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教学中“四法联动”的运用体会.docx
《中药学教学中“四法联动”的运用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教学中“四法联动”的运用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学教学中“四法联动”的运用体会 摘要:中药学课程是中医药相关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针对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培育特点,以中药学大纲为指导,紧紧围绕培育学生的中医药思维,提高敏捷运用学问的实力等多面来考虑设计教学,采纳“四法联动”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特别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药学课程;四法联动;辨证用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44-0225-02 中药学是中医药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学生而言,中药学课程的学习难度却很大。一方面课程本身涵盖的内容多、范围广,如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第九版全国
2、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的中药学课本中,分成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共28章,除总论的中药基础理论外,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须要课堂讲授的药味达三一百零一余味,须要理解和记忆的学问都许多。而绝大多数药物要涉及到三个及以上功效和主治应用,内容较为枯燥细碎,不易记忆。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讲,前期中医基础理论部分虽然经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课的学习,但是中医思维建立尚属初步,敏捷运用已学到的中医基础学问分析新学问实力还不足,因而围绕提高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须要师生从教与学上共同努力。 1.辨证用药的思维方法是中药学课程教学的核心思路。学习中药学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辨证用药是中药的根本运用原则,因
3、此学习中药学就须要结合中药药性理论和单味中药,详细理解和运用辨证用药的原则。例如四气理论,气寒凉的中药具有清热功效,用于治疗热证,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一运用原则就体现了中药辨证用药的思想。 对于各论单味药,围绕“证”去理解效和用之间的关系既能帮助学生围绕辨证用药的思想,建立中医药思维,又能帮助学生在辨证用药的指导下围绕功效把分散的学问进行整合,串联起以功效为核心,辐射炮制、药性及应用的学问体系。例如大黄具有泻下攻积之效,“积”为大肠积滞不通之证,又结合大黄苦寒,因此大黄可用于实热积滞之证。此外,课本中单味药的临床运用既有病名,又有症状,围绕“证”把单味药应用中多种病名统一起来也便于学生记忆
4、,降低学习难度1。如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物一般均可用于热毒证,但是热毒证包括的疾病特别多,假如不对热毒证加以理解记忆,单纯记忆疾病名称不仅难度大,而且简单遗漏,对于药性理解也难免以偏概全。 总之,以辨证用药的原则为指导,功效为主线串联应用、药性、炮制等学问既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的中医药思维方法,学会运用中药,为后续课程和学生临床实力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是学习中药学的核心方法。中药中功用相像、药名相像、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入药等易混淆的学问点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学问点初学者简单混乱,摸不着头绪,因此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法,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能更
5、精确地驾驭相像药物的功用异同,进一步明确中药之间共性与特性的规律与关系,有助于培育学生应用中药的实力。 首先,在每一章节概述中,概括了此类药物的药性、功效以及临床应用的共性特点和规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单味药物,而忽视概述部分的学习。在学习完一章节全部药物后,结合章节概述进行总结归纳,既要分析药物共性,更要对比特性。例如学习完发散风寒药后,总结分析这些药物发散风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功用异同,哪些药物药性完全符合味辛性温,归膀胱经和肺经,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证这些规律性的要点,哪些药物有不同的自身特别性。例如麻黄、桂枝均性温而味辛,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教学 联动 运用 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