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历》中的漏刻与昏去中星.docx
《《皇极历》中的漏刻与昏去中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极历》中的漏刻与昏去中星.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皇极历中的漏刻与昏去中星刘杜的皇极历(公元60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创新的历史事实。刘杜在编撰条例 中创造的二次插值算法对后一种历法的编纂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过,皇极历的这个天文数表,有不少的错讹,严敦杰与陈美东先生对此都有校正, 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研究者虽然搞清楚了这个天文表的天 文意义,但是,对其数学结构均未曾考虑。因此,很难确认已经给出的校勘是否是合适的。 本文希望从这个天文表的构造原理入手,重新考察这个问题。1夜漏与神经营卫皇极历收录在隋书律历志卷十八,在1976年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二十四史 中,严敦杰承担了隋书律历志的校勘,其中对皇极历夜半漏刻与昏去中星
2、表的 数据给出了8条校勘为了计算每日昼夜漏刻的长度、每日昏旦时刻太阳到中星的距离,皇极历设计了一张 24气的夜半漏刻与昏去中星度天文数表。利用这个天文数表,可以构造相应的分段插值公 式,以计算每日昼夜漏刻的长度与当日昏旦时刻太阳到中星的距离。所以,讨论这个天文 表的构造方法,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为此,我们将隋书律历志中记录的皇极历 24气的夜半漏刻与昏去中星度的原文数据照录如表1所示。为方便醒目,我们将原文的数 字均改为阿拉伯数字。夜半漏的单位为刻,1刻=100分,例如,谷雨日,夜半漏为“二十刻三半”,即这一天夜 漏刻一半的长度为20. 035亥h昏去中星的单位为度,1度=52分,是“转分”的
3、分母。例如,春分日,昏去中星为“一 百度三十七半”,即这一天的昏去中星度为由于对称性,除冬至、夏至外,其余各气的数据应该成对出现,彼此相等,为了便于比较, 我们将彼此数据应该相等的两气并列一行,分别依次罗列出两气的夜半漏与昏去中星常数。例如:查表1大寒与小雪,大寒夜半漏为二十六刻七十六”,小雪夜半漏为二十六刻 九十六”;而大寒的昏去中星为“八十五度六”,我们用“同左”表示,小雪的昏去中星 也是“八十五度六”。因此,实际上,表1中共有两栏数字,其中“夜半漏”,是夜漏刻的一半;“昏去中星”, 是昏时刻太阳到中星的距离。表1中的夜半漏有4处不同、昏去中星有3处不同,严敦杰根据对称性,对这些数据以及
4、冬至夜半漏的数据给出了8条校勘。陈美东根据严敦杰的校勘结果,通过夜半漏来归算昏 去中星,对后者又给出了 8处新的校勘。这些校勘,采取的根据有二,其一,24气的对称 性;其二,昏去中星是根据夜半漏归算出来的。严敦杰和陈美东的假设是有道理的,不过,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皇极历 24气的夜半漏常数,不仅满足对称性,而且可能构成了一个高阶的差分表。另外,在根据 夜半漏归算昏去中星常数时,陈美东没有考虑各气昏去中星常数之转分(余分)的取舍值的 累积效果,由此导致了昏去中星计算结果与原文多处不合,需要校改的现象为了搞清楚表1的构造方法,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夜半漏与昏去中星的数学关系。假设某日 昏时刻太
5、阳的宿度为A、中星的宿度为B,令s表示恒星年的长度,则有由于夜刻二100-昼刻二2X夜半漏,推得:昼刻二100-2X夜半漏。因此有:所以,昏去中星,就是昏时刻太阳与中星的宿度差。按皇极历恒星年皇极历的昏去中星和夜半漏有如下的关系因此,昏去中星的数据,可以根据夜半漏归算出来。为此,需要考察皇极历24气夜半 漏刻的构造方法。通常,我们可以根据二分二至,将一个回归年划分为四个部分,对于漏刻表来说,冬至和 夏至前后,分别是对称的。因此,漏刻表,基本上可以按照冬至前后、夏至前后的6气数 据,分别讨论他们的构造方法。2皇极历东北部半表线中国传统数理天文学中的很多天文数表,都可以从差分表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例
6、如,我们 曾经复原的大衍历辱影差分表,就是一个分段的高阶差分表对于皇极历的漏刻表,我们首先以冬至为中心,讨论秋分到春分各气夜半漏常数的构 成。根据表1的原始数据,如果进行一点点微调,我们发现,其中的冬至前后的夜半漏, 构成了一个完美的5阶差分表,如表2所示。其中“原文”一栏的数据录自表1中的“夜 半漏”,单位为“分”,若相应各气的夜半漏原文数据与表2第三栏的“夜半漏”数据相 同,则不予录写。例如,立冬的夜半漏原文数据为25.985亥U,与表2中的第三栏“夜半 漏”数据相同,故未录写。冬至夜半漏原文为27.42亥U,应为27.43亥办这个数据已经为严敦杰校改。实际上,根据 表1中的夏至昏去中星1
7、18度40分,可以验证皇极历的夏至夜半漏为17.57亥I,与 记载相符,由此可以很容易推出,冬至夜半漏为45-17. 57=27. 43亥人根据对称性,立春与立冬的夜半漏应该相等,显而易见,立春的25. 865亥I,出现了错误, 应与立冬的25.985刻一致。大寒与小雪的情形类似,两者的夜半漏也应该相等,严敦杰 校改为26.76亥U,接近正确。显而易见,皇极历冬至前后各气的夜半漏常数,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5阶差分表。 现在的问题是,原文记录小寒与大雪夜半漏均为27. 26亥IJ,大寒夜半漏为26.76亥U,它们 与差分表的相应数据均只差0.005亥“,是否需要校改?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冬至前后
8、各气昏去中星常数的归算,来进行验证。根据表2校改后的夜半漏数据,按照公式(1),可以归算冬至前后相应各气的昏去中星常 数,如表3所示。第四栏“昏去中星”的1度二52转分,其中的“转分”,是将第三栏数 据的小数部分乘以52得来的。例如:冬至日昏去中星的计算第五栏的“累积分”是从冬至起,累加各气第四栏的“转分”,再减去各气第六栏的“取 整”数据得到的,这个结果相当于,本气第四栏的“转分”,加上前一行的“累积分”, 再减去其“取整”值,例如:立春与立冬的“累积分”第六栏的“取整”值是根据第五栏的数据的“累积分”,按四舍五入得到的。根据表3,原文记录的昏去中星,除了冬至日的“82度转分47”明显有误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皇极历 中的 昏去中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