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





《创造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心理学课程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造心理学课程教案1.1 课程背景1.1.1 创造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行为和创造思维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培养自己的创造力。1.1.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创造力的本质、创造过程和创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水平。1.1.3 本课程将结合理论和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二、知识点讲解2.1 创造力的本质2.1.1 创造力是指个体在面对新的问题或情境时,能够产生新颖、有价值的想法或解决方案的能力。2.1.2 创造力是一种天赋,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得到提高。2.1.3 创造力包括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独立性和冒险性等方
2、面。2.2 创造过程2.2.1 创造过程通常包括准备、孵化、激发和验证等阶段。2.2.2 准备阶段是指对问题或情境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理解。2.2.3 孵化阶段是指在潜意识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和酝酿,从而产生新的想法。2.2.4 激发阶段是指在适当的时机,通过各种方式激发自己的创造思维。2.2.5 验证阶段是指对产生的想法进行评估和筛选,从而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2.3 创造方法2.3.1 头脑风暴是一种常用的创造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和分享,产生大量的新想法。2.3.2 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像和关键词来组织和表达想法的方法。2.3.3 SCAMPER是一种通过修改和组合已有的想法或产品,产生新的创意的方法
3、。三、教学内容3.1 课程内容安排3.1.1 第一周:引言和创造力的本质3.1.2 第二周:创造过程3.1.3 第三周:创造方法3.1.4 第四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3.1.5 第五周:总结和展望3.2 教学方式3.2.1 讲授:教师将知识点以讲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3.2.2 案例分析:教师将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3.2.3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从而促进彼此的创造力的培养。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学生将了解创造力的本质、创造过程和创造方法。4.1.2 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的创造理论。4.2 技能目标4.2.1 学生将能
4、够运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和SCAMPER等创造方法,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4.2.2 学生将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3 情感目标4.3.1 学生将培养对创造力的兴趣和好奇心。4.3.2 学生将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具有创造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创造力的本质和培养方法。5.1.2 创造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理解和应用。5.1.3 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和SCAMPER等创造方法的运用。5.2 教学重点5.2.1 创造力的本质和培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5.2.2 创造过程的各个阶段的理解和应用。5.2.3 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和SCAMPER
5、等创造方法的运用。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投影仪和投影幕:用于展示案例分析和教学内容。6.1.2 笔记本电脑:用于演示思维导图和SCAMPER等创造方法的应用。6.1.3 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以增加学生对创造力的理解和应用。6.2 学具准备6.2.1 笔记本和笔:学生用于记录重要信息和课堂讨论。6.2.2 创造力测试工具:用于评估学生的创造力水平。6.2.3 创意卡片: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可在小组讨论时使用。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阶段7.1.1 开场介绍:教师简短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兴趣。7.1.2 案例分析: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创造力的重要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造 心理学 课程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