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对资产泡沫影响探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金融自由化对资产泡沫影响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自由化对资产泡沫影响探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与日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经济高速发展;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同时与美国有贸易摩擦;资产市场出现泡沫。日本在泡沫经济发生之前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日本资产泡沫的形成,而我国目前正面临着金融自由化的问题,所以本文研究分析日本当时金融自由化改革对资产泡沫的影响,可以作为今后我国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参考。本文为了阐明金融自由化改革对资产泡沫的影响,首先通过一些指标研究资产泡沫形成时期日本的大体经济情况,从表面的数据统计及其变化入手,然后再结合日本资产泡沫形成时期进行的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措施,理顺金融自由化这一宏
2、观政策是如何通过不同微观主体的路径传导对资产泡沫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并且在这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房地产价格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是吸取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中的教训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泡沫;金融自由化;中日对比IAbstractToday, 40 years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to the period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apan in the 1970s and 1980s: rapid
3、economic development; both are export-oriented countries, and they have trade fric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sset bubble. Before the bubble economy, Japan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reforms, which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ed the formation of Japanese asset bubbles. Chin
4、a is currently facing the problem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reforms in Japan at the time. The impact on asset bubble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Chinas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reform in the future.In order to clarify t
5、he impac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reform on the asset bubble, we first studied the general economic situation of Japan during the formation period of the asset bubble through some indicators, starting from surface data statistics and changes, and then combined with a series of Japanese asset bub
6、ble formation periods.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measures to rationalize how the macroeconomic policy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ffects the formation of asset bubbles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micro-subjects. Based on this, 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performed, and real estate prices are
7、quantitatively analyzed using an econometric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stock market an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Finally, 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e will learn the lessons of Japan
8、s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reform and make suggestions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Key words: Asset bubbl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Chinese-Japanese comparison目 录1 导 论1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2 简要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1.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41.4 论文的研究方法52 日本金融自由化以及资产泡沫:现实考察62.1 资产泡沫的概念及判定指标62.2 日本金融自由化的背景及措施92.3 本章小结133
9、 金融自由化影响资产泡沫的路径分析143.1 金融机构途径143.2 企业途径173.3 本章小结214 日本金融自由化对资产泡沫的影响:实证分析234.1 模型构建234.2 模型检验234.3 本章小结275 研究结论285.1 日本金融自由化影响资产泡沫的研究结论285.2 对我国的政策建议28参考文献31附 录35致 谢37401 导 论第一章为导论,其中分为三个小结。第一节为本文的背景意义,分为理论层面的意义和现实层面的意义。第二节为简要的文献综述,总结归纳国内外学者对资产泡沫的定义和资产泡沫的产生条件,以及金融自由化影响资产泡沫形成的看法和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评价,提出自己的看
10、法。第三节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并且梳理出各章的主要内容以及章与章之间的的逻辑关系。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1.1 理论意义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发展更有利还是更不利一直是许多学者争论的焦点,而日本资产泡沫形成时正是日本政府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时期,所以许多学者认为过快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可能是导致日本资产泡沫化的原因之一,金融自由化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分析金融自由化对资产泡沫形成的影响,有助于从金融角度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资产泡沫研究机制,同时可以让我们反省金融体制中不健全或者是金融政策中不完善的地方,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1.1.2 现实意义我国目前面临着金融自由化的问题,同时我国目前国情
11、与日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分析日本当时金融自由化改革对资产泡沫影响对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有借鉴意义和警示作用。第一,中日两国经济增速都在中高速6%7%,同时一些相似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国内创新水平不足,并没有掌握高精尖核心技术,只能参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同时劳动力成本增加,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想要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正是因为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投资回报比率低,所以剩余的资金更容易投入证券业和房地产业这些高回报的行业,导致资产泡沫化。第二,中日两国都是出口导向型国家,与美国
12、有巨大贸易顺差,日本曾经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而现在中国代替日本成为了最大债权国。两国都经常与美国发生贸易摩擦,并且受到美国的一系列制裁。同时贸易顺差意味着本币会有升值的倾向,影响出口,为了稳定币值中央银行会加大货币供应量,这些资金很有可能进入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抬高资产价格,从而引发资产泡沫。第三,主要城市房价飙升,有资产有泡沫化的趋势。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主要城市的房价与收入比都远超过了国际合理区间,整个房地产行业资产严重泡沫化,价格与实际价值出现严重背离。目前我国主要34个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10倍,其中北京、上海的比率都超过了15甚至更高,这说明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已经形成资产泡沫。1.2 简
13、要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2.1 资产泡沫的定义以及指标针对资产泡沫的定义以及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国内学者徐滇庆(2006)认为,交易速度快、交易成本低的资产更易满足人们的投机需求,是资产泡沫产生的载体。段玉彬(2005)等学者认为,资产泡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在资产价格一段时间持续上涨并且严重背离实体经济。国外学者金德尔博格考虑了人们的未来预期,他认为资产价格的连续持续的上升,会让人们预期未来资产的价格还会继续上升,进而又会吸引一大批只是为了投机并不是为了其使用的人进入市场继续推高资产的价格。野口悠纪雄(1999)则是通过计算贴现率和预期收益的方法,认为当贴现率小于预期收益时资产
14、泡沫产生。三木谷良一(1998)认为资产泡沫不仅仅表现在价格上涨,还表现在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实际价值而导致的暴跌。对于资产泡沫的判断指标,国内外学者也提出了很多种指标。巴菲特提出用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可以判断股市市场是否产生资产泡沫。对于房地产市场,我国学者刘琳等提出可以用房地产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比值、房价与收入的比值、房屋闲置率等指标来判断房地产泡沫情况。1.2.2 资产泡沫产生的条件第一,经济过热。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很容易让人们过分自信,相信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这种乐观的心理会刺激投资,学者段玉彬(2005)认为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乐观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资产投资收益比实体投资收
15、益更高,所以大量资金会进入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加剧资产泡沫化。东京大学教授伊藤元重(2009)认为当时日本“土地神话”给了投资者幻想,人们预测土地价格会不断上涨,所以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对房地产过度投机,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背离其实际价值。学者周京奎(2004)认为一般价格上升需求会下降,但在资产泡沫形成前,多数人对资产价格未来走势看法相同,价格上升,人们都预期未来收益会增加,需求反而增加。第二,流动性过剩,信用扩张。范小云(2017)等学者认为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自由化改革,大量资金从国内外涌来,但同时实体经济吸收不了全部的资金,剩余的大量热钱就会进入房地产和证
16、券市场进行投机,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加剧资产泡沫的膨胀。学者孙慧宗(2019)认为当时日本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并不高,是因为投机者持有不动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值,所以地价不动产价格上涨并没有导致其他价格的上涨,说明信贷产生的大量资金并没有有效的被用于实体经济,而是流入资本市场进行投机活动。第三,某件事成为导火索。李众敏等学者认为日元升值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导火线,日元升值是资产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但是国内学者毛琰(2013)和国外学者凯瑟沃尔认为日本资产泡沫导火索是1985年签订的“广场协议”,日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逐年扩大,美国迫切希望减少对日逆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1.2
17、.3 金融自由化对资产泡沫形成的影响根据学者陈刚(2019)的观点,金融自由化一是指对内开放,允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拓宽了融资渠道,国内利率市场化;二是对外开放,允许国外资本进入本国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机构进行海外投资,允许日元与外国货币自由兑换等。针对金融自由化对资产泡沫形成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金融国际化放松外汇管制。鹿朋(2008)等国内学者认为因为20世纪70年代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日本汇率制度由固定汇率制度变为浮动汇率制度,随后日元升值,大量投机热钱进入日本资产市场,推高资产价格。第二,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体制不健全。国外学者M
18、ichael R. King(2001)认为利率自由化虽然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但也给了银行更多的自由,只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并不一定会导致资产泡沫的产生。奥村洋彦(1999)通过对微观的家庭企业和宏观国家政府在泡沫经济中异常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引起异常行为的原因是金融自由化导致的交易规则以及信息流向的变化,资产泡沫的形成正是因为金融自由化但同时金融体制不健全导致的。野口悠纪雄(1999)通过分析泡沫经济时期企业资金循环表,发现由于金融自由化,企业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成本降低,更容易筹集到大量资金,但筹集来的资金并没有全部投入生产而有一大部分进入房地产和证券市场,导致资产市场价格持续上升进一步
19、泡沫化。此外赵玉婷(2018)等学者认为日本五六十年代各种金融机制都很保守,金融体系本身抵抗风险的能力低,对于各种风险的防范和补救都缺乏经验,冒然实行金融自由化,速度快而且涉及范围广,没有循序渐进,过于激进导致风险更易出现。同时金融体系中各种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对风险的识别监督和补救缺少经验,中央银行和政府金融部门的监督职能一下子缩小,导致金融领域的风险变大,更易出现泡沫。学者孙慧宗(2019)认为金融自由化是有有利的一面,自由开放的金融市场可以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经济更加稳定,但随着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深入,原先为了抑制某些风险的金融政策被取代,很多限制取消,这也使得新的金融制度更加不稳定,更易
20、产生新的金融风险。1.2.4 文献评论对于资产泡沫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给出的定义都着重强调一方面,有些学者强调资产泡沫是由于过度投机而产生的,但没有说明资产泡沫是动态概念;还有一些学者指出资产价格必须是严重背离实体经济上涨,因为通货膨胀等因素也可能会导致价格上涨,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资产价格上涨就是形成资产泡沫。基于多位学者对资产泡沫的定义,可以得出一个更加全面准确的定义,资产泡沫是由于人们普遍预期未来资产价格会上升而进行投机活动导致资产价格背离实体经济持续上涨的动态过程。对于资产泡沫产生的条件,本人认同国内外学者的部分观点,经济过热,人们收入增加,并且盲目乐观的心理会增加投资。同时货币供给增加,
21、信用扩张,会导致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进行投机活动。但对于某件事成为导火索这一条件来说,我认为国内外学者并没有深入思考背后真正的原因,产生泡沫经济并不是因为日元升值,也不是因为政府没有及时做决定,而恰恰是因为日本银行为了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市场上资金过剩,加剧了产生资产泡沫的风险。对于金融自由化对资产泡沫的影响,本人大体认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从对外金融自由化角度来看,日本外汇管制放宽而且日元升值,这对于国际游资而言是一个绝好的投机机会,只要把资金换成日元,即便没有投资收益,仅仅是汇率差也能获利,于是大量热钱涌入日本,使得日本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刺激了
22、资产泡沫的形成。从对内金融自由化角度来看,金融自由化影响两个微观主体,第一,促进了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剧金融机构间的竞争。第二,使得大企业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成本降低,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贷款也大量购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第三,银行存贷款的利差不断缩小,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盈利水平增强竞争力,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入收益高的证券市场。而且为了确保收益,银行忽略了风险,不再仔细审核企业申请贷款的资格,而是发放大量抵押物为房地产的贷款,结果资金从各个渠道都流向了房地产和证券市场,导致资产泡沫化加剧。通过阅读国内外的文献,发现大多数学者研究这一问题时都是从宏观角度入手,对于微观侧面的研究只限于简要分
23、析,只是作为文章的一部分,并没有将微观主体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但任何一个经济政策都有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从宏观角度可以把握整体的方向,但是可能会漏掉一些关键点,比如微观个体与宏观经济政策之间很有可能相互影响,这些影响会放大或减弱经济政策的效果。所以本文决定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大中小企业三个微观主体入手,浅析金融自由化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微观路径对资产泡沫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在阅读文献时发现,很多学者也在研究我国金融自由化改革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而且我国与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前的金融制度有很多相似点,所以探析日本金融自由化对资产泡沫形成的影响,有助于吸取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中的经验教训。1.3 论文
24、的结构及主要内容1.3.1 研究内容本文共有五章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发现问题,包括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现实考察。这一部分主要是总结归纳国内外学者已有观点,通过一些资产泡沫的判定指标分析日本当时经济情况是否已经形成资产泡沫,同时介绍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主要背景和具体措施,对日本金融自由化速度和涉及范围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发现日本金融自由化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后文进一步分析金融自由化和资产泡沫形成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包括第三章路径分析和第四章实证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进一步探析金融自由化和资产泡沫形成之间的关系。通过路径分析理顺金融自由化这一宏观政策是如何通过不同微观主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 自由化 资产 泡沫 影响 探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