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教案.doc
《《诗经·蒹葭》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蒹葭》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诗经蒹葭教案一、引言1.1简介诗经1.1.1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1.1.2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1.1.3蒹葭是诗经中的一篇,属于“风”类,描绘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秋景。二、知识点讲解2.1诗歌手法2.1.1蒹葭运用了赋、比、兴等手法,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2.1.2诗中使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2.1.3蒹葭的语言朴实自然,充满
2、了生活气息,体现了诗经的语言特点。三、教学内容3.1熟读诗歌3.1.1让学生多次朗读蒹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1.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秋景。3.1.3分析诗中的重章叠句,理解其作用和效果。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蒹葭。4.1.2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诗中的意境。4.1.3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手法和语言特点。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难点5.1.1学生对诗中意境的理解。5.1.2学生对诗中手法的分析。5.1.3学生对重章叠句的把握。5.2重点5.2.1学生对诗歌的熟读和背诵。5.2.2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描绘。5.2.3学生对诗歌手法和语言特点的掌握。
3、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PPT课件6.1.1课件中包含蒹葭的原文。6.1.2课件中包含诗中意境的图片。6.1.3课件中包含诗歌手法的解析和重章叠句的展示。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2笔记本和笔6.2.1学生用来记录重点内容。6.2.2学生用来做课堂笔记。6.2.3学生用来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3诗歌解析资料6.3.1资料包含对蒹葭的详细解析。6.3.2资料提供诗歌手法的详细说明。6.3.3资料包含对重章叠句的分析和示例。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通过图片和描述引出蒹葭的意境。7.1.2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景象和感受。7.1.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七、教学过程
4、7.2诗歌学习7.2.1学生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7.2.2学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7.2.3学生讨论诗中的手法和语言特点。七、教学过程7.3诗歌解析7.3.1学生根据资料解析蒹葭的深层含义。7.3.2学生通过示例理解重章叠句的作用。7.3.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和表达。八、板书设计8.1板书诗歌结构8.1.1在黑板上列出蒹葭的章结构。8.1.2用箭头连接各章,展示重章叠句的形式。8.1.3在旁边标注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变化。八、板书设计8.2板书诗歌手法8.2.1在黑板上标注诗中的赋、比、兴手法。8.2.2用例子说明每种手法的运用。8.2.3引导学生通过板书理解诗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蒹葭 诗经 蒹葭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