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课程《珠珠跳水》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班课程《珠珠跳水》科学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托班课程珠珠跳水科学教案一、引言1.1设计背景1.1.1为了激发托班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设计了本节课珠珠跳水。1.1.2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水滴入水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1.1.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二、知识点讲解2.1知识点一:水滴入水的现象2.1.1解释水滴入水中的过程,让幼儿观察和理解水滴入水中的现象。2.1.2通过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水滴入水中的感觉和结果。2.1.3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水滴入水中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3.1教学内容一:观察水滴入水的现象3.1.1提供一组实验材料,包括水、杯子、滴管等。3.1.2
2、引导幼儿观察水滴入水中的过程,并描述水滴入水中的感觉和结果。3.1.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四、教学目标4.1教学目标一: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4.1.1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幼儿对水滴入水现象的好奇心。4.1.2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水滴入水的现象的理解和描述5.1.1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幼儿理解和描述水滴入水中的感觉和结果。5.1.2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观察到的现象。教学难点与重点: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5.2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和
3、合作意识5.2.1提供适当的实验材料和工具,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5.2.2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教学难点与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5.3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5.3.1提供一组实验材料,包括水、杯子、滴管等。5.3.2引导幼儿观察水滴入水中的过程,并描述水滴入水中的感觉和结果。5.3.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提供一组实验材料,包括水、杯子、滴管等。6.1.2提供放大镜,让幼儿更清楚地观察水滴入水中的现象。6.1.3提供计时器,记录水滴入水的时间。6.2学具
4、准备6.2.1每个幼儿准备一份实验材料,包括水、杯子、滴管等。6.2.2每个幼儿准备一份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观察到的现象。6.2.3每个幼儿准备一份实验报告,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七、教学过程7.1教学步骤一:引入主题7.1.1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珠珠跳水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7.1.2提问幼儿:“你们知道水滴入水中的现象吗?”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7.2教学步骤二:实验观察7.2.1引导幼儿观察实验材料,并讲解实验步骤。7.2.2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7.2.3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幼儿观察和描述水滴入水中的现象。7.3.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观察到的现象,培
5、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八、板书设计8.1板书设计一:水滴入水的现象8.1.1在黑板上画出水滴入水中的过程,并用文字标注。8.1.2在旁边列出幼儿观察到的现象,方便幼儿回顾和记忆。8.2板书设计二:实验步骤8.2.1在黑板上列出实验步骤,引导幼儿理解和记忆实验过程。8.2.2在旁边标注每个步骤的重点和注意事项,提醒幼儿注意。九、作业设计9.1作业一:观察记录9.1.1要求幼儿在课后观察其他水滴入水的情境,如水滴入碗、水滴入瓶子等。9.1.2要求幼儿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画出图示,培养幼儿的观察和绘画能力。9.2作业二:实验报告9.2.1要求幼儿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9.2.2要求幼儿
6、用自己的话描述水滴入水中的现象,培养幼儿的写作能力。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1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观察幼儿对水滴入水现象的理解和表达能力。10.1.2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10.2拓展延伸10.2.1引导幼儿思考水滴入水在其他情境下的应用,如雨滴落入池塘、水滴入海洋等。10.2.2鼓励幼儿进行观察和实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在珠珠跳水科学教案中,有几个重点环节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环节是:实验观察、教学步骤一、教学步骤二、教学步骤三、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验观察在实验观察环节中,幼儿需要观察水滴入水中
7、的现象。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通过观察,幼儿可以直观地了解水滴入水的过程,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幼儿观察和描述水滴入水中的感觉和结果。二、教学步骤一:引入主题教学步骤一是引入主题的环节,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珠珠跳水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水滴入水中的现象。三、教学步骤二:实验观察教学步骤二是进行实验观察的环节,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在前面提到。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确保幼儿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和描述水滴入水中的现象。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实验过程和结果。在板书设计中,教师应该清晰地画出水滴入水的过程,并用文字标注。同时,教师还应该列出幼儿观察到的现象,方便幼儿回顾和记忆。六、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它可以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要求幼儿观察其他水滴入水的情境,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教师还应要求幼儿编写实验报告,用自己的话描述水滴入水中的现象。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