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4-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特殊教育:4-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4-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 2012年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发厅(2012) 1号近期,教育部组织编制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 已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准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 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主要由总则,建设规模与建筑项目构成,学校布 局、选址、校园规划与建设用地,校舍建筑面积指标,校舍建筑标准等五方面内 容组成,具体规定了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设用地面积与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和建筑 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是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 定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特殊教育学校建 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规
2、划用地的依据,也是审 查项目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尺度。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的发布实行,是国家重视特殊教育的体现,必 将对促进特殊教育的科学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学校 的建设水平起到积极作用。1总则1. 0. 1为适应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需要,确保特殊教育学校设计质量,创 造有利于补偿残疾儿童及青少年生理缺陷、康复身心健康,适合其德、智、体等 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制定本规范。1. 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特殊教育学校。1. 0. 3特殊教育学校应按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特 殊要求,遵循适用、安全、舒适和卫生的设计原则进行规
3、划与设计。1. 0.4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术语2. 0. 1 特殊教育学校 spec i a I educat i on schoo I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 门对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机构。2. 0. 2 儿童福利院 child we I fare由民政部门在城镇设立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收养城镇无依靠、无生活 来源的残疾孤儿。对他们由该机构所进行的保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帮助残 疾儿童进行补偿缺陷的训练。2. 0. 3 特殊教育班 spec i a I educat i o
4、na I c I ass附设于普通中小学校、医疗康复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所举办的残疾儿童、 少年的特殊教育班。2. 0. 4 残疾人 disabi I ity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 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2. 0. 5 盲学校 schooI for the blind person为视力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特殊教育的机构。除与普通学校具有相同的教 育任务外,还有补偿视力缺陷、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劳动技能,为平等的 参与社会竞争创造条件。2. 0. 6 视力残疾 visuaI handicapped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
5、力障碍或视野缩小,以致不能进行一 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4. 7. 7厕所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教职工厕所应与学生厕所分设;2厕所的位置应布置在方便使用、又较为隐蔽的部位,学校男女厕所左右 相邻的相对位置应全校统一;3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内每层均应设置男女厕所,厕所应设有洗手池(盆) 之前室,每间内不应少于2个蹲位;4室内外的厕所宜采用水冲厕所,厕所应有天然采光及自然通风条件;盲 学校的冲水水箱应采用固定位置的扳手配件;5厕所内宜设宽度为0.90m的大便隔间,盲学校应设置宽度为1.20m 的隔间;6盲学校的大便器两侧地面和小便器前方站立位置应设有厚度为0. 010 0. 015m的
6、脚踏板,盥洗室水池下部脚踏处应设宽度不小于0. 300m,高度为 0.1000.120m的踏台,室内地面应低于走廊的地平0.020rn(高差变化处设坡), 室内地坪应有排水坡度,低点应设地漏;7各类学校应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学生厕所应符合无障碍的要求,并应符 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CJ 50的规定,还应留 有护理人指导或协助所需空间。5室外空间5. 1 一般规定5. 1.1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的室外空间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室外运动设施:运动场、球类场地,有条件的学校宜设置游泳池等;2室外教育设施:室外学习活动园地、游戏场地、动植物园地、康复训练 场地等;3绿地设施;4其他室
7、外设施:校门、前庭广场、道路等。5. 2. 2校内各种室外空间的设置应满足残疾学生的特点,确保使用上的功 能关系及安全性。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和半室外空间在功能上、空间上应具有连续性, 各空间应相互协调形成良好的室外空间环境。5. 2. 4校园外部空间环境应与学校周边的景观环境相协调,成良好的地域 景观与空间。5. 2室外运动设施5. 2. 1室外运动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田径场地及球类场地的长轴应为南北向;为避免对校舍和周边居民的噪 声干扰,应在场地周围设置绿化带;2运动场地的表面材料应选用不起灰尘、表面平坦、具有一定弹性的地面 材料,确保良好的排水性;3盲学校的田径场地的边界周围应绿化,
8、弯道的转弯处应设置触感标志;4固定运动器械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决定需要的种类、数量及位置;5在运动场地的周边和各项活动场地之间应设置隔离草坪。5. 2. 2体育器材库的设置应根据运动场地的规模、方便学生使用等因素决 定其大小和位置,同时应设置运动场地维护管理所需工具仓库等设施。6. 2. 3在运动场周边适当的位置应设置学生用洗手池、洗脚池、厕所,并 应在室内设置更衣室等设施。7. 2.4屋顶设置运动场时,应设置高度不低于3.00m、网的孔径不大于0.05m 且无法攀爬的安全网。当需要隔声时,应设置隔声板。5.2. 5游泳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游泳池应设置在自然通风良好的地段,周边应设遮
9、挡视线的屏障;2游泳池的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学校规模、条件以及向社区开放的需要决定; 其深度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决定,避免深度的急剧变化,并应在易于看到的位 置标示出水的深度;3游泳池四壁及池底的表面材质应保证使用上的安全和卫生,应便于清扫 和维护管理,排水孔处应设置防止产生吸入事故的保护装置。5. 2. 6游泳池的端部地面应有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并应选用防滑地面材 料。5. 2. 7盲学校在游泳池周边应设置防止学生不慎掉入泳池的设施。距游泳 池边缘0.60m及距外屏障内侧0.60m范围内,地面材料的触感应有不同的处理。 弱智学校在游泳池端部应考虑使用轮椅学生的出入水口。5. 2. 8应在可俯视全
10、池的位置设置安全监视室。5. 2. 9人口、更衣、淋浴、卫生间等辅助设施的位置应符合使用流程;盲 学校,各部分的位置路线应简洁、易于辨认、使用方便。弱智学校,为便于轮椅 学生的使用,在高差处应设坡道。5. 3室外教育设施5. 3. 1室外学习园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游戏、训练场地应设置在有良好的日照、通风并对周围环境不产生 干扰的场所;2游戏场宜分为游戏区和玩具活动区;盲校游戏区的边缘应设置宽度为1. 50 m以上的草坪;玩具活动区的游戏设施必须确保使用上的安全性;3游戏场地地面宜采用塑胶地面、橡胶砖、草坪等不致使人跌伤的材料铺 面,并应有良好的排水性;4训练场地的位置应临近职业技术培训用房
11、,共同构成职业技术培训的场 地;5场地内应包括较宽裕的训练空间、准备空间和器材存放场所;场地内的 简易、临时性设施应保证其安全性;6练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从训练场地进入培训用房的人口附近应设 置洗手、洗脚水池。5. 3. 2康复训练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复训练场地,应根据学生身体发育生长阶段的体能、运动健身技能等决 定场地的面积、形状及设置器械的种类,宜临近室外运动场设置;2场地周边宜设置维护的扶手栏杆并设置一定数量的休息座椅;在器械的 周边危险部位应有防止学生碰伤的保护措施;3盲校中作为定向行走训练场地时,在场地维护扶手栏杆内侧1.00 m 处的地面应有场地边界的触感标志;4场地的地面宜
12、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塑胶、橡胶砖等材料铺面,并应保证 场地有良好的排水性。5. 3. 3动、植物园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动、植物园地应设置在阳光充足、适于植物生长的位置;小动物饲养舍 应合理地安排好饲养空间、观察空间、收藏空间以及动物排泄物的暂时保管场所 等;2园地内种植及饲养的植物、动物等应便于动、植物的成长,以及管理上 的方便;当设置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作为观察内容时,应采用池底水深不大于 0. 40 m的水池;3种植的植物应结合土壤、气候等条件,应选择无刺、无毒、不生长各种 寄生虫的树种,并应选择四季富有变化、形态相异的树木种植在适于观察的位置。 5. 4绿地设施5. 4. 1校园内的绿地应符
13、合下列规定:1校园内的绿地应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气候特性、观察植物生态的需要以 及降水、温度和湿度及土壤条件,选择易于管理的树木、花草等;2校园周边种植的树木,应构成地区景观的组成部分;校舍周边种植的树 木,不应影响教室的采光与通风;3校园中的树木应结合所选树木的树形、高低、体量,进行点、线、面结 合的立体配置,形成丰富的校园生态空间环境。5. 4. 2幼儿及小学低年级学生使用的游戏场、保育室及普通教室前面应种 植草坪,并应合理选择品种。5. 4. 3花坛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择易于管理、向阳及易于观察的场所;2对盲学校,应有效地选择有利于学生触觉及嗅觉的花木。5. 5其他室外设施5. 5
14、. 1校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校门的尺度应根据学校的规模、人流通过量的多少决定其出人口的大小, 车行与人行的出入口必须分别设置;2校门的位置应退后城市干道红线5. 00 m以上,形成相应的缓冲空间; 校门及两侧围墙的形式、绿化空间等,应结合校门周围的空间环境设定;3校门外应设置:车辆慢行、注意避让等指示牌;4选用手动门或电动门时,应保证安全性;5校门的人行出入口应设置盲道,并应与城市道路的盲道相通。5. 5. 2前庭广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校园前庭广场应规划好车行与人行的交通流线,设置全天候校车接送学 生的上、下车场所;2在前庭广场内应设置师生使用的自行车存放处和外来机动车辆的停车 场
15、。停车台数可根据学校的规模和校车的台数设定;3在前庭广场内应设置校区标识向导图,盲校应设置触摸式向导图。并应 设置通知、展示用橱窗。5. 5. 3道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合理地规划校园内交通路线及消防车通道;2道路宽度、形状及路面铺装材料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及使用学生的身体残 疾特征确定;3盲学校校园内应设置盲道;4校园内的道路应创造无障碍通行环境,道路有高差变化时,应设坡度不 超过1: 12的坡道;高差超过0. 60 m时,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00.65 m 的扶手。6. 1各类用房面积指标6. 1. 1学校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指标不应低于表6. 1. 1的规定:6. 1. 2学生宿舍的使
16、用面积,盲学校、弱智学校应按每床6平方米计算, 聋学校应按3平方米计算。6. 2层数、净高6. 2. 2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不宜低于表6. 2. 2的规定。6. 2. 1教学 及生活用房在无电梯情况下,盲学校学生用房不应设置在三层以上;聋学校学生 用房不应设置在四层以上;弱智学生用房不应设置在二层以上。食堂、厨房、多 功能活动室等用房宜为单层建筑。6. 3建筑构造6. 3. 1教学用房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7. 通教室、专用教室靠后墙的门宜设观察孔;8. 通风要求房间的门均应设可开启的上亮;9. 学校、弱智学校的各种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用房宜采用自动门、平 开门、推拉门,严禁设置门槛;10.
17、 校房间名称标牌除应统一设置在门的开启一侧墙壁上部外,还应在 门扇的中部设置,其高度宜为距地面1201. 40 m,名称标牌应有中文和盲 文;11. 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并宜设置固定门扇的定门器。12. 3. 2教学用房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教室、实验室的窗台高度不宜低于0.80 m,并不宜高于1. 00 m;2教室、实验室靠外廊、单内廊一侧应设窗;但距离地面2. 00 m范围内, 窗开启后不应影响教室、走廊的使用和通行安全;3教室、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 m4风沙较大地区的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普通教室及专用教室等,宜设 防风沙窗;5二层以上的教学楼内外开启的窗,应考虑擦洗
18、玻璃方便与安全;并应设 置下腰窗;6夏热冬暖地区的教室、实验室、风雨操场的窗下部宜设置可开启的百叶 窗。13. 3. 3严寒地区的教室、实验室的地面宜采用热工性能好的地面材料。7交通与疏散14. 0. 1校园、教学与生活用房应为无障碍通行环境,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的规定。并应确保平时的安全顺 畅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7. 0.2校舍入口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入口处室内外高差,除应设置踏步外,尚应设置坡度不大于1:12的坡道, 坡道宽度不得小于0. 90m,每段坡道长度不得大于9. 00m;2盲学校、弱智学校校舍出入口,不应设置弹簧门或旋转门,盲学
19、校应设触 感标志(图B. 0. 4) o7. 0.3教学楼的门厅和走廊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学楼宜设置门厅,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楼门厅入口应设挡风间 (门斗)或双道门,其深度不宜小于2. 40m;2门厅和走廊内不得设踏步,当有高差变化时,应采用坡道连接;房间出入 口与走廊有高差时,连接处应采用斜坡;其坡度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GJ 50 的规定;3盲学校门厅和走廊的地面上,应设有引导学生通向楼梯或有关房间的触感 标志(图B.0.3);走廊沿墙宜做踢脚线,颜色应与地面相区别;4教学用房走廊的净宽度:外廊不应小于1.80m,内廊不应小于2. 40m(指扶 手间的净距离);行政及教师办公用
20、房走廊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0m;5盲学校的走廊,沿内墙两侧均应设置与墙牢固连接的连续扶手,距地面高 度宜为0.800.90m;扶手端部应向墙方向做成弧形连接;教学及生活用房的门 厅或走廊、所设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 8,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I: 12;6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 00m时,应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不应小 于1.20m;坡道应采用无凸状物的防滑地面;7兼作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置高低扶手,高扶手高度应为0. 90m,低扶 手高度应为0.65m,扶手应沿坡道及休息平台连续设置。7. 0.4楼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教学楼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2宜采用双跑楼梯,盲学校、
21、弱智学校不得采用直跑楼梯;3不得采用螺旋形或扇形踏步,踏步板边缘不得突出踢脚板;楼梯坡度不得 大于30。;4楼梯井的净宽度不应大于0. 20m;当超过0. 20m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 施;5室内楼梯的拦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0.90m,水平部分及室外楼梯的 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 10m;6盲学校楼梯梯段的净宽度(指扶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80m;7盲学校楼梯间沿墙应设扶手,此扶手应与走廊墙面扶手相连接;8盲学校楼梯间上下起步处的地面及扶手均应设触感标志(图B. 0. 5) o8. 0.5阳台、外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防护栏杆(或栏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或栏板)高度不
22、应小于1.10m;2栏杆(或栏板)离楼面或屋面0. 10m高度内不得留空;屯格,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 11m。8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II8. 1 一般规定8.1.1 学校各种教学及生活用房,应满足不同残疾学生所需的声、光、热、 通风等物理环境及卫生条件。8. 1.2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1.1.3 学校配备各种设备器材的选用、安装、管线敷设及运行,应满足节能、 方便与安全等要求。1.1.4 各种外露的设备、器材、管道等的控制件等应考虑位置的安全性及使 用的易操作性,并应结合残疾人特点选择适宜的设施。8.2 采光1. 2. 1学校各种教学用房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窗地比不应小于表8
23、.2. 1的规 定,某些区域应同时利用人工照明以补充照度。8. 2.2教室自然光线的主要入射方向应为学生座位的左侧。9. 2.3侧窗采光房间的顶棚、远窗墙的墙面应采用浅色装修,室内各表面反 射比值应符合表8. 2. 3的规定。8.3 隔声8 . 3. 1对不同残疾学生及不同教学用房,应通过平面布置和构造措施等创造 良好的声环境,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产生噪声房间(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琴房、健身房)当与其他教学用房 设于同一教学楼内时,应分区布置,并应采取隔声措施;2教学楼内的封闭走廊、门厅及楼梯间的顶棚,条件许可时宜设置吸声系 数不小于0.50(中频5001000Hz)的吸声材料或在走廊的顶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殊教育 学校 建设 标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