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含解析.docx
《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Ⅱ卷专用)含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黄金卷0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江苏扬州2023-2024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教育部规定中学生两种整本必读书, 一为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一为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依我的理解,用这两本书,从学生入手,可以逐步修复或者纠正中国社会整体世俗价值的偏失,让人们心态逐步平和,用正常的视角和非功利心态,感受并理解“文化乡愁”,重新感受认识传统社会文化伦常价值下的生活情态、世事兴衰,以及重新检省自身的中华乡土文化属性,找到自身真正的文化基因,激活
2、日渐迷昏欲睡的中华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找到文化血脉之本,才能祛魅一百多年来人类城市化进程中滋生的全方位优越感、都市无条件崇拜心理以及现代化傲慢和当代极度自负的心态。将两本书相比较,乡土中国更难让一些患有现代城市病的学者及习惯了鄙视乡村、厌弃乡土、嘲讽乡愁的读者理解。试举两个与笔者有关的例子。陕西关中东府,蒲城西南片,地理气候所致,秋天必有霖雨,数年例有大霖,使原属半干旱地区,连月雨涝,卤泊滩一带,地势低卑,尤易淹浸,水不下润,难以泻排,秋庄稼难以收获,麦子种不下去。今年正值秋庄稼将熟之季,雨势大而时长,顷成泽国。在老家务农为生的六爸从来勤俭,过日子细致,种地不惜力, 一天到晚,不是在
3、地里干活, 就是在去干活或收工的路上,他对自己所务庄稼十分爱惜,他的庄稼也仿佛总比别人的长势好。六爸今年有数亩玉米,以青秣悉数卖与临村养牛户作饲料,交易毕。次日,大雨至,十数日不断,村庄田地遂为水淹,无法收割。六爸找到养牛户,将钱悉数退回,说:这地收不成了,还算我的,不能让你吃亏。养牛户称谢不已。这就是“乡土中国”,正如费孝通先生说的:它土,却不愚。六爸的事,让我想起张岱快园道古记载的明朝故事南阳李文达大父家种棉花,载卖湖湘。有三商交值三百两讫,忽邸舍失火烧罄。三商穷蹙, 几欲自尽。公慰之曰:“汝货未及船,尚为我物。物失值存,我应还汝,汝若失此货本,何以为生?”即悉还之。此故事被归入“盛德部”
4、。是说明朝南阳邓州人李贤的祖父种棉花,将棉花运到南方去卖。与三位客商买主交易完毕,当天晚上就发生了火灾,将棉花烧成了灰。三位客商欲哭无泪, 难受得都想自杀。李贤的祖父找到三位客商说:你们的船还没有离岸,发生火灾,棉花还算我的,我应该把钱还给你们。你们没有了这些本钱,拿什么生活?将货款全部退给客商。李贤(14081466)字元德,明朝邓州人。1433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即宰相,正一品)。 曾先后辅佐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人称五朝元老,从政三十余年,为 官清廉正直,政绩率著,是明朝文官中难得的治世良臣。死后谥“文达”,人称李文达或李阁老。第二个例子还是今年秋季老家受灾玉米地
5、的事。我们村玉米地全被淹了,五米泡在积水里,无法收获,眼看倒卧露烂,满目狼藉,简直无法收。但农民会坚持想办法收。收玉米所付出的人工还不算,光是其他投入,也远大于玉米所值。 因此从价值利害计,明显绝对划不来。如果计价值利害,就应该不收,让它烂下去,等水干了 再收拾整理种别的。但农民绝不那么干,非要眼睁睁明明白白做这个亏本的事。平时过日子仔 仔细细、斤斤计较的农民,却丝毫不计算这个成本与付出,为什么?你问他们,他们很诧异:不收?那咋能行!地撂荒在那里,难看得很,路上过来过去的人见了,骂哩!说这是谁家烂货什儿的,不像个正经过日子人这就是质朴的农村人,他们只凭这代代相传的朴素自觉,就践行着孔子的话:“
6、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钱穆先生说,用温情看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温情的滋生,需要丰沛的生命去感受事物, 与天地精神共往来。这一切必然来自“格物致知”的自觉,“格物致知”使人良心得以发现, 良心发现,为人做事,即便是普通乡土之人,也自然契合“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价值,此正 “道不远人”之谓也。发自内心的、自然的、良知属性的温情,才是真正的敬诚之情。那种带着乡土的馨香的情怀,是提升人整体生命质量和高度的情怀。(许石林玉米地遭水灾后的两则故事:背后是一个让人饱含热泪的“乡土中国”)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整体世俗价值有所偏失,而
7、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 和乡土中国,有助于找到文化血脉之本。B. “它土,却不愚”,作者引用乡土中国中的话,借此表现以六爸为代表的乡土百姓虽然遭受苦难但是仍然质朴守信的美好品格。C.在第二个例子中,作者认为平时过日子斤斤计较的农民,不顾亏本地坚持收玉米,是因为害怕被别人批评而坚持这样去做。D. “格物致知”使人在为人做事时不违背良心,可以丰沛个体的生命,还可提升人类整体的生命质量,符合“为万世开太平”的价值追求。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第二段的内容可以看出, 一百多年的人类城市化进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城市文化不断崛起而乡土文化不断式微的过程。B. “以青秫悉数卖
8、与临村养牛户作饲料,交易毕。”作者刻意强调交易过程的结束,意在暗 示如果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则,六爸不退钱也无可非议。C.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引用孔子的话赞美农民坚持收玉米之事,说明作者认同农村人的做事原则,提倡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都应该超越功利性。D.从作者所讲述的两个例子来看,现在的乡土社会虽然不断遭受冲击,但是仍然保留着许多 乡土文化属性,这些都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资源。3.下列选自乡土中国中的片段,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本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A. 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 一文不要的交了
9、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 (乡土本色)B.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的。回到家,夫妇间合作顺利,各人好好地按着应做的事各做各的。(家族)C.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 不吃奶又饿。她不慌不忙地要我们用咸菜和蓝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 一两天果然好了。(礼治秩序)D.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做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地上, 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
10、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 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血缘和地缘)4. 作者在第一个例子之后记述了快园道古中的明朝故事,请简要分析其用意。(4分) 5. 作者在叙述老家玉米地受灾的两个例子时,采用了不同的语言风格,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2023江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为奴隶的母亲柔石她的丈夫是一个皮贩,就是收集乡间各猎户的兽皮,贩到大埠上出卖的人。然而境况是不佳,债是年年积起来了。他大约就因为境况是不佳,烟也吸了,酒也喝了,钱也赌起来了。这样,竞使他变成一了非常凶狠而暴躁的男子,但也就更贫穷下去。在穷得得病以后,全身便变成枯黄色,
11、连眼白也黄了。有一天,他向他的妻子说:“再也没有办法了。我想,还是从你的身上设法罢。你跟着我挨饿,有什么办法呢 ”“我的身上?.”他的妻坐在灶后,怀里抱着刚满五岁的小男孩,讷讷地低声问。“你,是呀,”她的丈夫病后的无力的声音,“我已经将你出典了.”“什么呀 ”他的妻几乎昏去似的。屋内稍稍静寂了一息。他气喘着说:“有一个秀才,没有儿子,年纪已五十岁了;想买一个妾;又因他的大妻不允许,只准他典一个,典三年或五年,肯出八十元或一百元的身价。”说到这里,他垂下头,声音很低弱。他的妻简直痴似的,话一句没有。又静寂了一息,他继续说:“本月十八,五天后。”这时,他的妻简直连腑脏都颠抖。吞吐着问:“你也想到过
12、春宝么?没有娘,他怎么好呢 ”“我领他便是了,本来是断了奶的孩子。”他似乎渐渐发怒,走出门外去。她呜呜咽咽地哭起来。这一天,春雨滴滴淅淅地落着。妇人一夜不曾睡。她先将春宝的几件破衣服都修补好,连孩子冬天用的破烂棉袄都拿出来,移交给他的父亲他已经在床上睡去了。之后,她坐在他的旁边,想对他说几句话,可是一句也没有。两村相隔有三十里路,轿夫第二次将轿子放下肩,就到了。一个两眼很有心计的约摸五十来岁的老妇人来迎她,她想这是大娘了。接着长长瘦瘦的秀才从房里走出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春宝的哭声有时在她的耳朵边响,梦中,她也几次遇到过他。可是梦一个比一个缥缈,眼前的事务一天比一天繁多。她知道这个老妇人是猜忌
13、多心的,外表虽则对她还算大方,可是老妇人的嫉妒的心是和侦探一样,监视着秀才对她的一举一动。次年秋的这一天,全家人都到了希望的最高潮,屋里的空气完全地骚动起来。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黄昏,婴儿落地了,是一个男孩。秀才坐在屋角,几乎快乐到流出泪来。关于孩子的名字,秀才煞费苦心地想着,但总想不出一个相当的字来。婴儿的母亲呆呆地坐在房内的一边,忽然开口说:“叫他秋宝”罢。”屋内人们的几对眼睛都转向她,注意地静听她说:“他不是生在秋天吗 秋天的宝贝。”秀才立刻接着说道:“是啊。我年过半百,实在到了人生的秋期;孩子也正养在秋天。秋宝,实在是很好的名字呀!”接着又称赞了一通婴儿的母亲,说得这妇人连坐着都觉着局
14、促不安,垂下头,苦笑又含泪想:“我不过因春宝想到罢了。”秋宝天天成长离不开他的母亲了。可是他执住他的母亲愈紧,他的母亲离开这家的日子也愈近了。而妇人的心却正矛盾着这两种冲突:一边,她的脑子里老是有“三年”这两个字,三年是容易过去的,而且想象中的春宝,也同眼前的秋宝一样活泼可爱,她既不舍秋宝,怎么就能舍得掉春宝呢?可是另一边,她实在愿意永远在这新家里住下去。有时,她倦坐在房外的廊下,初夏的阳光,异常地令人昏朦地幻想,秋宝睡在她的怀里,可是她觉得仿佛春宝同时也站在她的旁边,她伸出手去也想将春宝抱近来,她还要对他们兄弟两人说几句话,可是身边是空空的。妇人一天天地黄瘦了。没有光芒在她的眼睛里起来,而讥
15、笑与冷骂的声音又充塞在她的耳内了。“她哪里愿意在这里呢 她是极想早些飞回去的。”冬末了,催离别的小鸟,已经到她的窗前不住地叫了。先是孩子断了奶,又叫道士们来给孩子度了一个关,于是孩子和他亲生的母亲的别离永远的别离的运命就被决定了。这天早晨当她给秋宝穿衣服的时候,她的泪如溪水流下,孩子向她叫:“婶婶,婶婶”因为老妇人要他叫自己是“妈妈”,只准叫她是“婶婶”-她向他咽咽地答应。她很想对他说几句话,可是她无论怎样也说不出。她也知道一岁半的孩子是不会了解的。她离开大门时听见秋宝的哭声;远远地走了三里路,还听见秋宝的哭声.妇人回来了,在灰暗的屋内坐了许久许久,她和她的丈夫都没有一句话。她唤着“春宝”去抚
16、摸他的时候,他躲闪开了。她的丈夫说:“会生疏得那么快,一顿打呢!”她眼睁睁地睡在一张龌龊的狭板床上,春宝陌生似地睡在她的身边。在她的已经麻木的脑内,仿佛秋宝肥白可爱地在身边挣动着,她伸出两手想去抱,可是身边是春宝。寂静而寒冷的死一般的长夜,似无限地拖延着,拖延着.(有删节)1930年1月20日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妻子得知丈夫把自己“出典”后,几乎昏过去,虽然很穷,妻子也不愿离开这个家,更不愿离开春宝。B.听到丈夫要在她身上挣钱的时候,她“讷讷”“低声”询问,一个没有地位、逆来顺受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C.典妻并不是丈夫的本意,表面上看,是因受到沈
17、家婆的劝说诱导,实际上是为穷所迫,完全出于无奈。D.沈家婆在文中是次要人物,与妻子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叙述和见证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时间为序,展现了妇人悲苦的命运,题目中“奴隶”一词寄寓着作者对妇人的同情。B.小说中多次出现“静寂”一词,也多次写妇人一句话也没有,为人物的命运涂抹上阴冷压抑的色彩。C.小说语言耐人咀嚼,画线句既写出了夜的漫长,也表现出人物苟延残喘的悲苦生命状态。D.小说运用全知视角讲述旧中国农村典妻的故事,皮贩、老妇人的自私是妇人悲剧的根源。8.小说中的妇人与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有相似性,请结合文本简
18、要分析。(4分)9.鲁迅曾评价柔石的作品“用了工妙的技术写成”“周遭的人物,也都生动”。本篇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生存的悲惨境况,请结合妇人的矛盾处境对此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3-2024湖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孔子遂适卫,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 ”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魑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
19、陈。楚救陈,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材料二:墨子曰:“孔子见景公,公曰:先生素不见晏子乎 对曰: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为三心,所以不见也。公告晏子。晏子曰:三君皆欲其国安,是以婴得顺也。闻君子独立不惭于影,今孔子伐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始吾望儒贵之,今则疑之。”(孔鳚)诘之曰:“若是乎孔子、晏子交相毁也。小人有之,君子则否。孔子曰:灵公污而晏子事之以整,庄公怯而晏子事之以勇,
20、景公侈而晏子事之以俭。晏子,君子也。梁丘据问晏子曰事三君而不同心而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 晏子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故三君之心,非一也;而婴之心,非三也。孔子闻之,曰:小子记之。晏子以一心事三君,君子也。如此则孔子誉晏子,非所谓毁而不见也。景公问晏子曰:若人之众,则有孔子贤乎 对曰:孔子者,君子行有节者也。晏子又曰:盈成匡,父之孝子、兄之悌弟也。其父尚为孔子门人,门人且以为贵,则其师亦不贱矣。是则晏子亦誉孔子,可知也。夫德之不修,己之罪也;不幸而屈于人,己之命也。伐树削迹,绝粮七日,何约乎哉!若晏子以此而疑儒,则晏子亦不足贤矣。”(节选自孔丛子诘墨,有删改)【注】原文省略了主语。孔
21、鲋,孔子八世孙。孔鲋所引的孔子与晏子事迹及二人的相互评价均出自晏子春秋。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梁丘据A问B晏子C曰D事三君E而不同心F而俱顺焉G仁人 H固多心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几何,若干,多少,与曹操短歌行中“人生几何”的“几何”意思相同。B.速,迅速,赶快,与苏洵六国论中“始速祸焉”的“速”意思不相同。C.兴,起身,起来,与诗经卫风氓中“夙兴夜寐”的“兴”意思相同。D.约,简约,与史记屈原列传中“其文约,其辞微”的“约”意思相
22、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非常欣赏孔子,比照孔子在鲁国的待遇,给了他同样的官职和俸禄。B.陈、蔡的大夫担心孔子为楚所用而不利于己,于是调拨役夫围困孔子,来阻止他前往楚国。C.材料二所引墨子对孔子和儒家进行的批判,言辞极犀利,当时儒墨争鸣之激烈可见一斑。D.孔鲋认为孔子、晏子的形象在墨子中被歪曲了,他摆事实、讲道理,予以了有力驳斥。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居顷之,或谮孔子于卫灵公。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4分)(2)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为三心,所以不见也。(4分)14.针对墨子中晏子诋毁孔子、质疑儒家
23、的不实观点,孔鲋驳斥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回答。(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咏怀(其三十九)阮籍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壮士”二句出语壮阔,何字带着饱满情感,赞扬壮士威震八荒的昂扬高志。 B .“驱车”句照应威八荒,受命句领起下文之出征效命,全诗章法严谨。 C .“良弓”二句写壮士武器装备之精良,衬托壮士的英武风采和慨赴国难的豪情。D 此诗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赢在高考黄金8卷 黄金 04 高考 备战 2024 年高 语文 模拟 新高 专用 解析
限制150内