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与本位论.docx
《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与本位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与本位论.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与本位论唐宋学派主要代表唐顺之针对地方法官毛六明提出的“自然论”,无疑是批判史学的一个 重要概念。然而,时至今日,对这一论点产生的时间、背景仍没专文论及,甚且对其具体 内容的剖析、评判,也时有不尽如人意、不妥帖之处。今不避固吝,试考辨、剖析如下, 以期能有所助益。一、答茅鹿门知县答茅鹿门知县的撰写时间,可从两点考证:第一,书信称茅坤为“知县”。嘉靖十九 年(1540)三月,授茅坤青阳令;六月,茅坤赴官,然只任65日便因父丧而“东归”。这 之前茅、唐二人并无交往、过从的记录,因此唐称茅“知县”,当是对其丹徒令一职的称 呼。唐顺之长茅坤5岁,从嘉靖八年(1529)中会试、殿试后,
2、就一直在京任职;而茅坤 在嘉靖十七年参加会试前,一直在其家乡归安一带活动,也基本上无法与远在帝京(北京) 的唐顺之有过多的交往,答信中“时得一面晤”也直接表明了这一点。第二,文中“鹿门 东归后,正欲待(疑为持字)使节西上” 一语,也是判断的关键。茅坤任青阳(今安 徽省青阳)知县,因归老家(浙江归安,今湖州)奔父母丧,正吻合唐顺之所说的“东 归”;而服阙,选补丹徒县令,在唐顺之的极力劝说下赴任,也自称得上是“使节西上”。“使节”,是文雅的称呼,指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即嘉靖二十三(1544)年二月 茅坤赴任丹徒令。第二年冬十二月,茅坤即召为礼部仪制司主事;未几,徙吏部稽勋司主 事。因此,“正
3、欲”二字,恰表明茅坤在唐顺之的劝说下,正要动身。据此一点,则答 茅鹿门知县当作于嘉靖二十三年二月就任前的一段时日,即旧历二十二年年底,唐时年 38岁。又,据茅坤自己撰写的丹徒纪事:“壬寅(嘉靖二十一年)服阙,癸卯(嘉靖二十二 年)秋始及谒选补丹徒。”又言“予时以哭先人之丧过瘠,病怔忡,日怖死,业欲毁檄矣。 友人唐司谏过予强之,且日:君非死病也,君特耗心血而怖耳。丹徒多名医,君姑 之官而医,医不效,投牒自免未晚也。予以明年二月之官”。就是说,二十二年秋始选 补丹徒令,但不欲就,是在唐顺之的极力劝说下始就任,“过予”一词说明是唐顺之亲自 从自己的家乡武进赶到湖州去劝说的,而之前唐也要耳闻其事,这都
4、势必要滞后一段时日。还能考知的是,另一表明“本色”论的书信与洪方洲书,其写作时间略滞后于答茅 鹿门知县。这是因为与洪方洲书中提及的三点:一是,“向曾作一书与鹿门论文 字工拙在心源之说,既然称“向曾作”,时隔就不会较长;二是,“四十余年业障一 时顿销”,既然是“余”字,也不会多到哪去;三是,“又以病不能行庆吊、应人事”, 正应唐顺之中年以后体弱多病的记载。所以,正在这一时期,可用来一并讨论其文学思想。唐顺之的文学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过几次迁跃。嘉靖十二年前,“素爱蟀响诗文, 篇篇成诵,且一一仿效之,及遇王遵岩(王慎中),告以自有正法妙意,何必雄豪亢硬也。唐子已有将变之机,闻此如决江河,沛然莫
5、之能御矣。故癸巳(嘉靖十二年)后之作别是 一机轴,有高出今人者,有可比古人者”年近四十,疾疾忧患之余,乃始稍见古人学问宗旨只在性情上理会,而其要不过主静之一 言,又参之养生家言,所谓归根复命云云者,亦止如此。是以数年来绝学捐书,息游嘿坐, 精神稍觉有收拾处。然宅舍摧塌,修补为难,譬如败家荡子,早年纵浪于声色狗马,糜费 百端,及至转头而囊箧相然矣。(卷五寄刘南坦书)仆素迂愚人耳,然不敢不谓有志于学也。自年近四十,则心益苦。盖尝参之闭门静坐之中, 参之应接纷扰之中,参来参去如是者且十年,而茫乎未之有得也。虽其茫乎未之有得,而 隐约之间,若或有一罅之见焉,则亦不敢自昧也。(卷六与聂双江司马书)年近四
6、十,觉身心之卤莽而精力之日短,则慨然自悔,捐书烧笔,于静坐中求之,稍稍见 古人涂辙可循处,庶几补过桑榆,不尽枉过此生。(卷七答蔡可泉书)这些书信,都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年近40时的人生感慨和况味。概括而言,其转变的 直接诱因有二:第一,嘉靖十九年(1540)冬十二月(其时唐已34岁),因上疏来岁朝正 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而惹怒世宗,唐顺之被夺职为民。不得已,出都家居, 卜筑阳羡山中。此际唐顺之的心情自然不能平静。第二,疾病缠身。其答茅鹿门知县 即直称自己为“槁形灰心”之人,说“欲待秋冬间病体稍苏”,方才能有一些举措,了却 三年来的“文字债”。为此,唐顺之一方面“闭门静坐”,静养生息
7、;一方面“参之养生 家言”,倾向学道,与洪芳洲书就提到“承抄道书”,其所抄的道书,也即下文说的 “丘长春语录马丹阳语录,唐顺之甚至还特意嘱托洪方洲留意“于藏经中检出” 别的刻本。这种心境下参悟,“乃始稍见古人学问宗旨只在性情上理会”;于是,幡然醒 悟,“慨然自悔,捐书烧笔,于静坐中求之,稍稍见古人涂辙可循处”。对此,唐顺之自 谦为“一罅之见”。这种见解,实际上就是他在答茅鹿门知县中直言的“本色论”。二、关于真精神与上古嘴唇语索的缺失嘉靖二十三年,唐顺之居中调停茅坤与其顶头上司镇江知府林华(字廷彬,号巽峰)之间 的矛盾,这也即唐鼎元明唐荆川先生年谱说的:“林与茅不相能而并善于公,公深疑 于两贤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茅鹿门知县 答茅鹿门 知县 本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