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doc
《《石壕吏》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壕吏》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石壕吏简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丈夫和儿子,被迫与女儿一起投奔亲戚的故事。1.1.2这首诗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展现了杜甫对战争的深切关注和对百姓的同情。1.1.3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二、知识点讲解2.1诗歌结构:2.1.1这首诗共八句,每句五言,遵循了唐代律诗的格律要求。2.1.2首句“石壕吏”点题,引出故事背景;次句“夜捉人”揭示了战争对百姓的迫害;的句子通过老妇人的口吻叙述了家庭的不幸遭遇。2.
2、1.3两句以老妇人的祈祷结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诅咒。2.2诗歌语言:2.2.1杜甫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真实的情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2.2.2例如,“夜捉人”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一男附书从军去,新婚别”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2.2.3“石壕吏”的重复出现,强调了战争对百姓的压迫和苦难。2.3诗歌主题:2.3.1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对人民的摧残和诗人对战争的谴责。2.3.2通过老妇人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和毁灭。2.3.3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恶,呼吁社会关注战争对百姓的影响,追求和平与安定。三、教学内容3.1文本阅读:3.1.1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
3、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1.2学生解读诗歌内容,理解老妇人的遭遇和诗人的情感表达。3.1.3学生分析诗歌结构,掌握诗歌的起承转合。3.2背景了解:3.2.1学生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理解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3.2.2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3.2.3学生了解石壕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3鉴赏与批评:3.3.1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情感表达等。3.3.2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理解诗人的谴责和呼吁。3.3.3学生从文学角度评价石壕吏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学生能够理解石壕吏的内容和背景,掌握诗歌的基
4、本知识。4.1.2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4.1.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石壕吏进行评价和批评。4.2过程与方法:4.2.1学生通过朗读和解读,体验诗歌的情感和意境。4.2.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培养批判思维和表达能力。4.2.3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拓宽文学视野,提高综合素养。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学生能够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培养对和平的珍视和维护意识。4.3.2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的同情和谴责,培养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担当精神。4.3.3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学生对唐
5、代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解,特别是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5.1.2学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如韵律、意象、情感表达等。5.1.3学生对战争主题的深入探讨,理解诗人的谴责和呼吁。5.2教学重点:5.2.1学生对石壕吏的内容和背景的掌握,了解杜甫的创作风格。5.2.2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学PPT:6.1.1制作包含诗歌全文、作者简介、历史背景的PPT,便于学生直观理解。6.1.2插入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6.1.3设计互动环节,如问题探究、讨论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2参考资料:6.2.1准备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学术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6.2.2收集其他诗人关于战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壕吏 石壕吏简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简案 教师 中心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