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 竭诚为您供应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感谢阅读/双击去除 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 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一) 前东社区居委会,人们常常争论着一位一般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敬公婆的好媳妇。她就是前东社区建材小区的申菊英,她的事迹在平罗县前东社区被大家交口赞扬。 51岁的申菊英尊纪遵守法律,酷爱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中全会以来面对高科技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她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修养,健康的身体素养。在事业上她兢兢业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胆创新,在优生优育工作中她带头安排生育“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她教子有方,身体力行做榜样,她的儿子姚亮以高校毕业,为祖国
2、贡献力气。 申菊英在妯娌中是位勤劳能干亲善可亲的好大嫂,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和善, 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她的家庭和谐华蜜,先后被评为区级十星级文明户和全县五好家庭。 申菊英与同在农具厂工作的姚会元相识相爱后结为夫妻。申菊英的公爹、婆婆后来生活在农村,依靠种田维持生活。1983年,她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大了,想把二老接到县城与他们一起生活,可是老公爹心里顾虑重重,他是姚会元继父,认为自己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能行吗?就算是与亲生儿子一起生活,时间长了也难免有个磕磕碰碰的,他担忧将来大家会闹得不欢而散。申菊英看出老人的顾虑连说带劝地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
3、,一住就是二十年。二十多年来,申菊英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婆婆身体有病,又爱干净,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几呼都是申菊英来做。当时儿子年纪小,丈夫工作忙,两个妹妹都不在父母身边,照看婆婆的重担落在了申菊英的肩上。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总爱唠叨。申菊英也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一边心平气和地安微她,讲故事逗老人快乐。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屡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抓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拆洗干净,她从没说过一句怨言。有一年冬天,老公爹突患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老人想解小便却无法动身,尿憋的不行,身边只有申菊英照看他,又不好意
4、思说出口,一脸的苦痛状。细心的申菊英立即瑞起尿盆给老公公接小便,老人感动的热泪直流。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还牢靠。我们能活到80多岁 与她细心照料分不开”。 1994年,申菊英下岗了,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开办了一家煤气灶具经销部。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申菊英事业有成,还创办了自己的事业,家里富有了,但她没有遗忘回报社会,她听说社区居民的下水道年久失修,常常堵塞,尤其一到雨季,雨水积在巷道里漫灌到部分居民家中,给社区居民带来不便,社区居委会想为居民解决问题,苦于无处筹集资金时,申菊英主动站出来,带头捐款,并帮助社区干部挨家挨户的地筹集资金,找人修好下水道,彻底解决居民的难题。建材小
5、区居民区的巷道没有硬化,一遇雨雪天,巷道泥泞不堪,申菊英带头捐款,并参加了巷道硬化。由于申菊英乐于助人,左右邻居煤气灶具出了毛病,只要招呼一声,她很快上门修理,从不收一分钱,她的淳朴、和善、宽宏大度、慷慨大方、始终有口皆碑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二) 她是一个勤劳俭朴、热忱和善、孝敬老人的好媳妇。从2000年起至今,她十二年如一日操持家务照看婆婆,无怨无悔,受到同事和邻里的一样赞扬。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切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静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明,不 求回报。 丈夫工作特别繁忙,
6、有时候很难避开把工作中郁闷的心情及急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她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心情,春风化雨般的暖和也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心情、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看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他们婚后相敬如宾,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谐相处,最大的秘诀就是她们二人之间特别坦诚,开诚布公,沟通特别到位,她们常常彼此向对方放开心扉。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同等对待,相互通气,共同磋商确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安逸。她勤俭持家,合理支配工资收入,从不铺张奢侈。添置家居用品,培育儿子上学以及家中的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她独自担当,从不让丈夫操劳。 为
7、了培育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化,教化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她一个人担当。孩子教化、管理又是一件特别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意孩子的学习成果,更注意培育儿子独立生活、学习的实力。常常激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品性,她常常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询问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主动协作老师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儿子 的学习成果始终在班里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优秀生,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凝合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人常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是啊,
8、做人难,做好人难,做好媳妇更难。“好媳妇”说起来轻松,可是做起来,做好那是相当的难,是要付出许多、许多甚至委屈。做儿子的总是有些马虎,自己的母亲有个头疼脑热往往视而不见,甚至司空见惯。但她就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提示要加衣服要吃药,有时还亲自领着去看病吊针。一年四季婆婆穿的衣服鞋袜都有她置办。家中的柴米油盐如有欠缺她都刚好购买回来,从不让别人操劳。 她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融洽,对同学一视同仁。有时她也会说某某同学成果差,但这些同学也是她常常照看的对象。她利用闲暇给他们辅导功课,询问他们的饮食起居,和他们的家长沟通管理教化孩子的方法。特殊是那些寄宿生,吃穿用度视察特殊细致,有时就把
9、自己孩子的衣服鞋袜给他们穿,自己孩子的好吃给他们吃。这些同学和她的关系也特别密切。 在实际工作中,她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她的数学课堂,生动、形象、同等、和谐、活跃而有序。经常是欢声笑语不断,教学效果极佳。她细心设计每一节课,仔细总结教学心得。她既注意学问的传授, 又留意实力的培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由于她不懈的努力,她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同事的赞许,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成果始终居各班前列,她也被学校评为优秀老师。她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
10、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人到中年,事业和家庭的担子是最重的时期,每一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华蜜美满的家庭,但令人欣慰的是,她和丈夫彼此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生活得华蜜和谐。正所谓“时刻保持平常心,知足常乐一身轻”。老师工资本就不高,平常生活中,她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奢侈,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家里的一切都支配的井井有条,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都说华蜜的家庭是相像的,他们的华蜜家庭是一家人共同缔造的,有待人宽厚的丈夫,有善解人意,吃苦耐劳的妻子,还有乖巧孝顺的儿子。和谐家庭的创建说起来也很简洁: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相互敬重。
11、 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三) 家住周家乡核桃峪村第一村民小组的周秀琴,现年46岁,全家 现有四口人,母亲、丈夫、儿子和她自己。周秀琴1981年9月经人介绍,嫁给核桃峪村小伙杨元。多年来,她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忙里忙外、任劳任怨、静默履行着一个家庭主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爱心凝合着整个家庭,为老人供应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了解她的人都赞扬她既是一位孝顺的好媳妇,又是一个新时期的好妈妈,将来确定还是一位好婆婆。她的平凡事迹始终被村民们称赞不已。20XX年,她的家庭被评为“遵纪遵守法律户”、“双文明户”和“十星级家庭”。 一、孩子说她是好妈妈 周秀琴有
12、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时学习成果始终全乡和全校前茅。当时小学生的功课重作业多,大量作业要拿回家完成,特殊是晚上的家庭作业需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除寒暑假外,她坚持每天晚上手里那个针线活,按时和孩子们“做功课”,孩子每遇到难题,她就深化浅出的帮助解题,直到完成作业后才和孩子们入睡。就这样,她成为孩子们名符其实的家庭老师,邻居们都夸她教化有方。 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孩子们的穿衣住行也随之提高,甚至出现攀比心理,她常常教化孩子们:“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要和别人比学习,从小吃点苦,将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除了逢年过节给孩子们买些新衣裳,她始终亲自把大人穿过的衣服裁剪做给孩子穿,衣服 虽旧,
13、但很合体,常常勤换洗,孩子们也特别乐意。而她也始终静默的履行着一个做母亲的义务,深深的爱着她的孩子们。 二、丈夫说她是好妻子 婚后二十多年来,丈夫始终在外搞生意,每逢春节才能回家,家庭重担自然落在她一个人肩上,服侍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饭,种地收割等内内外外的活全靠她一个人挑着,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结婚时买的几件衣服穿了许多年,丈夫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每当给她买件新衣服,她总要报怨好一阵,平常也舍不得穿,只有逢年过节或走亲戚时才穿。多年来,她没有逢集上街的习惯,说是上街就得花钱,平常对用水、用电也非常节俭。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看老人、教化子女,把家里整理的井井有条,还种植中药材、烤烟等经济
14、作物,年收入2万元以上。即使在惊慌繁忙的烤烟季节,她也常劝丈夫不要回家,说她一人能行。就这样,她成了丈夫的贤内助,削减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丈夫疼她,她更爱护丈夫。 三、老人和邻居说她是好媳妇 周秀琴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忧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她刚结 婚不久,婆婆就到县城给几个上学的弟弟、妹妹做饭去了,家里留下个80多岁的爷爷,她始终照看爷爷到下世,后来,公公因病去世了,她又和年迈多病的婆婆生活到现在,二十多年来,她没有嫌弃过爷爷,更没有同婆婆“红过一次脸”,而是静默地赡
15、养着老人,爷爷和婆婆逢人就夸她是个好媳妇,她听到后却说:“公公已去世,几个弟弟妹妹都在外工作,我不养活谁养活呢,再说人人都会老的,我将来也要给我的儿子娶媳妇呀”。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二十八年的媳妇生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顺”二字。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的和谐,邻里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她对待老人以孝心,对待家庭以爱心,为邻里热心帮忙,赢得了家人的一样称道,更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如今,在周家乡核桃峪村说起周秀琴,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夸她是“标兵媳妇”! 最终,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假如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感谢支持!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