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高考Ⅰ卷02)-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docx
《语文(新高考Ⅰ卷02)-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高考Ⅰ卷02)-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含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新高考卷02)-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02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
2、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宇宙中的碳自诞生之始就具有“建筑师”潜力,奠定了地球生命总建筑师的角色基础,碳的流动紧密结合了生物演化与居于引导地位的地球物理力量。生命总是驱动着地质发展,也为地质发展所驱策,碳在生物之中的流动,靠着自然界的无生命力量和生命演化缠绕在一起,短期碳循环可以从几分之一秒延续到数十年、数百年,而长期碳循环则涵盖岩石圈和板块运动的领域,包含风化与沉积,能够
3、延续数千万年。大气中的碳含量在每个地质时间尺度上都是相互配合的,通常以气温变动为先导,但工业时代之后就不再是这样了,人类工业活动对气候秩序的改变,比板块运动和岩石风化速度要快得多。人类做出的每样东西,大部分不是由碳组成,就是以碳的火焰打造而成。工业活动逆转了光合作用,把氧气和硬质碳变回二氧化碳,人为影响抹消了生物与地质时间尺度的界限。在短暂的时间里,人类从一种有影响力的物种变成地球演化和地质变化最有力的推手,我们影响这个星球的程度,不论在范围还是强度上都是很独特的,除了陨石撞击以外,应该只有人类能够将地质速度提升到这么快,而工业成为影响生物与地质之间交互作用的最主要因素。人类知识转变为发明随后
4、获得经济价值的模式,是通过基础科学激发科技创新的模式,资源、知识和工具滋生出更多的资源、知识和工具,以难以量化的方式改变了地球表面和大气。由于碳累积值动辄以百万年为尺度,因此长期的碳循环总是容易被忽视,进而让长期碳循环加速到进入短期循环的路线。随着人类火焰蔓延和经济之手的挑拨,在工业蜡烛越来越大的时代,我们自认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持续性比大部分其他物种的生存更加重要,但是,自然界没有所谓的人类发展的中心法则,人类才智的成就促使科技跃进,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也正在反噬人类自身,逐渐走向自毁之路,新一轮的碳反思正在发生。在碳科学上的无知常常阻碍人们在遏制气候变化上所做的努力,而学术上的分裂直接影响着气候
5、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地球气候并不是自行稳定的系统,总是捉摸不定的,就算没有突然的打击,即便轻推几下也会有强烈的非线性变化,甚至进入混乱时期,在人为辐射效应、火山压力来源以及太阳能改变的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的生存难度大大增加。如果国际气候协议的约束成功,京都议定书会让二氧化碳排放量稳定处于1990年的水准,但事实是,之后的排放量已经提升了35%。也能逆转城市负面形象。全球变暖造成的变化已经威胁到现代文明发展的限度和潜力,地球气温比前工业时期上升了二摄氏度,科学帮助我们对这个星球发的高烧做出了诊断,而科学也是减缓气温加速上升的唯一希望。科学技术将非自然选择强加给生物,不断涌入大气的碳将给后代造成不
6、可挽回的损失。如果我们足够快地开始行动,就能减缓我们对碳循环的冲击,而不必牺牲工业化火焰,行之有效的方案能够把文明转换到另一个不会让地球枯萎的能量系统上。(节选自读书2023年第12期碳循环的真相从生命基础到文明威胁)材料二长期以来,工业文明发展依靠化石能源,造成了环境、气候恶劣等阻碍人类生存发展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难题,全球聚焦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等目标,共同致力于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经济以有效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大国,也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控制碳排放量,努力构建一个节能低碳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中国不仅于2016年签署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而且在2020年
7、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目标: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贯彻落实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电能的清洁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等优势支撑了其在中国碳减排过程中代替其他能源的关键地位。电能的经济效率能达到石油的3.2倍、煤炭的17.27倍,即1吨标准煤当量电力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与3.2吨标准煤当量的石油、17.27吨标准煤当量的煤炭创造的经济价值相同。因此,中国从2013年陆续出台并落实电能替代政策,在各领域开展电能替代工程,提升电能替代技术,以期改变能源结构,促使能源发展方向的转变。电能替代虽然在能源清洁化转型上
8、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在其经济性与能源供给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电能替代可以给社会带来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但因其成本高、发展环境要求高,必须有相关的政策支持才能推动实施;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技术水平的苹新将使得全社会电气化水平迅速增长,电能利用设备在生产生活领域相继大规模普及,这在客观上提升了全国的电能替代程度,同时也使得全社会用电量将显著增加,对电源供给侧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在电能替代大规模普及的未来,如何协调电力与其他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最终在保证能源系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目前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节选自生态经济2
9、022年第38卷)1(3分)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碳是地球生命的总建筑师,它靠着自然界的无生命力量和生命演化纠缠在一起,在生物中流动。B自然界其实没有所谓人类发展的中心法则,人类的持续性也不比大多数其他物种的生存更加重要。C京都议定书虽然已经签署,但没有发挥相应的约束作用,之后全球碳排放仍然大幅升高。D电能具有清洁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等优势,且经济效率高,在我国碳减排过程中处于首要地位。2(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大气碳含量原本以温度变动为先导,在每个地质时间尺度上相互配合,工业时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B全球变暖已威胁到现代文明发展的限度和潜力,而
10、目前遏制气温上升的唯一希望只有科学。C工业活动将人为因素强加到自然生态系统中,使人类成为地球演化和地质变化的最有力推手。D中国近年来陆续出台电能替代政策,主要目的是兑现在巴黎协定中做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3(3分)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作出重要指示,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B2018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征收环保税,旨在提升企业环保意识,加强节能减排工作。C云南省制定有利于火电稳定发展的政策,安排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火电机组大方式运行,力争统调
11、火电发电量达420亿千瓦时以上。D告别产业单一布局和发展,以风电、光伏和生物质发电等多能互补、多元布局模式将是未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模式。4(3分)下列对两则材料的分析及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运用“建筑师”“工业蜡烛”等形象生动的词语,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B材料二以时间为顺序,写到了我国在碳排放方面的严峻形势和应对措施,条理清晰,层次井然。C材料一第段叙议结合,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大众和学者的认知是碳减排道路上的重要障碍。D两则材料都引用了大量与碳排放相关的详实数据,体现文章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颇具说服力。5(6分)近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销售
12、量逐年攀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更好地推进汽车市场的电能替代?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坏孩子的故事马克吐温从前有个坏孩子,名叫吉姆。吉姆没有一位生病的母亲也就是他没有一位笃信上帝、身患肺病,倘若不是爱子情深而宁愿躺进坟墓安息的母亲。然而,主日学校【注】课本里的坏孩子大都叫詹姆斯,并且都有一位生病的母亲。她们都用温柔凄婉的歌声哄孩子入睡,然后跪在床边流泪。可是,吉姆这个小家伙情况不同。他的母亲安然无恙没生肺病,不但不虚弱,而且挺健壮,也不敬重上帝;此外,她对吉姆毫无疼爱之情。她常说,即便吉姆折断脖子,
13、对她也没有多大的损害。她总是用打屁股的办法催吉姆睡觉。她要离家的时候,还要赏他几个耳光。一次,这个吉姆偷出厨房钥匙,悄悄地溜进厨房,偷吃了果酱,随后又把果酱瓶子装满焦油沥青,好让他母亲看不出破绽;吉姆并没有顿生恐惧,也不觉得仿佛有什么声音悄然对他说,“不听妈妈的话对吗?这么做不是罪过吗?坏孩子们偷吞了自己善良母亲的果酱之后有什么报应呢?”也没有独自跪倒在地,保证今后不再作恶,然后轻松愉快地站起身来,对母亲告以实情,请求宽恕;而母亲则是泪流满面,满怀欣慰感激之情向他祝福。不!这是课本中其他坏孩子的情况;至于吉姆,完全是另一码事。你说怪不!吉姆偷吃了果酱,还粗俗下流地说真棒;他把焦油沥青装进果酱瓶
14、,也说真棒,还哈哈大笑,说那老太婆发现之后,“必定会气得暴跳如雷,哼哼呀呀地说不出话来”。后来母亲果然发现了,但他硬说不知道,结果挨了一顿臭揍,泪流满面的竟是他自己。吉姆什么事都干得稀奇,与课本上的詹姆斯们迥然不同。有一次,他爬到农场主阿科恩的苹果树上偷苹果。可是,树枝没有折断,他既没从树上跌下来摔断胳臂,也没有被农场主的大狗咬伤,尔后也没有卧床数周,闭门思过,从此变好。总之,绝没有那回事。吉姆偷够了苹果之后,安然爬下树来;对那条大狗,也早有准备,那条狗一扑过来,他一砖头扔过去,正好击中了它。说也奇怪这类事情那些文雅的小书里从未写过,那些小书里面画着一些身穿燕尾服和短腿的马裤、头戴响铃礼帽的男
15、人和腋下夹着无裙环衣裳的女人。任何一部主日学校的课本都没写过。有一次,吉姆偷了老师的铅笔刀,但又害怕老师发现了会受到惩罚,于是便把小刀偷偷地塞进乔治威尔逊的帽子里乔治是可怜的威尔逊寡妇的儿子,他的品行端正,被公认为村上的好孩子。乔治对母亲的教诲从不违拗,一向诚实,而且勤勉好学,他对主日学校尤为崇信。可是,后来那把小刀竟从帽子里掉了出来,可怜的乔治耷拉着脑袋,羞得无地自容,好像真的自认有罪。而那位伤心的老师认定小刀是他偷的。当老师举起细软的鞭子,准备抽打他那发抖的双肩时,那位纯属杜撰的白发地方治安官并没有突然出现,更没有神气十足地说道:“饶恕这位品德高尚的孩子吧罪犯正站在那儿发抖呢!休息时间,我
16、正好从校门口路过。虽然没人看到我,而我却看到了偷窃的人!”因此乔治没有挨打,那位可敬的地方治安官也没有给感激涕零的师生们布道,然后牵着乔治的手,说他这样的孩子值得称赞,领走乔治跟他同住,让他打扫办公室、生火、跑差、劈柴、学法律、帮他内助料理家务,工余时间尽情玩耍,每月领取四角钱的报酬,自行其乐。不!书上会这样写的,但吉姆遇到的却不是这样。那个老不死的法官没有插进来制造麻烦,结果,模范孩子乔治挨了一顿臭揍,吉姆高兴得手舞足蹈,因为,你知道,吉姆恨透了那些模范孩子。吉姆说,他“最瞧不起这些娘娘腔”。这就是那个没教养的坏孩子吉姆所使用的粗俗语言。但是,发生在吉姆身上奇而又奇的一桩事是:他在一个礼拜天
17、去划船,并没有被淹死;又一个礼拜天他去钓鱼,遇上暴风雨,却没有遭雷击。嗨,您不妨翻查主日学校的全部图书,从头至尾,反复阅读,您也绝不会发现这种事情。啊,绝对不会!相反,您会发现,所有在礼拜天划船的坏孩子没有一个不淹死的,所有在礼拜天钓鱼又遇上暴风雨的坏孩子都遭雷击。吉姆为什么总是能避开这些灾难,我也说不清个中的缘由。吉姆的活动有符咒庇佑准是有符咒庇佑。任何事儿都伤害不着他。他游动物园时甚至把一捆烟叶塞给大象,那大象也没有甩开长鼻敲碎他的脑壳;他翻遍食厨,却从来没有把硝酸错当成薄荷饮料喝进肚里;在安息日,他偷了父亲的枪出去打猎,也没有崩掉三四个指头;他一时气急,揍在小妹的太阳穴上,小妹也没有头痛
18、不止,过夏就死。不!她居然复原了。最后,吉姆终于离家出走,浪迹海洋。但是,当他回来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景况凄凉、孤苦无助,也没见他亲人长眠于安静的教堂墓地,那座他童年时期墙上爬满青藤的房屋也没有倒塌。啊,不!他跟个浪人似的,喝得酩酊大醉,没进家门就进了警察局。吉姆成年之后结婚成家,后来又有了许多儿女。一天晚上,他突然抡起板斧砸碎了全家人的脑袋。吉姆采用各种流氓手段,欺诈坑骗而发了大财。现在他横行乡里,成了心毒手狠的坏蛋,然而却受人敬重,选入议会。诸位请看,主日学校的课本中可从来没有哪一个坏詹姆斯,能像这位有符咒庇佑、无法无天的吉姆这样走运,这样称心如意的。(商振永译,有删减)注主日学校:又名“星期
19、日学校”,欧美诸国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字教育的免费学校,教学内容除宗教教义和道德准则外,也有读、写、算的基本知识。6(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反映,以前主日学校课本里坏孩子总叫詹姆斯,做坏事总会受到上帝的惩罚;而好小孩在遇到不公时总会有好人出现,逢凶化吉。B第段主日学校课本上坏孩子詹姆斯的坏与现实生活中吉姆的坏形成对比,说明吉姆更坏,不值得被疼爱被原谅,故而母亲不喜欢他。C第段写吉姆偷吃果酱,作者并没有侧重具体再现他偷吃的场景,而是设想课本上的詹姆斯们偷吃后的情景,突出吉姆这事“干得稀奇”。D第段中,品行端正、被公认为村上的好孩子的乔治被
20、诬陷偷铅笔刀后,并没有像书上写的那样受到公正对待,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7(3分)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表面上看,坏孩子的故事大多是生活中各种小孩恶作剧式的故事,但随着吉姆的长大,还依然故我,可见其故事具有深刻寓意。B马克吐温反复提到主日学校课本的故事内容,其作用一方面是为吉姆的种种坏事提供参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社会思想与背景。C小说第段渲染吉姆做各种坏事总能神奇地躲过惩罚,个中原因作者也想不明白,所以在第段开头就只能认为“有符咒庇佑”。D马克吐温用絮絮叨叨的语气,大篇幅地铺陈叙述吉姆的坏故事,却在结尾短促地交代吉姆令人意外的结局,构思巧妙,有力度。8(5分)马
21、克吐温用什么视角叙述“坏孩子的故事”?其语言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9(6分)阅读下面红楼梦第三回两首西江月词,对照本文分析吉姆和贾宝玉这两个典型的“坏孩子”形象有何异同。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
22、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
23、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选自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材料二:(秦)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新高 02 学易金卷 2024 年高 考考 押题 密卷含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