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火神庙与安门外大道的石驳岸.docx
《都火神庙与安门外大道的石驳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火神庙与安门外大道的石驳岸.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都火神庙与安门外大道的石驳岸元代首都大渡湖也被称为海子(以下简称海子),其东岸位于首都中轴线上,即今天的什 刹海西岸。侯仁之先生在研究北京历史地理时提出,北京旧城中轴线是沿着什刹海东岸设 置的,一、调查及结果分析关于元代海子东岸的位置,近人主要依据民国时期的什刹海东岸来定位,没有实际的探讨。 真正科学的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元大都考古调查开始的。这次调查进行了大量考 古勘探,其成果体现于北京历史地图集第一集中的元大都图中,图上画出了 海子东岸的位置。此后仍有研究者对元代海子进行研究,绘制出各自的地图。2003年出版的什刹海志 绘出元代积水潭水域及上下游水道示意图,可以看出,由于缺乏史料支持
2、,研究者在什刹海东岸位置上有不同看法,认识不能统一。 这促使我们借助什刹海地铁站开工的机会,进行实地调查,以弥补文献的不足。二、古高梁河水系的形成过程什刹海是在高梁河故道中发展起来的湖泊。高梁河经历了两个发育阶段,一个是作为永定 河干流的古高梁河时期,另一个是非永定河干流的高梁河时期。全新世时期永定河在北京平原上经历了多次摆动。10000年前,永定河从石景山出山后流 向东北,经海淀附近的清河注入温榆河,即“古清河”。古清河结束于5000年前。8000 年前,永定河曾流经北京城南,为“古漫水”,河流过程延续至历史时期。4000多年前, 永定河的干流或干流的一支从石景山东流,经过今天的积水潭、后海
3、、什刹海,转而向南, 经北海、中海和南海,流向亦庄方向,这就是古高梁河。大约在东汉时期,古高梁河水向南摆动,改走漫水河道,延续了两三千年的古高梁河结束。 在此之后,宽阔的古高梁河故道中,形成一条由泉水汇聚的小河,水经注中称之为高 梁河或高梁水,即后期高梁河。后期高梁河的水量大为缩小,河道沉积物由砂砾石变为以 细砂和粉砂为主,在古高梁河故道中,裸露的砂石滩上逐渐发育出一些湖沼。古高梁河作为永定河干流,水量较大,河床宽度达数百米,什刹海地铁站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东侧,万宁桥东北,地铁站西出口位于大街西侧。东西两 侧的工程剖面显示,地安门外大街东侧没有古高梁河沉积层,此处河流相砂砾石层埋深在 13米左右
4、,属于晚更新世的永定河沉积地层。砂砾石层之上分布有细砂、粉砂或粘土质 粉砂层,距地表7. 8米处细砂层的光释光测年为距今17. 6 1.4ka. B. P - 21. 4 1. 6ka. B. P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实验室),属于晚更新世晚期。大街西侧埋深12 - 4米的地层,主要为古高梁河和高梁河的沉积层,烟袋斜街北侧8. 5 米深河流沉积层的三、火神庙东南角的湖岸遗迹元代海子东岸是在高梁河东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位置相仿。在什刹海地铁站西出 站口雨污管道施工中,多次发现元代海子东岸。这处雨污管道为南北向,沿地安门外大街 西侧分布。工程埋深4 - 6米,采用暗埋顶推法施工,
5、为此设有5个顶推管道用的竖井 (图1),其中4个在火神庙东至地安门商场前一线,其中地安门商场前1个,距商场约 4米。火神庙东侧3个,距火神庙约5米。工程最南端的竖井位于火神庙前。在火神庙东至地安门商场前的4个竖井中,除了最南端管道拐角处的竖井情况不明外,其 余3个均出土了元代湖岸遗迹,遗物包括护岸石块、木桩,以及含有螺壳、瓷片、煤渣、 砖瓦等的湖底沉积物。石砌湖岸的发现,印证了元史河渠志的记载:“海子岸上 接龙王堂,以石整其四周”,最北面的第一口竖井位于地安门商场前,施工中在地安门商场门前的位置挖到汉白玉护岸 石条。据施工方介绍,汉白玉石条长约120厘米,宽约60厘米,厚度不详,工程中发现 的
6、铺设长度约为10米,出露深度据地表约4米余。工地内可见到凿碎的汉白玉石块。汉白玉石条护岸在唐代已有使用,如2006年在白纸坊桥南100米处的护城河底,就曾出 土唐代汉白玉石块砌筑的河岸。在汉白玉石条护岸以南至火神庙后殿东侧第二口竖井之间,出土了许多灰岩护岸石块,可 能反映了该段湖岸的特点。再往南,位于火神庙正殿东配殿东面的第三口竖井中,于地下 约4米处出土了由花岗岩石条构成的湖岸遗迹。遗迹距火神庙正殿东配殿约6米,南北 走向,石条表面不很规整,大小不一。其中一块石条长160厘米、宽60厘米、厚23厘 米。石条用石灰砌筑,石灰的20世纪60年代末,在地安门商场施工中,曾出土了许多木桩和散落的护岸
7、石条。人们认 为那里就是海子东岸,可惜缺乏明确的调查记录。此次发现的海子湖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元代海子东岸的分布状况。四、海地平石驳岸的出土都火神庙前面的竖井位于火神庙东南角以南约6米处(图1),深、广各约6米。在竖 井挖掘过程中,出土了一段湖岸石壁,石壁构造与万宁桥澄清闸金刚墙相同,并与澄清闸 西北侧雁翅、里头金刚墙相接,应是当年澄清闸水利工程的组成部分。今天,万宁桥西北 岸金刚墙向西延伸到尽头时,有现代河岸与之相接。现代河岸继续向西,至金锭桥与什刹海湖岸相连。此次工程显示,澄清闸西北岸金刚墙在与现代河岸相接的地方转而向北,继 续向北偏西方向延伸,与火神庙东侧出土的花岗岩岸壁相呼应。竖井中出
8、土的石壁南北长约6米,大致呈南北走向,中间有一个小角度的转角。转角以南 约呈北偏西15。,转角以北为北偏西5。石壁高约5米,用青石砌筑而成,接缝施以白 灰浆,壁顶在现代石板路面之下约30厘米处。析津志载:“都中桥梁、寺观, 青石为砖,赞砌大方,样如江南。”石壁由厚薄不等的7层或8层石块砌筑而成。最底部的一层石块高46. 5厘米,由石壁 立面向外突出约15厘米,犹如房屋内墙的踢脚。它的下面是海漫石,此海漫石也称装板 或地平石,是平铺于湖底用来护驳岸的石板。海漫石由石壁下向湖中延伸出3. 2米左右, 用于石泊岸护脚。这层平铺的石板大小不一,其中一块测量为长L 3米,宽60厘米, 厚18厘米。石板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神 安门外 大道 驳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