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女诗人范荑香《化碧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家女诗人范荑香《化碧集》研究.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在清一代,广东梅县地区的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其中不乏也有一些客家女诗人,只不过人数甚为稀少,而且由于文献散佚,诗稿大多没有保存下来,这些女才子流传下来的事迹和作品也渐渐被历史淹没,少有人问津。被誉为“岭南三大女诗人”之首的范荑香便是其中一位。范荑香的主要著作是化碧集。此篇论文首先对范荑香的生平,创作概况进行了研究,列出了化碧集的成集历程和影响。另外,主要对范荑香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整理研究,力求对范荑香作出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关键词: 客家女诗人 范荑香 化碧集 AbstractIn the Qing Dynasty, the literary a
2、nd artistic creations in Meixian Coun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have taken on a new situation. Many excellent poets have emerged, including some Hakka poets, but the number is very rare, and most of the poems are not preserved due to the divergence of the literature. Down, the deeds and works that the
3、se female talents have handed down are gradually being overwhelmed by history, and few people are interested. Fan Yixiang, who is known as the Lingnan three female poets, is one of them. Fan Yixiangs main work is Chemical Bi. First of all, he studied the life history of Fan Yixiang and his creation,
4、 and listed the history and influence of the collection of Hua Biji. Besides, I mainly studies the ideological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Fan Yixiangs poetry. Strive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discussion of Fan Yixiang.Keywords: Hakka poet;Fan Yixiang;Chemical Bi目 录一、诗人及其诗集简介1(一)
5、范荑香简介1(二)化碧集简介2(三)化碧集影响3二、范荑香诗歌的题材内容5(一)即事感怀诗5(二)咏物诗9(三)闺怨诗12(四)拟古诗14三、范荑香诗歌的艺术特征15(一)语言清丽芊绵,含蓄蕴藉15(二)情调哀苦凄怨,幽伤抑郁16(三)浑然天成的修辞手法18(四)以才学为诗19四、结语20参考文献21致谢22客家女诗人范荑香化碧集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作用。素有“文化之乡”美誉的梅州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拥有着灿烂多彩,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韩江梅水多闺秀,丽句清词各有神。一作宣文一礼佛,千秋绝调两才人”这首客家诗歌里盛赞的“
6、礼佛才人”便是岭东三大女诗人之首的清代著名女诗人范荑香。本文选取了范荑香的 化碧集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解读,以期为探研客家文化的同好提供参考与借鉴,为客家文学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诗人及其诗集简介关于范荑香的生平,虽然在序、跋、题辞以及她的自序中都有涉及,但都语焉不详,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爬梳,大致初探出这位女诗人朦胧的轮廓。(一)范荑香简介范荑香生于清朝嘉庆乙丑年(公元1805年),原名蒥淑,又字清修。原籍广东省大埔县三河镇梓里村,晚年定居于梅县白土堡圭潭乡(今梅县市梅江区东升乡的圣人寨)。她的一生遭际凄苦,青春守寡,半生礼佛,终于佛前,究竟死于何年,至今也不得而知。在其诗述恨
7、中有“年近九旬独凄凉”一句,推测她的寿命应该在90岁以上。范荑香先祖连续四代都是举人出身,祖父范彪公曾任嘉应州的举正,是负责对秀才进行监督考察的地方官。父亲范引颐曾做过广东省三水县的训导。范荑香童年时家境优渥,再加上天资聪颖,父母更是视之为掌上明珠,幼时母亲教她读书识字,年纪稍长,父亲便亲自教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范荑香博涉音韵,能文能诗。范荑香二十一岁时,由父亲做主,嫁同县庠生邓耿光,虽然丈夫的才情不如荑香,但两人感情甚笃,日子也平静美满。然而好景不长,婚后四年,耿光一病呜呼,两人未有子女。耿光的兄长将一子过继给弟弟,但对守寡的范荑香却并不体恤,且有逼嫁之意。荑香抵死不从,这在她后来的
8、自述中叙有提及,那时年迈的荑香依旧怒气填胸: “语曰贞女不事二夫,况氏祖若父累代作仕宦,岂肯不顾名节,遗臭万年,以辱祖宗乎?”此后,她悉心教嗣子读书写字,有诗课儿三十六韵,后来荑香的父亲解职返家,怜惜女儿夫死家贫,招还母家,荑香平日便以刺绣补贴家用,就这样在娘家住了20多年,荑香孀居守寡,忧伤抑郁,心中苦闷不能排解,常常写诗宣泄倾吐,所作多凄婉之词。如其诗即事:“春愁无事强拈针,花样虽新不忍寻。刺到莲房心自苦,谁知侬苦比莲深。”拈针刺莲房,莲心已经很苦了,但诗人的满腹愁肠比莲心还苦。后来,荑香的父母亲都过世了,荑香孤独无所依靠,此时,她的嗣子提出要接她回邓家供养,但荑香因为善作诗而闻名遐迩,不
9、少文人墨客都争着邀请她去做客,大户人家的闺秀都盼着拜她为师,荑香敬礼不衰,所以很少呆在娘家和夫家。清道光年间,大埔知县荏荃听闻她的诗名,想要聘请她教导自己的长女,但荑香不愿寄人篱下,便推辞不去。中年的范荑香信佛定禅,为寻求心灵的解脱,把希望寄托于空门。在往后的日子里,她云游四海,不少名山古刹都有她的题咏,时人传抄诵咏。清道光二十三年,范荑香应邀到嘉应州白土堡的尼庵暂居,那里的人们得知她是范彪公的孙女,青春守寡,誓入空门,又善诗文,都很惋惜其将终老佛门。当时村里有一位举人梁墨林,偶然中读到范荑香的诗句,对她的才情感到十分震惊,于是郑重地将荑香诗稿献给太守黄篑山,黄篑山看完以后也为之潸然泪下,当即
10、决定汇编成册,并为其题名化碧集,在即将刻板印刷时,遭到荑香的强烈反对,只能作罢。梁墨林更加钦佩荑香不求闻达的人格品质,更加深切地同情她年老居无定所,便嘱咐其子梁诗五为荑香作募捐簿序文,四处奔走发寄,募得白银六百多两,修建了“荑香静室”,荑香住进去的时候已经八十五岁了。荑香对梁家父子的恩情感激不尽,“终夜不忘于心”,担心自己年岁已高,没有机会报答恩人,便收了一个青年女弟子继承她的衣钵,“继氏之志以报先生之恩”。谁知荑香命运多舛,没过几年,荑香年老病弱,气息奄奄,此时徒弟已经远在他乡,荑香处境凄凉无比,“门无关键厨无火,炉有寒灰地有霜。”可怜绝世聪明女,终老寒灯古佛前。一代才女最终悄无声息地病逝在
11、静室中,卒年未详,死后葬在荑香静室背面的山上,墓前荆棘丛生。(二)化碧集简介范荑香诗词悱恻幽婉,字字珠玑,声声如诉,深得时人赏识。黄篑山和梁墨林被范荑香的才情感动,将其诗汇编成册,题名为化碧集。在梁墨林先生的题诗中有“三年化碧无余血,九死难灰剩此心”,范荑香用心血凝成的诗句犹如苌弘之血,三年而化为碧玉,由此看出诗集的取名意义。可惜在即将刻版印刷时,因为范荑香不同意,只能作罢。直到范荑香逝世后的1917年(民国六年),梅县人管又新“慕其人,爱其诗”,四处搜集荑香的遗稿,集之得成完璧,终于使初版化碧集面世,中有蔡元培题字、严复等名士题诗。制版印刷了几百册,很快就销售一空以至一时纸缺而贵。1928年
12、,梁墨林的曾孙梁宪民对荑香诗作了订正增补,编印了重刊化碧集。 于1943年(民国卅二年)发行。初、重刊两种版本先后有近60位名流题赠诗词,共计110多首。1959年,马来西亚的叶荣燊先生编印了重刊梅县锡类庵化碧集。但此集除叶所作的一篇序文外,仅收范诗19题,所以没有成集出版。上述三集到了现在都成了孤本,珍藏者也秘而不示。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客家热”, 为弘扬客家文化,抢救才女诗作,梁安仁先生与范荑香第六代内堂孙范耀文商议编辑出版了新刊化碧集。本文主要依靠的材料便是由梅县诗社于2002年9月出版的新刊化碧集,以下简称化碧集。化碧集共收录范荑香遗诗78题141首。非常可惜的是,在光绪十年甲申年(1
13、884年),范荑香 “垂八十”时,在她的外侄女范澐作荑香二姑生传中称荑香二姑“所到名山古刹,辄有留题,往往为人传诵。诗课近千首。争传抄。”化碧集所录只有十分之一,在管刻化碧集陈芷馨的题词中提到“闻女土(范荑香)生平诗草,至晚年欲尽付焚。如今所存若干首,乃其外侄玉池(范澐)夺取自炉鼎中者。”范荑香在气息奄奄之际,料到此生再也解脱不了了,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之中。她一生以诗为侣,那些用整个身心凝成的诗篇是她的生命、青春和坚贞的象征。荑香面对着青灯心烦意乱之际竟将视之为生命的诗稿尽数焚烧。如今残存的诗稿是其侄女范澐从火中夺回的一小部分。(三)化碧集影响范荑香的诗歌在广东客家地区,特别是在兴梅一带有着重大
14、的影响。化碧集结集的过程颇为曲折,这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范荑香诗句的热爱和重视。当时有些私塾还将她的诗作选为范文,供学子诵读。比如课儿三十六韵就极有可能是当时的私塾请范荑香作的一篇儿童启蒙教材。范荑香的才名甚至在钱塘也有一段佳话,当时的潮州太守吴云帆,原籍浙江钱塘人,有贤名,在任时逝世,灵柩经过大埔三河,范荑香敬佩他的为官清明,当即写了挽诗五章,吴云帆的家属带回浙江后,以荑香的挽诗为压卷之作。“其名盛传于钱塘,以女才子目之。”(范澐作荑香二姑生传)。 “世之爱好范诗者,每以不得一读为憾!”梅县梁宪民先生也在重刊化碧集序中提到 “书甫脱版而纸贵一时”,范荑香前辈生前身后,诗词都广为流传,备受褒扬。许
15、腾骧在题诗中写道:“试手是编忍卒读,哀蝉凄咽怨难禁”。张凤韶感叹其“可怜绝世聪明女,终老寒灯古佛前。”与范荑香同为“客家三才女”的叶壁华在赠范荑香(有序)中提到,她笄年(十五岁)时得到荑香诗一卷,“珍莹玉洁,清丽芊绵”。收藏了十余年,却不知道何许人也。长大后乃知其身世。二人同为客家才女,也为孀居之人,叶壁华“爱其才,悲其遇”,于是连写了绝句八章,赠给范荑香,惺惺相惜之前溢于言表。叶璧华诗中也可明显看出受荑香影响的痕迹。如范荑香作诗喜沿用古题,叶璧华也有效仿,如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范荑香夜夜冯夷出碧宫,无端忽遇著青窗。纤纤捧起夸同伴,笑指嫦娥在掌中。掬水月在手叶璧华娟娟素月流清波,横塘玉液摇芰
16、荷。倚阑玩月月在水,掬水弄月濡袖罗。折桂不待跻云路,团圆满掌窥霜娥。为谱霓裳奏一曲,花阴地白夜如何。两首诗相比较,可以看出范诗玲珑精妙,冯夷是传说中水神的名字,今夜冯夷出了碧宫,于是夜间下起了雨,不想落到了青窗,顺着窗格流了下来,诗人用两手捧接了雨水,高兴地对同伴说,快看,嫦娥在我手里呢!“捧”字用得极妙,把小女孩小心翼翼,天真无邪的姿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读起来趣味盎然。而叶璧华同题诗作虽然艳丽,但意境却差得很远,有一种为赋命题强说辞的牵强感。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繁荣,“客家热” 开始活跃起来,研究客家文学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
17、中国妇女从事文学创作,要比男性艰难得多,更何况是经常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客家妇女,所以客家女诗人的数量甚为稀少,范荑香的诗集能得以传世,可以说是给客家女诗人乃至中国女才人的生活,婚姻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考。范荑香其人其诗非常值得后人的学习和研究。如嘉应大学教授李景纲先生便将注释化碧集作为嘉应大学1999-2000学年度的科研项目。人生的风雨经由她的心田,蘸透着墨水汩汩流出,汇成一部晚清客家才女的叹惋悲歌。二、范荑香诗歌的题材内容范荑香的诗歌虽然现存不多,但是题材内容较为丰富,化碧集现存的范荑香诗词按照诗人的人生历程可分成了四部分:待字时期,完婚时期,守义时期,供佛时期。诗词类型大致可分为四大
18、类:(一)即事感怀诗(二)咏物诗(三)闺怨诗(四)拟古诗。诗如人生,荑香前辈的诗文联系人生遭遇有感而发,不同时期,风格迥异。(一)即事感怀诗范荑香善于将日常生活引入诗中,其题材不仅包括了记录杂事的感想,还包括赠友、寄怀、祝寿、吊慰等应酬诗,且由于女诗人后半段人生誓入空门,云游四海,游访便成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也留下了不少名山古刹的题咏。1、纪事诗荑香热爱自然,在未出阁的时候曾偷偷溜出去游玩,那种担惊受怕,娇羞矜持的心情在踏青(其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缓步同行过小桥,春风吹暧卖锡箫。忽惊背后来游客,退入垂阴折柳条。诗中娓娓道出事情经过,在热情繁盛的春日里,诗人同女伴一起外出踏青,她们缓缓走过小
19、桥流水,和煦的春风拂过脸庞,耳边传来了卖饴糖的箫声。一切都是这么轻松怡情,但是未出嫁的闺秀是不准随便让外人瞧见的,正当女孩子们怡然自乐的时候,突然背后传来了游客的说笑声,吓得女孩子们钻进了树林里去,强装镇定地折起了柳条。寥寥几笔,一个贪玩却又娇羞可爱的女孩子便跃然纸上。范荑香的诗词随人生历程变化而变化,年少时在父母的庇护下天真无邪,不知愁为何物。诗风顽皮可爱,后来在定婚出嫁时期,范荑香写诗不多。因为十分挂念疼惜自己的父母亲,写有慈云四言诗4首,句法仿古,叠章复唱,又有层层递进的情绪变化。第一首“霭霭慈云,去天五尺。瞻望无从,愿言陡岵。荟蔚山遥,委跎路阻。泪断机丝,棼然成雨。”因为想到与父母亲相
20、隔千里,山遥路远,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忍不住涕泣如雨。第二首的思亲之情则更加迫切“慈云霭霭,天汉之滨。如龙如马,如车如轮。谁为予御,驰风远征。言告言归,以蔚我亲。”我与我的父母之间隔了一道银河的距离,云如车马,真想御云而起,驰风远征,见到我亲爱的父母亲。第三首的感情则更进一步,“安得依膝,少尉离情。孝竹成笋,慈乌和声。”想到了实际情况,乌鸦返哺,孝竹成笋,我却因为山高水远不能再依偎在母亲的膝边。最后一首的感情终于迸发:哑哑飞鸦,集彼平行。引吭返哺,乘风扬音。物尚有觉,人岂无心?我虽女流,对此沾襟!女诗人先用比兴引出了乌鸦引吭返哺的情形,最后联想到了自身,最后两句充满激情地喊出乌鸦尚能返哺,我一个
21、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没有这颗思亲之心,我虽然是女流之辈,但也时时刻刻想报答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一想到无法归见亲人,止不住哭湿了衣襟。四首诗情真意切,感情强烈,诗风婉雅,隽永多蕴。成为人妇的范荑香也免不了被家庭琐事烦扰,亲人远在千里,身边也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女诗人只能把满腹委屈都写进诗里,偶成就是其中的一首。可怜虚费数春思,百结回肠诉与谁?事虢且惭才未用,刖和犹抱璞何为?已无汉女垂珠佩,敢望张郎笔画眉。几度海棠灯影下,离骚读罢泪如丝。虢是小邦,事虢是小事的意思。本来对聪慧的女诗人来说,并不难解决,而且有才干却不施展心里也很不安。可是就像一样卞和怀着赤城之心献璧,却因此获罪,为什么呢?因为楚王是
22、昏君啊?传说在周代有一位名叫郑交甫的男子在汉皋台下遇见了两位神女,神女身上均佩带着二颗珠子。郑氏便求二位女子赠予珠子,藏入怀中,往前走了十步,伸手想摸怀中的珠子,却发现珠子不见了。再次回头看时,二位女子也不见踪影。女诗人借用典故表示神女的珠佩现在已经没有了,我也已经结了亲。这首诗可能是夫家的长辈处事不公,女诗人感到很难过,也不敢希望像为夫人画眉的张敞一样,夫妻恩爱。诗人渴望夫妻和睦,几次在海棠灯影下,读完离骚以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了。丈夫死后,范荑香悉心教导嗣子,留有课儿、课读两首。课儿全诗长达三十六韵,“功名虽前定,为善必格天。宽柔恐儿惰,操切惜儿孱。”母亲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读起来朗朗
23、上口。课读则展示了一个和蔼慈祥又担心儿子学业的知识女性母亲形象,“朝和儿熊丸,夜授儿卷轴。低声问儿书,几时能卒读。”轻声细语地询问读书偷懒的小儿子,你这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父母的去世是范荑香人生另外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如果说父母在,荑香还有得依靠,虽然心中仍有凄苦,可也能平静度日,衣食无忧。父母死后,范荑香真真正正成为孤家寡人了。特别是生病的时候,没有一个嘘寒问暖的亲人在身边,更加感觉到肝肠孤苦了。笔下多幽咽之词。春初病感满窗月影照流黄,一枕残灯冷似霜。桐抱孤心应罢翠,梅含寒意亦慵妆。月影惨黄,灯冷似霜。人又在病中,生命犹如梧桐叶一样凋落,代表生命的翠绿没有了,梅花在寒风中也懒得梳妆打扮。这
24、病中的无奈,令人深感同情。范荑香中年信禅以后,四海为家,留下了不少名篇佳句。春日过旧游口占里诗人八年后故地重游,看到满径槿花,“朝开暮落情无限,始觉人间色是空。”早上才盛开,到傍晚却已经凋落,美丽也不过是一闪而逝。诗人通过花开花落融注了虚幻感和人生感慨。在游访了灵岩寺,阴那灵光寺等名门古刹后均留下了题咏。写灵岩寺“踏上青山胜境奇,梯云接雾漫追随。”,净土奇景,梯云接雾,是参禅学佛的好地方。说阴那灵光寺“石似飞云归众壑,峰如伸指插诸天。”石如飞云,驻扎众壑;峰似五指,直插九天。2、应酬诗诗人才情远扬,在化碧集中,无论是吊丧、赠送、寄怀、索诗、代作都新颖独到,引人入胜。即使是无亲无故的祝寿吊丧等应
25、酬诗,句句得体而且极富感染力,如让其名动钱塘的吊吴大守云帆五首:吊吴大守云帆(其一)坐镇全潮念四年,峨峨铜柱郁凌烟。如何一奏南征凯,梦里逢鸡竟上天。(其二)鼙鼓惊天动义安,蛾眉镜掩玉闺寒。沙场霍霍磨刀去,恨不从军效木兰。(其三)遹寇英声耳疾雷,伏波翻中瘴烟回。濡毫欲纪平蛮绩,愧少班姬续史才。(其四)杏花红雨湿啼鹃,戴月魂归白下船。系臂难寻长命缕,买丝重与绣平原。(其五)白日青天宦迹留,文章经济冠瀛洲。昌黎山斗延陵剑,化鹤重归镇海楼。挽诗既要对死者生前事迹进行肯定,又要表达出吊客的哀悼、仰慕和痛惜之情。第一首是先称赞太守的丰功伟绩,诗人在猝不及防中收到了太守去世的消息,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惋惜之情。
26、第二首写诗人在闺中都久闻太守的贤明,敬佩太守的品行,想追随太守,却恨自己不能效仿木兰从军,沙场磨刀。第三首写英名如雷,惭愧自己文采不比班昭,写不出名垂千古的悼文。第四首写雨湿鹃啼鹃,斯人已逝,只能买丝线来绣出模样,留作纪念。第五首赞太守的文冠瀛洲、伟迹与青天白地同存。四首诗感情真挚,寄托了无限的哀思。范澐作二姑生传称“其名盛传于钱塘,以才子目之。”应该确有其事。在感谢募建荑香静室的梁夫人,她在赠梁夫人柏舟中写道“他日离巢孤燕子,敢忘恩重卷帘人”自比孤燕,对卷帘人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之情。代作祝钱邑侯寿中既写得让对方高兴,又不失自己才女的身份,“他日甘棠垂百里,儒林方外也争传。”后两句虽然看似在奉承
27、对方,但却巧用“他日”二字,把能否实现都归给时间,虽为代作,但诗人却毫不显山露水地保留了底线,不让自己陷入世故之中。面对好友,女诗人推心置腹,为友人李英姑作五首中以友人的角度,代她诉说孀居后的悲苦生活,鼓励友人“痴情欲向青天诉,惟有丹心誓不移”,即使凄苦难熬,也要守志不移。唉,究竟是代人述怀,还是感伤自己,难以分清。在写给李英姑的另外一首赠友中,诗人听到远方朋友丧偶,与自己同病相怜,对她此刻的苦难感同身受,“枨触当年风雨夜,孤灯怕读悼亡章。”悲人悲己,想到自己当年自己的丈夫死后,只要读到悼念死者的诗文都会感到害怕和难过。写与友人惆怅别离,“怕见东风吹碧柳,条条离恨总销魂。”(留别碧瑰张女士);
28、别后寄怀,“笔墨因缘能结契,关山风雨怅离群。”(寄怀碧瑰张女士)关山阻碍,怅然若失。在寄怀社友黄女士锦中诗人又言“莫笑贫交无别赠,惟馀水淡贱黄金。”不要笑贫穷没有什么可以互赠,君子之交比黄金还贵重。这些诗词都可以看出诗人是一个有情有义,特别感性的人,心中的真情总是情不自禁的流露,是一个很值得交往的朋友。(二)咏物诗女诗人现存诗集将近半数都是咏物诗,题材也较为宽泛,咏花,虫以及咏史等。1、咏花诗、咏虫诗化碧集标出花名的咏花诗就有40多首。女诗人爱花惜花,在少年时期便以红梅、白桃花、玉簪花等为诗题,咏花抒情。玉簪花未开时形如古代女子绾发的发簪,古代文人很喜欢把玉簪花比作美人和天神,诗人在玉簪花中更
29、是把玉簪花比作嫦娥在天上掉落的玉簪,“当年月姊簪遗玉,化作人间第一花。”写出了玉簪花的高贵非凡,自带仙骨。诗人曾两度描写白桃花,一次是待字闺中所作,另外一次则是丈夫死去,守义时期的作品。现摘录如下:白桃花绰约新妆冰雪肤,东邻窥宋懒施朱。玄都观里春寒甚,前度人来认得无。桃花虽美艳,却是薄命的象征,刘禹锡曾写游玄都观和再游玄都观两首诗来讥讽新兴权贵,却也因而得罪了权臣而两度被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桃花诗案。这首早期作品,诗人先写白桃花的美艳出众,诗人借“东邻窥宋”、“玄都观里”、“前度刘郎”之典写白桃花虽已有窥宋玉的情愫和欲望产生,可并不施粉黛,而是时时关心像刘禹锡这样的有志之士还能再回来玄都观吗
30、?白桃花不拘于儿女情长,而是心存大义。花如作者,诗人拥有着不同于寻常闺秀的气度。白桃花本生仙境爱清奇,苦被流莺噪翠枝。一别息宫长饮恨,无言何用点脂胭。诗人在守义时期所作的白桃花,则又是另一种情怀。诗的开头并不径直描写白桃花的外貌,而是先渲染它的天性寡淡,却苦被聒噪的流莺扰了清净。紧接着运用了息妫的典故,楚灭息后,息夫人被掳进楚宫,始终不言不语。白桃花犹如息夫人一般,我既已一言不发,又怎需点胭脂来讨好谁呢?全诗并未用一个“白”字描写白桃花的似雪之姿,却自有一股清新恬静之情。读起来使人感到余韵不绝,回味无穷。即使时过境迁,诗人在咏白桃花时身份和心境已然发生了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诗人不愿意被磨平的棱
31、角和对人生的通透,范荑香对待坎坷颠沛的命运从始至终都带着倔强、带着讽刺、带着一丝不甘。范荑香还有许多咏花诗,之中除了有名的花中十友的组诗:酴釄韵友、茉莉雅友、瑞香殊友、莲花净友、岩桂仙友、芍药艳友、海棠名友、梅花清友、菊花佳友、栀子禅友。首首各有妙处。韵味十足。此外,范荑香写凤仙花“弱质纤茎深自保,昂昂骧首自徘徊。”,弱质芊芊,娇媚清高,高昂着头,一个人独自徘徊,活脱脱一个矜持高傲的大家闺秀形象。写水仙花的冰清玉洁,“体洁不教污半点,隔帘风送暗香来”。 写桃花“袅娜新姿脸半红,阿谁笑靥靧春风。仙源数点随流水,曾引渔郎到洞中。”袅娜柔美的体态,笑意盈盈的酒窝,让人忍不住联想到正是桃花的诱惑,才引
32、得武陵人进了桃花源。写美人蕉以形拟人,“斜插珊簪扇拂风”,犹如一个斜插珊簪轻拂扇的美人。在虞美人花中诗人又突发奇想,“我欲花前酬一盏,可能宛转和悲歌。”假如在花前劝酒,可能花儿还会应节起舞呢!化碧集中还有咏萤四首,每一首都讲述了四个与萤有关的历史故事。大诗人杜甫见萤火而叹自己漂泊他乡(井栏无数情何适,巧入疏帘感杜公);落难天子汉少帝被宦官劫持,黑暗中跟着萤火虫向南走回到了宫殿(平津夜半功何巨,护得君王返汉京);晋代车胤小时家贫,恭勤不倦,夏天的夜晚用练囊装了许多的萤火虫用来照明读书(车郎窗下蚑君甚,得处囊中听诵长);隋炀帝杨广在洛阳景华宫时,曾经派人抓了萤火虫好几斛(一斛相当于十斗)。三千斛的
33、萤火虫一起放飞,荒诞的行径使他最后国破身亡(景华曾忆三千斛,照彻隋宫夜半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物都是一把双刃刀,用得好可以救人,用得不好可以害人。2、咏史诗范荑香的咏史诗只有咏叹古代女人的,朱淑真一生物质生活优越,感情生活却很坎坷,恋爱和婚姻的不幸给她带来了不少苦恼,造成了她叛逆的想法和大胆的作风,留下不少热情外露的大胆诗篇。范荑香是一位传统观念很深的妇女,对于朱淑真不守礼法的行为是感到可耻的,于是写诗戏谑。朱淑真扰扰情魔不自逃,新愁旧怨付霜毫。只怜春梦成巫峡,那识秋芳重楚骚。圆子己输汤饼味,文章何用风凰毛。不须更慕参军好,嫁得王郎也是豪。朱淑真在诗圆子中为了表达自己所嫁非偶,自比轻圆滑腻
34、的圆子,慨叹丈夫不是面如傅粉的何郎。范荑香前两句写朱淑真情迷意乱,难逃心魔,什么新愁旧怨都写到诗里面。只懂得情情爱爱,巫山云雨,怎么懂得保持女子贞操,圆子早己输给了汤饼,就算你用凤凰毛也写不出什么好文章。调侃朱淑真就像王浑妻一样能嫁王浑已经很好了,还敢说想嫁更好的王参军。咏叹陈后主宠妃张丽华,女诗人独具眼光,翻案作诗章,对张丽华抱着深切的同情心,“亡国分明因孔范,不应仍恨后庭花 ”亡国分明是男人的腐败,历史却把责任推到一个弱女子身上,这是何等的不公平!(三)闺怨诗化碧集也有不少守义时期所作的闺怨诗,范荑香笔下的诗篇内心虽然愁肠百结,既不写两地相思的哀思不安,也不写所嫁非偶的郁结不幸,也并未像市
35、井女子般直言呼号,而是表明守志之坚心如磐石,或天人永隔的啼血之句。闺怨七绝二首,写得呜凄哀怨,透骨酸心,表达了诗人对亡夫的死生难忘之情。闺 怨(其一)永夜深声蜀魂啼,寒风吹入画楼西。如何不啄花前露,偏向幽闺自侧凄。(其二)遥闻孤雁渡潇湘,难寄音书到异乡。漫道恩情如逝水,三生盟誓勿相忘。深夜的杜鹃恻凄哀啼,寒风瑟瑟,加重了幽闺寡妇的哀愁,鸟儿啊鸟儿,你为什么不去喝花前的露水,偏偏来我的窗前啼叫啊。我的丈夫已死去,生死异路,我的书信寄不到仙乡其,我虽然是一只失群失侣的孤雁,但三生盟誓永远不能忘记啊。在荆山叔命和闺怨原韵中,诗人情难自抑,连作十二首。十二首诗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首尾呼应
36、。现摘录首尾两首如下:荆山叔命和闺怨原韵(其一)纨扇无劳怨汉家,桐心孤冷亦难华。题诗不作寻常句,吟遍江城笛里花。(其十二)可笑情媒拙似鸠,三生偷拜嘱牵牛,邯郸一梦金香散,少妇从来是莫愁。第一首总起全篇,托纨扇写怨,自己如空心树干,形容枯槁内心孤冷。李清照在永遇乐中道“吹梅笛怨”,范荑香最后一句化用前人诗句表明无尽的哀怨。最后一首,是十二首的点晴之笔。莫愁是古乐府中一个有性格有思想的女子,尽管生活富足,可莫愁却觉得“人生富贵何所望?”范荑香借此典跟媒婆说媒连在一起,表明富贵繁华从来都不是自己的追求,表明自己从一而终的心志。落花诗在此也算为闺怨诗里的一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每当落英满
37、布,文人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坎坷命运,托物言情,寄托哀思。化碧集中以借物自况,落花曲五绝一首,桃花落六言一首。皆是叹花叹人叹己之作。另有感叹身世的落花诗七律三首,是压卷之作。恐摘句错失其味,原篇如下:落 花(其一)瑶台一夜彩云空,狼藉残香恨不穷。月下记曾怜并蒂,天涯谁与叹飘篷。犹看蝶影来墙外,伯听莺声出院中。从古红颜多薄命,不须惆怅怨东风。(其二)删尽繁华剩瘦枝,谁从零落惜芳姿。红绡有泪情难断,紫玉成烟志不移。汉殿魂归空惹恨,楚宫人老总无词。同心愿结重阳友,一任风霜独自支。(其三)谁赋巫阳续楚文,香销玉碎任纷纷。繁华梦醒留金粉,歌舞场空剩彩裙。艳骨总成青草冢,芳魂难化楚山云。深红落净浑无色,杜
38、牧重来但夕曛。第一首诗中诗人感慨“曾怜并蒂”,落花也曾开在高高的枝头上,鲜艳夺目,光彩照人。可是一场大雨的摧残,已成一片狼藉残香。又有谁来同情如此“飘蓬”身世!诗人转而进行自我安慰,红颜薄命,“不须惆怅怨东风”。第二首诗人以“情难断,志不移”来表明她的守节贞心,汉殿魂归,昭君远嫁匈奴,遗恨无期;楚宫人老,息夫人被掳进楚宫,至死不言,末联以不惧风霜,枝上抱香死表明自己的志向。第三首诗,诗人以屈原“谁赋句”奠定了悲伤基调,写自己的飘零身世和不幸遭遇。如今“歌舞场空”,美梦成虚幻,只剩下不堪入目的凄迷景物。犹如昭君死留青冢在沙漠,息夫人一缕芳魂也难以化成楚山的白云。狂风扫尽了落红,只剩下落日的余光。
39、这三首诗把诗人对命运坎坷的感伤和对婚姻不幸的惋惜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起来令人黯然神伤。(四)拟古诗化碧集共存有拟古诗17首,有的拟其声,有的拟其意,有的声意并拟。范荑香不仅模拟了古诗的体制曲调,更从意境上点化前人诗句而创造出新的意境。除子夜四时歌、落花曲等沿用古题外,还有一些则是在诗题上标明“拟”字,如拟陈玉兰悼忆七律四首,拟刘妙容宛转歌送别三首和拟白头吟。子夜四时歌是晋乐府曲子夜歌的一种变体曲调。春夏秋冬,时序交替,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但对敏感的白发女诗人来说,见到春蚕则愁思重重(春蚕吐愁丝,裹就重重茧),见到莲薏则苦忆爱人(花时不见君,苦薏君知否),秋凉则思念丈夫(枣树裹重皮,
40、赤心君不见),寒霜则想到了自己孀居孤苦(十月阳春暖,无寒那得霜)。正因为诗人有百忧,所以才对时序变迁有如此多的感情触发吧。在拟刘妙容宛转歌送别中范荑香模仿了刘妙容宛转歌的曲调,“送别”是诗歌内容,其一写别宴已经准备好了,人马上就要离开了,“樽前不痛饮,去后徒悲伤”离别之即的悲伤难过;其二想象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愿为天上月,长照君华颜”,但愿能化作天上的一轮皎月,永远照料着你;其三写迫不及待想再见到离人,“愿骑秦楼风,与子俱远飞”真想乘着秦楼风与你一起远走高飞。三首诗层层递进,柔肠百转,细致地刻画出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语言质朴自然,读起来真有“宛转”之致。另外一首拟白头吟则有点同勉说教的含义在:拟
41、白头吟白头当记糟糠妇,裙布荆钗等孟光。月照我心明似镜,系怀旧日不相忘。白头吟是汉代乐府民歌,汉乐府白头吟表达了主人公失去爱情的悲愤和对真正纯真爱情的渴望,范荑香所咏叹的是劝诫男人到白头都应该记住自己的糟糠之妻,女人们也要学习梁鸿之妻孟光粗布为裙,荆枝作钗,支持丈夫的志向,敬爱自己的丈夫,愿意他同甘共苦。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心志:心明似镜,夫妻之情永不忘却! 三、范荑香诗歌的艺术特征随园诗话中袁枚说“音律风趣,能动人心目者,即为佳诗”。范荑香诗歌语言清丽芊绵,含蓄蕴藉,情调哀苦凄怨,幽伤抑郁。修辞手法用得浑然天成,虽然有一些小的瑕疵,但是瑕不掩瑜,仍然值得我们后辈不断品味鉴赏。(一)语言清丽芊绵,
42、含蓄蕴藉范荑香诗歌语言清丽芊绵,情感含蓄蕴藉,展现了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柔婉之美。如待字时期光听诗名就令人心旷神怡的咏事古题诗:惜花春起早流莺啼破绿烟丛,四鼓初敲漏未终。醉起先呼银烛照,海棠含笑一枝红。“醉起”、“先呼”、“含笑”三个动词连贯起来,将诗人的喜悦和惜花之情完美地体现出来,流莺的一声啼叫划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一夜分为五鼓,四鼓初敲,天还没亮,诗人便“醉起”,睡意还没有消尽,就马上呼唤侍儿先点银烛。为的是一睹海棠初开的姿彩。红海棠含笑绽放,其实是诗人开心地笑了。美丽的脸庞和海棠互相映照,情感内敛,抒情含蓄。此外还有爱月夜眠迟:待儿几度唤归眠,犹仰当空玉镜圆。立听更楼响三点,不知凉露湿金莲。
43、夜深人静,到点安寝了,侍儿几度呼唤,诗人却仍如痴如醉地观赏明月。突然更楼敲响三更的报钟,才恍然发觉凉露已经沾湿了小脚。诗人从生活中选取细微情节入诗,画面感十足,一个热爱自然,可爱活泼,又带着点调皮的少女形象呼之欲出。再如弄花香满衣晨妆梳罢探花开,一萼红英拂袖回。惹得翩翩蝴蝶扰,轻罗扑去复飞来。清晨,荑香刚刚梳妆完毕就去看花了,花儿开得好极了,花香惹得蝴蝶翩翩起舞。诗人用轻罗扇轻轻赶走蝴蝶,无奈花香的诱惑太大,蝴蝶一次次去而复返。“扑”字把一个热爱自然,可爱活泼,又带着点调皮的少女全面展现,范荑香细腻地描绘生活情景,并将感情融注笔端,读之令人心驰神往。范荑香的语言清丽芊绵还表现在她善于运用一些构
44、词特点,如春“春蚕吐愁丝,裹就重重茧”,“重重” 重叠构词的使用把诗人那种愁丝万绪、伤春哀思的心情表露无遗。还有酴釄韵友 “盈盈珠蓓抱幽芳”,“盈盈”二字将酴釄花的体态,珠蓓,香气完美展现。一些俚语的使用也让诗歌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如柳枝词里的“阿侬生小无离别,一任条条入眼青。”在诗人困苦之境,诗人所作之词虽然意境凄苦,但其语言始终是清丽芊绵,余兴未尽。如花中十友的组诗首首别出心裁,自辟蹊径。在早上采得菊花带着露珠,于是诗人便将愁思“将泌诗肠寄寸衷”( 菊花佳友),又借芍药感慨红颜薄命,“谁料一番风信恶,忍教金带折城中”, 语言也是含蓄、深沉。再如为感谢有恩之人,她写道“他日离巢孤燕子,敢忘
45、恩重卷帘人?”形象美好,语意清新。写落花“艳骨总成青草冢,芳魂难化楚山云。”形象缥缈,语言清新芊绵,读起来韵味无穷。(二)情调哀苦凄怨,幽伤抑郁范荑香在抒情基调上呈现哀苦凄怨的特点。早在道光廿三年梁墨林的序里便写道“类多感怀别恨,真可骇心魂、泣神鬼,至其气之沉雄,才之排奡,直欲登浣花之堂而啖其胾矣”。纵观化碧集,范荑香无论是寄怀应酬、咏物杂事,还是落花伤情、怀古叹今,处处透着幽伤抑郁,读之令人动容。诗人早年家境富裕,父母宠爱,后守寡无子,一生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个原本天真烂漫的女子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落差感,这种由落差而产生的哀伤也被带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表现出一种哀怨消极的情绪和态度。在
46、其十二首“命和”、“原韵”的闺怨诗中处处从与丈夫生离死别的事实入手,情不可抑,声声血泪,读之不禁凄然。“一曲未终弦已断,可怜孤负远山眉”(其二)幸福的旋律刚刚奏响,丈夫却溘然长逝,留下了可怜的未亡人,怎能不使人抱怨终生呢?“无言含泪不胜悲”、“到死枝头不暂离”(其三)诗人心已孤冷,誓志要像菊花一样高洁守志。“未识九原人有泪,也曾回首泣红颜”(其十),死别吞声,诗人自己哀怨惆怅,仍痴痴地挂念九泉之下的丈夫,会不会也因为想念妻子而伤心难过。在拟陈玉兰悼忆中,诗人借述她人事表达真情,感叹人事渺茫,“生不秦楼乘彩凤,死当韩冢化文鸯。他生若有兰因订,转愿潘郎赋悼亡。”生不双飞,死当交颈。倘若来生再为夫妻
47、,自己情愿先死,让丈夫为自己流泪悼亡。不是身遭其苦,怎能如此悲悼痛忆,肝肠寸断。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都试图用佛家思想解脱烦恼。范荑香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沉痛在供佛以后反而更加深重。在她人生快到近头所写的述怀、述恨中诗人都把哀情写得字字滴血。述怀才听鹃啼又鹧鸪,情怀付与鸟声呼。才疏只解吟黄鹄,地恶无劳学祀庐。献璞抱惭还受刖,焚金休令更投炉。此生赢得多惆怅,费尽心机总是辜。“鹃啼”、“鹧鸪”、“ 黄鹄”、“卞和献玉”叫这些悲伤的意象接连不断,都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否定,口吟黄鹄歌,听着鹃啼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还有鹧鸪声“行不得”、 “行不得”,诗人哀啼自己至诚一生,从未做过什么错事,到头来却还是像卞和一样被昏君砍去双脚,自己又何必再自找苦。诗人艰苦百年,给自己的总结竟是“此生赢得多惆怅,费尽心机总是辜”。 一切都值得感慨后悔!在述恨中诗人道“血泪遗书诉上苍”,把自己误入佛门铸成大错,已表达得明白无误了。” “只道瓶中甘露足,那知荆上杜丝缠”。现实的残酷使她深深明白:佛门这棵荆条上是不足于杜丝寄生其上的!“此日孤飞求大厦,夕阳难望再光圆。”这两句诗,颇有深心。女诗人青春守寡,终老佛门。不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