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3).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 .整体把握,筛选说明文中的科学信息,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 .把握说明顺序和说明文的结构;3 .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 .品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复习方法:明确考点;讲析典型题例,总结解题方法;练习、检查;反馈、提高。复习课时:4课时第三课时复习目标: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教学过程:一、考点梳理: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 说明更有条理性。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2、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 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7、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8、作引用:引故事、传说:增加趣味性;引诗文:增加文学色彩;引典籍资料:增加可信度。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二、常见题型1、判断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其作用;2、画线句子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3、选
3、择一种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说明其作用;4、引用传说、故事、诗句、名联、谜语等的作用三、以例探法:例1. (2016中考.济南)呦呦之蒿,中国神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 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一一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 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 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一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 起了寻找抗疟药
4、的“攻坚战” o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 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 物,采用乙醛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一青 蒿素。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 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 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O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
5、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 抗疟新药一化学合成的甲氟喳,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 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不76年1月, 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 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 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 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
6、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 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 造福。(作者:杨先碧文章有删改)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 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答:答案: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 白,增强说服力。例2. (2016中考.东营)远离自然,才能保护自然(美)利努斯布罗姆奎斯特等对于这位只肯让我们称她为贝尔纳黛特的
7、村民而言,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在刚果民主共和 国维龙加国家公园旁,有几小块种植着玉米、小米和红薯的田地,贝尔纳黛特和她的邻居们,就是靠这些 田地勉强维持着自己与子女的生活。她在去年告诉我们说,从国家公园内走失的狒狒和大象为了觅食,不 断侵袭她的红薯地。农民的极度贫困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世界上仅存的不到900只山地大猩猩 中,有大半数都以维龙加国家公园为家,这里也生存着一些濒临灭绝的大象和羚羊。公园内的森林,正在 承受着来自木炭贸易的压力,2007年,当地的木炭黑帮杀害了公园内的7头大猩猩,以此报复公园对非法 砍伐的打击行动。近年来,维龙加国家公园内的300只大象中,先后有250只
8、遭到了偷猎者的猎杀,这可 能也得到了当地那些不堪园内动物之扰的居民的默许。过去几百年里人类不断增长的财富,在整体上,都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在自然保护的最前 线,人们与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以及濒危生物亲密共处的地方,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却往往是 极度的贫困。而生产力的提高,或许可以掌握21世纪自然保护的关键,就像日本的呜村茂治农场所展示的那样。 村在一处原为索尼芯片工厂的地方,监管着一座面积2. 5万平方英尺的农场。所有作物都在室内环境 中安全地生长。他将水、肥料和17, 500盏LED照明设备结合在一起,每天可收获多达1万棵生菜一一是 普通农场每平方英尺产量的100倍还多,而用水量
9、仅有普通农场的10%,生产的垃圾也仅有普通农场的20%。 人类占用了全世界约半数的无冰陆地表面,大部分都用于生产食物。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人口 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很可能会在今后几十年里达到顶峰并开始衰减。这种现象就叫做解耦,将人类的贫困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恶化分离开来,忽略它们之间的联系, 阻止人与自然环境恶性关系的循环,并采取措施解决人类需求这个主导性问题。而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在 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人类对食物、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况 保护残存野生环境,将需要加速解耦。就目前看,人类应该而且能够做的是,加快城市化步伐,并运用科 学技术加强现代集约
10、化农业建设。这个想法或许听上去有悖常理,但是,在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发达国 家里,人们对土地的大部分破坏活动,均已开始趋缓,甚至有所减少。举个例子,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效能 的提高,现在人均需要的耕地面积,只相当于50年前的一半。于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地方,边边 角角的耕地均在逐渐恢复成森林。社会变迁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些趋势。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中叶, 该比例将达到70%。随着农村人口不断迁入城市,出生率将会出现急剧下降。因此许多人口统计学家认为, 在2100年之前全世界人口就会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农村人口的外流,也会带动其他可相互促进的方面 提高效率,从而同时促进
11、了经济与资源生产力的增长。对于21世纪的自然保护工作来说,意义应该十分明确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仍然是解决措施之一。 但是,若不解决这个供需等式的需求端,真正的栖息地保护即便有实现的可能,也会相当困难。要在这方 面取得成功,就需要用人类技术取代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入现代能源,这样做已是势在必行。可以期待, 野生动植物会从“万劫不复”的处境中幸免于难。同时,大家都很清楚,人类对自然的索取甚或掠夺是“竭 泽而渔”“杀鸡取蛋”式的,也是毁灭式的,65%以上的自然资源、能源是非再生的,如果不能通过科学 技术创造资源和能源,必然会有走到“山穷水尽”末路的那一天。当今世界有20亿人口依然依赖着木柴 和牲畜粪便
12、等固体燃料。让所有人都改用便宜、清洁而且充足的能源技术,是在不伤害环境的前提下,改 善人们生活的关键所在。什么工具可以减少我们的环境足迹,已经显而易见。要抓住这些机会,就需要环保主义者将重点放 在基础设施与技术政策上,这些在以往并不在他们的关注范围之内。若不实现加速解耦,保护区就无法抵 抗人类对食物与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而维龙加国家公园里的.大象和猩猩们也将面临厄运。20.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答:答案:示例一:举例子,如第段说明极度贫困对坏境造成巨大破坏的观点时、举出维龙加同家公园 内大猩猩和大象遭到猎杀的书例,确凿典型,令人信服。示例二:列数字,第段在说明什
13、么是解耦现象 时,列举出嵋村茂治农场在能耗、产能方面的数字.说明通过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以实现解耦的巨大优势, 具体准确,说服力强。评分:举例、方法、作用各占1分,共3分。举出例句分析或概括说明均可。只举 例不得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亦可。例3. (2016中考.济宁)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黄岚郭原毓一直以来,判断动物是否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情感时,要看它们能否通过“情感发烧”考验。当鸟类、 哺乳动物和某些蜥蜴类物种被放入新环境中时,它们的体温会在短时间里升高12,这是真正的“发烧”,就好像它们在对新环境感染作出回应。这种发烧与生物的情绪变化相关联,原理是受到外部刺激, 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
14、。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情感发烧”现象仅出现在拥有复杂结构大脑的动物中,此前的研究表明, 蟾蛛和鱼不能做出类似反应。而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实验给予了鱼类更多选择,得出的结果与传统认知完全 相反。研究人员将72条斑马鱼分为两个对照组,第一组斑马鱼没有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二组斑马鱼被单 独放在一个小网中,网置于水箱内27水温的小格子内一一事实上一斑马鱼喜欢28的水温。15分钟后, 研究人员释放了网中的斑马鱼,使它们可以在水箱内的其他5个格子内自由游动,这5个格子的温度分别 从18到35不等。结果他们发现,和对照组斑马鱼相比,这些鱼类会花更长时间待在温度更高的水槽里。而且,在此 过程中它们的体温会升高24
15、,这表明它们也存在“情感发烧”。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结束了一 直以来关于鱼类能不能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关键争论,鱼类也具有情感。然而这一结论发表后,招致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来下结论:认为鱼类 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 皮质。他们认为“鱼类几乎没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只有非常简单的行为技能。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新环 境变化的“发烧”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也有许多科学家反对上述观点,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 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虽然鱼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组织上不尽相同,但是
16、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 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负责情感行为的杏仁核和支撑学习能力的海马体。英国斯 特林大学的后续试验也证明,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他们据此认为,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撑 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比如大马哈鱼每 年溯游而上的产卵行为;有些鱼类懂得观察和记住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过程,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些 鱼类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它们懂得使用砧骨来撬开软体动物的甲壳。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
17、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当它们接 触到有毒刺激物时,体温同样会随之增高。这种行为是心理状态的转变。用于识别意识存在的一个明显特 征就是所谓的“应激性体温过高”或“精神性发热”,这是一种与人体感染导致的发烧类似的身体反应, 此前一般认为鱼类没有这一特征。当然,这个试验只针对某些表现出“精神性发热”现象的鱼类,它们并 不能够证明所有鱼类都具有意识。但是,这一事实也意味着,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们以后不能再以 鱼类没有“精神性发热”来作为争论依据。同时,这也表明鱼类也是可能拥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复杂动物, 至少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和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影响我们对脊椎动物的情感和意识能力 进
18、化的理解。(选自广州日报2016-04-16,有删改)15.指出第段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答:答案:15.举例子。列举杏仁核和海马体的例子、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实验,说明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 情感和意识能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4分)四、方法技巧总结1、明确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具体回答说明方法作用时,必须结合原文,具体指 出说明了什么东西的什么样的特征。3、引用的传说、诗句、谜语等,除了联系上下文,指明 它说明什么之外,还注意它在说明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或是增强了生动性和可读性。五、当堂反馈(2016中考.枣庄)从蝴蝶效应到人工智能李二友杨艳梅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
19、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这体现出马蹄铁上丢失的一枚小小的铁钉最终导致了一个帝国的灭亡。在我国,古人 也普遍认为一个微小的改变就会对未来产生很大影响。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说过:“千丈之堤,以 蜷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儒家经典礼记经解中也有记载:“君子慎始,差若毫 厘,谬以千里。”这些都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个小小的变化就会带来全局的输赢,因此我们要处 处谨小慎微,要从小处消除隐患。这些现象与蝴蝶效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蝴蝶效应是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用 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方程式时提出的“非
20、线性”理论。由于描述气象系统的吸引子的“形状”往往 都呈现出类似蝴蝶的图案,这就有了 “蝴蝶效应”的称谓。这种效应更为诗意和普遍的阐述是:“一只南 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 卷风。”蝴蝶效应类似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论,每件事情有形或无形地联系在一起,一次改变会引起后 面很多事情的改变。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说明 任何事物在其发展道路上都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一个非常细微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因此有些小事可以糊涂,但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
21、个国家至关重要,便不能糊涂。 蝴蝶效应其实是一种混沌效应。具体说来,是缘于它的最终“吸引子”(一个系统在经过时间无限长后的 最终归属)。在未发现混沌现象之前,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所有系统的“吸引子”只有两种:或是一个固 定点(例如:一个皮球被踢出去之后,最终会停止到一个点);或是椭圆(例如:两个天体运行在椭圆轨 道上,始终保持一种互相吸引)。但是,洛伦兹通过计算发现,计算的结果对参数的初始值非常敏感,即使两个初始值只是相差到小数点后的第6位数,计算结果也相差巨大,因此说气象是很难准确预测的。“蝴蝶效应” 一词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许多领域的热门词汇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 动、发人深省 它不
22、仅应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社会学及心理学等领域,还可应用于经济学和数学,就 是在我们熟悉的电影业中也有涉猎 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不,仅在于其大胆的 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影界人士对蝴蝶效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些作者将蝴蝶效应表述为一种人生 的幻象,也就是一些人展现出对初始值格外敏感的人生。假如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回溯到过去,如果改变 了过去的一个(初始值)点,则会改变这些人的人生历程,甚至会改变现有的世界。一些导演在创作上都 试图从时间长河中改变一点,并对此进行情节上的大肆渲染,再将这些回归到历史的激流中,这种手法让 观者大呼过瘾。像大话西游寻秦记步步惊心
23、和达芬奇密码等影视作品中都有这样的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从一种只是进行机械运算的机器发展成为无所不能、甚至可 以穿戴的技术产品,未来还会逐渐成为人体的一部分。计算机运行的逻辑基础就是二进制的0和1,经过 无数次的分形迭代后,可以组合成人们现在已经看到的无所不能的计算机世界。既然计算机的基础是0和 1,那么计算机程序对于初始值的敏感程度更甚(不是0就是1)。人们在尝试寻找出一条分形迭代N次之 后的路径的难度可想而知。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人们又开始借助计算技术重操“旧业”一一定制未来的思想。这次要启用“人 工智能”或者用机器替代人,或人工和机器相结合,以实现机器在规定的程序动作
24、外可以自我学习,自我 复制,甚至自我进化,从而可以达到某些高级动物的智能。不过,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仍然是横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口。另外,人们要 想创造人工智能,必须保证初始值的正确。如果初始值的设置有问题,以后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甚至南辕 北辙。如果能找对方向,未来通过计算机的超高计算能力,会使发展的路径更加顺利一些。当前,我们的 时代似乎就处在寻找人工智能的初始值的节点。当然,最令人们感到有诱惑力的是:人类是否可以采用改变过去的方式来改变未来呢?不同时期的科 幻电影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2004年上映的蝴蝶效应里,尽管主人公不断做出努力,还是逃不出“宿 命”的安排。而在201
25、4年的大片明日边缘里,人类通过自我学习、自我进化,最终改变了人类的未 来。在电影源代码中,主人公可以反复“穿越”到一名在列车爆炸案中遇害的死者身体里,在一次次 地“穿越”中最终寻找到元凶,阻止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恐怖行动。在现实中,人类要变被动为主动,找到 正确的初始值,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设计未来,我们期待着人类即将进入的又一个新的进化分支。17.文章第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答:答案:17. 举例子,列兴了一些涉猎蝴蝶效应的影视作品,具体说明了蝴蝶效应在电影业中的应用,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分,意思对即可)六、课后提高(2016中考.苏州)基因组测序:全面了解胡萝卜
26、曾有人预言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不是大数据,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基因组测序。它不仅可以让我 们了解生物的本源,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对生命进行“改造”。甚至可以说,这项技术将影响并改变我们 的生老病死。胡萝卜和生菜、芹菜属于植物中的一大类,但它质脆味美,更受大部分家庭主妇青睐。胡萝卜栽培 广泛,其根部富含营养物质,如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是世界各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菲利普西蒙和他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对30余种胡萝卜样品的基因 测序,绘制出了胡萝卜基因组序列草图。这很可能是迄今最完整的蔬菜基因组序列草图,相关论文在线发 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站上。菲利普西蒙和他的研究团队使
27、用一根胡萝卜的DNA组装了一个高质量的参照基因组,确认了胡萝 卜共有32113个基因,其中有10530个基因是胡萝卜特有的。而后,他们对包括野生种和栽培种在内的35 个不同品种的胡萝卜样品和亚种进行了测序。研究人员称,这一研究不仅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了解胡 萝卜的所有营养物质和组成成分,而且阐明了胡萝卜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他们把胡萝卜的基因组序列和其 他植物进行了比较,来确认在进化道路上,胡萝卜的祖先究竟是何时与葡萄、然猴桃以及西红柿“分道扬 镇”的。此外,他们在胡萝卜根部发现了一个负责积累维生素A前体的基因,正是这个基因让胡萝卜积累起 特别多的B胡萝卜素。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为改善胡萝卜和其他农作物的营养价值提供了可能,不仅 能够帮助胡萝卜育种者改善胡萝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未来还有望让其他农作物具备胡萝卜的“特长”, 使口味更好,更有营养。(选自2016年5月12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12.请写出第段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3分) 答:答案:12. 作比较,举例子。(2分)作比较:将胡萝卜与生菜、芹菜作比较,突出了胡萝卜质脆味,更 受大部分家庭主妇青睐。举例子:举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的例子,准确说明了胡萝卜(根部)富含营养 物质。(任选一种)(1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