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变化积极适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纳变化积极适应.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开学适应】接纳变化,积极适应01【课程设计思路】课程信息活动对象:初一新生准备道具:作业单、视频、音乐等多媒体素材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设计理念心理适应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心理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第二,心理 适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第三,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 本课程以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为设计理念,即心理适应由认知调节(外部评估、内部评估)、 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等环节构成的动态过程。教学目标L认知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升入初中后的诸多变化并接纳它。2 .情感目标:让同学们宣泄压抑情绪,在同伴的分享中找到共鸣,减轻急躁、孤独的情绪。 能够迅速熟悉起
2、来,拉进距离感。3 .问题解决目标:学会时时发现身边的变化,以积极探索的态度迎接新挑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小学与初中的区别,并采取主动适应,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去应对 目前的变化。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发地去思考,去形成正确应对变化的意识并采取行动。02【教学过程】主要环节一、暖身小游戏:交叉握手二、谈变化找共鸣一小学初中大不同三、寻找新的奶酪四、结语暖身小游戏:交叉握手老师:课程开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玩一个小游戏。(播放PPT)1、请大家伸出双手,当喊开始之后便轻声鼓掌,老师喊停的时候,你们就把两只手的手 指交叉握在一起,体会感觉。来看一下,是你们的左手大拇指在上呢,还是右手大拇指
3、在上 呢?(学生回答:左手或者右手)2、接下来老师会给出相同的指令,但是这次喊停的时候,左右手交叉的位置要有一些变 化,左手大拇指和右手大拇指在上的位置要转换。(做示范)老师:大家感觉怎么样啊?(留意学生的神情和动作,学生回答:有些不舒服或者不习惯、怪怪的)小结:其实大家提到的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可以统一概括为不适应。我们仅仅是变化了拇指 的位置,大家就感觉很明显的不适应。更何况(详见教案)注意事项:将游戏与本节课主题紧密联系起来,注意留意学生做小游戏时的反应。活跃课堂 气氛,调动学生兴趣。设计意图:通过小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大大小小的适应问题无处不在,引入新生适应这一话 题。小学初中大不同老师:咱们
4、来新学校不到一周,从小学到初中,生活肯定发生的不少变化。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下:小升初,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写到下面的活 动单上。写下你发现的变化,以及这个变化给你带来的感受。比如有同学可能发现学习科目变多了 发放活动单,让学生填写第一部分。邀请同学分享自己发现的变化,并给予反馈。总结四大方面的变化:学习方面,人际方面,校园环境(物理环境、文化环境),规章制度。 小结:小学升入初中,每个人都体验到了一些改变,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大家的发言中 我感受到咱们班同学敏锐的观察力注意事项:活动指令要明确。请同学发言分享时,注意引导学生做补充(详见教案) 设计意图:从外部评估变化,让同
5、学们认识到小学与初中的不同,在同学间引起共鸣,为适 应做认知调节的准备。寻找新的奶酪老师:这个短片(详见教案)里有四个小主人公,它们和你们一样,生活面临很大的变化, 请大家留心观察他们面临着什么变化。最重要的是他们面对这个变化,都是怎么应对的?具体来说,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最后结果怎么样?1、在活动单上回答谁动了我的奶酪下的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四个小主人公 的理解。教师做最终总结。注意事项1、根据学生选择的最像状态最多的角色,重点分析该角色的心理历程和应对方式;2、在回答问题2时设计意图:从外部评估变化,让同学们认识到小学与初中的不同,在同学间引起共鸣,为适 应做认知调节的准备。结语老师总结与寄语:变化,意味着压力与挑战,同时也代表着机遇。新的学校,新的起点。新 的学校像故事中的迷宫一样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鼓励学生接纳变化,积极适应。03【教学反思】接纳变化,积极适应是我第一堂正式的心理健康课。准备这节课时我也刚刚参加工作, 面对新的城市、新的工作环境、新的人际关系,内心充满了忐忑不安。有趣的是,我在备课 的过程中安抚了自己,调整好了心态,真正做到了接纳变化,积极适应。虽然内容来自初一 新生的第一堂心理课,但是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不会面临变化和新的挑战呢?所以它适用于 所有处于人生新阶段,处于新环境的小伙伴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