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归园田居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归园田居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高中归园田居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组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1.1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约365-427),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歌的诗人之一。1.1.2归园田居创作背景:陶渊明在官场失意后,选择归隐田园,创作了这组诗歌,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1.1.3意义:归园田居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田园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二、知识点讲解2.1诗歌主题:通过分析归园田居中的具体诗句,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2.1.1诗句分析: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说明诗人通
2、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喜悦。2.1.3对比分析:将归园田居与其他田园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其独特之处。三、教学内容3.1诗歌原文:让学生熟读并背诵归园田居的原文,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3.1.1原文朗读: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1.2诗句解析:对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3.1.3背诵练习: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诗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归园田居,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意境。4.1.1生平了解:要求学生掌握陶渊明的生平基本信息。4.1.2诗歌解析:培养学生分析诗歌主题和意境的能力。4.1.
3、3文学鉴赏: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难点:理解归园田居中的意境和情感。5.1.1意境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分析,理解诗歌中的意境。5.1.2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体验诗歌中的情感。5.1.3对比分析:通过与其他诗歌的对比,帮助学生把握归园田居的独特之处。5.2重点:熟读并背诵归园田居的原文,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5.2.1原文朗读: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5.2.2诗句解析:对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5.2.3背诵练习: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诗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学PPT:制作包含诗歌原文、
4、注释、解析和拓展内容的PPT,以便于课堂教学的展示和讲解。6.1.1PPT内容:包括诗歌原文、作者简介、诗句解析、相关知识等。6.1.2课件设计:注重课件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使用清晰的字体和图片,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6.1.3技术准备:确保教学PPT在课堂上的正常播放和操作。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陶渊明和归园田居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7.1.1话题引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田园生活,引发对归园田居主题的思考。7.1.2背景介绍:简述陶渊明的生平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7.1.3诗歌朗读: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八、板书设计8.1板书内容:设计简洁明
5、了的板书,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意境。8.1.1主题板书:用关键词或句子概括诗歌的主题,如“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8.1.2意境展示:通过板书描绘诗歌中的意境,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8.1.3结构布局:合理安排板书的结构,使学生一目了然。九、作业设计9.1作业内容:布置与归园田居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9.1.1诗歌解析: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进行解析和赏析。9.1.2作文练习:以“我心中的田园生活”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理解和向往。9.1.3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田园诗歌,加深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理解。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
6、1.1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10.1.2教学方法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10.1.3教学内容拓展:考虑在后续教学中引入更多关于陶渊明和田园诗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10.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对归园田居进行深入思考和拓展学习。10.2.1话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陶渊明田园诗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10.2.3艺术创作:鼓励学生以绘画、摄影等形式,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3.1诗歌原文3.1.1原文朗读在原文朗读环节,重点关注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和语
7、调,以充分表达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3.1.2诗句解析在诗句解析环节,重点关注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和解读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字面意义到深层含义进行思考,通过具体诗句分析诗人的生活背景和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行讨论和解答。3.1.3背诵练习在背诵练习环节,重点关注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提供适当的背诵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诗歌。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背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二、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生平了解在生平了解环节,重点关注学生对陶渊明生平的了解和记忆能力
8、。教师可运用图片、资料等教具,生动形象地介绍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印象。4.1.2诗歌解析在诗歌解析环节,重点关注学生对诗歌主题和意境的理解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分析,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4.1.3文学鉴赏在文学鉴赏环节,重点关注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5.1难点5.1.1意境分析在意境分析环节,重点关注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教师可运用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引导学
9、生在朗读和背诵中体验诗人的情感。5.1.2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环节,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体验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和讨论等方式,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5.2重点5.2.1原文朗读在原文朗读环节,重点关注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停顿和语调,以充分表达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5.2.2诗句解析在诗句解析环节,重点关注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和解读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字面意义到深层含义进行思考,通过具体诗句分析诗人的生活背景和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行讨论和解答。5.2.3背诵练习在背诵练习环节,重点关注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提供适当的背诵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记忆诗歌。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背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本文针对高中归园田居教案中的重点和难点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在教学内容环节,重点关注了原文朗读、诗句解析和背诵练习。在教学目标环节,重点关注了生平了解、诗歌解析和文学鉴赏。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环节,重点关注了意境分析、情感体验和原文朗读、诗句解析、背诵练习。通过关注这些重点环节,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归园田居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