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术爱好的渴望,老人虽遭双目失明和日不饱食之苦,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充实而美丽,远远脱离了这个严酷 的现实世界。尽管现实严酷,只要有精神追求,就能够在荒芜的现实中看到希望,昭示着人性中的善良与 宣忠 问贝O老人是不幸的。老人处于这样阴暗的时代,战后德国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老人家境每况愈下,他的妻女迫于生活的压力 变卖了老人所有的藏品,战争给他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伤害,双目失明,通货膨胀,生活穷苦。收藏家的女儿在旅馆里找到了我,并讲述了他们一家的故事,现在画册里放的已经不是原来的艺术画,而 是一些发黄的纸。老人对这些全然不知,依然每天抚摸欣赏着他那些珍贵的画册。老人半生的收藏为了要 维持生计而不得已被变卖
2、,而他每天用几个小时来欣赏抚摸的画作早已成了一堆劣质品和泛黄的白纸。结合“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 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 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一一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可 知,老人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他的眼睛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 的光芒。老人沉浸在自己的珍藏之中,幸福地活着,可是这幸福是用善意的谎言营造起来的,大大加深了 老人的悲剧色彩。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
3、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 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太子归,即位 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王令群臣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 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子良出,昭常人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
4、 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天 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峋索拉 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日:“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日:“大 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 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伐昭 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 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材料二:秦人留之(楚怀王),
5、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 *子,不宜! ”乃诈赴于齐。齐得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10 .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王乃遣A子良北B献地于齐C立昭常D为大司马E使守东地F又遣景鲤G西索H救于秦
6、。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与,意指给,给予,同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字含义相同。B.玉声,似玉相击之声,引申为美妙的声音。这里是对楚襄王言语的敬称。C.“乃归子”的“归”指让回去,与蜀道难“使人听此凋朱颜”的“凋”字用法相同。D.倍,指违背。跟鸿门宴“愿臣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怀王死后,在齐国做人质的楚国太子向齐王请辞回楚国,但齐王阻扰,提出放归条件,楚太子采纳了慎子的建议,答应了齐王的条件。B.楚太子回国继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土地,楚襄王不愿献地,向群臣问计,集思厂
7、益,最后解除了危机,说明楚襄王善纳言。C.子良告诉齐王此行受王命来献地。昭常假托王命驻守献地。秦军压境并指责齐国行为不当,告知若不收兵就和齐军决战。最终楚国不战保全东地。D.材料一表述齐王放归楚太子是因楚太子答应献地给齐国。材料二表述齐王放归楚太子是因为怕空有人质,还在天下落下个不义之名。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2)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14 .楚襄王不愿献地给齐王,向子良、昭常、景鲤三人问计,三人在割让东地的问题上有何不同意见?请简要说明。【答案】10.CEF11. A 12. C13 . (1)(您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五
8、百里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 的。(2)(如果)楚都另立一王,我们可以趁机和新王作交易。14 .子良建议要割地。若不讲信用,以后就很难与诸侯结盟。昭常建议不能割地。如果割掉东地五百里,是割掉东国的一半,楚国实力大减,并表示愿意去守卫东 地。景鲤建议也不能割地。因为不能失信于天下,背负不义的名声,表示愿西行向秦国求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楚王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让他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西边向秦国求 救。“于齐”作“献地”的状语,状语后置,其后断句,所以c处断句;“大司马”做动词“为”的宾语,结构完整,“
9、大司马”后应断开,所以E处断句。“使守东地”是“使之守东地”,“东地”做“守”宾语,单独成句,宾语后断句,所以F处断句。故选CEF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错误。含义不同。给,给予;交好、结交。句意:大王不能不给啊。/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 五国啊。B.正确。C.正确。使动用法,让回去,使回去;使动用法,使凋谢。句意:我才放你回去。/使人听 到此处容颜为之改变。D.正确。违背。句意:如今你们又违背大王的命令要立庶妻所生之子为王。/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 背叛恩德。故选A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10、C.“昭常假托王命驻守献地”错误,子良向齐王说昭常假托王命,这 托辞。故选C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所以,用来的,的凭借;“爱”,吝惜;“爱地不送死父,不义”,判断句。(2) “立王”,另立一王;“因”,趁机;“市”,做交易,做买卖。【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子良建议是要割地。由原文“上柱国子良入见,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 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可知,原因是因为大王一字千金,若不讲信用,以后就很难与诸侯结 盟;昭常建议不能割地。由原文“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
11、地五百里,是 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可知,万乘大国,就是因为地大广博。如 果割掉东地五百里,是割掉东国的一半,楚国实力大减,并表示愿意去守卫东地。景鲤建议也不能割地。由原文“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 与,负不义天于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可知,因为不能失信于天下,背负不义的名声,表 示愿西行向秦国求救。参考译文:材料一:楚襄王做太子时,被送到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告辞,要回楚国去,齐王不准 许,说:“你要给我割让东地五百里,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 我找他问一
12、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您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五百里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吝惜土地 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我所以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五百 里。齐王这才放太子回国。太子回到楚国,即位当了楚王。齐王派车五十辆来,向楚国索取东地。楚王让 群臣献计。上柱国子良入宫拜见楚王,说:“大王不能不给啊!大王金口玉言,答应了强大的齐国却又不 给,就是不讲信用,以后就很难与诸侯结交了。”子良走后,昭常进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 国,就是因为地大广博。如果现在割掉东地五百里,这是让掉了东国的一半啊,楚国就徒有万乘的虚名而 无千乘的实力了,不能给。我愿意去守卫东地。”昭
13、常出宫后,景鲤进见楚王,说:“不能给。虽说这 样,但是大王金口玉言答应了强大的齐国,现在又不想给它,会在天下背负不义的名声,楚国又不能单独 防守,我愿西行向秦国求救。”楚王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让他守卫东地;还派 遣景鲤去西边向秦国求救。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人带兵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臣说:“我负责防 守东地,将与东地共生死。”齐王问子良:“大夫您来献地,现在昭常却在那里防守,怎么回事?子良 说:“我受敝国君主的派遣,一定是昭常假托楚王命令。大王可以去攻打他。“齐王调动大军讨伐昭常。 齐军还未进入楚境,秦国已派大军五十万逼近齐国的西境。秦将说:“你们阻挠楚太子回国是不仁
14、;又想 抢夺楚国的东地五百里是不义。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这样的话,我们就等着决战一场。齐王害怕了, 就请子良在南边到楚国,向西到秦国进行讲和,解救齐国的灾难。楚国不用一兵一卒就保全了东地。(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材料二:秦国扣留了楚怀王,楚国大臣对此感到忧虑,互相商议说:“我们的君王扣在秦国回不来,被要胁害” 地,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如果齐国秦国一起算计我们,那楚国就完了。”便打算拥立一位在国内的 王子继位为王。昭雎说:“大王和太子都身陷敌国,如今你们又违背大王的命令要立庶妻所生之子为王, 这是不合适的。”于是楚国就诈称楚王薨,去齐国接太子归国。齐王召集群臣商议,有人建议:“不如扣 下太子,
15、以要挟楚国割让淮河以北之地。”齐相说:“不行。若楚国另立一王,这样,我们不仅空有人 质,还在天下落下个不义之名。”那人又说:“不会,如果楚国另立一王,我们可以趁机和新王作交易, 给我下东国,我替你杀死太子,不然的话,我们就联合三个国家立太子为楚王。”齐王最终采纳了国相的 意思而放归楚太子回去。(节选自资治通鉴)(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千秋岁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鸩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词人于绍圣元年贬监处州酒税。元祐
16、七年三月,作者等二十六人同游西池。15 .对这首宋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花影乱,莺声碎”二句以“乱”字状花之纷繁,“碎”字表莺声盈耳,用笔尤工,各极其妙。B. “携手处,今谁在”照应“人不见”、“空相对”,突出作者与昔日友人不得相见的伤感。C.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初春的景象,显得鲜明生动。D.本词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蕴藉含蓄,感人肺腑。16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进行赏析。【答案】15.C 16.一语双关,言简意深。“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 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飞红”以颜
17、色借代花,“飞红万点”生动地写 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夸张”也可)。“愁 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 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初春”错误。结合“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可知,应为“暮春”。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全词以“春”贯穿全篇,“今春”和“昔春”,“盛春”到“暮春”,以时间的跨度,将不同的时空和昔 盛今衰等感受融合为一,创造出完整的意境。该词也将今与昔,政治上的不快和爱
18、情上的失意交织在一 起,或谈政治理想破灭,或说个人容颜衰老,反复咏叹,缠绵凄恻,最终落脚点在一无边无际的“愁” 上,感情极其忧伤,催人泪下。结句“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说春去了,落花千点万点,飘飞着残败的衰颓,牵起一怀愁绪,如 海,潮涌潮推。“春”字运用了双关修辞,既是自然之春,又是人生之春,“春去也”慨叹春逝,既有伤春之愁,又有年 华已逝的悲愁;“飞红”是借代的手法,以颜色借代花;“万点”是夸张手法,“飞红万点”是春归的自然写照,写出了 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愁如海”运用了比喻修辞,以海喻愁,新奇绝妙,强化了愁绪的深广,无边无际。这两句由眼前想到今后。既是惜春春去,又有对前途的无望
19、、人生失意的愁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描绘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原来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的两句:, O(2)杜甫登岳阳楼中“, ”两句,描写了洞庭湖的波浪掀天、浩茫无际, 表现出宏大的气势与壮阔的意境,被王士祯赞为“雄跨今古”的佳句。(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 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答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吴楚东南班.乾坤日夜浮.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鬟、
20、圻、乾坤、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团圆之日”被作者曹雪芹赋予了残缺和破碎的悲剧意蕴。第十八回中,元春于元宵节回贾府省亲, 所点的四出戏大有深意一捧雪豪宴讲恩将仇报的故事;长生殿乞巧表达高处不胜寒和对 人间真情的渴望;邯郸梦仙缘写人生福祸相依,蕴含人生的智慧和超脱;牡丹亭离魂表达对死 亡的预感。概而言之,其中的意蕴就是盛极而衰,人生无常。元春的眼泪仿佛浸湿了书中每一个“团圆之日”。她没有出场的“元宵节猜灯谜”和“中秋赏月”情 节也都预示着重要的事件即将发生并以“谶语”的形式关联贾府未来的命运。灯谜所呈现的“悲凉之
21、雾, XSZKZZXZ/XZSZ/XZNZ/SZNZZKZNZK/KZ/ZSZKZZK/ZZ/XyZy/S/SZ/X/ZSZNZi/SZSZZSZSZV/ZZSZSZZyZSZZZSZKZZZZKZKZZKZZZZXZZZXZZZNZ/ZXZ/ZZSXZXZSZKZ/XZZSZKZXZ/ZSZSZXZZ/ZZV/ZS/ZSZZZ*XZSZXZZKZZK/ZKZ/ZKZ/SZKZ/KZKZ/KZs遍被华林”的气氛,赏月时“闻笛落泪”的预感,都照应着“树倒狗狗、散”的终局。曹雪芹用多种方式设置伏笔与隐喻,使之和贾府命运相互照应。通过节日的喜庆气与家族、个人的悲 剧命运相互作用,形成了戏剧性的张力,
22、提升了红楼梦的美学意蕴。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 .红楼梦常以诗句、对话、酒令、谜语等形式关联人物形象及命运。请从下面两项中任选一项,谈 谈你的理解,字数不超过50字。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黄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西江月词日:“富贵不知乐 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挎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有一首判词为:“才自精明
23、志自 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答案】18.虽然她在“元宵节猜灯谜”和“中秋赏月”情节中没有出场,但这些情节也都预示着重要的事 情即将发生,并以“谶语”的形式关联贾府未来的命运。19 .节日的喜庆气氛与家族、个人的悲剧命运相互作用,形成了戏剧性的张力,丰富了红楼梦美学意蕴。20 .这是写贾宝玉的词,在常人眼中他不才不贤、难堪大任,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与世俗格格不入,最 终出家。这是探春的判词,探春才干出众,但偏生于贾府没落之时,且为庶出,最终免不了远嫁的悲剧。【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分析画曲线的句子特点可知,由“并”字连接的两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浙江省 东阳市 东阳 中学 上学 开学 检测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