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林业局等八部门关于推进竹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优化“十四五”时期竹产业发展 规划,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进 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确保我县竹产业实现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根据省林业局关于开展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 施方案编制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以促进 农民持续增收和竹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立足当地竹资源禀 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主体培育壮 大、生产要素集聚,落实“主攻二产、发展三产、提升一产” 的产业联动发展思路,逐步建成激
2、励机制完善、设施装备优 良、科技水平领先、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效益良好、富民成 效明显的竹产业全产业链体系。二、基本原则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以我县竹业经济发展 现状为基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突出加工产业发展重点,积极挖掘、拓展我县竹产业竞争新 优势。笋用林基地1万亩;建设灌溉设施完善的笋用林基地5个; 培育材用林基地5万亩;建立林下经济作物栽培示范基地200 亩;开展毛竹专业采伐运输队伍试点工作,开展毛竹采伐管 理技术培训。二产:以佳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对接中集集团、 宜家家居等合作企业,完成“县竹产业数字创新园”项目规 划;实施利民药业等化工企业参与笋
3、竹剩余物的循环利用产 品开发研究;加快毛竹初加工集聚区转型升级;加快在无加 工的重点乡镇设立初加工分解点。三产:开展“竹文化数字创新园”项目申报工作,初步 完成项目整体的规划实施方案;做好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竹 碳排放权交易前期工作;完成竹笋交易市场建设项目的申报 和规划,及配套规划销售服务平台;完成“浙南箸叶集散中 心”建设。2 .第二阶段(2023年1月-2024年12月)一产:提升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完成重点乡镇 建立标准化笋用林示范基地500亩;辐射推广标准化笋用林 基地2万亩;建设灌溉设施完善的笋用林基地5个;培育材 用林基地5万亩;建立林下经济作物栽培示范基地300亩; 完成新
4、建竹林道25公里,硬化25公里;重点乡镇推广毛竹 专业采伐运输队伍建设;新建箸叶栽培示范基地100亩,改 造林下箸叶基地1000亩。二产:完成“竹产业数字创新园”基建、供热及环保设 施的建设:完成冷链型笋产品加工企业的改造扩建工程,并 投产;利民药业化工企业开发加工笋竹剩余物产品。三产:完成“竹文化数字创新园”基建;建成竹笋交易 市场项目,建立销售服务平台,竹笋交易市场建成并正式投 入使用。3 .第三阶段(2025年1月-2025年12月)一产:完成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基地设施改造提升; 辐射推广标准化笋用林基地2万亩,培育材用林基地10万 亩;完成新建竹林道10公里,硬化10公里。二产:完成
5、“竹产业数字创新园”建设,企业投入生产。三产:“竹文化数字创新园”开园。六、职责分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编制竹产业发展规划、企业 项目落地和审批工作。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负责竹产业发展牵头协调项目、 资金、政策对接落实工作。县经济商务局:负责研究制定竹加工业发展相关政策, 企业招引、企业服务和企业培育工作,配合协调竹产业数字 创新园建设。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配套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县发改局:负责项目立项审批、项目申报等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分局:指导监督竹加工企业、新建项目的 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县科技局:加大竹业技术项目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全县 科技人员参与竹产业科技项目实施。县应急管理局:
6、督促指导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 道)强化“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应急措施等 情况落实。县市场监管局:负责竹产业品牌、标准化创建、提升工 作。县工业园区管委会:配合做好竹产业数字创新园建设工 作,做好企业服务和龙头企业的培育。县经济合作交流中心:负责竹产业数字创新园内及其它 竹加工企业的“双招双引”工作。县文广旅体局:参与竹旅体融合项目的建设、竹文化旅 游村建设、竹制文创产品的宣传和营销,组织竹文化体育赛 事、展示等活动。县供销社:负责浙南箸叶集散中心项目建设,配合做好 竹产品营销。重点乡镇(街道):负责竹初加工分解点选址落地工作, 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毛竹专业采伐运输队建设工作。
7、七、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 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调 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领导小组下设3个专项小组,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牵头成立 竹产业一产培育小组,抓好高效笋竹培育等工作;县经济商 务局牵头成立竹产业二产培育小组,负责竹加工企业培育、 龙头企业招商引资等工作;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牵头成立竹产 业三产培育小组,负责竹旅融合项目的培育和指导工作。领 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 类问题。(二)强化政策引导建立产业引导机制,扶持竹产业健康发展。一、二、三 产培育小
8、组根据实际分别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重点在竹加工 龙头企业培育、竹加工园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引导。通过争 取上级项目资金,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等措施,加大投资 力度,在融资、FSC森林认证等“一企一策”的政策上,全 力做好为企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三)强化人才支撑积极打造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同大学、农林大学 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业内权威专家担任竹产业首席 专家,促进科技水平提高。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竹产业技术 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创业项目提供科技启动资金,并在贷款 融资、住房、子女就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通过科技培 训、岗位培训、试点示范等形式,培养造就一大批能胜任先 进、适
9、用技术应用推广的乡土人才队伍和科技“二传手”队 伍。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坚持科技支撑、提升品质的原则。根据我县竹产业现状, 合理确定发展模式,加强科学培育、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 方面的科技投入,切实提升笋竹产品品质,激发我县竹产业 发展新动能。坚持政府扶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尊重竹农和企业 主的意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加速产 业链集聚,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开创我县竹产 业发展新局面。三、发展目标以竹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产业转 型升级为重点,培育引强竹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品牌建设, 推动我县竹产业跨越式发展。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竹业龙 头
10、企业1家、省级竹业龙头企业4家;引进竹产业高新企业 和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至5家;创成3个竹产业示范园区(一 二三产各1个),其中,提升1个省级毛竹现代科技园,新 建1个“竹产业数字创新园”,打造1个“竹文化数字创新 园”,创成省级竹产业特色示范县,全县竹业总产值达到30 亿元以上,竹林经营水平达到全省前列。四、重点建设内容(一)扎实推进竹业一产提质增效1 .提升改造一个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发挥三仁 坑口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的带动优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 施改造提升,提档升级为引领全省竹林培育技术的现代化示 范区。以三仁、妙高、大柘为中心,培育5万亩笋竹两用林 基地,重点扶持培育笋竹两用林标
11、准化示范基地1000亩。 大力推广以冬笋、鞭笋、早春笋为主的生态高效笋用林培育 技术,积极提倡培育专用肥+有机肥的健康、安全、绿色食 用笋,进一步发挥小忠“龙藏”品牌效应,全面提升我县竹 笋的价值链和知名度。2 .持续完善竹林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场口、北 界、应村、高坪为中心,培育20万亩材用林基地,以竹林 道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笋竹出山运 输难、成本高等问题。一是建设竹林道路100公里。充分整 合交通、林业、农业等项目资金,每年安排专项基金用于竹 林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部分受益面积广、承载压 力大的竹林道路等级。到2025年,新建普通竹林道路50公 里,硬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产业 质量 发展 工作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