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的赠答诗研究.docx





《陈邦彦的赠答诗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邦彦的赠答诗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陈邦彦(1603-1647),字会份,号岩野,广东顺德人,明末抗清英雄,有“粤中杜甫”之称。他的诗歌存录为陈岩野先生全集,该全集收录诗歌共一百五十题三百首,其中以赠答诗尤具特色。这些赠答诗或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表达目睹国家破败之后忧愁的情绪及建功之切,中兴之愿;或对友人贤能的赞颂或诗人自谦的品质。这些赠答诗频繁使用典故,以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运用赋的写作手法,大量运用叠词营造了诗歌雄直深沉的诗风。关键词:陈邦彦 赠答诗 雄直深沉AbstractChen bangyan (1603-1647), named huifen, styled yanye, was born in shu
2、nde, guangdong province. He was a hero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known as “du fu in the guangdong”. His poems are recorded as the complete works of Mr. Chen yanye, which contains 150 questions and 300 poems,with the gift answer poem more characteristic. These poems may reflect the poets concern for
3、the fate of the country, express the sad mood after seeing the country broken down, and express the desire to make achievements and revive; Or a tribute to the wisdom of a friend or the modesty of a poet. These poems frequently use allusions to express the feelings of the heart in a lyrical way, the
4、 use of fu writing techniques, the 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overlapping words to create a strong straight and deep poetic style.Key words: Chen bangyan;gift answer poem;strong straight and deep目 录一、引言1二、陈邦彦赠答诗的内容1(一)对国家命运的关心2(二)对友人贤能的赞颂4(三)体现自谦的品质5三、陈邦彦赠答诗的艺术特色7(一)营造雄直深沉的诗风7(二)频繁用典,不显累赘8(三)使用多种表现技巧9
5、四、结语10参考文献:12致 谢13陈邦彦的赠答诗研究一、引言陈邦彦(1603-1647),字会份,号岩野,广东顺德人。他出生在书香门第,博学多才,自小追随父亲读书,尤其通晓毛诗、周易以及经世致用的知识。除此之外,他在教授兵法、谋略、剑术、舆图等实际军事知识方面也颇有成就。十八岁时为诸生,此后累试不中,后来在顺德锦岩山下设立教馆授徒讲学,世人都称其为“岩野先生”。因为他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远近慕名而来的学者累计有千人以上,成为当时南粤的一代名师,屈大均、罗大宾等多位诗人都是他的门生。他在治学任教期间,仍不忘国家安危,密切关心国家大事,对府、县的事情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南明弘光(1644)
6、初走南京,上中兴政要书,但是没有被应用。而隆武(1645-1646)时被大学士苏观生引荐,中了广东乡试,升为兵部职方司的主事,监粤西“狼兵”入赣抗敌。桂王在肇庆即位时,他授以兵科给事中。而后两王相争,广州遭清军侵入。因而邦彦就在高明山中隐姓埋名了。永历元年(1647)春,永历帝受到清兵逼迫,邦彦复出,组织南海陈子壮、东莞张家玉等人恢复战斗。在其人生的后几年,他把自身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抗清斗争中,以至于到最后因为战争牺牲了家人、自己。陈邦彦是明末岭南抗清忠臣,与南海陈子壮、东莞张家玉合称“岭南三忠”。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与番禺的黎遂球、南海的邝露并称为“岭南前三家”。而他师法杜甫,笔力劲健,感
7、慨深沉,清代卓越的岭南文献学家温汝能在粤东诗海中称其为“粤中杜甫”1。陈邦彦有雪声堂诗文集、南上草、易韵数法等著作遗世,1977年何耀光先生将其诗歌编为陈岩野先生全集,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该全集收录诗歌共一百五十题三百首,其中赠答诗共约六十九首。这些赠答诗对陈邦彦的生平和交游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二、 陈邦彦赠答诗的内容赠答诗是诗人自己有感而作赠送给朋友的,或者是在宴会、分别、相约等特定场合应朋友的诗韵或一起和韵而作的诗2。因此其赋予诗歌的情感是丰富的,由于对象的不同,诗人表达的情感也是有差别的。其诗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友人贤能的赞颂以及体现自谦的品质三方面。按此进行深入分
8、析。(一) 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在陈邦彦的赠答诗中,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是繁杂的。然而在其现有的赠答诗中,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时事艰难的忧虑、中兴国家的愿望,以及表明忠心希望自己有所建树的诗,数量最多,有49首。如舟发韶州,赠宋大都督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怅然感怀,因次其韵奉新署中赠冯调冶,且以为别次答董才孺次答曾清仲次答黄秉昭次答大参区几遽先生次答黎洞石先生次答罗若思答黎恭甫伟长赠苏宋霖饷部赠建昌陈经甫题海珠寺次梁文康公韵咏铁马儿奉和云淙先生用韵和徐巢友咏木棉花旅怀次林子同韵狱中步文丞相韵等。这一类别的诗歌,展现了陈邦彦在目睹国家破败之后忧愁的情绪和建功之切,表达了他的中
9、兴之愿,以及来向国家袒露自己的忠心。如奉新署中赠冯调冶且以为别(五首之二):楚弓何得失?国步忽龙钟。岂谓驱群敌?居然震九重。近臣忘汉杰,并塞没尧封。遮莫承恩早,将能此日逢。在王传龙先生陈邦彦诗文集校注中有说到,这首诗是指闻变以后,陈邦彦感慨国难,目睹国破的惨状,毅然以诸生身份辞家北上南京向弘光朝廷呈献中兴政要书的途中所作,竭力为国提出自己的治国之策。“国步忽龙钟。岂谓驱群敌?”这两句写出了国家正处于一个国运衰败艰难的时刻。“近臣忘汉杰,并塞没尧封。”这里写了明室很多近臣都投降于满清,很多明室的疆域也被侵占了。最后“遮莫承恩早,将能此日封。”表达了诗人想要国家的领地回归的迫切愿望,为表示自己对国
10、家衰败的悲伤难过的情绪。还有舟发韶州,赠宋大都督中“累臣万死有馀诛,遗恨千秋留哽咽。”这句话写诗人想要为国家建言献策的决心之大,累死也在所不辞,只是不想留有遗憾。在“将军风概古人同,疆场南北多殊烈麾下元多浑侍中,竹林况有邵康节!”中写出了大都督将军在战场杀敌的英勇和智慧令人佩服,诗人也想要像大都督一样上场杀敌,建功立业。而“丈夫报国各努力,何间崇高与卑孑?”表明自己想与其他爱国之栋梁共同为国出力,而不用介意于身份高低的心情。又如次答黎洞石先生:巨浸无堤纵所如,馀波疑欲及吾庐。感时泪尽频看到,报国身微但著书。天下尚仍平世习,几时重起故宫圩。丹成缕同精卫,繇蘖悬知自可嘘。这首诗是陈邦彦北上南京建言
11、献策的时候所写的诗,其中“感时泪尽频看到,报国身微但著书。”这里写出了诗人在看到国家进入衰难局面,自己心中悲痛,忍俊不禁的画面,说其自身虽身份卑微,但是也尽其绵薄之力著书,想要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天下尚仍平世习,几时重起故宫圩。”这就表达了诗人在看到世上尚未太平,内心已十分渴望能帮助国家重当日雄风,迫切想建功心理。还有次答曾清仲中“皇造当震业,中兴方兆谋。”诗人在次答诗中就表达了在国难当前,这使他们中兴的愿望更加坚定了。“蓬茅怀杞忧。”表达了诗人他们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担心。而“挟琴佐素酒,商歌义兼优。”表现了诗人想要推荐自己去争取官职的决心。再到“筑台自隗始,庶以倡同仇。”诗人希望弘光帝能够
12、以礼招纳及任用贤才。从而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而不是只是为了得到职位。再如题海珠寺次梁文康公韵:江流不转荩臣心,先代遗踪阅古今。地借招提留间气,人瞻山斗惬登临。 明珠照处天南北,寒玉香时雪浅深。自是星精垂粤海,谩将名胜似东林。据王传龙陈邦彦诗文集校注所知,这首诗是在1646年冬天陈邦彦隐居至1647年2月他重新恢复抗清期间所作。这是诗人对梁文康公的回韵。梁储(1451-1527年),字叔厚,号厚斋,别号郁洲居士,广东顺德人,明朝中期名臣、文学家,为官正派,敢于直谏,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梁储去世获赠太师,谥号“文康”3。诗中“江流不转荩臣心,先代遗踪阅古今。”江流都没有办法扭转臣的心,这
13、句话表明了诗人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不变。在写出梁文康公这位世人所敬仰之人的同时,来讲述自己为了国家也会像梁文康公一般忠心。虽然在当时诗人是在山林中隐居,但是他还是很关心时事的,从来都没有放弃为国出力的机会,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义不容辞。另外,“山河供雪涕,岁月入霜颠。”(赠苏宇霖饷部)“重明回日驭,长路忆天闲。”(次答董才孺)“万国歌哀郢,孤怀赋载弛。”(次答黄秉昭),抒发诗人他忧国、失意和无奈的情感,那份透骨沉痛的心情,没有对国家有足够深厚的情怀,是写不出来这样的语句的。由此可见,陈邦彦的赠答诗有着浓郁的爱国情怀,通过了对这些赠答诗的创作,表达自身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借此来表明自己的忠心。(二) 对
14、友人贤能的赞颂 陈邦彦他虽然没有较高的身份层次和地位,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攀援投奔的之意。相反地,是他对时之英才的无私赞美,对友人贤能地充分肯定。而且在结交好友时,但凡是跟他志同道合的爱国者,他都很乐意与之相处。然而主要蕴含着对友人贤能的颂扬的赠答诗中,共约12首。包括赠梁渐子南安太守行赠梁昔莪先生赠郭我示赠家都阃、铭新、演实昆弟赠杨杲生赠端州符伯清赠何时又次答李中郎兼怀邓玉叔等。如赠梁渐子(四首之一):径寸明月珠,远在南海湄,一朝登廊庙,万乘扬光辉。物产固无尽,重轻各有时。圣明宝得贤,川岳气应之。有美方茂龄,蛟官失其奇。古道深自勖,高文列鼎彝。对此希代质,顾我为小玑。嗜欲会将至,光怪方陆离。愿言
15、献天子,南琛良在兹。这首诗是诗人在1644年他闻变北上献书前在锦岩教书时候之作。梁佑逵,字渐子,顺德人,崇祯己卯(1639)举人,与黎遂球相善,又参与陈子壮等人修复南园诗社3。“有美方茂龄,蛟宫失其奇。”陈邦彦以“蛟官”之汜人来比喻梁佑逵的人品和文采,对友人进行赞颂与肯定。而诗中提到“明月珠”“小玑”这两个象征不一样。邦彦把友人比作“明月珠”,把自己比作“小玑”,讲述自己还是不能与明月珠一样的梁佑逵,无形之中一直在认可着他。还有赠梁渐子之二中“迟明读君书,读之动颜色。萧以兰蕙膏,崇以珠翠饰。”更是对友人梁渐子的诗词高度赞赏,说其作品读之使人动容,感染力极强,以“兰蕙膏”“珠翠饰”进行比拟。而赠
16、梁渐子之三中,“同时陆浚仪,一见惊绝倒。”这里是对陆浚仪,即陆云的文学作品的赞扬,当时陆云看到梁渐子的文章都对其赞叹不已,言外之意也讲述了梁渐子与陆云的文章都写得很好,语出惊人。又如赠杨杲生:矫矫南园代有雄,将军高躅俨遗风。为筹屯政因成帙,偶托闺词亦复工。墨垒几人称劲敌?书城如尔是元戎。好凭诗律当师律,勒取登坛第一功。为了表明对杨杲生将军能够像汉朝的韩信那样安邦定国、建立不世功绩的期许,陈邦彦写下此诗。诗中“矫矫南园代有雄,将军高躅俨遗风。”这不仅是诗人对杨杲生将军的称赞,也让人们知道了南园王先生,肯定其岭南诗歌中开山祖师的地位,赞颂他诗歌的雄健风格、雄迈之风。“好凭诗律当师律,勒取登坛第一功
17、。”这是诗人对其诗律的评价,说其诗律写得精湛。为赞颂友人品德与才能,诗人都是付诸热情。诗人作为“岭南三大家“之首,在赞颂友人诗歌雄迈之风气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学习。再如赠端州符伯清:倾盖都门语便深,孤踪犹自恋长林。东山不为苍生起,谁与当年挽陆沉。这首诗是主要是写出了当时陈邦彦他调侃讽刺统治的混乱,但是在端州时与好友相聚为赞颂友人而写。“倾盖都门语便深,孤踪犹自恋长林。”这表明了诗人内心其实极其赞赏符伯清的,以致于离开了还是在暗自给予赞许。而“东山不为苍生起,谁与当年挽陆沉。”体现了诗人充满战斗的雄心壮志,想要与友人一起为有共尽一份力。还有南安太守行赠梁昔莪先生是陈邦彦北上至吉安时,听说梁亭表苦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陈邦彦 赠答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