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与小龙虾共作模式初探.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稻与小龙虾共作模式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与小龙虾共作模式初探.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僻与小龙联作眼初探东海县常年种植水稻6.53万hm2左右,近年来,东海县探索“一水多用、一 田多收”的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稻虾综合种养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稻 田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稻田的害虫可为小龙虾 提供饵料,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可为水稻生长提供养料,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生 物链,小龙虾产量大概在100150kg/667m2,稻谷逾500kg/667m2,产值在 60008000元/667m2,均效益比常规水稻高23倍/667m2。目前,东海县拥 有稻虾综合种养百亩连片基地达到40个,面积2000余hm2,实现“渔肥稻香、 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大幅提升了土地产
2、值和效益。为了拓展绿色高产高效创 建外延,响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赋予高产创建新功能、创造新价值。稻田 养殖小龙虾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粮食生产、改良膳食结构的惠民工程,且 对我国总体的粮食安全影响较小,对土壤与农产品几乎无不利影响。为此,东海 县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了东海县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方案, 鼓励和扶持农民参与其中。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试验地点设在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东海县黄川镇新联村瑞沃稻虾 综合种养基地内,单个种养塘口面积为2hm2,对照单作水稻面积为3.33hm2。小龙虾品种选择克氏原螯虾;水稻品种选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苏省高科
3、 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优良食味香型软米新品种南粳9308o试验设计:模式1,水稻小龙虾共作,模式2,水稻单作。1.2 茬口安排水稻于2022年5月下旬育秧,6月中旬栽插,10月底至11月上旬成熟收 割。小龙虾3月底4月上旬投苗,5月底至6月上旬出售稻田四周开挖上口宽 6m左右、深0.81.2m环沟,坡比1: 2左右,在环形沟一端留机耕道,挖出 的泥土就近加固加高加宽压实田填。四周填坝设置防逃网,进排水口设在稻田环 沟对角附近,上游用金属网片阻隔杂物,下游管口扎牢防逃网袋防有害生物进田。 在环形水沟内栽植伊乐藻、轮叶黑藻、金鱼藻、眼子菜等沉水性水生植物,水面 上还可以浮植水葫芦,为小龙虾提
4、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环沟内最好布建增氧设施。2试验过程2.1 水稻栽插与管理2.1.1 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308,具有抗倒性好,抗病性强,稻米品质优 的特点。2.1.2 稻田平整2022年6月初小龙虾捕售完毕,稻田晒干后进行施肥、旋耕、平整。2.1.3 水稻育秧及栽插2022年5月2224日水稻用月亏菌酯+异曝菌胺拌种后浸种,5月25日利用 流水线育秧,用种量45kg/667m2,采用7寸塑盘暗化育秧,5月28日下地 摆盘,模式1和模式2均于6月15日整地,6月18日移栽,采用毯苗机插, 模式1株距15cm, 1.8万穴/667m2,每穴35株秧苗,确保养殖水生动物生 存环境通风
5、透气性能好;模式2株距12.5cm, 2.1万穴/667m2,每穴34株 秧苗,基本苗6.3万8.4万苗。2.1.4 水稻生长期水浆管理栽插时田面保持12cm的浅水层;移栽后10d,保持田面湿润至薄水层; 中期灌水510cm,以利养殖水生动物入田活动觅食。为减少搁田对养殖水产 品在稻田活动的影响,可采用夜晾日灌的方式进行晾田,使土壤凝聚变硬。收获 前1015d排水,先将稻田的水位快速下降到田面510cm,然后缓慢排水, 保持环沟4050cm的水位,即可用机械进田收割。2.1.5 稻田施肥用40%三元水稻专用配方肥(N: P: K=20:8: 12) 40kg/667m2,底肥穗 肥机插时一次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 小龙虾 模式 初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