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村“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村“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报告 富平县统计局依据市局支配,抽选张桥镇原李村和巨贤村作为乡村振兴之路调研点,围绕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有的总要求,对调研村的基本状况、产业发展、从业状况、农村环境、乡村治理、农夫增收问题等开展调研,着重探讨我县乡村振兴须要解决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乡村振兴之路”调研基本状况 (一)基本状况。张桥镇位于富平县城东南20公里处,与蒲城、西安阎良区、渭南临渭区接壤,素有“鸡鸣一声闻四县”之称,是富平县的东大门,辖区面积4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万亩,下辖11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万人。张桥镇原李
2、村和巨贤村,均属非贫困村。其中原李村为富平创建标准化、规模化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发展示范样板村,该村“三变”改革工作开展顺当并取得较好成果,是张桥镇乃至富平县样板村。巨贤村现已成立了产改小组,工作即将接连开展。 (二)产业发展状况。原李村和巨贤村以甜瓜种植和畜牧养殖为重要增收产业。富郁香甜瓜是当地农夫增收主要途径之一。截止目前,原李村甜瓜种植面积800亩,单产1500-2000公斤,实现产值280万左右。其中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占地120亩。现代设施畜牧养殖设施3个,占地15亩。目前两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实现转移,主要从事种植业与畜牧业。 (三)农村环境问题。通过对两个村的调研了解,目前
3、两个村正根据渭南市相关政策和阅历模式,结合我县实际状况,激励企业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民营企业作为全面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政策引领,充分调动主动性和主动性,在污水治理净化,垃圾处理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两个村基本上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爱护好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实现国家引导、企业投资、群众受益的发展目标。 (四)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近年来,张桥镇立足乡风文明和社会治理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先行先试,通过规范乡规民约、整理家风家训等开展一系列活动举措,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
4、引领作用,引领文明新风尚,提升全民的文明素养。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等多种措施提倡红白喜事简办,不仅削减了攀比奢侈之风,也实现了“两降一省”,即降低了村民负担和亲友负担,做到了省时省事省力。同时也推动村民将孝道尽在平常,带动乡村更加文明和谐,营造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 (五)农夫增收和脱贫致富等状况。近年来,张桥镇紧紧围绕“建基地、兴市场、扶龙头、促营销、树品牌、保增收”的工作思想,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甜瓜种植,使原李、原马、三合、华张、巨贤、铁门、念田等村从传统、零星、分散种植向规模化、区域化、科学化种植转变。甜瓜面积、产量逐年快速增长,农夫收入明显提高。甜瓜作为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不断
5、改良,甜瓜品质逐年提升。同时我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甜瓜生产作为农夫增收的主要产业紧抓不放,重点扶持,强力发展,在供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上下功夫,实行举办技术讲座、大型瓜菜推介会、致富能手表彰会、创建绿色通道等形式,大大地激发了群众种植甜瓜的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甜瓜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全县甜瓜不出产地就卖上好价钱,甜瓜真正成为当地农夫增收的支柱产业,更是当地农夫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2022年取得了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证,2022年2万亩甜瓜被中国果业协会命为优质甜瓜生产基地,2022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富郁香”甜瓜商标,产品远销全国22个省、市。2022年已申报农产品地理标记认证。 二
6、、富平县“三变”改革现状 (一)产改工作开展状况。 2022年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3个、千村试点一百零一村示范“三变”试点村16个(其中齐村镇董南村同时为产改村)共计18个,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8个(其中贫困村12个),2022年产改及“三变”工作做的好的镇(街道)有庄里试验区、宫里镇、齐村镇。 (二)当前产改工作现状。 1、2022年陕西省农村“三变”改革“千村试点”行动,我县确定了18个村即:资源性资产村是庄里试验区三河村,到贤镇西仁村,张桥镇原李村,老庙镇老庙村,留古镇惠高村,淡村镇都村,薛镇赵老峪南村,流曲镇大岗村,曹村镇大渠村,宫里镇大樊村;经营性资产村是城关街道办南韩村,
7、东华街道办怀阳村,齐村镇董南村;集体资产“空壳村”是刘集镇街北村,美原镇团结村,梅家坪镇车家村,薛镇安党村、赵老峪北村。要求以上各村,根据省市产改工作部署和支配,制定详细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动“三变”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工作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各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创建1-2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产业发展示范样板,如宫里镇大樊村、淡村镇中合村、张桥镇原李村,使镇域内其它村学有样板,做有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产改工作。 2、依据脱贫摘帽工作要求6月底以前,8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不涉及贫困村(或贫困村较少)的镇(街道)要支配35个非贫困村在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全
8、面完成产改及“三变”试点工作,为2022年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打好基础,2022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任务。 (三)“三变”改革取得成效 1、大樊村模式。“三变”试点村宫里镇大樊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由第三方机构介入,进行清产核资、成员界定、折股量化、股权设置,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工作开展顺当,该村模式有可复制、可借鉴之做法。该村现正在申请省级产改试点村。 2、城中(郊)村模式。庄里镇庄北村为城中村,主动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学习西安市高陵区的胜利阅历,结合本村实际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成立了富平县庄里试验区庄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庄北村模式
9、的缺点是集体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等均无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 三、富平县“三变”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作任务重 1、通过实施2022年度产改试点工作,全县大部分镇(办)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三变”改革工作仅有粗浅相识。同时,今年产业扶贫办整合产业发展资金4101万元,先期支配8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但目前仅有12个贫困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余70个贫困村未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干脆影响贫困村产业脱贫项目实施。 2、依据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农经发202211号)文件精神,渭南市产改办要求全市每个县2022年底全面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任
10、务非常艰难。 3、产改及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涉及到农业、财政、国土、水利、林业、教化、卫生、文化、体育等诸多部门,目前仅有农业部门全力以赴抓此项工作,其余各部门相识尚未到位,工作中以参加或应付为主,没有形成工作合力。特殊是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其他部门对农村的投资、税费减负、项目建设及文化古迹(古树)评估等工作,农业部门无法独立完成。建议县上统筹将清产核资详细业务工作,交由相关部门单独完成,最终以镇(办)为单位交产改办汇总上报国家系统。 (二)工作时间紧 根据脱贫攻坚摘帽工作要求,2022年10月前,82个贫困村必需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现在仅12个贫困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受村级“
11、两委”换届影响,目前贫困村仅有庄里镇、薛镇等召开了业务培训会,但尚未开展实质性工作。 (三)资金短缺 1、2022年开展产改及“三变”工作以来,县产改办牵头负责落实产改各项工作,到2022年元月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18个(含非贫困村)。2022年县委、县政府两办下发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看法2022128号文件,要求由县财政拨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启动资金150万元,但到目前为止没有落实到位。今年产改及清产核资工作各项费用仍无着落。 2、今年农业部等九部委要求开展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由于该项工作量大面宽,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省市会议要求,由县级部门详细业务指导、镇办协作、第三方机构详细实施(政府购买服务),该部分资金也需县财政予以解决。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