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务用车的管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公务用车的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公务用车的管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公务用车的管理长期以来,尽管公务车方便了党政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但它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特别是自从1984年取消了只有党和国家高级干部才有资格配备公务用车的规定以来,一 些地方就开始竞购公务用车,导致公车资源浪费、公车私用、公务人员腐败等多方面的问 题。大量消耗了公共资源,损害了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同时,也给财政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因此, 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的高度,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 项治理工作,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 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厅
2、字20116号)。通过这次专项治理,进一步摸清公务用车的底 数,找出症结,完善制度,为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提供重要保证,有力促进 了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建立公务用车管理的长效机制,走出“治理-膨胀-再治 理的怪圈”,有必要对公务用车的问题、成因及解决的路径做粗浅的探讨。一、提高办事效率所谓公务用车,通常是指党政机关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随着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 促进了公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了公务人员的办事效率。但是在公务用车的配置、使用 和管理等环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公车数量越来越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严重原因原财政部长刘仲藜曾说过,令他头
3、疼的事情有三件:人、车、会。官太多、会太多、车太 多。车,主要是指轿车。中央国家机关主管小汽车部门明确规定正部级(省)级和常务副 部(副省)级配专车,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有关部门就有一个统计数字:当时有350万辆 公务用车,每年耗费3000亿人民币,这些公车消耗远高于国家对国防、科技、农业、教 育等方面的投入,也可以再建三个三峡工程。随着时间的变迁,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社 会的发展,公务用车迅速壮大,开始急剧膨胀,不少地方的一般干部如正处、副处甚至科 级干部均配有专车,公务用车的档次上盲目超标与攀比也日趋变本加厉,浪费了大量钱财。 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上级机关到同一个乡(镇)、同一个地
4、点、解决同一件事 情,往往是一个领导一个车,一个部门多辆车,车水马龙,浩浩荡荡,一路春风,走马观 花,不深入实际,造成了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公车数量的膨胀,占用了大量的道路资源,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 一些地区不得不出台诸如限购令、限行令、封存令。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部分地区,不断 进行公车改革的试点。1998年国家就正式推动公车改革,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公车改革 喊了十几年,试验了十几年,进展缓慢,公车继续大量增加。(二)车价不超标,随意性国家虽然对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但在目前的公务用车配备方面,仍然存 在着相互攀比、严重超标的现象。从1994年9月到2011
5、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曾先后三次修订下发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从排气量到购车价格均 有所下降,同时规定,党政机关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确因特殊需要的,可配备国产越野 车。但在现实中,挂着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牌照的各种类型进口超标车并不少见。据调查, 为了舒适体面,有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绕着法子坐上了超标车,置法律与规定于不顾。 他们一般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换车”方法。几个部门的领导采用“换车”的手段,这个 部门的领导私人用车向其他友好单位或下属单位去借,自己单位的车由任其他单位的领导 换用。二是“化妆”方法,在购置车辆的时候,为了不超标,尽可能地选择一般的,车价 也就不超
6、标了,就一款车而言,除了发动、底盘、车身几大件相对固定外,其他一些设施 诸如座椅、空调、音响等随意性相当大,价格悬殊也相当大。等办完手续,正常使用后, 这个月换真皮座椅,下个月换高档空调等,用不了多长时间这辆车的档次就提高了,仍然 是一辆豪华车。三是“更标”方法。一些单位的领导为了避嫌,将原本是3.0的排气标识, 更换成1. 8的或者2. 0的排气标识。(三)公车改革相关支出比其他财政项目更高由于受管理体制、监督体制、政治文化及政策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公务用车的腐败现象没 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愈演愈烈。一辆公务用车每年的运行成本(包括司机工资、福利、 燃油费等)不少于6万元,有的甚至要更高。公
7、务用车支出过多、过大,必将会挤占其他 财政项目的支出,这将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公平,这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公 务用车诱发的腐败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公车相关的多种支出已经成为各级机关单 位职务消费的“黑洞”。购置公车给回扣,买保险给回扣,修理公车给回扣等已不成为什 么秘密了,国有资产因此大量流失。还有公车私用的问题更是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就是公车使用3个三分之一,即,领导使用三分之一,驾驶使用三分 之一,领导及其亲朋好友使用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治而仍乱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 性。(四)公务用车效率低下,导致资源浪费首先,公务用车费用过高。有媒体曾做过一个
8、关于公车使用费用的调查报告:私人轿车每 万公里的运行成本是8215元,而公车轿车每万公里的运行成本是50361元,个体出租车 的运输成本则更低,仅为6798. 7元。从这组数字中不难发现,从运输成本看,公车是私 人轿车的6倍,按说投入大产出也应该相应增加,但事实上,公务用车的使用效率是非常 低下的,只占到私人轿车和出租车使用效率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公车使用效率的低下, 暴露了公车使用过程中执行、监督存在漏洞,造成了车辆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公务用车严重闲置。大部分公务用车成为单位领导的专车,领导开会或在家处理日 常公务时,公务用车大多处于闲置、待命状态,即使公车闲着,其他人也没有动用的权力,
9、 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一般都有两辆公务用车,一台轿车,一台越野吉普车,闲置状况更加 突出,资源浪费更加惊人。再次,公务用车影响部门内部的团结。配有车的人产生优越感,没有配车的人心存怨气, 正职和副职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相互嫉妒、相互攀比用车的情况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 单位成员的团结和机关的办事效率。二、公务用车问题的成因分析造成公务用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且是相互交错的。既有政策法规的因素, 又有监督举措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因素,又有处罚处置不完备的问题,出现公务用车 的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于一个方面或一个问题上,而是有着更加复杂的原因。(一)“两办”及配套规章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国产
10、汽车的档次在逐步提高,款式不断创新,车型不断增加。 对此,为了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公车配备标准化,中央“两办”(国办、中办),于1994 年9月、1999年3月和2011年6月,先后三次下发了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 标准的通知,除上述高层的规定外,全国各地也自行制定了地方政府规章或暂行办法。 但由于这些规定大都是行政机关自己制定的,法律效力的层次较低,不能对公务用车提供 规范化、法制化的制度性保障,造成了公务用车随意性较大,故出现了发展迅速急剧膨胀 的现象。(二)监督作用受限制在现阶段,防止腐败的自律机制尚不健全,内外监督的力量比较有限,主要表现:一是监 督方式单一。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往往是
11、听汇报,看报告,很难了解到全部真实情况,甚至 一些地方弄虚作假欺骗上级部门,大大降低了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从而也增加了腐败的 机会,成为了滋生了腐败的温床,对领导干部“屁股下一座楼”、“车子上的腐败”、“马路上的腐败”,老百姓反映非常强烈。二是舆论监督弱化。新闻舆论的监督离人民群 众的要求和期望值差距很大,主要是因为新闻舆论监督权实施难,阻力大,常常受到权利、 地域的限制。三是人大、政协及公检法监督力度有限,职能没有充分发挥。(三)财政预算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一般而言,经费来源过多,拥有较预算外收入的部门,就有条件配备数量较多,档次较高 的公车。因此,必须对现行的财政预算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隔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用车 管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