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逐字稿教案.docx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逐字稿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逐字稿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并序)逐字稿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归去来兮辞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抒情长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1.1作者简介: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晋代文学家,被誉为“田园诗派”的鼻祖。1.1.2作品特点:诗歌以自然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为主线,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1.1.3文学价值:归去来兮辞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意境,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二、知识点讲解2.1诗歌结构:本诗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序、辞、尾声。2.1.1序:以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为背景,引出诗歌的主题。2.1.2辞
2、:以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三、教学内容3.1课文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3.1.1示范朗读:由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朗读,引导其他学生跟读。3.1.2朗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3.2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哲理。3.2.1逐句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逐句解读,解释生僻词语和典故。3.2.2意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绘,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3.2.3哲理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3、3.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3.3.1朗读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朗读,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3.3.2写作作业:要求学生以归去来兮辞为题材,写一篇心得体会。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4.1.1朗读能力: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4.1.2理解能力: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基本词语和句式,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4.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哲理。4.2.1分析能力:学生能够对课文进行逐句分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4.2.2思考能力:学生能够从诗歌
4、中提取人生哲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4.3.1兴趣培养:学生能够对古典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相关的文学作品。4.3.2价值观引导:学生能够从诗歌中提取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诗歌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的理解。5.1.1解释生僻词语:教师需要对诗歌中的生僻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5.1.2讲解典故:教师需要对诗歌中的典故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文化背景。5.2教学重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人生哲理的探讨。5.2
5、.1意境分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自然景物描绘,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5.2.2哲理探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学PPT:制作包含课文、注释、相关图片等内容的PPT,用于辅助教学。6.1.1课文内容:将课文内容以PPT形式展示,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6.1.2注释解释:将课文的注释以PPT形式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6.1.3相关图片:挑选与课文相关的图片,以PPT形式展示,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6.2纸质教材:准备归去来兮辞(并序)的纸质教材,供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使用。6.2.1课文展示:将课文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去来兮辞 高中语文 归去来兮 逐字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