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小班社会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敲门小班社会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敲门小班社会教案一、引言1.1设计意图:1.1.1通过敲门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幼儿学习礼貌敲门、回答问题的礼仪。1.1.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礼貌意识。1.1.3借助情境教学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社会礼仪。1.1.4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二、知识点讲解2.1敲门礼仪:2.1.1敲门时要用轻轻的方式,不要用力拍打。2.1.2敲门的节奏要有规律,不要急促。2.1.3等待对方回应后,方可进入。2.1.4敲门时要有礼貌的语言,如:“请问有人在吗?”2.2回答问题的礼仪:2.2.1听到敲门声,要及时回应。2.2.2回答问题时,要用礼貌的语言,
2、如:“请进!”2.2.3对方敲门时,不要随意猜测对方是谁,要等对方自我介绍后方可回应。2.2.4在回答问题时,要保持微笑,态度友好。三、教学内容3.1学习敲门礼仪:3.1.1观察图片,讨论敲门的方式和节奏。3.1.2模拟敲门场景,让幼儿实际操作,体验敲门礼仪。3.1.3邀请家长或老师扮演访客,让幼儿学习礼貌接待。3.2学习回答问题的礼仪:3.2.1观察图片,讨论回答问题的礼貌用语。3.2.2模拟回答问题的场景,让幼儿实际操作,体验回答问题的礼仪。3.2.3邀请家长或老师扮演访客,让幼儿练习礼貌回答问题。四、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4.1.1了解敲门的基本礼仪。4.1.2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回答问题
3、。4.2能力目标:4.2.1能够轻轻敲门,保持节奏规律。4.2.2能够用礼貌的语言回答问题。4.3情感目标:4.3.1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敲门节奏和礼貌语言。5.1.2幼儿在模拟场景中学会回答问题的礼仪。5.2教学重点:5.2.1掌握敲门的基本礼仪,如轻轻敲门、保持节奏规律。5.2.2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回答问题,如:“请进!”、“请问有人在吗?”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6.1.1敲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6.1.2敲门道具(如小木槌)。6.1.3回答问题的道具(如小话筒)。6.1.4教学PPT或黑板。6.2学具
4、:6.2.1幼儿手册或作业本。6.2.2彩色笔或其他绘画工具。6.2.3小组讨论卡片。七、教学过程7.1导入:7.1.1展示敲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兴趣。7.1.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敲门的认识和经验。7.1.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敲门礼仪。7.2知识点讲解:7.2.1通过PPT或黑板,讲解敲门礼仪的具体内容。7.2.2邀请幼儿互动,回答敲门礼仪的相关问题。7.2.3进行敲门礼仪的示范,让幼儿跟随模仿。7.3实践操作:7.3.1分组进行敲门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7.3.2邀请家长或老师扮演访客,让幼儿练习礼貌接待。7.3.3组织敲门比赛,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八、板书设计8.1敲门礼仪
5、:8.1.1轻轻敲门,保持节奏规律。8.1.2用礼貌的语言回答问题。8.1.3敲门时要有礼貌的语言,如:“请问有人在吗?”8.2回答问题的礼仪:8.2.1及时回应敲门声。8.2.2用礼貌的语言回答,如:“请进!”8.2.3保持友好态度,微笑交流。九、作业设计9.1家庭作业:9.1.1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模拟敲门场景,记录并反馈幼儿的表现。9.1.2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敲门礼仪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9.1.3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一幅关于敲门礼仪的绘画作品。9.2课堂作业:9.2.1完成敲门礼仪的练习题目。9.2.2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敲门礼仪。9.2.3编写一个关于敲门礼仪的小故事。十、
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2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和课堂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10.1.3教师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案,提高教学效果。10.2拓展延伸:10.2.1组织类似的礼仪教学活动,如:餐桌礼仪、问候礼仪等。10.2.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礼貌意识。10.2.3开展礼仪主题活动,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表演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成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知识点讲解环节1.教师在讲解敲门礼仪时,需要重点关注幼儿对敲门节奏和礼貌语言的掌握情况。2.在讲解回答问题的礼仪时,要关注幼儿对礼貌用语的回应和友好态度的表达。3.教师通过举例和互动,帮助幼儿理解
7、和记忆敲门礼仪的具体内容。二、实践操作环节1.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幼儿在实际敲门操作中的表现,如敲门的方式和节奏。2.在模拟接待访客的场景中,教师要观察幼儿回答问题的礼仪,并及时给予指导。3.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敲门比赛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并巩固所学知识。三、作业设计环节1.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在家庭作业中对敲门礼仪的应用情况,以及家长的反馈。2.课堂作业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对敲门礼仪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3.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创造敲门礼仪的小故事,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力。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1.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在课堂和家庭中对敲门礼仪的实践和反馈,以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2.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组织类似的教学活动,如餐桌礼仪、问候礼仪等,以培养幼儿的全面礼仪意识。3.教师要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礼貌意识,提高家园合作的效果。本教案以敲门礼仪为主题,通过讲解、实践、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环节,全面培养幼儿的社交礼仪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对敲门节奏、礼貌语言和回答问题礼仪的掌握情况,通过实践操作和作业设计,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要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并促进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