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沿海盐场是我国的主要盐场之一,山东省只有40多万hm。1采样地点和分析1.1 新淤地土体等、地下水埋深高采样地点全部在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内,位于东营市河口区,属现代黄河三角洲。 该地为近代黄河冲积母质发育而成的滨海盐化潮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个别地段表层 常形成盐结皮土壤以盐化潮土和滨海盐土为主,土壤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占可溶性盐总量80%以上, 0-100 cm 土体加权平均含盐量0. 58%,局部地段0. 5%1. 0%,最高达3. 564%,新淤地土 壤含盐量较低,一般在0.3%以下。土壤pH值6.798.87,平均7. 94;地下水埋深一
2、般 23% 地下水矿化度1040g/L,高者达200g/L2004年3月下旬采集土样。由于土壤含盐量随不同地点变化较大,根据地表指示植物的种 类、分类、生长状况和土壤返盐情况,运用以往的研究经验,按照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 耕地E (植被类型为小麦、玉米禾本科植物)、草地G (植被类型为苜蓿、鲁梅克斯等草 本植物)、灌木林地S (植被类型为枸杞)、乔木林地F (植被类型为20年生的刺槐(1.2 土壤含盐量测定室内土壤常规分析按照“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pH值测定是用水浸提后,用 pH-3数显酸度计测定;电导法测土壤含盐量;原子吸收法测盐基离子Na.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用Johnson与Tem
3、ple法,单位用每1 g 土所消耗的0. 1 mol/L 1/5 KMnO2结果与分析2. 1 土壤含盐量(表1)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调查区内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后,用电导仪测定土壤电导度(表1)。土壤电导度是指土壤溶液的导电状况,与可溶性离子的总量成正相关。因此,土壤电导度 是表示土壤盐分总体含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电导度越高,说明土壤含盐量越高。从表1 中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其土壤含盐量差别较大。一个共同的趋势是,土壤含盐 量都是由表层向卜层逐步递增,越是深层土壤,盐分含量越高。这说明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是由于干旱,天然降雨少,土壤蒸发量大,导致深层土壤水分沿毛细管上升,可溶性盐分 离子随之
4、上升到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后,盐分离子在土壤表层积累,从而发生土壤盐渍化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一般情况下,新生陆地进行农业耕作20年后土壤返盐严重,不再适 宜继续耕种,而作为林地利用,20年后,土壤含盐量只是稍微高于耕地,这说明不同土地 利用方式下,土壤返盐情况有很大差异。2.2 土壤ph值的变化在滨海盐碱地中,主要盐分为氯化物,阳性离子主要有Na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盐碱荒地(U) Na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pH值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土壤条件比较好的耕 地,土壤pH值接近中性;未利用的盐碱荒地土壤pH值最高;在3种林地中,pH值有较大差 别,这除了与土壤盐分含量有关外,可能也与不同
5、树木的枯枝落叶量以及它们的离子含量 不同有关。土壤pH值反映了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它与土壤的理化性状、对离子的选择性 吸收等有关。因此,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植被群落分布2.3 不同类型土地的营养状况土壤营养成分是反映土壤肥力和土壤可利用方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次调查分析了 040 cm 土层的土壤营养成分,结果见表3。土壤营养成分的内容很多,一般而言,主要用N、P、K和有机质含量来表示。由上表可以 看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营养成分有很大差异。在这几种土地利用方式中,耕地(E) 的营养状况最好。这是因为出于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目的,人们对耕地进行集约经营,不断 采取施肥、浇水、犁耙等抚育措施。草地(
6、G)的营养状况也比较好,可能是一方面草地 是由耕地转化而来,另一方面也采取了施肥、浇水等抚育措施。灌木林地(S)的营养状 况较差,是因为它原本是荒废地,先天营养不良;在种植灌木后,也基本不采取施肥、浇 水等抚育管理措施。林地(F和MF)的营养状况较好,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由此 可见,长期的林业经营不仅没有恶化地力,而且保持了比较好的营养水平。当然,选择的 树种不同、经营的强度和目标不同,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有所差异。盐碱荒地(U) 的营养状况最差,特别是全P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这可能是除含盐量高以外,制约该 地类土地利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2.4 土壤有机碳循环酶活性的变化土壤酶是土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同 土地利用 方式 土壤 养分 状况 影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