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的隐私保护问题.docx
《互联网中的隐私保护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中的隐私保护问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互联网中的隐私保护问题1反复贩卖罪犯的隐私泄露行为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隐私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互联网用户的 切身利益。据瑞星2012年中国信息安全综合报告显示,黑客和网络欺诈者大肆套取 个人隐私信息,并反复售卖牟取暴利现有文献对于隐私泄露行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隐私关注(Privacy Concern)和自我披露(Self - Disclosure)两方面。隐私关注指消费者对控制收集和使用其个人信息的关注综上所述,在隐私泄露行为的现有研究中,缺少从泄露他人隐私者角度的研究。借助犯罪学 的中和技术理论这一剖析犯罪者实施犯罪前后自我辩解的理论,本文从泄露他人隐私者角 度分析其
2、自我申辩的手段,结合测量隐私认知程度的隐私意识构念,以人肉搜索这一典型隐 私泄露行为作为研究场景构建了泄露他人隐私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2研究设计2. 1研究假设2. 1. 1本文技术理论中和技术理论(Neutralization Theory)由 Sykes 和 Matza( 1957)中和技术理论在犯罪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Eliason和Dodder ( 1999)在本文的研究情景下,中和技术理论能有效挖掘泄露他人隐私者的心理过程,从根本上找到 影响其泄露行为意向的因素。本文采用前四种中和技术以及避免更多的伤害技术作为中和 技术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未采用反击谴责者技术,主要原因是在本文
3、研究情境下难以对谴责 者进行明确界定,且以往研究结论也表明使用部分中和技术同样具有良好解释力否认责任是指违法者认为无需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负责,而将责任转移至其他方面Hla:否认责任与泄露他人隐私意向正相关。否认伤害指通过极小化违法行为造成的伤害使违法行为合理化Hlb:否认伤害与泄露他人隐私意向正相关。即使违法者承认其行为造成了伤害并愿意承担责任,但在特定环境下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 是错误的II1C:否认受害者与泄露他人隐私意向正相关。违法者起初并无违反社会既定规则的意图,但当其处于两难境地时,必须通过违反既定规 则体现对更高忠诚的诉求。违反规则的原因并非规则不合理,而是必须以此为代价遵守更 高层次
4、的、更权威的规则Hid:更高层次效忠与泄露他人隐私意向正相关。违法者之所以违法是为了避免更多的类似事件的发生Hie:避免更多的伤害与泄露他人隐私意向正相关。2. 1.2隐私意识“意识”通常被定义为个体对某些议题的被动参与及不断增加的兴趣,被认为是提升认知 和产生行动的重要因素现有文献中对隐私意识并没有统一定义,Phelps等(2009 )H2:隐私意识与泄露他人隐私意向负相关。2.2 研究模型基于上述理论依据和研究假设,本文提出了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2.3 情境调查法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进行数据收集,问卷设计采用情境调查法。情境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 客观描述人肉搜索事件,较为真实地获取调查对象对
5、泄露他人隐私的认知2.4 研究样本的选择正式问卷主要通过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种方式进行发放。纸质问卷面向高校大学生,主 要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观已然形成,对社会上的不道德事件有泄愤的 欲望;其次,高校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之一;最后,高校大学生已具备从网络中搜 集资料和线索的能力,因此本文认为以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是合适的。电子问卷则通 过问卷星网站发放,填写问卷者来自全国各地。本次纸质问卷共发放了 500份,收回480 份,电子问卷共收回33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筛选,得到有效问卷759份,样本有效率为 91%,样本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3示范分析3.1 潜变量区分效度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中的 隐私 保护 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