身心地对学生的付出,到华坪县委、县政府领导对你的关心。你边哭边写,像在写一篇无限长的遗书。你要死了,要让人们知道,你是多么爱你的丈夫,你是多么热爱生活,也那样深切地爱着你的学生。开始你只是想用对学生的付出来忘记对丈夫的思念,但渐渐地,对学生的好,已经成了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哭了一晚上,写了一晚上,迎着旭日,身心
15、俱疲的你终于放松了下来。你“审判”了自己!你睡得很沉,想在梦中见到丈夫,听他的安慰,可是他并没有来。你的思绪回归现实:你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刚有起色,难道你就要离开他们吗?你怀念起那些来自贫困山区、与你朝夕相处并有了超越血缘之情的孩子们。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如果不能考出去,他们不可能有机会复读,只能重返大山,重复他们父辈的宿命。你要用自己生命最后的烛光,照亮他们精彩的明天。你要尽全力抗拒死神对你的绑架。你毅然回到华坪,领导和同事得知你的病情,劝你住院,你婉言拒绝了。他们说:“我们需要你坚强地活着,还想同你多共事几年,请你服从安排,住院治疗。”这份真情使你住进了华坪县中医院。你成了医院里最不守规则的病人
16、。如果有课,你拔下针头就跑回学校上课;没有课时,你就回医院打针。这样跑来跑去,控制不住肿瘤的生长。为了不浪费国家的钱,你干脆放弃治疗,出院回到学校。你的学生们哭了。孩子们说:“是我们把老师累病的!听老师讲第一节课时,老师是那么年轻,可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你说:“同学们,老师不会死的,也绝不会离开你们,请相信老师。”于是,有的学生就学着你的样子,有了小病也不休息,照样上课。可爱的孩子们唤回了你的信心,激发出你生命的火花,他们是你的“特效药”。你决心在有生之年,加倍地爱护他们,用生命微弱的烛光去点燃他们的理想。中考在即,你改变了教学方法:不提“中考”两个字,少批评,多鼓励。学生们都离家很远,学校只
17、能采取“放大假”的办法,每到月底放四五天假,让他们回家背米。有的学生为了节省路费,一直要到放寒暑假才回去。星期六的晚上,你领着他们做游戏、看电影,把亲友送给你的营养品分给他们。这一年,学校刚迁到新址,家底薄,一放假,锅炉房就熄火。放假不回家的学生没有水喝,你便自己掏钱去附近的一家饭店买开水。一暖水瓶收1元钱,你一次提四个暖水瓶,回来一杯杯倒满,再回去提。学生不喝生水,保障了身体健康。这使学生很受感动,他们说:“老师,你身体不好,我们自己去取。”当饭店的老板知道你每天买水是给学生喝,降到5角钱一瓶,最后干脆不收钱。学习方面,你从不看重分数多少,只要他们尽力学就行。课间放音乐,讲课前唱一首歌,提倡
18、讲普通话,让他们多读多写,引导他们带着感情放声朗读,把自己的情感糅进课文描绘的画面之中。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注意与学生沟通情感,师生已经产生了默契,所以,每当你提出建议,他们都会立刻响应。孩子们不是被老师“逼着学”,而是变成了自觉的“我要学”。一个苗族学生,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你就盯着他吃饭,盯着他喝水,盯着他睡觉。天气酷热难当,他还穿着一身厚衣服,经常大汗淋漓,你就提醒他脱掉外衣,并劝他:“孩子,要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我的基础太差,不这样拼搏,我无法挽回两年里丢掉的东西。”“那也要注意作息时间,失去了健康什么也学不成了。”“老师,有你做榜样,我精力充沛得很。”中考结束,全县1000多名考生,他
19、考了第二名。你身带疾病站在讲台上,成为学生们崇拜的“旗帜”,你的每一堂课,都是学生们励志的军号声。(节选自李延国、王秀丽的报告文学张桂梅,有删改)6(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一边在创造着成就,一边在接受着磨难”的宿命,张桂梅以行动抗争,趁寒假又去昆明复诊。B“你要尽全力抗拒死神对你的绑架”一句体现了张桂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鼓舞人心。C“你不是超人,不是伟人,你只是一个平凡的孤独的女人”一句对张桂梅强烈的敬佩、感动之情喷涌而出。D文中所提及的教育案例表明,在张桂梅心里,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人格,使其健康成长,比分数更紧要。7(3分)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
20、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十分注重对张桂梅形象特征的把握和描写,赋予作品可视化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B饭店老板卖开水由1元降到5角到最后免费,是以周围人态度的变化来侧面烘托张桂梅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C把张桂梅比喻为学生崇拜的“旗帜”,将她的课堂比喻成学生励志的“军号声”,表达了对其个人魅力的赞美。D文章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多采用带有浓重感情色彩的判断句、陈述句,直白、热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8(5分)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9(6分)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统一的特点,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
21、题共5小题,20分)(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形无以测其奥。道象之妙,非言不传;传言之妙,非学不精。未有不因学而鉴道,不假学以光身者也。夫茧缲以为丝,织为缣纨,绩以黼黻,则王侯服之。人学为礼仪,雕以文藻,而世人荣之。茧之不缫,则素丝蠹于筐笼;人之不学,则才智腐于心胸。海蚌未剖,则明珠不显;昆竹未断,则凤音不彰;情性未炼,则神明不发。譬诸金木,金性包水,木性藏火。故炼金则水出,钻木而火生。人能务学,钻炼其性,则才慧发矣。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染使然也;冰生于水而冷于水,寒使然也:镜出于金而明于金,莹使然也;戎夷之子,生而同声,长而
22、异语,教使然也。远而光华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故吴竿质劲,非筈羽而不美;越剑性利,非淬砺而不铦:人性怀慧,非积学而不成。(节选自北齐刘昼刘子,有删节)文本二:发虑宪,求善良,是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
23、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有删节)【注】筈:箭尾。謏闻:小的声名。10(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然A故安B其学而亲C其师D乐其友E而信其道F是以G虽离师H辅而不反也。11(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雕以文藻”,用文采来装饰自己,与石钟山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新高 01 学易金卷 2024 年高 考考 押题 密卷含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