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真题2009-(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真题2009-(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真题2009-(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预防科目真题2009-(1)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个体体积最小的微生物是 。A.病毒B.细菌C.支原体D.(江南博哥)衣原体E.立克次体 正确答案:A解析 病毒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490页 解析 病毒是目前已知的自然界最小的微生物,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病毒为痘病毒,约300nm;最小的圆环病毒仅17nm。2. 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鞭毛B.荚膜C.菌毛D.核体E.芽孢 正确答案:D解析 细菌的基本结构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443页 解析 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细胞结
2、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故选D。其余选项为细菌的特殊结构。3. 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特殊存活形式是 。A.芽孢B.荚膜C.菌毛D.鞭毛E.细胞膜 正确答案:A解析 细菌的特殊结构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447页 解析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胞质浓缩形成的具有多层膜包裹、通透性低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而是细菌的休眠状态,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有较强的抵抗力,在自然界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特殊存活形式。4. 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对抗生素最敏感的时期是 。A.对数期B.迟缓期C.稳定期D.衰亡晚期E.衰亡早期 正确答案:A
3、解析 细菌群体的牛长繁殖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451页 解析 对数期,细菌以恒定的速度分裂增殖,活菌数目呈对数直线上升。此期细菌的大小、形态、染色性、生物活性等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如抗生素等)的作用也较敏感;对数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如大肠杆菌的对数期可持续6h10h。5. 属于鉴别细菌的培养基是 。A.营养肉汤B.疱肉培养基C.麦康凯培养基D.血琼脂培养基E.半固体培养基 正确答案:C解析 培养基的种类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453页 解析 鉴别培养丛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作用底物及产生显色反应指示剂,用肉眼可以初步鉴别细菌。A营养肉汤,属于基础培养基,可供大多数细菌培
4、养刚。B疱肉培养基,属于厌氧培养基,专供厌氧菌的培养而设计。C麦康凯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即根据特定目的,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某些细菌牛长、促进另一类细菌的生长繁殖,以便从混杂多种细菌的样本中分离出所需细菌。麦康凯培养基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利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D血琼脂培养基,属于营养培养基,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等。E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菌种鉴定、测定噬菌体的效价及菌种的短期保存。故答案选C。6. 细菌在组织内扩散,与其相关的毒力因子是 。A.菌毛B.荚膜C.外毒素D.内毒素E.透明质酸酶 正确答案:E解析 细菌的毒力因子 来源 2011年应试指
5、南上册457页 解析 透明质酸酶是细菌在合成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侵袭性酶类,它能降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利于细菌在组织中的扩散,增强病原菌的侵袭力。侵袭性酶类还包括卵磷脂酶、链激酶等。7. 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主要依据是 。A.形态特征B.菌落特征C.生化特性D.染色特性E.动物试验 正确答案:C解析 肠杆菌科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471页 解析 肠道杆菌种类很多,一般为革兰氏阴性菌,它们的染色特性、镜下形态和菌落特征基本相同。因此,利用生化反应对肠道杆菌进行鉴定是必不可少的步骤。8. 采用0.22m孔径滤膜过滤小牛血清的目的是 。A.防腐B.消毒C.抑菌D.除菌E.杀菌 正确答案:D解
6、析 滤过除菌法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465页 解析 此灭菌法为滤过除菌法。滤过除菌法是利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通过含有微细小孔的滤器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的目的。所用的器具为滤菌器,其除菌能力取决于滤膜的孔径大小。适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抗毒素、抗生素、药液等液体的除菌,现在多用可更换滤膜的滤器或一次性滤器,其孔径为0.22m0.45m。9. 耐热橡胶制品最适的灭菌方法是 。A.焚烧B.射线照射C.紫外线照射D.热空气灭菌E.高压蒸汽灭菌 正确答案:E解析 热力灭菌法之高压蒸汽灭菌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464页 解析 各种灭菌方法的区别见表2009-3。 表2009-3
7、灭菌方法的分类、适用范围及举例方法适用范围举例焚烧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销毁物品无害化处理传染病畜禽、实验感染动物的尸体、病畜禽的垫料射线照射电离辐射冷灭菌大量一次性医用塑制制品、食品紫外线照射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消毒、不能用高温或化学药品消毒物品的表面消毒热空气灭菌干烤箱灭菌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玻璃器皿、瓷器或需干燥的注射器等高压蒸汽灭菌利用高压及饱和蒸汽的高热所释放的潜热灭菌耐高温、耐高压和耐潮湿的物品的灭菌各类手术器械、敷料、搪瓷、橡胶、耐高温玻璃服务器及溶液等10. 最易破坏囊膜病毒感染活性的因素是 。A.抗生素B.干扰素C.脂溶剂D.紫外线E.缓冲液 正确答案:
8、C解析 病毒的化学组成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491页 解析 病毒囊膜含有大量的脂类,起到加固病毒体的结构、辅助病毒感染的作用。用脂溶剂可去除囊膜中的脂质,使病毒失活。常用的脂溶剂有乙醚或氯仿。11. 无血凝素纤突但有血凝性的病毒是 。A.禽流感病毒B.猪圆环病毒C.鹅细小病毒D.猪细小病毒E.犬瘟热病毒 正确答案:D解析 猪细小病毒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05页 解析 囊膜表面的突起,称为纤突或膜粒。禽流感病毒和犬瘟热病毒有囊膜、有血凝性,前者囊膜表面的两种纤突分别为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后者分别为血凝素蛋白(H)和融合蛋白(F)。猪细小病毒无囊膜,但具有血凝性,
9、其血凝部位分布在VP2蛋白上。鹅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无囊膜、也无血凝性。12. 可引起禽类肿瘤性疾病的双股DNA病毒是 。A.鸡痘病毒B.新城疫病毒C.禽流感病毒D.马立克氏病病毒E.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正确答案:D解析 马立克氏病病毒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02页 解析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是鸡的重要的传染病病原,具有致肿瘤特性。其主要特征是外周神经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和肿大,引起一肢或两肢麻痹,各种脏器、性腺、虹膜、肌肉和皮肤也发生同样病变并形成淋巴细胞性肿瘤病灶。病毒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基因组全长约180kb。13. 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物质是 。A.血型抗原B.免疫球蛋白
10、C.灭活的细菌D.异嗜性抗原E.病毒衣壳蛋白 正确答案:A解析 抗原的分类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25页 解析 抗原根据抗原米源分为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同种异型抗原是与免疫动物同种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如血型抗原、同种移植物抗原。故选A。灭活的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属于异种抗原。免疫球蛋白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为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是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与种属特异性无关。14. 在机体抗感染免疫早期,发挥最主要作用的抗体是 。A.IgAB.IgDC.IgED.IgGE.IgM 正确答案:E解析 各类抗体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 来源 2011
11、年应试指南上册530页 解析 IgM是动物机体初次体液免疫反应最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在抗感染免疫早期起着重要的作刚,可通过检测IgM抗体进行疫病的血清学早期诊断。IgM具有抗菌、中和病毒和毒素等免疫活性。15. 输血反应属于典型的 。A.移植物排斥反应B.迟发型变态反应C.细胞毒型变态反应D.过敏反应型变态反应E.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正确答案:C解析 细胞毒型(型)变态反应之临诊常见的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47页 解析 输血反应,新生畜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等都是临诊上常见的细胞毒型变态反应。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型变态反应又称为型变态反应。在型变态反应中,与细胞
12、或器官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与补体及吞噬细胞等互相作用,导致了细胞或器官损伤。16. 参与凝集试验的抗体主要是 。A.IgA和IgMB.IgA和IgGC.IgG和IgMD.IgG和IgEE.IgM和IgE 正确答案:C解析 凝集反应的原理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67页 解析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在红细胞、乳胶颗粒性载体表面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称为凝集反应。参与凝集试验的抗体主要为IgG和IgM。17. 最适于对混合抗原组分进行鉴定的方法是 。A.免疫电泳B.絮状沉淀试验C.环状沉淀试验D.琼脂双向双扩散E.琼
13、脂双向单扩散 正确答案:A解析 免疫电泳技术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69页 解析 免疫电泳试验是先将抗原物质在琼脂凝胶中做电泳初步分离,然后于凝胶槽中加入抗体血清,使抗原抗体进行双向扩散,在比例适宜部位形成特异的抗原抗体沉淀弧线。每条沉淀弧线代表一组抗原抗体复合物,故可用作抗原成分分析,还可以根据其迁移率与抗体所出现的特异性反应进行鉴定。18. 可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免疫原是 。A.佐剂B.类毒素C.内毒素D.外毒素E.抗毒素 正确答案:B解析 主动免疫之人工主动免疫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58页 解析 人工主动免疫是给动物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应答反应,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14、。所接种的物质是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各种疫苗制品,包括疫苗、类毒素等,特点是不能立即产生免疫力,需要一定的诱导期。19. 规模化鸡场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首选途径是 。A.滴鼻B.点眼C.饮水D.刺种E.注射 正确答案:E解析 疫苗的免疫接种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61页 解析 疫苗的免疫接种途径包括滴鼻、点眼、刺种、注射、饮水和气雾等。应根据疫茁的类型、疫病特点及免疫程序来选择疫苗免疫的接种途径。注射是常用的免疫方法,免疫效果确实,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可采用注射。饮水免疫是最方便的疫苗接种方法,适用于大型鸡群,其免疫效果较差,不适合用于初次免疫。在禽类,滴鼻与点眼免疫效果较好,仅用于接种弱
15、毒疫苗。20. 可产生毒血症的传染病是 。A.破伤风B.新城疫C.急性猪瘟D.钩端螺旋体病E.猪支原体肺炎 正确答案:B解析 新城疫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667页 解析 新城疫病毒首先在呼吸道及肠道黏膜上皮复制,借助血流扩散到脾及骨髓,产生二次病毒血症,从而感染肺、肠及中枢神经系统。21.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主要是 。A.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B.传染源传播方式易感动物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D.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动物E.传染媒介易感动物污染源 正确答案:C解析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要素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83页 解析 动物传染病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3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
16、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动物。这3个条件又称为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环节,当这3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就会引起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22. 建立免疫带是为了 。A.对传染源进行紧急隔离B.对传染源进行免疫标识C.对未发病动物进行药物预防D.提高动物特异性免疫力,防止病原扩散E.提高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力,防止病原扩散 正确答案:D解析 动物传染病的免疫防控措施基本概念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88页 解析 当某些流行性强大的传染病暴发时,必须进行紧急接种,其目的是建立“免疫带”以包围疫区,防止其扩散蔓延。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其流行,而对疫区或受威胁区内尚未发病的猪进
17、行的应急免疫接种,目的是提高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力,紧急接种可以使用免疫血清或疫(菌)苗。但这一措施必须与疫区的封锁、隔离、消毒等综合措施相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23. 确定某种动物疫病封锁期长短的重要依据是 。A.最长潜伏期B.最短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转归期 正确答案:A解析 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之封锁 来源 2011年应试指南上册594页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关于解除封锁的规定:疫区内(包括疫点)最后一头病畜扑杀或痊愈后,经过该病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检测、观察未再出现病畜时,经彻底清扫和终末消毒,由县级以上农牧部门检查合格后,经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发布解除封锁令,并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执业 兽医 资格考试 预防 科目 200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